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原人論合解卷上
華嚴原人論序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萬靈者。羽毛鱗介昆蠱之屬。蠢。動也。舉昆蟲以該胎卵濕化也。皆有其本者。本即因緣。瑜伽釋眾生云。思業為因。殻胎濕染為緣。有五蘊生。圓覺云。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𢌞。愛為根本。又俱舍頌云。倒心趣欲境。濕化染香處。楞嚴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金剛論云。依殻而生曰卵。動類也。含藏而出曰胎。欲類也。假潤而興稱濕。濕以合感。趣類也。不由父母。但自想合。無而忽有曰化。化以離應。假類也。化亦自想。懸想勝處。情愛彼境。即便化生。故云離應。故知眾生之類。無問巨細。皆以愛染而為其本耳。此舉有情以例人也。
萬物芸芸。各歸其根。
萬物者。百穀草木之類。芸芸者。繁茂之狀。物各有根。方得枝葉茂盛。此舉無情以例人也。
未有無根本而有枝末者也。況三才中之最靈。而無本源乎。
無根本。那有枝末。是昆蟲草木。尚有因緣。況三才中。唯人最靈。豈無本乎。三才者。天地人也。才。謂才能。謂天有運動之才。地有生成之才。人有鑒慮之才。
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為末。自知為本。下文顯真源處。了性同佛。是為智明。以本該末。亦無遺矣。
我今稟得人身。而不自知所從來。曷能知他世所趣乎。
我者。五蘊假我也。稟得者。有所稟受而得此身也。所從來者。即前世所稟。依內教說。即過去業惑。展轉乃至本覺真如。是也。他世。即後世也。趣。謂趣向。謂捨此身[A1]已。當生何道。天耶。獄耶。或升。或墜。既不知身所從來。又焉知死所趣向乎。
曷能知天下古今人事乎。
天下。橫約處也。古今。豎約時也。人事至賾。略如風俗美惡。禮樂成壞。刑政得失之類。是也。知身所從來。及他世所趣。即前自知之事。天下古今人事。即前知人之事。葢原身為本。天下古今為末。先本後末。則不失其序矣。若於自身而不知究。乃欲知天下古今人事。其安能乎。
故數十年中。學無常師。博考內外。以原自身。原之不[A2]已。果得其本。
無常師者。書曰。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清涼云。益我為友。人皆友焉。亦具此意。博。謂廣博。考。謂考究。內則佛教宗說之旨。外則儒老百氏之書。其志在於窮究自身之本也。原之不[A3]已。故得其本。故論主圓覺疏序云。髫專魯教。冠討竺墳。禪遇南宗。教逢斯典。又云。行詣百城。坐探羣籍。此其事也。
然今習儒道者。祇知近則乃祖乃父。傳體相續。受得此身。遠則混沌一氣。剖為陰陽之二。二生天地人三。三生萬物。萬物與人。皆氣為本。
此下別敘諸宗。先敘外教也儒。即儒教。孔子為主。道。即道教。老子為主。二家之意。皆以氣為初始。漸有人及萬物。故近則謂祖傳父。父傳子。子續父。父續祖。受得此身。遠則謂天地之前。惟一元氣。混然不分。故曰混沌。剖。謂剖判。混沌既分之後。陽氣輕清。故上升。陰氣重濁。故下沉。升者為天。沉者為地。二氣和合。人生其中。是為三才。從此漸有萬物。道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者。冲氣也。言道動出冲和妙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生陰氣。積冲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陰陽含孕。冲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曰三生萬物。又周易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又鉤命訣云。易有五太。一曰太易。氣象未分也。二曰太初。元氣萌也。三曰太始。形之端也。四曰太素。形變有質也。五曰太極。形質[A4]已具也。從此漸生天地萬物。論中雙合二家之意為文。
習佛法者。但云近則前生造業。隨業受報。得此人身。遠則業又從惑。展轉乃至阿賴耶識。為身根本。
此敘內教也。雖總言佛法。意乃別指權小。近即人天教。遠則下一句。小教。阿賴耶識。即法相教。於此三中。前不兼後。後必兼前。云乃至者。謂惑又從執而起。然惑與執。各有二種。惑二種者。一煩惱障。二所知障。執二種者。一我執。二法執。謂五蘊等從眾緣生本無實性。眾生不了。計以為實。名曰法執。由執法故。於諸理事世出世法。不能通達。名所知障。此五蘊中。法尚叵得。況主宰者。眾生於中。妄計實我。名為我執。由執我故。煩惱障生。塵勞競興。業報不息。由此輪轉。苦果無窮。而二乘人。但除我執煩惱障。未斷法執所知障。菩薩雙斷二執二障。然此二執二障。於阿賴耶識。皆有種子。從種生現。起惑造業。推窮其本。則自賴耶。故云乃至。
皆謂[A5]已窮其理。而實未也。
如上內外教所說。皆是聖人權漸之談。非究竟了義之旨。恐人執滯。故總非之。意在責人。非斥法也。
然孔老釋迦。皆是至聖。隨時應物。設教殊途。內外相資。共利羣庶。
恐有難云。如前所說元氣陰陽業惑識變。皆是孔老釋迦至聖所說。何得非之。故今通云。孔老之時。此方人根未熟。尚未堪聞因果之說。況佛性了義之談。故孔老先以仁義道德而漸誘之。且指元氣陰陽為本。西方佛出世。四十年前。人根未熟。未堪聞於佛性了義之旨。是故大覺且隨三乘五性之機。說業識變等。至四十年後。方說一乘。故法華經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說。皆顯隨時應物也。言殊途者。謂殊異路途。即指前所說元氣業惑等。立教不同。故曰殊途。言內外相資等者。謂雖設教不同。然亦互相資藉。佛教藉儒老為誘物之始。儒老藉佛教為成物之終。故曰共利羣庶也。
䇿勤萬行。明因果始終。推究萬法。彰生起本末。雖皆聖意。而有權有實。
又恐難云。三教聖人利物之心既同。則應三教皆可原人。何故此中偏宗佛教。故復答云。利物之心。三聖雖同。權實之用。三聖則異。儒道一向是權。佛教兼通權實。今取實教了義。故偏宗佛耳。䇿勤萬行者。行門之多。不[A6]但說施戒等。至於四諦。緣生。十善。五戒。四禪。八定。儒老五常。道德等。皆在其中也。因果始終。惟明佛教。脩因為始。感果為終也。萬法生起本末。亦通三教而言。儒道以氣為本。釋教以業惑八識真如為本。隨宗不同。末則可知矣。雖皆聖意者。縱辭也。而有權有實者。奪辭也。
二教惟權。佛兼權實。
權。謂權假。亦曰權宜。稱錘曰權。言能酌量輕重。以喻聖人方便分別事宜。隨器授道也。實者。果之核。取其堅也。亦確乎不可㧞之謂也。然則二教之權。與佛教之權。可聞得乎。答曰。冥顯有異。二教之權。即冥權也。佛教之權。乃顯權也。何以言之。明教大師云。權也者。有顯權。有冥權。顯權則為淺教。為小道。冥權則為異道。為他教。淺教如法相破相。小道如二乘人天。是佛隨宜之說。故曰顯權。冥權者。無方妙用。潛興密應。或為異道之師。以化正彼類。或為他教之主。用他教法以利於世。如華嚴經云。或持牛狗及鹿戒。或著壞衣奉事火等。
䇿萬行。懲惡勸善。同歸於治。則三教皆可遵行。
欲奪先縱。以顯權教之用也。儒教三綱五常。老氏保雌守弱。釋教三學六度。莫不皆使人䇿修萬行。止惡興善而[A7]已。為教不同。同歸於治也。所歸既同。遵行皆可。是故依儒教。則為成德之君子。遵老氏。則為清靜之真人。稟釋教。則出三惡而往人天。乃至究竟證三乘而圓二果者矣。
推萬法。窮理盡性。至於本源。則佛教方為決了。
前縱此奪。以顯實教之用也。前言三教皆可遵行者但順聖人隨宜益物。治[A8]已成之人身。非欲窮究所以成人之源本。欲窮其本。則非了義教莫能盡之。言推萬法窮理盡性者。推。謂尋其本致。窮。謂極其根源。盡。謂竭其蘊底。萬法。即色心等世出世法。然窮理盡性。語出周易。彼繫辭云。窮理盡性以至于命。雖借彼文。取意則異。理。謂道理。真理。性。謂法性。心性。不取天賦。故不言命。謂真如一法。橫對諸事。曰理廣也。竪貫一法。曰性深也。然在無情。曰法性。在有情。曰心性。亦曰佛性。亦名本覺。亦曰如來藏。即下顯性教中所說真性是也。謂色心等法。從緣而生。無實自性。全是真如隨緣所成。故此萬法。皆以真如而為本源。故論主圓覺疏序云。萬法虗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此推萬法至本源之謂也。唯識亦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諸法實性。亦此義也。言至於本源者。非離真性之外。別有本源。但約教詮淺深之異。故有至不至爾。起信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華嚴經云。云何說諸蘊。諸蘊有何性。蘊性不可滅。是故說無生。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諸佛亦復然。佛及諸佛法。是性無所有。則知不生不滅真如妙性。實諸法之本源矣。非一乘了義。何以臻此。言決了者。謂決定了義。亦決斷顯了也。
然當今學士各執一宗。就師佛者。仍迷實義。故於天地人物。不能原之至源。
此先顯餘宗未了。為造論之緣由也。學士。通指習三教者。各執一宗。謂習儒者。唯執天命。習老者。唯執自然等。更不復博究圓暢也。師佛者。即別指內宗習權教人。或執業惑。或執識變。不信一乘實教。設談佛性。定揀闡提。縱說真如。但云不變。有所未悟。故曰仍迷。其猶眾盲摸象。豈識象之全軀。坐井觀天。寧見天之無際。前就學人所知。以顯教之權實。今約學人所執。為造論之發端。
余今還依內外教理。推窮萬法。
依內外教理。則見解圓融。而無偏局之弊。與未嘗讀佛書而輒議佛者。相去遠矣。
初從淺至深。於習權教者。斥滯令通。而極其本。後依了教。顯示展轉生起之義。會偏令圓。而至於末。
從淺至深者。即指論初二門斥迷執偏淺也。於中前前淺而後後深。斥滯令通者。即破執情而顯圓解也。極其本者。指第三門顯真源也。依了教顯示展轉生起者。即第四門中用顯性了義。會前所執。同一真理也。
文有四篇。名原人也。
總結論名。前序論竟。四篇者。一斥迷執。二斥偏淺。三直顯真源。四會通本末。
一斥迷執(習儒道者)。
斥者。排擯義。迷。謂惑而不悟。執。謂固守不移。
儒道二教。說人畜等類。皆是虗無大道生成養育。
此下顯二宗之大同也。道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又彼經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皆言虗無大道。生成養育之功用也。
謂道法自然。生於元氣。元氣生天地。天地生萬物。
就二宗推明生起次序也。謂者。二宗意旨也。道法自然。語出道經。彼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上文虗無大道也。自然者。妙本之性。性非造作。故曰自然。道者。妙本之用。道與自然。體用之稱。與上文有別。順文言法。非謂道法傚於自然也。又彼經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今云生於元氣。即彼道生一也。元氣生天地。即彼一生二。二生三也。天地生萬物。即彼三生萬物也。前敘中混沌。即儒者之說。此言大道。即老氏之意。前後互舉。顯二宗之大同也。
故智愚貴賤。貧富苦樂。皆稟於天。由於時命。
人中品類不同。言皆稟於天。由於時命者。儒宗多云。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又云。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故死後[A9]卻歸天地。復其虗無。
前約從本起末。此約原始反終。天地者。儒宗所歸。虗無者。老氏所復。道經云。夫物芸芸。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言萬物既稟天地元氣而生。如草木依根而得榮茂。死則復其本始。如草木凋落。精脈還其本根。是復其所稟之性命也。從天地生。復歸天地者。如邵子云。上天生我。上天死我。一聽於天。有何不可。此之謂也。
然外教宗旨。但在乎依身立行。不在究竟身之原由。
外教。即指儒道。謂佛法之外也。儒宗五常百行。老氏保雌守弱。皆以修飾其身耳。不言此身因何而有。何故得為人。何故為畜等。縱說原由。不過大道元氣而[A10]已。
所說萬物。不論象外。
象。謂物之形象。天地皆象內也。今世教所談。至大者。不過天地而[A11]已。而人畜萬物。皆在天地之中。故其所論。不出天地之外。莊子云。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也。則知天地之外。孔老非實不知。但以世人智淺。未足與議。論語云。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況象外乎。
雖指大道為本。而不備明順逆起滅染淨因緣。
恐有問言。儒道二宗。亦說大道元氣等生成萬物。則是大道元氣。即是身本。那言不究原由耶。故今釋云。元氣天命父母等。但是生身之具。而非即是身本。譬如孩穉見母籠甑取餅啖之。便知是餅籠甑所成。後來索餅。即指籠甑。豈知籠甑但是成餅之具。豈是餅之所本哉。今元氣天地等。籠甑之謂也。執為身本。孩穉之見而[A12]已。而不備明云云者。正顯二宗所迷也。順逆起滅者。謂內教所說十二因緣。迷則從無明起行。輾轉乃至有生老死。即順生死起動。而成流轉也。悟則從老死逆觀。乃至無明。遂起智斷無明。由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老死滅。即登聖果。此明逆生死而還滅也。此十二支通大小乘。義門繁廣。非略可盡。言染淨因緣者。有二。一約小乘。其說又二。一者。如前十二有支。由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染因緣。由無明滅行滅。乃至老死滅。是淨因緣。二者。約苦集滅道四諦。謂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由造集諦因。感苦諦果。名染因緣。由厭苦故。起道諦智。斷彼集因。苦果不生。證滅諦理。名淨因緣。故淨名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眾生病愈。我病亦愈。二約大乘。亦二。一約法相宗。謂藏識法爾包攝三乘及三性名言種子。而一切眾生有無不同。若有三乘種子者。遇緣熏習。脩行斷障。當得三乘聖果。名淨因緣。(此且三乘總說應別明之)若無三乘種子。但有有漏三性等種。即造三種業(福非福。不動)三界流轉。名染因緣。二約法性宗。真妄和合。成黎耶識。若迷之時。染法(即前妄也)有力。淨法(即前真也)無力。向緣下轉。沉輪三界。名染因緣。悟時淨法有力。染法無力。背緣上轉。成四聖位。(佛。菩薩。緣覺。聲聞)名淨因緣。廣如下引。此等法義。外教豈知。況能備明。
故習者不如是權。執之為了。
孔老所說。但是權宜。不執則為入道之緣。固執則為障道之損。圭峰云。儒資戒律。道助禪那。此其緣也。八難之中。世智辯聰。反成為難。此其損也。
今略舉而詰之。
就二宗詰難。下文有四。一難道生。道教所執。二難自然。道教所執。儒宗亦執。三難元氣。此儒道皆執。四難天命。儒者所執。
所言萬物。皆從大道而生者。大道即是生死賢愚之本。吉凶禍福之基。
此按定外宗道生以立難也。
基本既其常存。則禍亂凶愚。不可除也。福慶賢善。不可益也。
道既是常。物亦應常。如世子孫還類父母。則禍亂應常。非人力可以翦除。福慶應常。非積善可能增益。故李思慎云。老謂生與死命也。悉是道之所為。聖與不肖性也。但是天之所與。天與不可逃。道為不可悍。知天道之不可逃悍者。則能安處長生。
何用老莊之教耶。
聖人見善有益。可以致福。故教令為善。見惡有損。可以致禍。故教令遠惡。既云吉凶禍福。於我無預。道使之然。不可增損。則孔老設教。勸善禁惡。何所圖耶。
又道育虎狼。胎桀紂。夭顏冉。禍夷齊。何名尊乎。
若云萬物皆是道之所為者。虎狼害人之獸。道畜之而使害也。桀紂虐民之君。道孕之而使虐也。顏冉之賢而不享年。道夭之也。夷齊之賢而致禍死。道禍之也。道經云。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使道之所為誠如是。何名尊乎。
又言萬物皆是自然生化。非因緣者。
此又按定外宗自然以立難也。內教說一切萬法從因緣生。謂親能發起為因。疎能助起為緣。如草木等。從種子生。名曰親因。水土人時。名曰踈緣。人畜等。從業惑生。名曰親因。父母。二氣。名曰疎緣。彼儒道既執自然。則不推因緣。故莊子云。不知所以然。名曰自然。又云。鶴不浴而白。烏不黔而黑。言皆自然也。儒宗如司馬君實無為贊云。進退有道。得失有命。守道在[A13]己。功成則天。天復何為。莫非自然。
則一切無因緣處。悉應生化謂石應生草。草應生人。人生畜等。
既不待因緣。則石非草等因緣。應能生草。草生人。人生畜等。以皆非緣故。所言等者。等一切非緣之事。如火應生草木。木生魚鳥。凡是一切不應生處。皆能生也。正取人不待父母緣。忽自生人等。如西方無因外道。亦作此計。瑜伽第七云。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謂見世間無有因緣。或時歘爾大風卒起。於一時間。寂然止息。或時忽爾暴河瀰漫。於一時間。頓即枯竭。或時鬱爾花木敷榮。於一時間。颯然衰顇。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清涼云與此方儒老所計頗同。又涅槃經中。衲衣梵志。求佛論議。佛問云。汝宗何故知非因緣。彼云。我見牛生便能𠲿乳。龜生便能入水。知非因緣。佛言。若言𠲿乳非因緣者。俱非因緣。何不𠲿角。若言入水非因緣者。俱非因緣。何不入火。梵志辭屈。投佛出家。
又應生無前後。起無早晚。神仙不藉丹藥。太平不藉賢良。仁義不藉教習。
既云自然。不應緣習。然前後早晚約時。時乃疎緣中一事。如春蘭秋菊。社燕賓鴻等。各因其時。人須十月。方乃誕生非自然也。神仙[A14]已下。別約有情。神仙要須宿稟寡欲之資。鍊藥服氣為緣。方能長生不老。天下太平。必藉忠臣良士。武以定亂。文以經世。君臣相濟。然後民安國泰。時和俗淳。人有才德之美。皆資訓誨之力。習與性成。未有不學而自成者。執自然者。不亦乖乎。
老莊周孔。何用立教為軌則乎。
既賢者自然而賢。不由教習。愚者自然而愚。教亦無益。聖人立教。便成無用矣。然老氏上土下士之說。孔聖上智下愚之論。在吾教中。葢宿習力故。謂多生熏習純熟。今得為人。諸識聰利。聞道勤行。孔老於此。謂之生知上士。故白樂天生而識字。世呼為三生人。若宿世從異類中來。未曾熏習。或因秘悋不肯教人。今得人身。諸情暗鈍。倥侗顓蒙。困而不學。孔老於此。呼為下愚下士。其中人者。昔雖曾熏。然未純熟。故於今世。學之則成。不學則殆。由此觀之。雖愚鈍之資。苟能自勉于學。縱未偕於上達。亦自勝於不學者矣。況中人乎。聖人知學問有益。可以革愚成智。故垂典誥以為軌則。斯則因緣之理明矣。而曰自然。豈為通理。
又言皆從元氣而生成者。
此按定外宗元氣以立難也。
則歘生之神。未曾習慮。豈得嬰孩便能愛惡驕恣焉。
初生之子。八識雖具。創與境遇。未知染著。若漸長大。慣習力故。愛惡滋彰。所謂習與性成。非由元氣使之然也。歘。暴起也。言欻然而生也。
若言欻有。自然便能隨念愛。惡等者。則五德六藝。悉能隨念而解。何待因緣學習而成。
設云孩子初生。便能飡乳。不得則啼。豈待習慮。自然便能隨念愛惡等。然則五德六藝。亦應自解。不待習慮。何不爾耶。然人生便知飲乳啼號者。無始以來。慣習力故。與心俱生。如前云牛不𠲿角。龜不入火。皆因緣也。豈是元氣使之然也。五德者。仁義禮智信也。六藝者。禮樂射御書數也。
又若生是稟氣而歘有。死是氣散而欻無。則誰為鬼神乎。
儒者皆執氣聚為生。氣散為死。夫氣散則[A15]已斷滅。又誰為鬼神乎。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謂百駭四體。男女搆精之所成。故曰精氣為物。彼云遊魂為變者。即如佛教所說心識。由無質礙。任運能往。故曰遊魂。意謂遊魂與精氣合而為人。精氣有滅。而遊魂不滅。故為鬼神。則鬼神之說。儒宗許有明矣。而氣散則誰為耶。
且世有鑑達前生。追憶往事。則知生前相續。非稟氣而歘有。
達生前。憶往事者。知宿命也。如羊𧙖之識金鐶。(晉羊祜。字叔子。幼年嘗牽乳母至李宅門外枯樹穴中。得金鐶一枚。謂乳母曰。此吾先世。為李家子戲所藏也。吾年七歲。墮井而死。事出本傳)崔咸之徵墨誌。(唐崔咸。父銳為澤潞。節度使李抱真從事。有客盧老者。每徃來澤潞銳嘗善待之終謂銳曰。吾當與君家作子。以口傍墨誌為驗。及生咸。果如其言。出本傳)房琯剖松下之書。(唐房琯。字次律。開元中。宰桐廬。嘗與道士邢和璞過夏口。入一廢寺。坐古松下。和璞使人鑿地。得瓮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否。因帳然。悟前世之為永禪師也。出明皇雜錄。東坡詩云。殷勤古松下。為剖瓮中書)唐紹刺燈前之犬。(唐紹者。開元中為給事中。嘗與對門中郎李貌善。每厚待之。妻嘗諫曰。勿友非類。紹曰。非爾所知。後因驪山講武。紹攝禮部尚書。玄宗援桴擊鼓。時未三合。張說遽令紹奏畢。神武赫怒。拽兵部尚書郭元振坐于纛下。欲斬之。張說跪奏。元振有社稷之功。免死。乃斬紹。先一日。紹謂妻曰。吾前生為杜氏女。適壩陵王氏子。十七歲。嘗燈下運針昏睡。犬入房。觸油污衣。心怒。遂以翦刀刺犬。翦一股折。而犬猶活。復換一股。犬方斃吾十九而亡。犬者。今貌是也。明日行刑。必貌翌日果如所言。初一刀。頭未落。再換一刀。頭方落。出李吉甫記)圓觀峽中之舊約。(唐李澄之。字子原。與道人圓觀友善。相約自峽入蜀。路逢女子浣紗。觀謂原曰。此吾寄託之所也。葢業緣不可逃。明年某日。君自蜀還。可相臨。以一笑為信。又云。吾[A16]已三生作比丘云云。[A17]已而觀果死。明年原如期至女子家。則兒生三日矣。原使抱臨明簷。兒果一笑。却後十三年。原至孤山月下。聞叩牛角而歌者。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東坡作傳)東坡[A18]陝右之夢遊。(蘇子由。謫南安。與雲菴及聰禪師交遊。一夕雲菴夢同子由聰公出城迓五祖戒禪師。明日以語子由。語未卒。聰公至。具言所夢。與雲菴同。山人方談笑間。忽東坡書至。曰。[A19]已抵奉新。旦夕可相見。三人大喜。共出城二十里。至建安寺而東坡亦至。因舉夢語坡。坡曰。軾年七八歲時。嘗夢身為僧。往來[A20]陝右。又先妣方孕時。夢一僧託宿。頎然。眇一目。雲菴驚曰。戒公[A21]陝右人。後失一目。暮年棄五祖來遊南安。終于大庾。逆數五十年。而坡時四十九矣。出冷齋夜話)盧女憶販羊之宿冤。(長安城南盧叔倫家女子。桑間逢僧乞食。問得食處。女曰。村東二里王家飯僧。遂徃。果得齋。王氏問僧所從。僧以實告。既而王氏翁媼俱至女家。女閉戶不出。問女母曰。我家設齋。人無知者。女何知耶。女自房中出呼曰。某年月日。販羊胡父子何在。翁媼驚趨出。母問女曰。汝適何故。女曰。我前世為夏州販羊客。姓胡。宿其家。彼殺我父子。羊盡為所有。我後於其家作子。十五得病。二十而終。醫藥之資。[A22]已過所刦。猶每歲與我作齋。雖然。命債尚須償也。出逸史)西山決弒親之疑獄。(宋理宗初。真西山帥長沙日。市民程二者。有子年二十。謀弒厥父。密語其友。友恐事發相累。遂首于官。即呼其子問之。子不諱。及問其父。并鄰人。皆不知所以。問其子殺父之故。亦無可言者真察其事暗味。乃齋沐叩神。一夕夢神報曰。但問其父二十年前曾作何事。即知之矣。翌日真私問其父曰此事我[A23]已知。汝但勿諱。汝二十年前曾作何事。父曰。二十年前。有溈山行者。將錢一千緡。欲買度牒。中夜殺行者。瘞于廚下。以其錢營產業焉。真復私問其子。吾欲釋汝。欲以錢一千緡惠汝。從汝所之。汝若得錢。當何所作。子曰。誠如所言。當買度牒入溈山出家。真知行者之怨。遂籍其父產業。計一千緡以付其子。將其父配五百里外。出江湖紀聞)若此之類。今古實多。以此驗知。捨身受身。自類相續。非稟氣也。
又驗鬼神靈知不斷。則知死後非氣散而歘無。
鬼神有知。證非斷滅。若謂死而氣散。則其神者為誰耶。
故祭祀求禱。典籍有文。
典籍有文者。如尚書金縢篇。謂武王有疾。周公作冊書。禱於太王王季文王。請以身代。乃納冊於金縢之匱中。翌日乃瘳。又如禮記。祭法。祭義。祭統。禮運。皆言祭禱之事。又月令云命有司合秩蒭以養犧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祭宗廟社稷之靈。為民祈福等。皆其文也。
況死而蘇者。說幽途事。或死後感動妻子。讐報恩怨。今古皆有耶。
說幽途事。多關釋典。恐彼儒者尚未信之。今引儒者一說以證。宋吏部侍郎葛立方。字常之。所撰韻語陽秋云。歐陽永叔。素不信釋氏之說。既登二府。一日被病亟。夢至一所。見十人冠冕環坐。一人云。參政安得至此。宜速反舍。公出門數步。復往問曰。公等豈非釋氏所謂十王者乎。曰。然。因問世人。飯僧造經。為亡追福。果有益乎。答曰。安得無益。既寤。病良[A24]已。又如崔子玉之掌冥府事。韓擒虎之為閻羅王。(出搜神記)虞太傅之為更生佛。席相公之為皮場神。(出洪內翰夷堅志)皆幽途事之證。(不能具引)言感動妻子讐報恩怨者。如左傳。宣公十五年。晉大夫魏顆。其父武子有愛妾。武子疾。謂顆曰。當嫁之。既疾篤。乃令殉葬。武子死。顆嫁之。親族難之。顆曰。吾從治命。後顆與秦將杜回戰於輔氏。見老人結草以禦杜回。躓而顛。獲之。夜夢老人曰。余爾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治命。余是以報。又成公十年。晉景公疾。夢大厲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前二年。景公以無罪殺臣趙同趙括)余得請於帝矣。(此言帝者。或是嶽帝與冥王也。以事關幽途故)六月丙午。公薨。又江湖紀聞。載南宋衢州人鄭朝議。從子某。幼曠達能文。娶會稽陸氏女。亦姿媚明爽。伉儷情至。鄭生嘗。語陸氏曰。萬一不幸。汝勿再醮。汝若先喪。我亦如之。陸氏曰。要當齊眉。何不祥如是。相處十年。生二男一女。及鄭生疾且死。方釋服。陸氏盡攜其資適蘇州曾公曹。成婚方七日。曾生奉漕檄考試他郡。行信宿。陸氏晚步廳屏間。有急足呼於庭曰。鄭官人有書。命婢取之。視外題。但有示陸氏三字。筆札宛然前夫手跡也。視急足。[A25]已不見。啟緘讀之。其辭曰。十年結髮夫妻。一生祭祀之主。朝連暮以同歡。俸有餘而共聚。忽大幻而長往。慕何人而輕許。遺棄我之田疇。移資財而別戶。不恤我之有子。不念我之有父。義不足為人之婦。慈不足為人之母。吾以訴諸上蒼。行理對乎幽府。陸氏嘆恨。三日而亡。其書朝議男甸者得之。
外難曰。若人死為鬼。則古來之鬼。填塞巷路。合有見者。如何不爾。
此設難也。外宗聞說人死為鬼。則謂人人死[A26]已。盡皆為鬼。不知有六道輪迴。轉受後身。故作此難。
答曰。人死六道。不必皆為鬼。鬼復為人等。豈古來積鬼常存耶。
此設答也。人死六道者。謂或有生天。或還為人。或作禽畜。或墮地獄。前言鬼者。但一趣耳。言鬼復為人者。謂鬼業盡[A27]已。或復為人。又或轉餘趣也。其轉餘趣者。如梁高僧傳。說後漢建和間。沙門安世高。舟行至䢼亭湖。泊舟。岸上有湖神祠焉。神降曰。舟中沙門。吾神宿世道伴。為我請之。安至祠中。神泣訴曰。吾與師嘗為道友。以嗔心故。墮此趣中。幸相憫救。師請現本身。神曰。本身醜惡。恐相驚駭。安曰。無慮。忽有大蟒出於神後。引首向安。安撫之。以天竺語說法化導。蟒泣謝曰。幸聞教化。今脫苦矣。以絹千疋。黃白之資。付安。令作功德。安為建寺豫章。(夜話云。今洪州大安寺是)已而見後山有一大蟒。死於草澤中。自是廟不復靈。此亦鬼趣轉生之例也。今俗子無識。乃有妄謂佛菩薩同鬼神者。其謬迷甚矣吁。可悲哉。
且天地之氣。本無知也。人稟無知之氣。安得歘起而有知乎。
氣無分別。豈人稟之而有分別乎。若人因稟氣而有分別。則草木等亦應有分別。以所稟同故。且天地之氣。本無賢愚貴賤之異。豈人同稟之而有賢愚貴賤之異乎。而儒者皆執稟氣。謂稟淳和之氣。則為聖為賢。稟渾濁之氣。則為愚為不肖。不知天地之氣。本無差別。自吾人宿習之不同耳。其猶管籥之音。隨竅發異。故有清濁高下之殊。而吹者之氣。曷嘗異哉。若謂吹氣有異。則何藉竹管之殊竅乎。又李白桃紅。姚黃魏紫。無乃春風之各異乎。何不辨其物性。而責於氣也。
草木亦皆稟氣。何不知乎。
舉例難也。亦應云禽獸亦皆稟氣。何飛走之不同。葢天地之氣。猶爐冶甑爨之謂。但能成物。非物所本。故爐冶雖能範金。不能變銅鐵為良鍰。甑爨雖能熟食。不能變糠粃為珍饈。天地之氣雖能成物。不能使草木為人。庸愚作聖。良以草木各有根。人畜各有本故也。
又言貧富貴賤。賢愚善惡。吉凶禍福。皆由天命者。
此又按定外宗天命以立難也。儒者多執天命。先儒解云。命猶令也。彼宗但以清氣上升至高無上曰天。
則天之賦命。奚有貧多富少。賤多貴少。乃至禍多福少。苟多少之分在天。天何不平乎。
天道至公至平。無偏無黨。何故而有貧富貴賤賢愚禍福多少之異。又復於中貧賤禍夭者多。富貴康壽者少。世途目擊。往往如是。天實爾者。則公平安在耶。
況有無行而貴。守行而賤。無德而富。有德而貧。逆吉義凶。仁夭暴壽。乃至有道者喪。無道者興。
無行而貴。如荀子所謂勢榮。守行而賤。如任昉自稱素業。無德而富。如何曾日食萬錢。有德而貧。如相如家徒四壁。逆吉義凶者。如姦邪得志。善良遇害之類。仁夭暴壽者。如盜跖永年。伯牛短折之類。有道無道云者如世善人。動輒坎坷。強梁貪暴。觸事利宜。自古迄今。此類常有。世俗每謂天不平。或云天不開眼。故鄧攸無子。人謂天道無知。斯之謂也。
既皆由天。天乃興不道而喪有道。何有福善。益謙之賞。禍淫害盈之罰焉。
儒宗執天命。不知自違其教也。書云。天道福善禍淫。伊訓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洪範嚮用五福。威用六極。易謙卦云。天導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坤卦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大抵皆謂天道昭然。禍福不忒。今見無道興而有道喪。則似易書之說無驗。且如善良遇害。則福善益謙之賞全乖。姦邪得志。則禍淫害盈之罰相反。按其文而考其實。全成齟齬。故云何有。良以不推業理。但執天命。故禍福有時而倒置也。
又既禍亂反逆。皆由天命。則聖人設教。責人不責天。罪物不罪命。是不當也。
世人見說古今冶亂等事。莫不皆謂天數。若由天者。經書所說。只合責天。何但責人耶。如詩書所譏。春秋所貶。曾不譏貶天命。何耶。
然則詩[A28]刺亂政。書讚王道。禮稱安上。樂號移風。豈是奉上天之意。順造化之心乎。
既云福禍由天。不在人為。天乃自然之理。不容增損矣。則詩書禮樂。懲惡勸善。使人遠禍就福。以承天休者。不成空言耶。詩有國風雅頌。善則美。惡則[A29]刺。書有典謨訓誥誓命之異。皆明二帝三王治世化民之道。孝經云。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凡此詩書禮樂。皆所以規人心於善道者。是以人力而奪造化之權。豈是奉天意而順天心乎。葢世儒不知感召之端。實由乎我。一向歸之天命。不[A30]但違佛教因緣之說。亦違自宗詩書禮樂之本意矣。
是知專此教者。未能原人。
結前儒道外宗未了義也。
二斥偏淺(習佛不了義教者)。
佛教自淺至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上四在此篇中)五一乘顯性教(在第三篇中)。
此五種教。圭峰約義分判。由所被機有五乘之異。故能被教有此五種。言五乘者。一人天乘。二聲聞乘。三緣覺乘。四菩薩乘。五佛乘。(此依華嚴二地。及圓覺彌勒章意。從所求法。以立乘名耳)今合聲聞緣覺而開菩薩。故立此五。若依法相宗說五種種性者。一聲聞乘性。二緣覺乘性。三菩薩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無性。就不定中復有四類。一聲聞菩薩性。二緣覺菩薩性。三聲聞緣覺性。四聲聞緣覺菩薩性。其無性者。謂總無前三乘種性。今人天教收彼無性。小乘教收彼聲聞緣覺二性。後三教收彼菩薩性。其不定性。中間三教攝之。若依賢首五教者。一小乘教。同此第二。二大乘始教。當此三四。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當此第五。良以賢首後三。皆約一乘。故圭峰合之。賢首約同教別教。歷位無位開成三異。而彼始教雙收西域空相二宗。以俱未盡大乘法理。故合為初。(初即始也)圭峰依西域仍為二。或開或合。各有攸當。不可一準。萬松老師。于此論中。立九對十八重。總該賢首圭峯二種五教之義。一苦樂對。(以三途對人天)二人天對。(以人對天)三定散對。(欲界為散。上二為定)四色空對。(以四禪望四空)五凡聖對。(前四皆凡。後三乘聖)六大小對。(聲聞緣覺小。始教去皆大)七始終對。(法相為始。法性為終)八頓漸對。(始終歷位。頓教不立)九偏圓對。(賢首前四皆偏。華嚴獨為圓教)是則於賢首小教中。曲開前五對。收此論義。可謂辭簡而理盡矣。
一佛為初心人。且說三世業報。善惡因果。
明人天教。於中先總名大意。初心人者。所被機也。對後三乘。故曰初心。一向方便。故云且說。三世業報者。謂過去造業。今世受報。今世造業。來世受報。故曰三世。業即能招之因。報即所招之果。然業與報。皆通善惡。故曰善惡因果。如下廣明。
謂造上品十惡。死墮地獄。中品餓鬼。下品畜生。
先敘惡因果。言十惡者。謂身三。殺盜淫。語四。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三。貪瞋邪見。言上品者。泛說善惡皆有三品。三位明之。一約境。且如殺生。殺人為上。殺畜為中。蚊蚋為下。不殺反此。謂不殺人為下。不殺蚊蚋為上。二約心。不論善惡。但猛利心作為上。泛爾心作為下。庸庸為中。三約時。若善若惡。但三時無悔為上。二時無悔為中。一時為下。言地獄等者。梵云捺洛迦。此云苦器。即眾生受苦之器也。今言地獄。約義立名。有云地者。底也。獄者。局也。地下有獄。故名地獄。總有四類。謂八熱。八寒。近邊。孤獨。言八熱者。一曰等活。謂刀劒剉斬。成千萬段。以叉撥聚。唱言活活。彼即便活。活[A31]已復斬。斬[A32]已復活。故曰等活。以四王天壽五百年。(諸天壽量。下自有文)為一日一夜。如是積數。至五百歲。二曰眾合。眾山四合。碎罪人身。猶如微塵。以忉利天壽一千年為一日一夜。積此歲月。壽一千歲。三曰黑繩。如世解木。繩抨鋸解。以夜摩天二千年壽。為一日一夜。壽二千歲。四曰號呌。以兜率天壽四千年為一晝夜。壽四千歲。五大號呌。以化樂天八千年壽為一晝夜。壽八千歲。六曰炎熱。以他化天一萬六千年壽為一晝夜。壽一萬六千歲。七曰。極炎熱。壽半中劫。謂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時。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名半中劫。為此獄壽。八曰阿鼻。此云無間。有五義故。立無間名。一者。作業無間。約治罰說。二者。受報無間。約果報說。三者。受苦無間。約楚痛說。四者。壽命無間。無中夭故。五者。身量無間。謂眾生自業。各各自見身滿獄。中間無空處。故曰無間。此獄壽命。一增減劫。言八寒者。一曰按部陀。此翻為疱。寒苦觸身。如瘡疱故。二曰疱裂。身凍裂故。(此二皆約苦相立名)三蠍螫沾。四虎虎几。五嚇嚇几。(此三約受苦身立名)六青蓮華。七紅蓮華。八大紅蓮華。(寒苦觸身。變如是色)然此八寒壽量。二說不同。依俱舍說。比前更長。如第一按部陀壽命不知其數。佛說如憍薩羅國斛。量胡麻滿二十斛。高盛不概。百年取一粒。取盡此二十斛胡麻。其壽猶未畢盡。且以此數略而計之。餘七地獄。倍倍增數。若準瑜伽說。八寒壽量較於八熱。次第減半。如按部陀減於等活之半。乃至大紅蓮華較阿鼻亦爾。依此。則是八寒輕於八熱也。三近邊獄者。八熱四門。各有四獄。一曰煻煨。沸灰齊膝。下足焦爛。舉足如故。二曰屍糞。糞泥齊膝。中有毒蟲。下足食盡。舉足還復。三曰鋒刃。刀劒等刃。布為道路。履則割傷。四曰灰河。沸熱灰汁。或煑或煎。皮肉潰爛。四孤獨獄者。處所不定。或山間樹下。曠野城隍等處。依瑜伽說。近邊孤獨。壽命不定。隨業長短。言餓鬼者。謂長受飢餓。故曰餓鬼。輕重不同。凡有九類。一曰炬口鬼。謂於口中常出猛焰。二曰針咽鬼。頭腹如山。咽喉如針。三曰臭口鬼。口如臭屍。此三名無財鬼。皆不得食故。四曰大癭鬼。項中有癭。以手抉膿。還自食故。五曰針毛鬼。身毛如針。還自[A33]刺身。出血而食。六曰臭毛鬼。身毛臭穢。嫌故拔出。取血而食。此三名少財鬼。少得飲食故。七曰得棄鬼。常得祭祀所棄之食。八曰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遺食故。九曰勢力鬼。此有三種。一者夜叉。二者羅剎。三者毗舍闍。此三名多財。多得飲食故。此上諸鬼。以人間二十日為一日一夜。彼還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壽五百歲。上依俱舍。有云。鬼趣壽命不定。極長者七萬歲。言畜生者。畜者。養也。人所畜養。如牛馬犬豕之類。此名則局。或云傍生。傍行而生。通一切飛走之類。此名則寬。別而言之。羽毛鱗介。蠢蝡飛潛。其類繁廣。於中最福德者。如龍及金翅。皆通四生。然畜趣壽命。長短不定。極長者。壽一中劫。廣如別章。(此依圭峯行願鈔引)今言中品餓鬼。下品畜生者。圭峰依雜集等論。故作此配。若依華嚴二地。則以畜生為中。餓鬼為下。清涼引正法念處經會云。然此三途。各有邊正。正者為重。邊者為輕。正鬼望邊畜。則鬼重畜輕。(如今文是)正畜望邊鬼。則畜重鬼輕(如華嚴說)。
故佛且類世五常之教(天竺世教。儀式雖殊。懲惡勸善無別。亦不離仁義等五。而有德行可脩例如此國斂手而舉。土蕃散手而垂。皆為禮也)。
後明善因果也。五戒。十善。四禪。八定。是善因。人天等。是善果。今先言人乘。類。謂比類。世。謂世俗。通西域此方。不但周孔說五常也。言五常者。謂。仁義禮智信。是人之所常行。造次顛沛。不容離故。注中別會兩方世教。以顯大同。亦潛通妨難。恐人疑云。佛出天竺。彼國世教。儀式或殊。那言類此五常。即應是佛教倣傚孔老。作是附會。故為此通云云。又龍樹釋摩訶衍論。引道品經。(此方所無)立四法藏。一補特伽羅藏。(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以數數造業。取餘趣生。即目人也)經云。佛子諦聽為汝解說。仁藏。義藏。禮藏。智藏。信藏。(此人天藏)并聲聞藏及菩薩藏。大覺法藏。所以者何。一切行者。漸次轉勝。次第之法故。
(天竺者。葱嶺[A34]已西。有五天竺。謂成劫之時。光音天人。下生於此。故受天名。梵云印士。或云身毒。訛略云竺。言世教者。謂國王治世之教也。西域有佛法處。依佛法治國。如金光明有王法正論品也。又輪王以十善化世。遵古佛遺教也。言儀式雖殊者。如正朔衣冠之類。隨方或殊。而懲惡勸善。與此方大同。德行雖多。舉其大綱。不出仁義等五者可見天下之理。至當歸一。故治世之法。若合符節。非周孔特為斯民而創式也亦非如來倣傚此方而設教也)。
令持五戒(不殺是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噉肉。神氣清潔。益於智也)。
若翻前十惡。合云十善。華嚴二地中說十善通五乘。謂下品人因。中品天因。上品三乘因。上上品佛因。而佛於律儀中。又制近事五戒。亦通五乘。故知五戒十善。大同小異。開合隨宜。其猶大乘六度十度耳。
(注以五戒會五常。以義同故。明教大師云。一日不殺。謂當愛生不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孟子曰。殺一無罪。非仁也。故以不殺為仁。二不盜者。謂不義不取。不止攘他物也。孟子云。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三曰不淫。謂不亂非其匹偶也。而禮所以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故同不淫。四不妄語者。謂不以言欺人。而信者言無反覆。故同不妄。五不飲啖者。由飲啖故。心神濁亂。情慮癡狂。害於智也。故不餘啖。智思清潔也。然此五戒依律儀中。復有支時具闕之異。五戒能持。名為支具。或但能持四三二等。名為支闕。盡形壽持。名為時具。或但能持十年五年。下至一日。名為時闕。支時相望。應有四句具闕之義。由此有一分少分多分滿分優婆塞夷。於此五中不殺闕故。雖得人身。多病短命。不盜闕故。資財乏少。不淫闕故。無好眷屬。不妄闕故。言無人受。不飲闕故。諸情暗鈍。又此五中。前四是性戒。謂殺盜等。體性是罪。故曰性戒。飲酒一戒。是名遮戒。由飲食亂性。犯前四故。故佛制此以防前四。故曰遮戒)。
得免三途。生人道中。
五戒十善。皆依師受三歸。言下得此戒體。先受三歸。後受五戒十戒。由歸佛故。不墮地獄。歸法故。不墮餓鬼。歸僧故。不墮旁生。得免三途。葢三歸之力也。未有不歸三寶而得戒者。以受五戒。必先三歸。故略不言。
脩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脩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題中不標天鬼地獄者。界地不同。見聞不及。凡俗尚不知末。況肯窮本。故對俗教。且標原人。今敘佛經。理宜具列)。
上品十善有二意。一者。對前五戒。為下。故曰上品。二者。人中十善為下。故以天中為上品也。天中十善是總。施等為別。謂脩十善。與散心俱。兼行施等。生六欲天。與定心俱。生上二界。言十善者。殺盜淫妄。與五戒同。五不綺語。謂不飾非言。六不兩舌。謂語不背面。七不惡口。言必善順。八不貪愛。謂心常知足於有有具。不生染著。九不嗔恚。謂不以忿恨宿于心。十不邪見。謂心見正直。無誑無謟。此後六戒。諸教標列。或小異同。皆不相違。又有一經。中合語四為三。謂不誹謗。(通兩舌惡口也)不欺誑。(即綺語也)不妄語。(如名)加不飲酒食肉。為四。華嚴於語四中。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為次。此約重輕為先後也。嵩公輔教編。列意三為嫉恚癡。(故前釋貪。別依唯識)纓絡梵網。唯局大乘。故此不會。然其意三得為業道者。清凉大疏依瑜伽釋云。貪若未決。但名煩惱。決即名業。嗔癡亦然。故意三中要具五緣。方成業道。言五緣者。一事。(泛言他物。他所攝故)二體。(所貪物體。即金銀財寶等)三差別。於中有三。一不求。(始欲名求。即他物想)二不願。(希得屬[A35]己。即是樂欲)三不貪。(終起奪想為貪)於差別中。前二方便。後一究竟。并前事體。即是五緣。於此五中。若闕究竟。(即終起奪想)但名煩惱。善惡相反。成業例然。言及施戒者。謂持十善時。又廣行惠施。故感欲天。衣食自然。宮殿隨身。眷屬圍繞。如是果報。由布施故。天人壽長。由持戒故。然前云十善。此又云戒者。此或是近住戒。或出家戒等。如報恩經中說。有一日一夜持近住戒。或沙彌戒。比丘戒等。故別言之。而言等者。即等取忍進定。或餘善法。謂供養三寶。孝順父母。脩八福田等。但十善為正因。餘皆助因。而是有漏心脩。故不免輪迴。非如菩薩通無漏者。言生六欲天等者。泛言天者。俱舍云。光潔自在。神用得名。總為三界。別為二十八天。謂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言欲界者。謂飲食。睡眠男女情愛。故名欲界。言六天者。一曰四王天。是帝釋臣佐。居須彌四傍。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一由旬四十里)身長半由旬。衣重半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陰陽如人世。二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居須彌頂。其須彌山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前四王天居山之半。山頂之上。四周廣平。於其四方。各有八天。最中一天。帝釋所居。故總名三十三天。此天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壽一千歲。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以相抱為陰陽。三[火/(〦-一+又)]摩天。此云時分。以蓮花開合為晝夜。故曰時分。居前天之上一倍。身長二由旬。衣重三銖。壽二千歲。以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以身相近為陰陽。四兜率天。此云知足。於所受樂。常知足故。居處倍前。身長四由旬。壽四千歲。以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以執手為陰陽。五化樂天。為隨心意樂。自化樂具。還自受用故。居倍兜率。身長八由旬。衣重一銖。壽八千歲。以人間八百年為晝夜。以相熟視為陰陽。六他化自在天。謂他化樂具。自得受用故。居倍前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重半銖。壽一萬六千歲。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晝夜。以暫瞬目為陰陽。自此以還。名曰欲界。言脩四禪八定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法苑章云。靜者。性離囂塵沉浮等障。慮者。專心一志。籌度境門。然諸無色定有靜無慮。純定心故。欲界等持。有慮無靜。多散動故。唯色界中靜慮均平。故得此名。言四禪者。一有尋有伺靜慮。尋伺。亦名覺觀。對治欲界惡不善法故。然尋約麤相。伺約細相。二無尋無伺靜慮離前初禪覺觀之心。生歡喜故。三離喜靜慮。離前二禪喜心。憂喜雙忘。住於樂受故。四離喜樂靜慮離前三禪喜樂。苦樂雙忘故。言八定者。四禪之後。加無色四空定。謂一者空無邊處定。前色界中所有色想。今皆超越。住無邊空處故。二識無邊處定。前色與空。皆不離識。今皆超越。唯住無邊識故。三無所有處定。前有識可住。今識亦不可得。若心若境。皆無所有故。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前能離心識之想。今亦無故。此與四禪俱名定者。以四禪中有一分定義。故得定名。言生色無色界者。由脩四禪。得生色界。謂有五蘊色身。故名色界。其十八天者。謂初禪三天。一梵眾天。即梵王人民。二梵輔天。即梵王臣佐。三大梵天。即是梵王。然此三天。皆壽一劫。自此[A36]已上。身衣隨意。無復男女。[A37]但以禪定法喜為食。內有覺觀心故。外感火災所壞。二禪。少光。無量光。光音。三天。壽命二劫。內有喜故。外感水災所壞。三禪。少淨。無量淨。徧淨。三天。壽名三劫。內有樂故。風災所壞。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三天。壽四劫。無想天。五百劫。無煩天。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現天。三千劫。善見天。四千劫。色究竟天。五千劫。脩後四定。生無色界。言無色者謂無麤色蘊。但有四蘊心。及心所依定。而住。名無色界。其四天者。一空無邊處天。壽一萬劫。二識無邊處天。壽二萬劫。三無所有處天。壽四萬二千劫。四非想天。壽八萬四千劫。
(三途天人。類趣各別。欲色無色。依地有殊。注言見聞不及者。天堂地獄鬼趣。孔老不談。俗眼不見故也。天為本。人畜為末。世人但知人畜草木依天所生。不知人畜從自業招。妄謂天生。是不知末。況能知彼天等果為何物。縱若說者。不過但云清氣上昇。高明悠久。無聲無臭以為至極。更不信有佛教所說能盡天地之實者。故曰況肯窮本。豈復能知空生大覺。如海一漚者乎)。
故名人天教也(然業有三種。一惡。二善。三不動。報有三時。現報。生報。後報)。
(注辨業報差別也。業以造作為義。然體有假實。身語是假。思是實體。然思有三種。謂審慮。決定。動發。正取動發。方成業道。謂動身思。是身之實。發語思。是語之實。審決二思。但是方便。注一惡者。即前三品十惡是。二善者。即前五戒十善等是。三不動業者。即前四禪八定。對欲界散動。得不動名。言報亦有三時等者。報以酧因為義。現報者。現在作惡作善。現身受報。如服狼虎藥。立時見効此約極猛利心作業。故得現報。如琉璃王誅滅釋種。生陷阿鼻法照和尚專念彌陀。生歸極樂。更不歷中有身也。二生報者。今生作業。來生受報。如今歲種麥。來歲收刈。三後報者。今生作業隔生方受。如負二人債。強者先牽。善輕惡重。則先受惡報。惡輕善重。則先受善報。則以後受者。為後報矣。此約善惡間雜。復由輕重分先後耳。餘經論說。此三之外。復有不定報對時料揀。復有四句。謂一時定報不定。二報定時不定。三時報俱定。四時報俱不定等)。
據此教中。業為身本。
但知此身從業而招。更不推業從何來。良由根鈍。未能窮究。
今詰之曰。既由造業受五道身。未審誰人造業。誰人受報。
誰造誰受。總詰也。彼應答云。是我身心能造。故下別難也。
若此眼耳手足能造業者。初死之人。眼耳手足宛然。何不見聞造作。
此難身也。由彼不了身等是假。執為實能造。故招此難。
若言心作。何者是心。
此難心也。佛教說心。凡有四種。一肉團心。五藏中火也。二緣慮心。通八種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三集起心。唯賴耶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四堅實心。即如來藏性是也。今人天機。不知後三。故招此難。此與世俗言心大同。
若言肉心。肉心有質。繫於身內。如何速入眼耳。辨外是非。是非不知。因何取捨。
言有質者。以肉團心。屬色法故。但是心等所依。無實作用。如何速入眼耳耶。然佛說第六意識。有二義用。一與五識俱行。如眼緣色時。意亦緣色。分別皂白。起殊勝解。耳緣聲等。例亦如之。二不與五識俱。名獨頭意。如前五不緣境時。內自思等。今人天教。不知緣外境者。是意識作用。執以為心。故招此難。
且心與眼耳手足俱為質礙。豈得內外相通。運動應接。同造業緣。
顯肉團心無作用也。如其有用。肺等應然。則諸[A38]已死。應能緣慮。
若言。但是喜怒愛惡。發動身口。令造業者。喜怒等情。乍起乍滅。自無其體。將何為主。而作業耶。
迷心者。往往認情為心。遂謂心能喜怒愛惡。發動身口。故能造義。不知喜怒等。但是意識心所法也。豈可以心所為心王耶。且喜怒等情。乍起乍滅。對順情境。則喜則愛。對違情境。則怒則惡。境來則起。境去則滅。而心體常恒。本無起滅。若境去心無。心即斷滅。誰為主宰。而作業耶。
設言。不應如此別別推尋。都是我身心能造業者。此身[A39]已死。誰受苦樂之報。
前將身心分破。此將身心合破也。設彼救云。不應如此別別推尋。都是我身我心。總合能造。然則身死心滅。誰受報耶。彼若許心不滅。則無此難。
若言。死後更有身者。豈有今日身心造罪脩福。令他後世身心受苦受樂。
設彼救云。前身雖死。仍有後身。前身造業。後身受報。復有何過。難云。若心不滅。自作自受。屬於一人。於理則可。汝今既執身心俱滅。則後身心非前身心。不應彼作而令此受。其猶前官枉法。後官被黜。安有此理。
據此。則脩福者屈甚。造業者幸甚。如何神理如此無道。
現身脩福。而由前身所造惡故。令現受苦。不亦冤乎。現身行惡。而以前身善故。得享其福。不亦倖乎。理神者。即業理也。業由心造。故得名神。神理至公。必不如此枉濫。但自彼宗不能深究。率情而論。故似枉也。
故知但習此教。雖信業緣不達身本。
結顯前宗未了也。既信業報。則勝前儒老唯執自然氣命等。但不知業由心造。心法剎那。自類相續故云不達身本也。前後論意。皆躡迹相破。如此人天宗之以業報破。業報即是儒道所迷。故但舉業報足破之矣。未達色心從緣等。是此教所迷。後即以小乘復為能破。
華嚴原人論卷上(終)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8 冊 No. 1033 華嚴原人論合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論題標華嚴者。以是此論之所宗。下五教中。一乘顯性。即此經故。原者。推究其本之謂也。欲窮究人之本始。故曰原人。問曰。佛教常言眾生通五趣者。何故此論但標原人。答曰。論主約人是我同類。故序云。我今得此人身而不自知。又六道中。其餘五趣。苦樂不均。不堪脩行。故偏勸人。裴相國原覺序云。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脩羅方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三世諸佛。皆於人中成佛。葢為此也。知人之原。則四聖六凡。類可知矣。論。謂評議。假立問答。研究深旨。故名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