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論述記
論曰。此法門初第一品。示現[2]明七種功德成[3]就。何等為七。一者序分成就。二者眾成就。三者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四者依所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五者依止說因成就。六者大眾[4]欲聞現前成就。七者文殊師利菩薩答成就。
解云。論釋經中有二。一開列章門。二隨釋章門。初中先總開。後別列。初總開中。此法門者。總舉一部之法門也。初第一品者。別約廿八品中。初第一品也。初言便足。何故復言第一品者。為顯廿八品。勒為三分。今此序品。約分在初。約品第一。兼二義故。言初第一。七種功德成就者。謂序等七事。總別隨應。皆有發生信解之功。助顯實相功德。如所安立。不可破壞。是故名為功德成就。別列章中。先徵後列。序分成就者。如是我聞等五句。文句玩少。又是通序。是故此中。總名序分。眾成就者。依十地論。亦序分攝證信六句皆通序。故令就別義。名眾成就。教所被機。起教勝故。要因機勝劣。顯教深淺故。伽耶山頂論。名所應聞弟子成就分者。義意亦同。為顯亦有通序義故。前牒經文。與序并牒。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者。成道來四十餘年。所以未曾說此妙法。眾生根未熟。說時未至故。今根機[A3]已熟。說法時至。是故先說無量義經。將為此經之前北也。依所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者。說時既至。將欲起說。必依如法順威儀住。以佛尊重所說法故。待處待眾。方起說故。此是三世諸佛。說法儀則。故名依如法隨順威儀。依止說因成就者。既住順儀。雨華動地。將表內證。復放豪光。眾覩希有之瑞。皆起渴仰之念。依此欲心。而起說故。是故名為依止說因。大眾欲聞說法成就者。前雖欲問。其相未現。發言推問。欲相方現。是故名為欲聞現前。文殊師利答成就者。現見過去因果相故。騰眾疑情。能決所滯。是故名彼答成就也。雖七種事。皆有序義。以從通名。為序品故。然初一分。從通受名。餘六皆從別義立目。如五境名義無所違。
論曰。[1]又序分成就者。此法門中。示現二種勝義成就。此義應知。何等為二。一者示現諸法門中最勝義成就。二者示現自在功德義成就。如王舍城。勝於一切諸餘城舍。耆闍崛山。勝諸餘山。顯此法門最勝義故。如經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故。
解云。此下隨釋。釋序分中。唯釋住處。餘皆存略。文義同餘經。無別所表故。於中有四。一牒章總標。二徵數別列。三指事顯義。四牒經重成。言又序分成就者。謂此牒章也。序分所攝住處。非但依處起教。亦有所表別義。顯別義故說。又言此法門下。總標勝義。所表義深。故勸應知。何等為二者。微數也。一者[A4]已下。別列勝義。示現諸法門中最勝義成就者。謂妙法功德。證甚深。於諸法中最勝義故。阿含甚深。於諸門中。最勝義故。何故最勝。諸佛所乘。究竟乘故。過此更無餘勝法故。自在功德義成就者。謂法師功德。前是所乘法。此是能乘人。如自所證。說授與人。不待思惟。成所作事。故云自在功德成就。如王舍下。指事顯義。勝於一切諸餘城舍者。智度論云。有人言。閻浮提四方中。東方為始。曰初出故。東方之中。摩伽陀國最勝。摩伽陀國中。王舍城最好。其城中有十二億家。是中人多聰明。廣學多識。其國豐樂。乞食易得。城在山中。閑靜精舍多故。坐禪人喜住。廣如論說。今以義求。有七種勝。一名勝王舍故。二方勝在東故。三處勝家多故。四住人勝聰明人多故。五豐樂勝乞食易得故。六閑靜勝在山中故。七住止勝多精舍故。此法門亦爾。諸經中王。法門中最。廣攝諸乘。明智所住。法樂豐饒。在炎山。賢聖喜住者。闍崛山勝諸餘山者。智度又云。問餘更有四山。鞞婆羅婆羅恕等等。何以多住耆闍崛山。答耆闍崛山。於五中最勝故。云何最勝。精舍近城。而山難上。難上故。雜人不來。近城故。乞食不疲。證此法門者。品爾不捨世間而入炎。入涅槃故。般若不染於世。不捨世故。大悲恒接於物。顯此法以最勝義故者。顯成勝義。餘如文。
論曰。眾成就者。有四種義故。成就示現。應知何等為四。一者數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攝功德成就。四者威儀如法住成就。
解云。自下第二釋。眾成就。經文中有二。初列十五眾名數等。後總顯四眾威儀如法住。前牒經中。且列二眾。謂比丘眾。及菩薩眾。此二眾中。其文有五。一標類。二唱數。三歎德。四列名。五總結。論牒經中。後二存毗以論釋中。通約為四。於中有三。一標。二列。三釋。有四等。標其數。何等下。列其名。數成就者。總顯十五眾之願數。行成就者。總顯此眾所有業行。此行成就。有義無文。亦可比丘菩薩等名。即願其行。各隨其行業。立通別名故。攝功德成就者。總顯此眾所有功德。文顯比丘及菩薩眾。義通餘眾。但文略也。威儀如法住成就者。總顯此眾所有威儀。此四種義。隨義總科。非一一眾文皆具四。初及第五。眾文義皆具四。其餘十三文。唯有二數及威儀。義通有四。各隨其所應。亦有行德故。
論曰。數成就者。謂大眾無數故。行成就者。有四種。一者謂諸聲聞修小乘行。二者謂諸菩薩。修大乘行。三者謂諸菩薩神通自在。隨時示現。能修行大乘。如颰陀[2]婆[3]羅等。十[4]六賢士。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而常示現種種形相。謂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等。四者謂出家聲聞。威儀一定。不同菩薩故。
解云。自下別釋。大眾無數者。總顯十五眾生。數無量故。釋行成就中。有四者。前二顯示大小乘中。內所脩行。後二顯示大小乘中。外所現行。理實四種。皆通在家及出家行。而第四中。徧舉出家者。以相顯故。厭離生死。捨化他事。速求自度。脩覺分等。名小乘行。雖厭生死。而不捨眾生。為兼濟故。脩六度等。名大乘行。此二名為內所脩行。內行既成。外相亦現。菩薩隨緣。通現四眾。聲聞一定。多現出家。此二名為外所現行現行。
解云。自下釋第三攝功德成就。於中先標二眾功德。後釋二眾功德。標中不牒章者。文存略耳。
論曰。聲聞功德成就者。彼十六句。三門攝義。示現應知。
解云。釋中先釋聲聞功德。後釋菩薩功德。聲聞功德中。有三。一開三門。二列三門。三依三門。釋十六句。此則開門。謂彼皆是阿羅漢等。十六句。上上起等三門。總功德義。示現應知。
論曰。何等三門。一者上上起門。二者總別相門。三者攝取事門。
解云。上上起門者。依所成能成句。謂能成句上。所成句上。而能成立。或所成句上。能成句上。而所成立故。名上上起。起者成也。總別相門者。依標釋句謂先總標一句。後以別句解釋。故云總別相門。攝取事門者。依滿不滿句。若是滿句一句。攝取一切德事。若不滿句。二三句合。攝取一切德事故。云攝取事門。
論曰。上上起門者。謂諸滿[A5]已盡。故名為阿羅漢。(乃至)到第一彼岸者。善得正智心解脫。善得神通無諍三昧等。諸功德故。
解云。自下依門釋。此則依初上上起釋。此初門中。其例有十。一以後起。二以二前起。三前後起。四以文起。五以義起。六文義起。七隣次起。八隔越起。九單獨起。十重復起。諸漏[A6]已盡故。名為阿羅漢者。此有四例。一以後起。二文起。三隣次起。四單獨起。其可義知。阿羅漢者。名之應應。受世間妙供養故。又名煞賊。皆[A7]已永害煩惱賊故。又名不生。永不復受分段生故。此三種義。皆由諸漏[A8]已盡故。以諸漏[A9]已盡。成阿羅漢。以心得自在故。名為諸漏[A10]已盡者。此有四例。一以後起。二以文起。三隔越起。四單獨起。永不繫屬諸煩惱故。名心自在。心若不自在。諸漏難盡故。故以心得自在。成諸漏[A11]已盡。言諸漏者。謂欲漏等。三種漏也。八十九云。諸欲界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欲漏。諸色無色二界所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有漏。若諸有情。或未離欲。或[A12]已離欲。除諸外道所有耶僻分別。愚癡所生惡見。弊覆其心。依此惡見。於彼諸欲。一分尋求。一分離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於彼三界所有無知。總攝為一。名無明漏。以無復煩惱故。名為心得自在。以善得心解[1]邪。善得慧解邪故名為心得自在者。此亦四例。一前後起。二以文起。三隣次起。四重複起。何故重複起者。以心自在。有通別故。通則不屬諸煩惱故。別則解脫二種縛故。善得心解脫者。離三界貪故。善得慧解脫者。[A13]已離一切染無明故。如說離貪。心得解脫。離於無明。慧得解脫。智度問曰。答一切三界煩惱離故。心得解脫。何故。佛言染愛離心得解脫。答曰。愛能繫閇。心有大力故。以是故說不餘煩惱。愛斷餘則斷。又諸結使。皆屬愛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慧得解脫。是不退法。得無生智。故名善得。以遠離能見故。名為無復煩惱者。此是以義獨起因。具有三種。一不正思惟。二順貪等境。三隨[2]眼未害。今且說二能見者。謂不正思惟所見者。謂順貪等境。於此二因。並遠離故。所斷煩惱。無復起世。以善得心解脫。善慧解脫故。名為心善調伏者。此亦四例。謂以前文複隣次起。愛等不離。心不調伏。以能離故。心善調伏。故以三解脫。成心善調伏。佛地三釋。有義。有學離見所斷一百十二種分別。麤重煩惱。不𢤱悷故。猶如良馬。名為調順。有義。無學離見脩斷一百二十八種煩惱。不剛強故。猶如真金。名為調順。如實義者。皆是迴向菩提種性。一切堪能發起大果。隨佛意轉。如聰慧象。故名調順。今言調伏。其義亦同。若唯言調伏隨應通三義。若言善調伏。唯在後二義。有學雖調伏。非善調伏故。人中大龍者。行諸惡道。如平坦路。無所拘礙。應行者[A14]已行。應到處[A15]已到故者。此是以義複起諸惡道者。謂苦集諦。以是雜染。可厭怖故。平坦路者。謂滅道諦。以是清淨。可欣樂故。以空等行。觀彼無性。雖行雜染。而無所著。故云如平坦路。無所拘礙。又知苦斷集。故行諸惡道。如平坦路。無所拘礙。證滅脩道。故應行者[A16]已行。應到處[A17]已到。應作者作者。人中大龍。[A18]已得對治。降伏煩惱之怨敵故者。此是以前文起。復以義成。謂盡智中。苦[A19]已知。集[A20]已斷。滅[A21]已證。道[A22]已脩。如是知者。應作者作故。以前大龍。成應作者作。又知集因盡故。云[A23]已得對治。降伏煩惱之怨敵。故所作[A24]已[A25]辦者。更不後生。如相應事[A26]已成就故者。此是義釋。謂無生智中。苦果不生。於知苦等。不復更作。故云更不後生。如相應事[A27]已成就故。離諸重擔者。[A28]已應作者作。所作[A29]已[A30]辦。後生重擔。[A31]已捨離者。此是文義重複起也。智度論云。五陰麤重常惱。故名為擔。如佛說。何謂為擔。五陰是擔。因盡果不生。故能離五陰重擔。故以應作者作等成。離諸重擔。應作者作等中。證滅脩道。非離重擔義故。重釋云。後生重擔。[A32]已捨離故。有經說言。棄擔能擔。謂棄苦集之擔。能擔滅道之擔。逮得[A33]己利者。[A34]已捨重擔。證涅槃故者。此是文義單獨起也。陰擔非[A35]己利。而能捨故。涅槃是[A36]己利。而能證故。故云逮得[A37]己利。盡諸有結者。以逮得[A38]己利。斷諸煩惱因故者。此亦文義單獨起也。以逮得涅槃之利故。能盡諸有。以斷諸煩惱之因故。能盡諸結煩惱因者。謂能見所見。不正思等。以如前所說。善得正智心解脫者。諸漏[A39]已盡故者。此是單文隔越起也。謂諸漏[A40]已盡故。善得正智心解脫。非唯見色得解脫也。如摩健提梵志弟子。舉其尸著床上。轝行城市中。多人處唱言。若有瞋見摩揵提屠。是人皆得清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多有人信其言。諸比丘聞是語。白佛言。是事云何。佛說偈言。小人眼見求清淨。如是無智無實道。諸結煩惱滿心中。云何眼見得淨道。若有眼見得清淨。何用智慧功德寶。智慧功德乃為淨。眼見求淨無是事。一切心得自在者。善知見道脩道智故者。此是以義單起。於見脩道。能自證知。非由他教所引集。故名自在也。伽耶山論云。依不顛倒。受教脩行者。其義亦同。善知見道故。依不顛倒。善知脩道故。受教脩行。由此二因故。得一切心得自在。前言心得自在者。謂不屬煩惱義。此言一切心得自在者。謂於諸聖道證知義。到第一彼岸者。善得正智心解脫。善得神通無淨三昧等諸功德故者。此是文義單獨起也。以二義故。名到第一彼岸。一異外道及有學聖。以善得正心解脫故。二異慧解脫。無別脩功德。以善得神通無淨三昧等諸功德故。上來所釋。十六句中。相從有三句。一唯所成非能成。此有五句。謂阿羅漢心善調伏。盡諸有結。一切心得自在。到第一彼岸。二唯能成非所成。此有二句。謂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三通能成所成。謂餘九句。非能成所成者。無作。總頌曰。
論曰。大阿羅等者。心得自在。到彼岸故。(乃至)是故名為眾所知識。
解云。依三門。釋十六中。第一門[A41]已竟。故因此仍釋總結之文。列名之文易可知故。略不釋也。
論曰。總別相門者。皆是阿羅漢等十六句。初句是總。餘句別故。(乃至)十五者應如實知同生諸眾。得諸功德。為利益一切諸眾生故。
解云。自下第二依總別門。釋十六句。彼阿羅漢。名之為應者。阿羅漢名。雖含三義。今就應義。名之為總。以通十五種應義故。十五種者。於總應中。隨義別目。一者應受飲食臥具供養恭敬等故者。謂應受供。應以諸漏[A42]已盡故。應受世間飲食等供。應將大眾。教化一切者。謂應教化。應以無復煩惱故。應將大眾教化一切。第三者謂應遊入。應以心得自在故。應入聚落等。遊行無失。第四者應降伏。應以善得心解脫故。應降伏外道等。如龍樹云。諸外道等。助道法不滿。若行一切德。若行二功德。求道不能得。如人[A43]但布施求清淨。有但布施持戒說清淨。有[A44]但布施禪定說清淨。有但布施智慧說清淨。如是等種種道不具足。若無功德。若小功德。說清淨。是人雖一處心同解脫。不名好解脫涅槃。不滿足故。如說無功德人。不能度生老病死之大海。小功德人品。不度善行道法。佛所說度。須䟦陀梵志事。廣說應知。第五者應觀察。應以善得慧解脫故。應以智慧。速觀察法。速觀察者。能多入義。能多行者。說名速故。第六應說法。應以心善調伏故。應不疾不遲說法。如法相應。不疲惓也。七者應頭陀。應以人中大龍故。應靜坐空閑處等。龍性樂靜。及小欲等。如律中坐禪比丘。乞龍珠事。八應善行。應以應作者作故。一向行善。不著諸禪。第九者應行空聖行。應以所作[A45]已[A46]辦故。應行空行。離空無我智。所作難辨故。第十者應行無相聖行。應以離五陰擔故。於涅槃中。行無相行。十一者應行無願聖行。應以得涅槃利故。於三界中。行無願行。十二者應降伏世間禪。應以盡諸有結故。能伏世間禪淨心也。十三者應起諸通勝功德。應以善得正智心解脫故。能起諸通勝功德也。十四者應證第一義勝功德。應以一切心得自在故。善知見脩道知故。能證勝功德也。十五者應如實知同生諸眾。應以到第一彼岸故。能如實知同生諸眾。所得功德。同生眾者。非異生眾。謂聖眾也。此復三應。如次顯示智斷恩德。
論曰。攝取事門者。此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乃至)十者攝取上首功德。如經到第一彼岸故。
解云自下第三依攝取事門。釋十六句。上此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者。唯約別中。弁其攝取。故云。十五示現可說果。不可說果故者。有為功德。名可說果。以相差別故。無為功德。名不可說果。以相無別故。攝事分云。從此[A47]已後。不復應脩。所行境性。如實[A48]已斷一切煩惱。即於爾時。於諸煩惱斷滅。涅槃離增上慢。即由遠離增上慢故。此現實有究竟明脫。如實領受。[A49]已得明脫。所行境性。由此出離一切所有。有為法故。當知明脫。亦得出離。於涅槃中。能取所取。二種施設。皆無所有。一切戲論。永滅離故。是故乃至諸有為法。可得展轉。問答施設。能取所取。言論差別。究竟涅槃。無為法中。一切問答。言論差別。皆不如理。十中初一。是不可說果。後九皆是可說果也。德功德者。謂斷功德。當體是德。無相差別。是故就體。名德功德。諸功德者。謂伏他功德。隨所伏異。名為諸也。不違功德者。自順功德。自能隨順故。名不違勝功德者。有大力故。名勝功德。如龍樹說。無數阿羅漢中。最大力故。云龍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又如大龍王。從大海出。起於大雲。遍覆虗空。放大電光。明照天地。澍大供雨。潤澤萬物。諸阿羅品。復如是。禪定智慧。大海水中出。起慈悲雲。潤及可度。現大光明。種種變化。說實相法。雨弟子心。令出善牙。所應作勝功德者。供養如來等。名所應作。依法供養中最。名應作勝。滿足功德者。學地所作。[A50]已滿足故。智度論云。得𤏙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故名所作。得苦法忍等。諸無漏善根。故名[A51]已辨。得見諦道。故名所作。得思惟道。故名[A52]已辨。得學道。故名所作。得無學道。故名[A53]已辨。第七過功德中。過愛者。此中以愛為重擔故。過求命供養恭敬者。以逮得涅槃利故。能過世間。求命等利。由求命等。非[A54]己利故。論云何[A55]己利。云何非[A56]己利。行諸善法。是名[A57]己利。諸餘法。是名非[A58]己利。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一切財寶勝故。今世後世。常得樂故。甘露城能到故。名為[A59]己利。餘非[A60]己利。如偈說。世起種種無道法。與諸禽獸等無異。常求正智要道法。得脫老死入涅槃。過上下界者。以盡諸有結故。有三謂欲等三有。結謂愛等九結。論云。是結使盡及有。是有盡及結使。故名有結盡。如人從高處墮。未至地之此人死。雖未死。知必死故。如是諸阿羅漢。結使[A61]已盡。知有必當盡故。言有結盡。上上功德者。以是不動法故。應作利益眾生功德者。以得神通無量等故。上首功德者。以到究竟故。列名之文。論存略也。總結之文。如前[A62]已釋。第五菩薩眾中。文亦有五。一標眾。二唱數。三嘆德。四列名。五總結。
論曰。菩薩功德成就者。彼十三句。二門攝義。示現應知。何等二門。一者上支下支門。二者攝取事門。
解云。自下顯示菩薩攝功德門。即是第三嘆德文也。於中有三。一分牒章。二分門。三釋義。此即牒章及分門。於中有三。一分。二徵。三列。如文。
論曰。上支下支門者。所謂總相別相。此義應知。
解云。總相是標句。故名上支。別相是釋句。故云下支。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即是標句。皆得陀羅尼等十二句。是釋句故。[1]四何以故。菩薩嘆德中。唯以二門。解釋功德。不說上上起門。其義云何。答聲聞德中。嘆同位德。能所相乘。成是有上上起。以上上起者。顯示能所相乘成之義。故菩薩嘆德中。明別位三地功德。故無能所相乘成之義。是以不說上上起門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反無上正華覺。體即佛果。所有五法。謂淨法[1]法界。及四智品。說智及智處菩提。菩提斷。皆名菩提故。不退轉者。由具下十因不退轉故。於佛果能不退轉。決定當證。念念進脩。名不退轉。八地以上。任運進脩。於大菩提。脩曾不退。無煩惱故。亦復不為一切有相功用所動。名不退轉。由此八地。名不動地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後不退生耶見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住。自後不退。入二乘故。三證不退。初地以上。所證得法。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A63]已上。為無為法。皆能脩故。今此菩薩。皆八地上。故言於無上菩提不退轉。定當證故名不退。和上云。有五種菩提。一發心菩提。謂十信位若未得。第六心以來[A64]已得。未得法中。皆是退失。第六心[A65]已得以去。[A66]已得不退。未得法中。猶退失也。二伏心菩提。謂三賢位未得。十解第七住以來未得[A67]已得法中。皆是退失。[A68]已得第七住以去。[A69]已得不退。未得猶退。十迴向中。第六迴向[A70]已去[A71]已得。未得法中皆是不退。所以者何。以三練磨。練磨其心故。伏心者。伏除煩惱。除伏其心故。謂脩行六度等諸行。及伏除六弊障等。故名為伏心。三明心菩提。謂從初地。至第七地。[A72]已得不退。未得法中。猶退失也。自[A73]已得法中。生染著故。上勝法中。不進趣故。來得中退明心者。初地中[A74]已得。照明法性真理。故明心菩提。四出道菩提者。謂第八地以上三地法。疾流中。任運流故。[A75]已得未得法中皆不退也。出道者。[A76]已出分段生死。昇薩波若。故名出道也。五無上菩提者。即佛果也。
問[A77]已入第八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界作意得任運故。無有動搖。於一切相。得自在。故住清淨地。[2]四入第九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名身句身文身。得自在故。又得無罪。無量廣大慧故。又得廣大無礙解故。能悅一切眾生心故。名大法師。問[A78]已入第十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A79]已得一切如來同大灑故。[A80]已得如雲大法身故。[A81]已得一切大神通故。名如來。彼不退轉。十種示俱此義應知。
自此以下。依下支門。牒文釋義。基公云。下支門中。有十二句。以十種示現。此十種中。分為二門。初九自利。後一利他。初九又二。初八有為功德。後一無為功德。初中又二。初五福惠。後三悲智。住聞法不退。皆得陀羅尼陀羅尼者。此云總持。總持有二。一攝二散。攝者持也。此即聞持。聞於文義。任持不忘。即所聞之能持。名之為攝。聞即總持體念惠也。十地經云。八地以上菩薩。於一切法。能堪。能思。能脩。彼論解云。堪謂聞惠。思謂思惠。持謂脩惠。於一脩惠。分三用故。散者施也。以四種陀羅尼。施與眾生故。二樂說不退者。謂樂說辯才。辨才者。即是四辨七辨。而樂說故。四辨者。即四無礙解。一法無礙解。二義無礙解。此二如次。即是解教理無滯智。三詞無礙解。即解諸方言音無滯智。四辨說無礙解。即說法等無滯之智。七辨之義。如餘廣說。三說不退轉者。真諦三藏云。有三種法輪。一轉法輪。謂佛二月八日成道。四月八日往婆羅奈。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二照法輪。謂佛成道以後。第七年中。往施惠江邊。去祇洹林三里。說般若等無相大乘。是名第二法輪。三持法輪。佛成道以後。第三十八年中。後毗舍離鬼王法堂。為勝義性等諸菩薩。說解節經等。即是解深密等。了義大乘。是名第三法輪。初是小乘。次是大乘。後是一乘。普攝三乘。皆歸大乘。此三如次。名轉照持。依金光明。立此三名。若依此解。諸大乘中。未迴小乘者。迴入第二法輪。迴小乘者。入第三法輪。問若爾深密經中。說趣寂性。終不迴入。又說一乘是密意語。何得為第三法輪。答彼云說趣寂性。不能令得大菩提者。就未迴心時說。若迴心時。非不能成。問若爾。與迴向聲聞何異。答若曾發大心中間。退住小乘。於釋迦一化。還入大者。名為迴向聲聞。故法花論說此。名為退菩提聲聞。經據後時。名為迴向。論就初位。名為退心。故知曾退後還者。名為迴向菩提聲聞。若曾未發心者。釋迦一化。根未就故。終不入大。以愚法故。起滅度想。是人名為趣寂聲聞。法花論中。名決定聲聞。以一化中不能迴故。彼人必起滅度想。故名為趣寂。以不能迴小乘心故。亦名決定。說一乘教。名密意者。依法同等。八種意趣。唯說一乘。設根差別。名為密意說一乘也。若說三乘。利鈍若別。漸𧂐行終歸大乘。如是說一。非密意也。故梁攝論。以十一意。說一乘義。前三是顯了說。後八是密意說。解深經據後義故。說唯有一。是密意也。四依心善知識不退轉。以身心業。依色身攝取故。此有三句。令為第四依止善知識不退轉。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論名殖眾善根。以[A82]己身心業。依佛色身攝取故。菩薩脩行。莫過身心。以[A83]己身心之𣏋。供養諸佛外色身故。攝取[A84]己身心中。一切所有善業故。色身者。即佛身菩薩。依止佛色身。種[A85]己善根故。問何故不依法身。種善根耶。答明供養種善根等事故。須明色身。攝取者。依佛色身。種一切善根。為攝取也。供養有十菩薩地說。一現前供養。於現前佛。設利羅及制多等。一切三寶。親面供養。二不現前供養。於餘佛制多等。作等想。脩不現前供養。三現前不現前供養。現對佛時。復作是念。一佛制多等法性。即三世十方諸佛。制多等法性。故我今者。現前供養。四於如是等諸如來所。唯自供養。五起慈悲心。以自衣物。施貧窮人。令其供養。六自他供餘。自供養時。次勸教他。作此供養。七財敬供養。以花香等。敬而禮拜。乃至以珍寶等。施於諸佛。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即以財敬。長時多妙。乃至淨心迴向菩提。自力集財。從他求得。作為是願。今此一身。化作百千身。恭敬禮拜。一一化身。出百千手。持散花香。於一音聲。亦出千聲。歌讚實德。復出百千妙莊嚴具。而為供養。乃至十方所有供養。普生隨喜。雖少用功。而興無邊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不以輕慢矯詐放逸不淨之物。以尊重心。乃至清淨之物。而脩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若有須臾脩四無量。乃至少時信忍離言真如法性。起無分別。住無相心。即為守護菩薩淨戒。乃至脩行四攝事等。脩正行供養。此為最上最妙。過前供養。百千萬億。不可比喻。五斷一切疑不退轉者。和上云。菩薩脩行時。於自心中。為退為不退。疑心起時。若被諸佛所讚。若受所授記。即自了知我必不退。是名斷一切疑。基公云。由諸菩薩八地[A86]已上位。於理事疑盡。煩惱所知二疑俱盡。故第八地。名決定地。是故。被諸佛常所稱嘆。六為何等何等事說法。入彼彼法。不退轉者。基公說。諸菩薩為何等事。外為他說法。內入證諸法。以大慈悲。熏脩身心。拔苦與樂故。願行二利。但為慈悲。不由餘事。一云何等何等事者佛以慈悲方便力故。隨諸眾生根器不同。說三乘教。所說教法。非一種故。何等何等。入彼彼法者。以三乘教。令入三乘之行法。所入行法。非一種故。入彼彼法。七入一切智。如實境界者。此言顛倒。應云入如實境界之一切智。不退轉。問一切智。云何名如實境界。答佛一切智。為諸菩薩。是所入境界故。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轉。通達大智二無我智也。藏師云。問我空法空。何故名大智。答小乘[A87]但得人空。以為小智。菩薩俱得二空。故言大智也。九入如實境界不退轉者。此前二無我智所證。入無為大涅槃。十作所應作。不退轉者。此諸菩薩等。名稱普聞。故眾生聞名。信問脩學。由此名稱。能度數百千眾生。故名作所應作。菩薩所應作。謂利眾生故。上來上支下支門竟。
第二明攝取事門者。論有三復次。第一復次。攝取事門者。示現諸菩薩。住何等清淨。地中。因何等方便。於何等境界。作所應作故。此為總標。論下牒釋十三句中。分之為三。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一句。是住何等清淨地中。次有十句。是因何等方便。後之二句。是何等境界。作所應作。論牒釋中。唯解初二句。不釋第三句。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也。清淨地者。八地[A88]已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故。此中以無相理。名無上正等覺故。後三地皆於無相無功用行。住運寂靜。離鄣清淨。名不退轉。非諸有功用有相行等之所退轉故。第二因何等方便者。有四種。一攝取妙法方便。住持妙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此攝三句。住持妙法者。皆得陀羅尼。由聞持住持妙法。令不捨離。住在身心。持之不忘。故名住持。以樂說力者。樂說辨才。故為人說者。轉不退轉法輪。為人說此不退輪故。二攝取善智識方便。以依善知識。作所應作故。此攝三句。以依善知識者。供養無量百千諸佛。作所應作者。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德本即善根。是所應作故。由此常為諸佛之所稱嘆。三攝取眾生方便。以不捨眾生故。此攝一句。以慈脩身。由以大慈悲熏習身心故。能不捨一切眾生。常能救度。四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故。此攝三句。善入佛惠。通達大智。到於彼岸。由有三智。能令眾生。攝取三智故。自成三智者。令諸眾生。攝取三智也。因初智知如實。自利智也。次智是知事。利他智也。後智是真理智。知實性也。論中唯解此初二句。不釋何等境界中。作所應作。此攝二句。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者。是何境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者。是所應作。由菩薩具三智等故。聞遠振十方世界。能於此無量世界境界中。度百千眾生。作所應作。度眾生者。是諸菩薩之所應作故。此初番訖。
第二復次云。復有攝取事門。示現諸地攝取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此二句為總標。下自別釋。二句者。一示現諸地。二攝取勝功德。不同二乘功德故。十三句中。初四句。是示現諸地。復九句。是攝取勝功德。初四句示現諸地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一句。是第八地故。次二句是第九地。次一句是第十地。故論下釋示現諸地云。地無功用智。不同下上故。不同下者。下功用行。不能動故。不同上者。上無相行。不能動故。自然而行故。案此文意。不同下者。初二三四五六地。有相有功用行。所不能動。不同上者。後第七地中。無相有功用行。所不能動。自然而行。唯識釋不動地之相用。煩惱不能動故。此論解不退轉。謂功用不動。無相行不動。任運進脩。空有雙證。不為二動。故名不退。問何以得知上無相行者。第七地無相行耶。答唯識第十云。初六地中。有無相觀。上間雜現行。後四地中。純無相觀。故知上無相行。不能動者。是第七地無相行。第八地行。後二地中無相行。不能動者。不應道理也。不同二乘諸功德者。所謂二乘者。非是聲聞辟支二乘所說。二乘者。分別十地。初三地相。同世間故。是人天位。四五二地。是四諦觀。世聲聞位。第六地中。脩因緣觀。故是辟支位。第七地者。三乘中。是大乘位。後三地是一乘位。既前七地三乘位。故聲聞辟支。合為一乘。第七地中。三乘中菩薩。為一乘故。合為二乘。作如是說。妙順附於不同上下文也。於九地中。得勝進陀羅尼門。具足四無礙解自在故。九地得間持等滿。名為勝進。釋皆得陀羅尼。具足七四辨。等為他說。釋樂說辨才。於第十地。轉不退轉法輪。得受佛位。如轉輪王子。以八九十地。同示現諸地。論自結之。下之九句。名。攝取功德。上之三地。皆同得之。
釋第二攝取勝功德者。示現依何處。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故此有五句。論為初標。下自別釋。依何處。攝三句。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論云依善知識處所故。依何心者。攝一句。以慈修身。論云。我依教化眾生心。畢竟利益一切眾生。諸菩薩以度眾生為心故。依何智者。攝三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依三種智。一授記密智。為眾生說深密義故。記者別記。別解釋之義。即佛慧也。二諸通智。以大神通。利益眾生智。即通達大智。三真實智。證真如故。即到於彼岸。彼岸即大涅槃故。能到者。智證之義。依何等境界行者。名稱普聞。無量世界一句也。有情世界此諸菩薩。所度境界。何等能辨者。能度無數百千眾生。菩薩以三智。於彼界中。能辨何等事。以度眾生。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種智攝應知者。文意謂。以三智於世果境中。能辨利眾生事用故。言三種智攝。
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者。藏師云。問方今正說無量義經。云何言是欲說法時至成就耶。答望後將說法華經故。言為欲耳。以將說法華故。前說無量義。即無量義。為法華之由序也。基云。略有三義。一依人。先為菩薩。說一乘經。名無量義。後為聲聞。方說一乘。二依利。先以一乘利他教理。化根熟菩薩。後以一乘自利行果。方化利根迴心聲聞。三依法。先談法體。後談功能。故說法華[A89]已前。先說無量義。名為時至。和上云。如來欲說法時至成就者。成道來四十餘年。所以未曾說此妙法。眾生根未熟。說時未至。故今根機[A90]已熟。說法時至。是故先說無量義經。將為此經之前非也。一名無量義經者。成就字義故者。字即是教。義謂為理。教無量故。義理亦無量。無量義經云。以諸眾生。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實相[A91]已。所發慈悲。明諦不虗。於眾生所。真能拔苦。苦既㧞[A92]已。復為說法。令諸眾生。受於快樂。善男子。菩薩若令如是脩一法門。無量義者。必得疾成無上菩提。譬如一種子。生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此經典亦復如是。從於一法。生百千義。百千義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無邊之義。是故此經名無量義。二名最勝脩多羅者。若對不乘三藏。即此經屬菩薩藏。名為最勝。又下文云。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是諸如來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也。三名大方廣經者。大方廣是大乘通名。即釋此經。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文大乘。文義俱廣。故云無量大乘門。門即教也。隨眾生根。住持成熟者。釋大乘一無量也。以大乘眾生。根性無量故。大乘教無量。四名教菩薩法者至法華時。迴小入大及直往菩薩。根皆[A93]已熟。故下云。如來涅槃時到。眾又清淨。又教菩薩法者。最後燈明佛。方說法華。故言教菩薩法。前二萬佛中。唯說三乘。不名教菩薩法也。五名佛所護念者。又下文云。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存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宣之。案此文意。眾生根未熟。說時未至。故成道以來。四十餘年中。未為他說。故言以依如來有此經故。又應云逕二萬佛。未有一乘機故。但自受用。不為他說故。言以依如來。有此法故也。六名一切諸佛秘密法者。如下文云。唯佛能知。不妄授人。名為秘密也。七名一切諸佛之藏者。如神力品云。如來所有。一切諸法。一切自在神力。乃至一切甚深之事。皆攝入此經也。八名一切諸佛。秘密處者。如五千增上慢等。從座而去。不堪聞故。九名能生一切諸佛經者。如法師品云。聞此經一句。我皆與授記作佛。又方便品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名一切諸佛之道場者。三菩提道。於此經。故名為場。如神力品云。當知。此處即是道場。在處既然。經豈不爾。十一名一切諸佛轉法輪者。如藥王品云。能破一切不善闇。亦能破五種驚怖。七種增上慢。三染等。十種人病也。十二名一切諸佛堅固舍利者。平等法身中。無三乘差別。故言不敗壞。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名為敗壞。此經唯顯一佛乘。無有二乘之義。故言不敗壞。又多寶品云。法身不壞。法師品云。當知此處。有如來全身也。十三名大巧方便經者。文意正以一佛乘為實。得一佛乘竟。於一佛乘。說二乘。及人天乘。名為方便。如藥草喻品廣說。十四名說一乘經者。此文意說。為顯三乘中。佛乘勝故。名究竟非二乘。若依此文。八意趣中。究竟者。三乘中。佛乘最勝。故名究竟。了非是迴二歸一。名為究竟。莊嚴論云。二乘終迴小歸大故。名為究竟。十五名第一義住者。第一義即是法身。此經能顯法身。即是法身住處。十六名妙法花蓮經者。基師云。出水有二義。一出水不可盡。出離小乘濁泥水故。此談花體。頓悟菩薩。性離泥水。法體性常。故不可盡。此談一乘理性。出二乘故。名出水。二復有義。蓮花出泥水。喻諸聲聞。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花上。聞說無上智慧。清淨境界。證如來密藏。此意說言。菩薩坐花上。聞說無上智慧境界。能證如來甚深密藏。聲聞迴心[A94]已去。得入大眾中坐。亦如菩薩坐於蓮花。聞說智慧境界。亦證密藏。前解菩薩頓悟體出。此解漸悟。後時用出。正以教理。化諸菩薩。傍化二乘。故此說花開義者。眾生於大乘中。起縣岸想。心怯弱故。不能生信。開示如來淨妙法身。令生淨信。和上云。出水者。喻對治十慢。花開者。喻顯十種無上。此經所明。唯此二義。前則破二。後則明一。故以蓮花。喻於妙法門。何以得知。第十六妙法蓮花。明破二明一義耶。答夫自經名。表宗極矣。此經宗者。以破二明一。以為宗極。此論末文言。方便品中。明五分破二明一之義。故知依經宗體。立經都號故。十七名最上法門者。攝成就故。攝成就者。攝取無量名句字身。頻婆羅阿閦婆等偈故。此為根本。攝餘一切名句義故。名為最勝。頻婆羅。是五十二數中。第十八數。阿閦婆是第二十數。餘大乘經偈頌數。此皆能攝。故名法門。舒盧迦者。此反頌也。十七名中法門是總。餘是別句。此經但有三一無量義。體用勝故。二教菩薩法。化根熟故。三佛所護念。依佛有故。三義增勝。故偏說之。
第四依所說法。隨順威儀住成就者。藏師云。隨順威儀住者。隨順過去威儀。如過去佛。說法花時。入定動地雨花。今亦如是。二者隨順眾生。現此威儀。故下文之為隨順眾生。不見對治攝取覺菩提分法故。一云隨順威儀者。由序之義。以入定等。為由序。方說法花。故如說耶。若先住對面念。以為由序後起方說。問今說法花經。何故不入法花三昧。而入無量義處三昧。釋云。無量義處三昧。有三種力是以依之。一者。成就自在力。身心不動故。謂若不入三昧。有分別動搖。於此不能證說自在。今入三昧。身心不動。離於分別動搖。於法便能證。說自在故。二者。離一切障。隨自在力故。謂入三昧。離諸定障。隨順於法。證說自在。若有定障。於及說。不自在故。對治者。和上云。十種對治。謂七喻三平等。菩提分法者。非三十七中菩提分法。以十對治。令諸眾生。覺大菩提故。故言覺菩提法耳。為對治無量世來。堅執煩惱故者。和上云。七種增上慢。三種染慢堅執者。法執之義。
第五依止說因成就者。和上云。既住順儀。雨花動地。將表內證。復放[1]豪光。眾覩希有之瑞。皆起偈作之念。依此欲而起說故。是故名為依止說因成就。問何故依止說因中。不說雨花動地耶。答放光明。自證法。甚親近故。得為依止。雨花動地。於自證法。遠疎故。不為依止。問何故。此經說時中。眉間白豪。中。放大光明。花嚴經說時中。面門者放光明。其義云何。答白豪。於舒一丈五尺。倦唯三寸。為欲現示開分三乘。會但一乘之義。亦為顯示一乘中道。是故眉間白豪。放大光明。唯照東方者。為顯妙法最勝。閻浮提四方中。東方為本。日始出故。隨順世間。唯照東方。花嚴經中。從面門放光之意。門者出入。謂為顯三乘五乘。本從一無相流出。後還歸於一無相之義。是以從面門。放十方遍照。為顯法界法門。普周之義。先為大眾。示現外事。六種振動等者。表威儀。如法住成就中。雨花動地。次為示現此法門中。內證甚深微密之法者。顯示第五依止。說因放光之所以。內證甚深微密之法者。方便品所明。證阿舍二種甚深。又依器世界下。釋光明中所現事。於中略明十事。依器世界者。東方萬八千佛土。眾生世間者。方萬八千土中。所有諸眾生等也。數種種者。明眾數種種上不同。量種種者。明器世界形量不同也。具足煩惱差別者。釋六道眾生不同也。六道不同。皆由煩惱上中下差別故也。具足清淨差別者。釋清淨世界差別不同也。佛法弟子差別。示現三寶者。佛即東方萬八千佛土中。諸佛等也。法即是萬八千土中。諸佛所說法。弟子謂四眾及菩薩也。復乘差別者。四眾為小乘。菩薩為大乘。有世界有佛者。東方世界。現在佛時。名為有佛。有世界無佛者。佛滅度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名為無佛。令眾生見脩行者。上現十事。此明令眾生。覩見十事。即釋經中。於世世界。悉見之言也。脩行者未得果者。脩三學行。而未得四果。得道者[A95]已得果者。[A96]已得四果。四眾之中。有此二類。數種種者。示現種種觀故者。由佛施光。示現萬八千土中眾生。種種觀不同。故名數種種。略說四種觀者。一者食。可禪悅為食。亦可是揣等四食。二食竟聞法。三聞法竟脩行。竟得果為樂。基師云。食者。謂所見佛資長義。任持義。是食義。佛能資長眾生。殊勝善法。任持眾生。善根不壞。故名食。又云。是示現依止住食。又受用義。是食義。受用法樂能食。故名食。二聞法。如名可知。三脩行。謂四眾脩行得道。及菩薩行菩薩道。四者樂。謂所見佛入滅度。生滅滅[A97]已。彼寂為樂。量種種者。釋下頌中。入涅槃[A98]已。起七寶塔。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等是。行菩薩道者。釋經文中。種種信解。乃至行菩薩道之言也。如經所說。當自推取者。前釋四眾中。脩行得道者。示經文處。而今釋菩薩中。行菩薩道。不示經處。但云。如經所說。當自推取也。所示者。前文略說之易。後文廣引之難故。經之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㒵。行菩薩道也。種種因緣者。為求出生死。速證佛果。度脫眾生。為此因緣。脩菩薩道。或為嚴淨佛土。或成就眾生。脩菩提分。行菩薩道。或為脩四攝六度。行菩薩道。如是等種種因緣。種種信解者。有七種所信解。一三寶。二威力。三真實說。四種真實。四因。五果。六德說菩提。七得方便。種種相貌者。有五種貌。一憐愍。二愛語。三勇猛。四舒手布施。五說甚深法。
第六示現大眾現前欲聞成就者。和上云。有四種德。為聽法器。一有證決定。二有阿含決定。三有現前欲。四有不現前欲。證決定者。證甚深法中。深信心之。阿含決定。亦復如是。現前欲者。自內心中。生未曾有想。亦言中現請故。言現前欲。不現前欲者。唯自內心中。起未曾有想。而言中不現故。言不現前欲也。具此四德。堪聽法器。第四威儀如法。第五依止說因。二門中唯有現前欲。此第六門中。具有現前不現前二欲。名為大眾現前欲聞成就也。就文為二。前牒章名。問一人者。[A99]已下第二解釋。大本經有二門。一者疑念。二者彌力發問。今具釋此二也。大本疑念中有二。一彌力疑念。二大眾疑念。今[A100]但釋彌力。不釋大眾。問一人者。問意言。何故唯問文殊一人。不問餘人。說多人欲聞生希有心者。此即是答。以多人欲聞文殊之答。是故唯問文殊師利者。結問文殊之意也。問大眾不知文殊是能答之人。云何乃言多欲。聞文殊之答耶。答彌力能知大眾機緣。屬在文殊。若聞文殊所說。必生希有之心故也。如是示現。世尊弟子。隨順於法。不相遠故者。釋文殊能答意也。然彌力位窮補處。遂不能知現瑞之意。唯佛能知。佛入三昧。不可得聞。唯文殊是佛。但今日示現。為世尊弟子萬故。餘經云。昔為能人師。今作弟子。化二尊不並在故。我為菩薩。隨順於法。不相違者。此有二義。一者實是師。而示弟子。盖是隨順於法。無相違。二者文殊。能了達法相。與法不相違。故能答問也。佛世尊現神變相者。正釋彌力。問神變之意。為何等義者。釋彌力疑念。云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為說大法故者。論主釋彌力疑。即是答也。現大相者。眉間光明。照于東方萬八千土也。為說妙法蓮花經故者。為說證甚深也。現大瑞相者。即是雨花動地也。為說如來所得妙法。不可思議等。文字章句故。為說阿含甚深也。佛放眉間光。為說證甚深也。妙法蓮花經者。即是證甚深故。天雨四花。六種振動等。為說阿含甚深之瑞也。不可思議名字章句者。即是阿含甚深也。有二種義。是故仰推文殊師利者。表正文殊五思。一者現諸法者。文殊是佛。了了現見諸法。二離諸因緣者。以文殊非推度比類而知。成論云。現見事中。因緣無用也。唯自內心。成就彼法者。釋離因緣。以文殊自心。明見彼事故。不假餘因緣也。示現種種諸瑞相者。以為示現彼彼事者。釋大本經之必應見此希有之相。事非一故。奇彼彼事也。如彼事相。現沒住滅。應當善知者。沒者。諸佛入滅。及起塔等事也。現者。諸佛現在。說法教化等事也。住者。正法世等事也。滅者。正法滅盡等事也。以文殊能說彼事故者。此釋經文。[A101]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數諸佛之言也。所作成就者。謂破所脩作法。此有二種。一福德。二智慧。滿內德滿也。因成就者。釋因中有二。一正因。二緣因。正因者。謂一切智。以因一切智。能見過去世事故也。緣因成就。謂眾相者。記動地放光雨花。名為眾相。由見過去世佛。現於示相。故說大法。今見釋迦。現示相。亦說大法。故眾相為說法之因也。果相成就者。因一切智。及瑞相故。知欲說大法。故大法眾相之果。文殊外因既滿。內德復圓。故能如佛亦說。如法果故。今推問種種佛土者。自上[A102]已來。釋彌力疑念竟。今第二釋彌力發問。種種異異佛土者。即釋一萬八千佛土也。示現彼國土中。種種差別。應知者。此有二意。一者示萬八千土。種種差別。二者示現萬八千土中。十事差別。淨如國土者。即釋經中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文也。如來為上首者。自此以下。釋論經文。單本經無也。如來為首者。如來既為眾聖之主。故稱上首。諸菩薩等依如來住者。釋上首義。餘文易解。表經文中。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如是等文。單本經中無也。
自此以下。第七文殊師利答成就也。於中有二。初明現見過去因果故。是故能答。後明成就十事故。是故能答。初復有二。第一總釋。第二別次第釋。初總釋中。過去因相果相者。過去二萬日月燈明佛時之事。成就十事者。成就者。自在之義。又圓滿之義。見自在故。具具足故。
論云云何現見過去因相以下。第二別釋。先明因果。後釋十事。釋因果中。曾於彼彼諸佛國土者。就二萬億日月燈明。非一佛故。言彼彼諸佛。處處脩行種種行事者。釋因相也。最後燈明佛時。中為諸眾生。說法花之因緣。前二萬燈明佛時。脩行種種行事故。今時為眾。得說法花故。果相者。妙光菩薩。
爾時為他。說二萬佛所。脩種種行。所得之果。成就十事。四重分別。一舉名。二釋義。三開章。四合解。第一舉名。如文中列。釋義者。一大義者。記恩義大故。如來以大恩義。欲說大法故。二世間文字意甚深因成就者。佛說三乘。有字無義。言近意遠。名之為甚深。現見希有因成就者。和上云。逕二萬日月燈明佛。不說法花。無一乘根故。唯最後燈明佛時。一乘根熟故。方說法花。又今釋迦時。方說法花。故言希有也。淨法師云。此法說人難值。經無量劫。或不聞故。曰希有。四現見勝妙者。和上云。諸二萬日月燈明佛等。唯自內中。受用法花。不為眾生說法花。故言勝妙也。五現見受用大者。八王子等。在家之時。受用五塵勝妙境界。出家之時。八十小劫中。身心不動。受用法花也。六現見攝取諸佛法輪者。燈明佛滅度之後。妙光菩薩持法花經。八十小劫。為人演說。七現見善堅實如來轉法輪因成就者。八王子等。受妙光教。堅固菩提。永不退故。八現見能進入因成就者。八王子等。進成佛道故也。九現見憶念因成就者。彌力菩薩。令憶念昔求名故也。十現見自身所逕事因成就者。文殊師利。現見昔自所逕妙光身。及彌力昔求名之身故也。此十通名因成就者。因者。所以之義。成就者。自在之義。淨師云。因成就者。由文殊見昔十事為答。彌力之因。見之自在。故言成就也。第三開章。論文明了。更不復釋。八種大義者。一斷疑。二增長純熟智身。三入聲聞密境界。四入菩薩密境界。五進取上上淨。六進取一切智。七建立名字章句義。八令證智轉法輪。此八大義。如次配屬於欲論等八句。第一欲論大法。云何願斷疑大義也。大法者。是大乘法。大乘法有三義。一性。二隨。三得性者。即真如也。隨者。即智福也。得者。即四德果也。第一是自性住佛性。第二是引出佛性。第三是至得果佛性。此三佛性。令求道者。生決定信。一信實有。即自性住佛性。二信可得。即引出佛性。三信有無窮功德。即至得果佛性。由此三信。能破闡提不信障。入十信位。故曰斷疑大義。藏師云。欲論大法者。大法者。即一乘大法。今說一乘故。即斷舊新二疑之心。舊疑者。自四十餘年。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而見濟度等。新生疑者。我今自於智疑。或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2]行道等也。為斷此疑。今說一乘。是故欲論大法。第二欲雨大法雨。云何願增長智身大義。法從佛流。雨能潤智身為雨。前既得信。必有智隨。若法水不雨。則智身不生。故次雨大法雨。增長智身。此時即破外道我見障。入十解位。故曰增長智身大義。藏師云。雨大法雨者。如世間雨。能令物增長。此一乘法雨。潤三乘人。令入平等大慧也。身子云。疑悔永[A104]已盡。安住實智中故也。第三擊大法皷。云何願入聲聞密境界大義。擊者動也。法皷者。法音也。破虗空定。諸聲聞等。所不能聞。謂之密。如來動法音。以令聞。謂之入。由此定力。所出如意。譬如破空出物故。以為名案。聲聞此時。聞佛道聲。方欣此定。即破畏苦障。入十解位。曰入聲聞密境界大義。藏師云。根淳熟者。為從二種微密境界。第三欲擊大法皷。及第七[1]欲大法皷也。前既明三乘智身淳熟。今欲授三乘人作佛記。說密境界。智度論云。法花經令二乘作佛。名祕密法者。甚深難解故也。又四十餘年。曾不明此事。故稱為密。大法皷者。二句示現。以遠聞者。正釋法皷之名。夫皷令人遠聞。今說大法。普授三乘人。說令十方遠聞。二句示現者。一是擊大法皷。二是不斷大法皷。問何故云不斷法。答夫二乘獨善。必不傳化。若得授記成佛。必更傳化餘人。亦令成佛。故云不斷法皷也。淨法師云。不斷大法皷。云何顯入菩薩密境界大義。此記令緣覺入菩薩密境界。菩薩以悲為體。無方救苦為密。如來法音不絕。彼則進入悲境。此時破獨覺自愛障。入十迴位。故曰入菩薩密境界大義。基師云。欲擊大法皷者。聞往聲聞乘。為權密境界。今顯所說菩薩乘。為實密境界。令捨昔權。欲歸今實。是以擊二之皷也。五欲建大法幢。云何顯進取上上淨大義。幢以勝出為相。初四地中。得大乘光三摩提。能破闇。故名光。此四地中。真如顯出。譬之如幢。此時破闡提無明習氣。即方便生死。入大淨位。故言進取上上淨大義。藏師云。入密境界者。令進取上上清淨義故者。釋欲建大法幢。三乘既得授記。然後行菩薩行。菩薩遠離二邊。是中道行。故攝上上清淨。法幢既高。故攝上上。六欲燃大法燈。云何顯進取一切種智大義。燃燈以了物為相。次三地中。得集福德王三摩提。一切善法。除般若。悉名福德。能生能長能圓。故名集。於生長圓處自在。故名王。五地中依此定。起五明智。了於俗。六地中依此定。般若現前。能了於真。七地中依此定。觀染淨不二。泯於真俗。三照圓滿故。譬之如燈。此時破外道我見習氣。即因緣生死。入大我位。故言進取一切智大義。藏師云。欲燃大法燈者。夫燈有二義。一者破闇。二者顯物。三乘人行既滿。破無明闇。得一切種智。故能見佛性等法。前之四句。令三乘人因行成。今此一句。令三乘人果德滿。七欲吹大法䗍。云何顯建立名字章句大義。吹䗍以改號為相。八地九地。得賢護三摩提。賢有二義。一能現前安樂住。二能引攝諸功德。八地中依此定。行於一道。為成就佛法。九地中依此定。行於一道。為成就眾生。既行一實之道。遂改三乘之號故。譬以吹䗍。此時破聲聞畏苦習氣。即有有生死。入大樂位。故曰建立一乘名字章句義大義。藏師云。吹大法䗍者。出語言音聲。三乘人得佛果竟。更為眾生。說一切教。故云為一切法建立名字章句也。八欲說大法。云何顯證智轉法輪大義。轉輪以破障為相。第十地及佛地。得首[2]慢伽摩三昧。首楞名健。伽摩名行。菩薩及佛有四勝德。故名健。一無畏。得一切智故。二無疑。見自身無與等故。三堅實。恒在觀無散故。四勝能。能破難破無明地故。具四德人。於此定能得行。故稱伽摩。得此定者。自行圓滿。多行利他。能破獨覺自愛習氣。即無有生死。入大常位。若不證者。即不能說曰令入不可說證智轉法輪大義。依此八句。令彼八障。得入八位。成八大恩。為八大義現見世間名字章句[3]章甚深因成就者。釋十章中。第二章門。經文處者。釋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經文也。問何故云名字章句意甚深耶。答三乘之教。隨世間心。不願真實。故名世間。名字章句者。說三乘教名字章句也。意甚深者。佛說三乘教之意趣。言近意遠。謂初說三乘。終至一乘。故言意甚深也。
三現見希有因成就者。希有四種。一時遇難。二說人遇難。三聞法遇難。四請機遇難。以此四種。名為希有。不可議者。過情計之境。不可攝者。過言議境。不可量者。非喻笇境。今經云。無量者。過笇分喻分。無邊者。過時分。不思議者。過情計分。即同般若。過四分也。劫有二種。一劫不可說。二時不可說。劫不可說者。一劫為一。至於無數。名劫阿僧祇。時不可說者。此論所說。五種之劫。一夜為一數。至於無數。乃至年為一數。至於無數。名五種劫。
四現見勝妙因成就者。和上云。勝妙者。二萬諸佛。唯自內中。受用法花。不為他說。名為勝妙。藏師云。二萬億佛所說。三乘之法。皆具七善。名為勝妙。
五現見受用大因成就者。八王子等。在家之時。受用五塵勝妙之樂。出家之時。六十小劫中。身心不動。受用法樂。所受大故。名為大也。
六現見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成就者。上來五章。明佛行化事竟。次四章門。明能益物。後一明所化義利。今此章中。明妙光菩薩。佛滅度後。和經之時。即是轉法輪不斷。而言一切佛者。現見一切佛轉之於前。菩薩於佛滅後。敷之不絕。即令一切佛法輪不斷。故言一切也。
七現見善堅實如來法輪因成就者。妙光菩薩。從八十劫[A105]已後。八王子等。令堅固無上菩提。以無上菩提。無量時中。說法輪不壞。名為善堅實如來法輪。
八現見能進入因成就者。第六第七。明妙光能化事。今此第八。明八王子等。皆得經益。由此經益。後唯成佛。名為進入。
九現見憶念因成就者。明憶念過去中。妙光菩薩。為他說法利益他故。
十現見自身所逕事因成就者。明文殊令憶念過去中妙光。能解法花。復能為人演說。即定自身。受勝妙樂。汝號求名者。別釋彌[1]力事。於中二句。初釋汝號求名。後示現得彼法。示彌力之終。以彌力。亦得此法。具足成佛也。一與說者。十種事中。第一現見大義因成就結也。三令待說者。最後二行偈結。此二行偈。待方便品所說故也。
偈四十五中。以十事配頌。初二事。略不頌也。以後八事。配屬於頌初。初一行偈。頌第三希有。次一行偈。頌勝妙因。次以二十九行偈。頌受用大。次以一行偈。頌攝取一切諸佛轉法輪。次一行偈。頌善堅實。次一行偈。頌能進入。次六行偈。頌憶念因。次三行偈。頌自身所逕事也。
方便品
依論十七種名中。第十三名。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依此法門。成大菩提[A106]已。為眾生說人天聲聞辟支佛等法。名大巧方便。故言方便品。又下論明佛有七種方便。故云方便品。依下論[2]未論主。開方便為五。彼一說妙法功德。次說如來法師功德。第三明大眾三義分。第四明如來四義分。第五釋四種疑分。和上云。第二五分。破二明一。開方便門。此品初中。雖[3]門實相從多分。而說開方便從多分者開方便文多。示真實相文略。開方便文多者。謂八種阿含。及四釋法師功德等也。示真實相文略者。唯取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之文故也。破二明一者。三說不同。一云。破二者。謂破二乘執。明一者。即是菩薩乘。第二說。破二者。謂大小之二類。二乘合為一類。菩薩乘為一類。破此二執。故言破二也。明一者。謂十種無上。第三說。二乘合為一類。二菩薩合為一類。謂三乘中菩薩乘。及以雲雨所對治菩薩。合為一類。破此二故。言破二。明一者。謂十種無上。歎法分。標取明之一。歎師分。示能說之人。疑請分。即顯取破之三乘。授記分。現能破之一道。斷疑分。更摠定時處。通明授受方便。謂二種方便。一捨方便。二開方便。捨方便者。隨彼曲見。應捨方便。開方便者。能顯實相。應開方便。隨彼曲見。應捨方便者。謂此經下文云。正直捨方便。又無垢稱經云。方便有二種。一無慧方便縛。二有慧方便解。無[4]慧。
校注
[0779006] 舍上應有提字 [0779007] 時疑持 [0779008] 真上疑脫婆藪槃豆四字 [0779009] 流藏本作留次同 [0780001] 須疑即 [0780002] 藏本無明字 [0780003] 就下有此義應知四字 [0780004] 欲聞現前藏本作現前欲聞法 [0781001] 藏本無又字 [0781002] 婆藏本作波 [0781003] 羅下有菩薩二字 [0781004] 六下有大字 [0781005] 藏本無二故字 [0782001] 邪疑脫次同 [0782002] 眼當作眠 [0784001] 四疑問 [0785001] 法字更勘 [0785002] 四疑問 [0789001] 豪與毫通下同 [0791001] 論無菩薩二字 [0791002] 行上疑脫所字 [0792001] 欲下疑脫擊字 [0792002] 慢疑楞 [0792003] 章疑意 [0793001] 力當作勒下同 [0793002] 未或末歟更勘 [0793003] 門字更勘 [0793004] 已下佚失【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6 冊 No. 790 法華經論述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妙法蓮華經優婆提舍者。妙法蓮華經。是所釋經本名。優婆[6]舍釋論名也。所釋經本義要有二。一開方便門。二示真實相。真實相者。謂證道也。方便門者。謂教道也。此二種道。並□甚深□軌[7]時義。故名妙法。言蓮華者。喻顯妙法。出離十慢之濁。開敷一乘之實。故譬蓮華。又蓮華者。寄譬別顯法功德。此經所顯方便真實。各有二種。謂法與人。法謂妙法功德。當體立名。名為妙法。人謂法師功德。寄喻顯示。名為蓮華。義如上釋。優婆提舍。名為論議。即十二分中。論議理也。亦名摩怛理伽。言勒伽者。音之略也。律釋經文。研究深義。是故名為優婆提舍。依所釋經。立論名故。是依主釋。或此論中。攝法華經所有要義名藏。
[8]真諦翻云天親。其人本是天帝之弟。故名天親。沙門玄奘。翻為世親。菩薩託生於世。因祈世親之天。故為名焉。此論二本。一是勒那摩提所翻。無歸敬頌。二是菩提[9]流支所翻。有歸敬頌。文句小異。義意無別。今所釋者[*]流支翻也。
致敬序中。大分為三。初一頌通敬三寶。願釋經意。次一頌別敬教主。及對揚眾。顯造論意。後一頌半。一總歸勝緣。請承加護。頂禮者。起淨心轉愛果。舉體頂禮也。正覺海者。謂佛菩提廣大深一味具德。名正覺海。淨法者。謂證教法。並皆離垢上。名為淨法。無為僧者。賢聖眾。皆以無為與同名。故名無為僧。就勝唯取登地菩薩。下二句者。顯釋經意。又可顯示敬之所為禮三寶者。為何所為。為深利智者。開示毗伽典故。深智者。謂迴向菩提。聲聞得無漏慧。達注性故。利智者。謂新發意菩薩。直趣菩提。非迃迴故。為斯二人。說一乘法。開者。直說而開。示者。委曲而示。又開者開權。示者示□。教滿理圓。名毗伽典。如涅槃云。長者教子。先以半字。後毗伽。謂其義相似。彼經半字。喻於小乘。毗伽羅論。喻大乘故。何者名為毗伽論。劫初成時。摩醯首羅。與毗[米*〡*(白/ㄆ)]劒。和合生子。名婆藍摩。彼有四面。說四皮陀。頂上一頭。說一皮陀。四面所說。並是世法。頂上所說。語深難解。世所行者。唯四皮陀。後人更作六種論。解四皮陀。毗伽羅論。即是六論之一也。解阿闥皮陀。辨聲明法也。阿闥皮陀者。是後面所說也。西方重此聲論。故經十二年。乃有通解。非初尊者之所能解。故以毗伽。喻大乘也。祇䖍牟尼尊者。謂適敬於牟尼尊也。前敬佛中。雖通敬禮。而教主故。須別敬也。及菩薩聲聞者。謂文殊彌勒。舍利子等。對揚眾也。前禮僧中。雖六通禮。而對揚故。須別敬也。下二句者。顯造論竟。又二顯示列教所為。欲令以法自他利故。略出比經勒伽論也。摩德勒名為本母。以能顯了源隱之義。如字之本母。名摩德勒伽。若正應云摩怛理伽。今存略故。名勒伽論。後請加護。如文應知。上來敬序[A1]已訖。
自下正釋經文。即是論之正體。若依此論科經文者。大分為三。一者七種功德成就。名教起因緣分。即初序品是。二者五分破二明一開方便分。[1]須方便品是。三者對治十無上顯實相分。譬喻[A2]已下。至於經竟。流通之分。第十無上中通攝。故不別立。釋初品中。先牒初二分。纏第分經不盡牒者。文隱難解。牒而釋之。相顯易知。皆在略故。如是我聞等。雖不別釋。文少故并牒經。曰歸命等者。結集經者。將欲出經。故先歸命。一切經者。理應皆有。無者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