No. 1232-A
永明壽禪師顯跡五代宋初。我世宗憲皇帝嘉其專修淨業。普利眾生。錫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標為佛門正宗。其書如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心賦。[A1]已入大藏。武林黃君松石搜訪散佚。又得師山居詩及永明道蹟。既梓於維揚。而自行錄一編為師百八實修。尤下學上達之津筏。甞𢹂之京師。雲間大司[A2]𭁵張公以見之晚。不及奏列藏函為憾。公薨。任子伯耕請校刊流布。以資公冥福。讀是編者。敬信持行。人人如獲師印彌陀塔。其亦公之神所默啟夫。西原居士蔣恭棐為識其緣起。時乾隆十年夏五月朔日。
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
恭惟古聖罔伐己能。緬想前賢。靡彰自德。然釋典有先自行化他之教。儒宗標內舉不避親之文。師常示徒云。因觀弘明集中。先德有檢覆三業門云。夫剋責之情猶昧。審的之旨未彰。故以事檢校心。凡所修習。既知不及。彌增疎忽。何謂檢校。我此身從旦至中。從中至暮。從暮至夜。從夜至曉。乃至一時一刻。一念一頃。有幾心幾行幾善幾惡。幾心欲摧伏煩惱。幾心欲降伏魔怨。幾心念三寶四諦。幾心悟苦空無常。幾心念報父母恩慈。幾心願代眾生受苦。幾心發念菩薩道業。幾心欲布施持戒。幾心欲忍辱精進。幾心欲禪寂顯慧。幾心欲慈濟五道。幾心欲勸勵行所難行。幾心欲超求辨所難辨。幾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幾心欲作佛化度羣生。
上[A3]已檢心。次復檢口。如上時刻。旦[A4]已來。[A5]已得演說幾句深義。[A6]已得披讀幾許經典。[A7]已得理誦幾許文字。[A8]已得幾回歎佛功德。[A9]已得幾回稱菩薩行。[A10]已得幾回讚歎隨喜。[A11]已得幾回回向發願。
次復檢身。如上時刻。[A12]已得幾回屈身禮佛幾拜。[A13]已得幾回屈身禮法禮僧。[A14]已得幾回執勞掃塔塗地。[A15]已得幾回燒香散花。[A16]已得幾回掃除塵垢正列供具。[A17]已得幾回懸旛表剎合掌供養。[A18]已得幾回遶佛恭敬十百千匝。
如是檢察。會理甚少。違道極多。白淨之業。纔不足言。煩惱重障。森然滿目。闇礙轉積。解脫何由。如上校察。自救無功。何有時閑議人善惡。故須三業自相訓責。知我所作幾善幾惡。是以若不自先檢責。何以化導羣機。故菩薩為度眾生。故先自修行。所以淨名經云。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定。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又經云。自持戒。勸他持戒。自坐禪。勸他坐禪。大智度論云。本師釋迦牟尼佛不捨穿針之福。祖師龍樹菩薩釋云。如百歲翁翁舞。何以故。為教兒孫故。況未居究竟位。全是自利門。從十信初心。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覺佛前普賢位。猶自利利他門。登妙覺位。至佛後普賢。方純是利他之行。
是以行明因示誨次。遂請問所行。或因師自說。編紀二三。既自治之行可觀。則攝化之門弗墜。有斯益故。乃敢敘焉。今具錄每日晝夜中間總行一百八件佛事。具列如後。
第一。一生隨處常建法華堂。莊嚴淨土。
第二。常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代修法華懺。
第三。常修安養淨業。所有毫善。悉皆念念普為一切法界有情。同回向往生。
第四。或時坐禪。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同入禪智法明妙性。
第五。每夜上堂說法。普為十方禪眾法界有情。同悟心宗一乘妙旨。
第六。每日常念妙法蓮華經一部七卷逐品。上報四重深恩。下為一切法界二十五有含識。願證二十五種三昧。垂形十界。同化有情。
上報四恩者。一報師長訓誘恩。二報父母養育恩。三報國王荷負恩。四報施主供給恩。下為二十五有者。一為地獄界證離垢三昧。二為旁生界證不退三昧。三為餓鬼界證心樂三昧。四為修羅界證歡喜三昧。五為南閻浮提證如幻三昧。六為東弗婆提證日光三昧。七為西瞿耶尼證月光三昧。八為北鬱單越證熱𦦨三昧。九為四天王證不動三昧。十為三十三天證難伏三昧。十一為𦦨摩天證閱意三昧。十二為兜率天證青色三昧。十三為化樂天證黃色三昧。十四為他化自在天證赤色三昧。十五為初禪證白色三昧。十六為梵王天證種種三昧。十七為二禪證雙三昧。十八為三禪證雷音三昧。十九為四禪證霪雨三昧。二十為阿那含天證照鏡三昧。二十一為無想天證空三昧。二十二為空處天證常三昧。二十三為識處天證樂三昧。二十四為無所有處天證我三昧。二十五為非想非非想天證淨三昧。
第七。每日常誦般若心經八卷。普為法界八苦眾生。離苦解脫。
第八。每日常讀大方廣佛華嚴淨行品。依文發一百四十大願。普令一切法界眾生。見聞之中。皆得入道。
第九。常六時誦千手千眼大悲陀羅尼。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懺六根所造一切障。
第十。常六時誦加句佛頂尊勝陀羅尼。普為法界一切眾生。懺六根所作一切罪。
第十一。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皈命敬禮三寶。及晨朝禮十方佛。
一禮佛寶。
一心敬禮十方三世盡虗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常住佛寶兩足尊.此界他方人間天上法寶.真身舍利形像一一塔廟。唯願三寶威神。覆護所有諸佛住處。願與法界一切眾生。一一分身悉往禮拜。雖不得能禮之身.所禮之佛。然不壞幻相。影現法界。
二禮法寶。
一心敬禮十方三世盡虗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常住法寶離欲尊.天上人間龍宮海藏十二部經.一切聖典。同前禮佛。運心所有經卷之處。一一分身悉往禮拜。
三禮僧寶。
一心敬禮十方三世盡虗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一切常住僧寶眾中尊.寶剎淨土巖阿石室諸大菩薩.緣覺.聲聞.一切賢聖。同前禮佛。運心所有僧住之處。一一分身悉往禮拜。
次執爐云。嚴持香花。如法供養。願此香花雲。以為光明臺。供養一切佛。經法諸菩薩。聲聞緣覺眾。及一切天仙。受用作佛事。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悉入我供養法界海中。同證無生一實境界。一心擎爐。觀此香烟。變為珍珠.瓔珞.香臺.寶樓.天衣.妙樂.異果.華雲.種種供具。供養十方諸佛。大作佛事。
禮十方佛。
一心敬禮東方善德佛.盡東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東南方無憂德佛.盡東南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南方栴檀德佛.盡南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西南方寶施佛.盡西南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西方無量明佛.盡西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西北方華德佛.盡西北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北方相德佛.盡北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東北方三乘行佛.盡東北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上方廣眾德佛.盡上方法界一切諸佛。
一心敬禮下方明德佛.盡下方法界一切諸佛。
第十二。每日普為法界一切眾生。禮釋迦如來真身舍利寶塔。願罪滅福生。障消道現。
第十三。自製大乘悲智六百願文。每日普為一切法界眾生。發願禮拜。
第十四。晨朝。禮和尚本師靈鷲山中釋迦牟尼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紹隆三寶。
第十五。晨朝。禮妙法蓮華經真淨妙法。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同證法華三昧。咸生彌陀淨方。
第十六。晨朝。禮阿闍黎金色世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入法界門。開根本智。
第十七。晨朝。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阿彌陀佛行道。承廣大之願力。慕極樂之圓修。
第十八。晨朝。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一字王心陀羅尼。普願圓證心王居總持位。真言曰。
唵部淋潑。
第十九。晨朝。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釋迦牟尼佛。願繼能仁。成寂滅忍。
第二十。晨朝。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願成無性妙慧。作法王之子。
第二十一。午時。禮皈依主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頓悟自心。成妙淨土。
第二十二。午時。禮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藏。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入緣起性德之門。遊毗盧大願之海。
第二十三。午時。禮懺悔師銀色世界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了罪性空。成無生懺。
第二十四。午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觀世音本身陀羅尼。普願具圓通身。成普門行。真言曰。
唵悉羅毗婆尼薩訶。
第二十五。午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多寶佛。願分身散形。同證一乘。
第二十六。午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普賢菩薩摩訶薩。願成差別之智門。運無始終之妙行。
第二十七。午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觀音行道。成觀音實際之身。運同體大悲之行。
第二十八。黃昏。禮教授師兜率天宮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成無等真慈。繼一生補處。
第二十九。黃昏。禮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清淨法藏。普願一切法界眾生。行無所得之方便。具一切種智之圓門。
第三十。黃昏。禮同學法侶寶陀洛山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盡十方法界一切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入圓通門。運法界行。
第三十一。黃昏時。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文殊心陀羅尼。普願入阿字門。了無生性。真言曰。
阿囉跛佐曩。
第三十二。黃昏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釋迦牟尼分身佛。願廣布身雲。[1]入相成道。
第三十三。黃昏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觀世音菩薩摩訶薩。願具十四無畏。福佑眾生。
第三十四。黃昏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釋迦寶塔行道。普為紹隆佛種。永為法界福田。
第三十五。初夜。禮證明師。七寶塔中過去多寶佛.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不違本願。助轉法輪。
第三十六。初夜。禮大寶積經真如海藏。普願一切法界眾生。依了義經。通佛妙旨。
第三十七。初夜。禮慈悲導師安樂世界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及一切清淨大海眾。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引導利濟眾生。同了唯心淨土。
第三十八。初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觀音蓮華部心陀羅尼。普願具大悲門。圓自在慧。真言曰。
唵阿盧勒繼娑嚩訶。
第三十九。初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彌勒慈尊佛。願生內院親成法忍。
第四十。初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大勢至菩薩摩訶薩。願攝諸根。淨念相繼。託質蓮臺。
第四十一。初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法華經行道。盡入法華三昧。同歸究竟一乘。
第四十二。中夜。禮十方釋迦牟尼分身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不動道場。分身百[2]憶。
第四十三。中夜。禮大般涅槃經諸佛祕藏。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明自性心。住祕密藏。
第四十四。中夜。禮大慈大悲救苦地藏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證無垢三昧。度惡趣眾生。
第四十五。中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佛頂金輪陀羅尼。普願無見頂相作法輪王。真言曰。
唵齒臨。
第四十六。中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藥師琉璃光佛。願成本願風輪。往生寶剎。
第四十七。中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藥王菩薩摩訶薩。願作大醫王。救度一切。
第四十八。中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華嚴經行道。咸入海印三昧。頓悟法界圓宗。
第四十九。後夜。禮東方滿月世界藥師琉璃光佛。普願一切法界眾生。發大誓心。攝無邊眾。
第五十。後夜。禮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無生奧典。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冥合真心。了無所得。
第五十一。後夜。禮藥王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說妙法藥。除煩惱病。
第五十二。後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金剛經心中心陀羅尼。普願證金剛三昧堅固佛身。真言曰。
唵烏倫尼薩婆訶。
第五十三。後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阿彌陀佛。願成無上慧。攝化有情。
第五十四。後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頂戴大般若經行道。願入無住觀門。成就無生法忍。
第五十五。後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地藏菩薩摩訶薩。願布無緣慈。救㧞三塗苦。
第五十六。稍暇時。旋繞行道。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得紫金光身。相好圓滿。
第五十七。看讀大乘經典。普願一切法界眾生。同明佛慧。
第五十八。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念七如來名號。念寶勝如來。願一切眾生。積劫塵勞。悉皆清淨。念離怖畏如來。願一切眾生。離五怖畏。得涅槃樂。念廣博身如來。願一切眾生。咽喉廣大。禪悅充足。念甘露王如來。願一切眾生。飲甘露味。成大菩提。念妙色身如來。願一切眾生。離醜陋形。相好圓滿。念多寶如來。願一切眾生。永離貧窮。法財具足。念阿彌陀如來。願一切眾生。離惡趣形。神栖淨土。
第五十九。晨朝。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受持大乘六念。一念佛。願成佛身。二念法。願轉法輪。三念僧。欲覆護眾。四念戒。欲滿諸願。五念施。捨諸煩惱。六念天。欲滿天中天一切種智。
第六十。晝夜六時。普為盡十方一切法界眾生。逐方焚香。供養十方面三寶。願此香變為珍寶瓔珞。樓臺寶閣。音樂花果。衣服飲食。種種供具等。供養十方諸佛。
第六十一。晝夜六時。普為盡法界眾生。逐方皈命十方面三寶。願入三乘之聖位。成五分之法身。
第六十二。晝夜六時。普為十方法界眾生。讚歎三寶。願具梵音聲色像第一。
第六十三。晨朝。普為十方面眾生。代發菩提心。並願念念圓滿無上菩提。直至後心無有間斷。發菩提心。真言曰。
唵冐地𡁠多母怛播那野弭。
第六十四。晝夜六時。普為盡法界眾生。散花供養十方面三寶。願此花滿法界虗空界。大作佛事。令一切眾生皆得依報嚴淨。常居妙土散花。真言曰。
唵薩婆怛他[1]薩多布社摩尼吽吽。
第六十五。晨朝。普為盡十方面眾生。擎爐焚香。懺悔先業。念七佛滅罪陀羅尼。普願三業無假。畢竟清淨。真言曰。
離波離波諦求訶求訶諦陀羅尼諦尼訶羅諦毗唎尼諦摩訶迦諦真靈乾諦薩訶。
第六十六。晨朝。普為十方面一切法界眾生。授菩薩戒。願承三寶威神。一一現前。皆得親受。
第六十七。晨朝。普為盡十方面眾生。念施戒陀羅尼。普願具佛律儀。謹潔無犯。真言曰。
娑囉波羅提藥叉呬唎陀野薩婆訶。
第六十八。午時。普為盡十方面眾生。擎爐焚香。念諸佛心中心真言。普願發真妙心。開佛知見。真言曰。
唵摩尼達哩吽癹𣅒。
第六十九。黃昏時。普為盡十方面眾生。擎爐焚香。念阿彌陀佛心真言。悉願證悟佛心。同生安養。真言曰。
唵阿密栗多帝際賀囉吽。
第七十。初夜。普為盡十方面眾生。擎爐焚香。念般若大悲心陀羅尼。悉願諦了自心。圓明般若。真言曰。
怛姪他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第七十一。中夜。普為盡十方面眾生。擎爐焚香。念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悉願安法界胎。孕菩提子。真言曰。
曩謨引颯鉢多(二合引)喃(引)三藐迦三沒䭾(引)俱胝(引)喃(引)怛你也(二合)他(引)唵(引)左隸祖隸尊提薩嚩(二合引)訶。
第七十二。後夜。普為盡十方面眾生。擎爐焚香。念阿字一切佛心智門陀羅尼。悉願入無生門。具真佛智。真言曰。
南無三滿多勃陀喃阿。
第七十三。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受持金剛鈴金剛杵䟦折羅等。先加持鈴杵。真言曰。
唵嚩日羅健茶虎。
次振鈴警覺盡虗空界一切如來。真言曰。
唵嚩日羅(二合)𢇹瑟姹。
次振此鈴遍周法界。大作佛事。警悟一切愚昧異生。願一聞鈴音。覺悟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第七十四。晝夜六時。修行五悔。懺滌六根。普為一切法界四恩二十五有十二類生。承三寶力。對十方佛前。志心懺悔。與一切法界眾生。從無始有神識以來。至於今日。因無明妄造一切生死。隨逆順境。起愛憎心。鼓動六根。造塵沙罪。從多劫來。眼根因緣貪著色故。貪愛諸塵。以受塵故。受此人身世所生處。或著諸色。色壞我眼。為恩愛奴。故色使我經歷三界。為此弊使。盲無所見。眼根不善。傷害我多。十方諸佛常在不滅。我濁惡眼障故不見。今始覺悟。誦持大乘不思議藏。皈命普賢一切世尊。令我與法界眾生眼根所造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耳根。從無始來。耳根因緣。隨逐外聲。聞妙音時。心生惑著。聞惡聲時。起百八種煩惱賊害。如此惡耳。報得惡事。恒聞惡聲。生諸攀緣。顛倒聽故。墮落惡道邊地邦疆。不聞正法。處處惑著。無暫停時。坐此竅聲。勞我神識。十方諸佛。常在說法。我濁惡耳障故不聞。今始覺悟。誦持大乘功德海藏。皈命普賢一切世尊。令我與法界眾生耳根所作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鼻根。從無始來。坐此鼻根。聞諸香氣。迷惑不了。動諸結使諸煩惱賊臥者。皆起因此分別。墮落生死。十方諸佛功德妙香。充滿法界。我濁惡鼻障故不聞。今始覺悟。誦持大乘清淨妙藏。皈命普賢一切世尊。令我與法界眾生鼻根所造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舌根。從無始來。舌根所造不善惡業。貪著美味。損害眾生。破諸禁戒。開放逸門。又以舌根起口過罪。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誹謗三寶。讚歎邪見。非法說法。法說非法。諸惡業[A19]刺。從舌根出。斷正法輪。從舌根起。以是因緣。當墮惡道。百劫千生。永無出期。諸佛法味。彌滿法界。我濁惡舌障故不能說法。今始覺悟。誦持大乘諸佛祕藏。歸命普賢一切世尊。令我與法界一切眾生舌根所造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身根。從無始來。身根不善。貪著諸觸。顛倒不了。煩惱熾然。起三不善。謂殺盜婬。與諸眾生。作大怨結。乃至破塔壞寺。焚燒經像。用三寶物。無有羞恥。如是等罪。無量無邊。從身業生。說不可盡。十方諸佛。常放淨光。照燭一切。我濁惡身障故不覺。唯知貪著麤弊惡觸。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等種種諸苦。沒在其中。不覺不知。今始覺悟。誦持大乘真實法藏。皈命普賢一切世尊。令我與法界一切眾生身根所造一切重罪。畢竟清淨。
懺悔意根。從無始來。意根不善。貪著諸法。狂愚不了。隨所緣境。起貪嗔痴。八邪八難。無不經歷。如此意根。即是一切生死根本。眾苦之源。如經中說。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遍一切處。當知一切諸法即是佛法。妄想分別。受諸熱惱。是則于菩提中見不清淨。于解脫中而自纏縛。今始覺悟。誦持大乘圓滿法藏。皈命普賢一切世尊。令我于一切法界眾生意根所造一切重罪。乃至六根所起無量無邊惡業罪障。[A20]已起今起。未來應起。斷相續心。畢竟清淨。
第七十五。晝夜六時。同與一切法界眾生。勸請十方一切諸佛。現出應世。常轉法輪。將般涅槃。惟願久住。遍眾生界。盡出苦輪。皆達本心。同歸淨海。
第七十六。晝夜六時。同與法界一切眾生。隨喜十方諸佛諸大菩薩無盡功德。及一切凡夫所作。漏與無漏一切微細善根。皆入圓因。同成種智。
第七十七。晝夜六時。同與法界一切眾生回向。從無始來。至於今日。三業所作。一念善根。盡用普施一切法界眾生。回向無上菩提。同生西方淨土。
第七十八。晝夜六時。同與一切法界眾生發願。與一切法界眾生親證法華三昧。頓悟圓滿一乘。臨命終時。神識不亂。濁業消滅。正念現前。隨願往生西方淨土。皈命彌陀佛。成就大忍心。遍入法界中。盡於未來際。護持正法藏。開演一乘門。圓滿佛菩提。修習普賢行。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虗空。誓與諸含靈。一時成佛道。
第七十九。每日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一心焚香。皈命天王。別置道場。盡形供養。承菩薩威光。安然履道。
第八十。每日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念天王心。真言曰。
唵悉唎曳莎婆訶。
第八十一。每日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念天王護身真言。願諸眾生。身安道隆。永消魔患。真言曰。
唵藥义瓦惹薩訶。
第八十二。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別建道場。供養般若。誦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課念名號。悉願諸眾生。承大威德法門。發明十方佛慧。
第八十三。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別建道場。供養觀音尊像。六時旋繞。課誦名號。願諸眾生五眼圓明。十身顯現。
第八十四。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晝夜六時。別置香花。供養妙法蓮華經。同悟究竟一乘。咸證法華三昧。
第八十五。每夜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常施一切曠野鬼神及水陸空行一切饑餓眾生等食及水。
第八十六。每夜常與九品鬼神.法界眾生。受三皈依法。
第八十七。每夜常施一切鬼神.六道冥官三昧耶戒。真言曰。
唵三昧耶薩怛噤(蒲禁切)。
第八十八。每夜常為一切鬼神.法界眾生。說三乘法。
第八十九。受持穢跡陀羅尼。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所向之處。身心內外境界。悉皆清淨。真言曰。
唵(引)佛舌屈聿(唯律切)摩訶鉢囉恨那𠵨(音許)勿汁勿醯摩尼微吉微摩那棲唵斫急那烏深暮屈聿𤙖𤙖(呼含切)吽(于令切)泮泮泮泮泮(音潑)娑訶。
第九十。晝夜六時。受持內外五供養陀羅尼。願一切法界眾生。內外心境。理事無礙。悉成供養之具。供養無量如來。遍至十方。大作佛事。真言曰。
唵薩利縛怛他薩哆度波補瑟波逸波阿迦末利補左茗伽三母囉野三母囉野三摩曳薩娑訶。
第九十一。受持回向真言。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二回向無上菩提。念念圓滿。三回施法界一切眾生。同生淨土。真言曰。
唵三摩囉微羅摩莎羅摩訶斫迦囉嚩吽。
第九十二。受持往生真言。願臨終命時。與一切法界眾生。同生淨土。念往生呪一遍。
第九十三。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受持一切如來大寶出生灌頂陀羅尼。悉願決定成就無上菩提。為法王之真子。真言曰。
唵薩婆怛他薩多尼摩羅三婆吠吽吽。
第九十四。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打鐘。先願此鐘聲周遍法界。大作佛事。奉請十方一切凡聖四眾。各具威儀。隨眾行道。次願此鐘聲周遍法界。警覺一切長夜生死。皆得惺惺。後願此鐘聲周遍法界。普願一切三塗八難受苦眾生。聞此皆解脫。仍書破地獄真言。於中口誦三遍。願破諸地獄。閉惡趣門。聲遍十方。受苦一切眾生。聞此鐘聲。悉皆解脫。破地獄真言曰。
喃謨阿瑟吒始帝喃三藐三勃陀俱胝喃惹羅嚩囉薩斯地利地利薩婆訶。
第九十五。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受持錫杖。願振此錫聲。周遍法界。大作佛事。覺悟一切地獄眾生。離苦解脫。覺悟一切饑渴眾生。口中悉是甘泉。覺悟一切蟲獸。悉皆開道回避。皈命解脫。
第九十六。常時採鮮花。供養一切尊像。普為一切法界眾生。善根柔軟。成就妙圓。
第九十七。常勸一切人念阿彌陀佛。因修淨業及修福智二嚴。習戒定慧六度萬行熏修等。乃至廣結香花淨會。供養大齋。種種施為。恒有導首。
第九十八。常與四眾授菩薩戒。
第九十九。常印施天下彌陀佛塔.般若.寶幢.楞嚴.法華等經及諸神呪。勸十種受持。三業供養。
第一百.三[1]依之外。所有財帛。逐時旋施。作有為功德。救濟貧苦。供養眾生。常放一切生命。慈覆有情。
第一百一。遇緣廣施醫藥。願盡未來際。常作醫王。普救一切眾生身心重病。
第一百二。常帶持大佛頂。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永祛魔障。
第一百三。常帶持大隨求等一百道不可思議神呪。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所求如意。
第一百四。常香.花.燈.水.幡.葢等種供養道場。精嚴佛事。
第一百五。常供養悲敬二田。或潑棄盪鉢之水。乃至一唾。皆施餓鬼眾生。或施畜生一[A21]摶之食。皆令發無上菩提心。
第一百六。常焚香供養僧伽黎大衣。每披挂之時。恒發誓願。與一切法界眾生。常服如來無上福田之衣。具足如來微細禁戒。
第一百七。每受粥飯之時。恒發願先供養法界一體三寶。廓周沙界。大作佛事。十方施主六度圓滿。一切飢渴眾生法喜充足。為補飢瘡。修西方淨業。成無上菩提。故受此食。今此食者。不潤生死身。惟成佛果法身。願定慧[2]今增長。施生之時。普施六道眾生。具足六波羅蜜。
第一百八。常纂集製作祖教妙旨宗鏡錄等。法施有情。乃至內外搜揚。寄言教化。共六十一本。總一百九十七卷。
- 宗鏡錄一部百卷
- 萬善同歸集三卷
- 明宗論一卷
- 華嚴寶印頌三卷
- 論真心體訣一卷
- 唯明訣一卷
- 正因果論一卷
- 坐禪六妙門一卷
- 靈珠讚一卷
- 坐禪儀軌一卷
- 華嚴論要略一卷
- 布金歌一卷
- 警睡眠法一卷
- 住心要箋一卷
- 唯心頌一卷
- 華嚴十玄門一卷
- 華嚴六相義一卷
- 無常偈一卷
- 出家功德偈一卷
- 定慧相資歌一卷
- 施食文一卷
- 文殊靈異記一卷
- 大悲智願文一卷
- 放生文一卷
- 文殊禮讚文一卷
- 羅漢禮讚文一卷
- 華嚴禮讚文一卷
- 警世文一卷
- 發二百善心斷二百惡心文一卷
- 觀音禮讚文一卷
- 法華禮讚文一卷
- 大悲禮讚文一卷
- 佛頂禮讚文一卷
- 般若禮讚文一卷
- 西方禮讚文一卷
- 普賢禮讚文一卷
- 十大願文一卷
- 高僧讚三卷一千首
- 上堂語錄五卷
- 加持文一卷
- 雜頌一卷
- 詩讚一卷
- 山居詩一卷
- 愁賦一卷
- 物外集十卷五百首
- 吳越唱和詩一卷
- 雜牋表一卷
- 光明會應瑞詩一卷
- 華嚴感通賦一道
- 供養石橋羅漢一十會祥瑞詩一卷
- 觀音靈驗賦一道
- 示眾警策一卷
- 神栖安養賦一道
- 心賦一道七千五百字
- 觀心玄樞三卷
- 金剛證驗賦一道
- 法華靈瑞賦一道
- 雜歌一卷
- 勸受菩薩戒文一卷
- 受菩薩戒儀一卷
- 自行錄一卷
右總前每日所行一百八件佛事。乘戒兼急。權實雙行。體用相收。理事無礙。今引萬善同歸集後偈。以顯圓修。頌曰。
自行錄(終)
No. 1232-B 自行錄䟦
夫心者。乃萬法之本源。智慧之靈府也。只因歷劫染習深厚。障蔽妙明。種種幻妄。紛紛不息。故生生汩沒於輪迴之中。備受楚毒。昇墜不常。何可而得[A24]已也。及今四眾人等。回向佛乘。雖依佛祖明訓修持正法。以作出世之津梁。奈功行悠悠。光陰虗度。不能勇猛精進。速取無上正等菩提。
今閱 永明壽祖自行錄一書。每日所行一百八件功行之事。行願雙持。自他兼利。無有片刻虗費光陰。至此方見壽祖是古佛再來。非予等下劣凡愚所敢望也。今刻此錄。惟願同人興決烈之志。開特達之懷。切不可望洋而退。但量[A25]己力。於此錄中。或取一二則。三五十則。逐日精進。以為常課。切不可懈怠心生。一暴十寒而虗度光陰也。果能如是。自然功不浪施。漸入漸深。漸廣漸厚。至於無上菩提。不期然而得也。如其不修實行。豈不辜負發心出家之志也。伏願此錄流傳四方。目睹親聞者。追古德之勤修。滿平生之志願。早授靈山記莂。廣度一切含識。是為䟦。時維道光癸卯嘉平月佛成道日。
武林古閒地菴苾蒭梅嶼謹識
No. 1232-C
竊維咸豐庚申辛酉兩次兵災。余妻室子弟姪等。均皆同時殉難。迨於同治甲子歲。杭城收復。余由越地回省。室如懸罄。形單影隻。淚如泉湧。欲剃髮為僧。罪孽根深。至不得[A26]已。再整門庭。即於是歲季秋。五體投地。立願為善。至今時日[A27]已久。屢為佛恩護佑。余信更深。
光緒己卯歲。進山瞻拜南山淨慈寺側永明壽禪師古塔。惟久遠失修。余即解囊裝整。中興三寶。建造山門.兩傍念佛堂.客堂.僧房.香積廚。於庚辰歲。一律完竣。始於己卯歲四月佛誕日開設。每月十七日啟建蓮社法華道場。莊嚴淨土。禮塔念佛。惟恐居士路途遠近不等。特設素齋供養。以安䟦涉之勞。
去歲臘底。幸得許君贈有永明壽禪師自行錄一卷。余伏誦之下。不勝歡喜安養。緣是書原板兵燹無存。伏念禪師躬行一百八件。功德無量無邊。余心慕而力未逮焉。惟有捐資重刊刷印。佈送十方。俾大眾等宣揚。以廣流傳。庶幾佛法遠行。謹䟦。
校注
[0161001] 入疑八 [0161002] 憶當作億 [0162001] 薩疑蘗下同 [0164001] 依疑衣 [0164002] 今疑令【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63 冊 No. 1232 智覺禪師自行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台灣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