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籤緣起序指明
釋籤緣起序。線貫珠聯。文旨明顯。無庸點瀋。比見刊行註解。或前後射覆。主客傍正之意既紊。或平頭數章。母子祖孫之科稍乖。日月麗天。微雲偶翳。欲淨纖埃。昭明文旨。是又籤序指明之緣起也。
- ○科二
- 一題目(二)
- 一序題(釋)
- 二序主(君)
- 二序文(二)
- 一序言(二)
- 一詳釋籤緣起(二)
- 一出所釋人法為緣(二)
- 一傳道人絕緣(四)
- 二法深尚壅緣(二)
- 一玄深需釋(惟)
- 二機壅需釋(後)
- 二起能傳能釋人法(二)
- 一能傳道統人(不)
- 二能釋籤訪法(二)
- 一正明釋籤緣起(二)
- 一詳釋籤緣(二)
- 一具才為能釋緣(公)
- 二世亂為籤訪緣(間)
- 二起釋籤法(且)
- 一詳釋籤緣(二)
- 二結集釋籤緣起(二)
- 一出望涯需結緣(登)
- 二起結集傳後益(三)
- 一結集法(先)
- 二結集名(不)
- 三結集益(信)
- 一正明釋籤緣起(二)
- 一出所釋人法為緣(二)
- 二結序文緣起(普)
- 一詳釋籤緣起(二)
- 二記事(天王)
- 一序言(二)
- 一題目(二)
釋籤緣起序
荊谿[A1]已有釋籤本序。如下云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一章是也。今門師之序。非但序釋籤。乃委序釋籤緣起也。凡諸文辭。各有所重。如此序題。端重緣起二字。緣起。如止觀云。能生為緣。所生為起。前章為緣。後章為起。緣者。即是因緣。起者。乃所生法。盡世出世間染淨依正諸法。未有不從因緣生者。然因緣雖為能起能生。却是客是傍。而所生法雖出於後。却是主是正。如入定放光為緣。生起開三顯一之法。闍王弑逆為緣。生起十六妙觀之法。桀紂殘暴之緣。生起湯武弔伐之法。大寒凍裂之緣。生起層氷堅執之法。今以玄記博深為緣。生起解釋籤訪之法。智者安祖方絕為緣。生起能承道統荊溪之法。不寧若是。以湛公具才無適不可為緣。生起能釋之法。以世亂難于弘敷為緣。生起籤訪之法。又以望涯者不能觀籤即悟為緣。生起結集成書十卷之法。奚翅正敘首尾皆詳緣起二字。即結明作序。亦緣起二字也。何者。以後時從道之緣。生起擊發釋籤之能。以早歲在塵之緣。生起徒欲愧心之謙。即記事中。以天王越在不能聚眾弘經之緣。生起次年釋籤得成之法。而其間傍正主客之分。瞭正不紊。葢題目特立緣起二字。是所歸重。所謂文心也。故別文三百餘字首尾只發明緣起。更無他云。如此指明。作者之意方顯也。
△二序主。
君山除饉男普門子屬辭
門師岳陽何玠子。玠任儀興尉遂流寓焉。君山。儀興鄉名。比丘因中乞食全身。果上應供人天。可除饑饉之患。普門子。有以普為名。據今序只出一普字。有以門為名。據統紀只稱門師。然二字皆名也。文苑英華第七百二十六卷梁肅送沙門鑒虗歸越序云。東南高僧有普門元浩者。予甚深友也。相見時幸道鄙夫擾擾俗狀。且當澡盥心垢。相期于無何之鄉是也。屬辭。本于夫子作春秋。屬辭比事。屬。綴緝也。有以師命之作名曰屬辭。非也。
△二序文二。一序言。二記事。初二。一詳釋籤緣起又二。一出所釋人法為緣又二。一傳道人絕緣。
四教成列。開合之旨蘊乎其中。十子既往。幽贊之功在人方絕。
欲序釋籤。先提籤文所釋根本。乃法華玄義也。玄義中凡列一法。必先用化法四教釋。然後用化儀五時明判明開。舉一四教。自攝化儀五時開判大旨。故云四教成列開合之旨蘊乎其中。開。即施權。所謂從一清淨道。施出二三四。所化之機既熟。皆以一大乘而度脫之。總開會廢前四味麤。咸歸一乘妙。正二法三道四果在昔不合。而今皆合也。葢言智者玄義成。而如來一期施開會合大旨羅列其中也。出易經繫辭云。乾坤成列。易縕乎其中矣。此指智祖開闢玄義也。幽贊之功在人方絕者。大師玄義。皆當座敷揚。賴章安以一徧記才。結集成書。贊。即夫子作春秋游夏不能贊辭之贊。章安結集或參私釋。或引經文。不惟徒能結集。而實為幽深微妙大助師門之記主也。安祖名灌頂。乃十住王子。故門師書十子。與上四教為對耦。下文云玄記博而深。玄。即大師。記。即章安。一部玄文。師資合成。為釋籤所釋之本。在人方絕。言章安既逝。便引起下不遠而復能傳道統之荊溪也。此為能傳道統之人方絕為緣也。正釋竟。復淨纖埃。秖緣門師書安祖為十子。於文稍晦。故致山家宗匠。射覆不一。今逐指而辨明之。昔吳下師標十子為菩薩子。據法華若十二十。十為菩薩。二十指二乘。塘棲師指十子為智者。據妙玄初智者乃具十德之子。戒壇師指為十大弟子。無作介彬寒月三兄承說。怡菴元公破其違文失旨。褻稱先聖。數狹理虧三失。但怡菴明於責人。暗於自立。乃執關中十哲為十子。獨揚[A2]己見為千古不磨之定案。今謂大師說玄義。章安幽贊結集。此二祖既絕。生起下能傳道統之湛公。玄記既深。生起釋籤能解玄記之法。聯貫如驪珠不失。倘十子推出章安。幽贊却扯關中。則滅祖亂緒。文理舛錯。豈有序一家玄籤承紹源流。反扯他人足數。而滅却安祖大功。又註在人方絕云。十子將絕。反顯智者承接其後。夫玄義中大師破南朝諸師皆通義一途云。今古諸釋。皆以光宅為長。觀南方釋大乘。多承肇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釋妙。寧得遠乎。今先難光宅。餘者望風。荊谿云。關中四子。即生肇融叡。後人承用四子之義。若以今義望之。多附于通。據此。則關中諸子大師[A3]已曾難破。今反令大師接其後塵。豈非抑祖。且前四時經。若經法華開顯。宜以法華意釋。不聞開顯圓經。反用通義幽贊也。此釋之過有五。一抑始祖反承[A4]已破關中失。二滅章安幽贊之功失。三扯關中濫居功地失。四亂一家傳持源流失。五顯門師文理不通失。須知銷釋經論。全重以義定名。使本文文理貫通。豈可扯入填數。委亂綱緒。
△二法深尚壅緣二。一法深需釋緣。
惟三轉遂周。一乘載導。經文顯而約。玄記博而深。
推源玄記所釋。乃是法華。三轉。即鹿苑示勸證三轉。是施權所化小機。言遂周者。若今遂字與下載字。作虗字看。更覺渾融。今作實字解釋。亦須㳷合經旨。三轉法輪。五比丘千二百等皆于言下證入。是遂如來施權之意。故言遂。又不獨鹿苑三乘為權。即前四時所施莫不是權。葢方等秪彈斥此小乘。般若秪陶汰此小乘。小乘機熟。則如來施權攝化昔緣之意[A5]已足。故曰周。此正法華會上。騰昔施權。不指所開。何由顯實也。然後即以一大乘而度脫之。名一乘載導初從一乘開出諸乘。今合諸乘還歸一乘。正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即上開合二字也。載導者。令諸子等各乘大車以入秘藏為載。復令遊于四方增道損生為導。怡庵分三轉句為迹門。一乘句為本門。扭揑無稽。須知一乘之旨。通于本迹。三轉之人。實為所開。何扯小權為迹門。一乘歸本門乎。遂因經文而結出需籤釋之緣云。法華。經文顯了而意旨隱約。玄記。文言浩博而義理幽深。非荊谿釋籤。何能解明耶。
△二機壅需釋緣。
後學難窺。蒙求尚壅。
以玄記博深故蒙求尚壅。必須籤釋方得開通。蒙卦六二。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A6]已上皆所傳人法。人絕須荊谿出。玄深須籤文釋。為起釋籤之緣由。皆是客是傍。非此序之正主也。
△二起能傳能釋人法二。一能傳道統人。
不遠而復。存乎其時。吾哲匠湛然公當之矣。
大師章安玄記之人既逝。不遠而復間生荊谿。能傳接二祖道統之人。故曰當之矣。易羣陰剝盡一陽來復。存乎其時者。即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二祖[A7]已去。荊谿恰好間生其中也。湛然。乃荊谿之名。係臨文不諱之例。
△二能釋籤訪法分二。一正明釋籤緣起。二結集釋籤緣起。如荊谿本序。亦作兩段。昔於台嶺隨諸問者籤下所錄。不暇尋究文勢。為正序釋籤。晚還毗壇[1]轍添膚飾等。是結集成書。今門師序中。亦作兩章。初二。一詳釋籤緣又二。一具才為能釋緣。
公。孩提秀發。志學名成。淵解得于自心。博贍振于先達。無適不可。以虗受人。洎毗壇以至於國清。其從如雲矣。
自孩抱至可提擕時。即英秀煥發。方在志學。遂成藝苑佳名。天機生知。為淵解得于自心。學力充𥙿。為博贍振于先達。君子不器左右具宜。為無適不可。虗中受益鏡鑒無遺。為以虗受人。良由博贍多能。俊彥希光而景慕。生知朗徹。英豪翹首以來歸。故洎毗壇至國清。其從如雲也。國風云。齊子于歸其從如雲。毗壇。即儀興。國清。在天台。以具天機博學。故為能釋籤問之緣。
△二世亂為籤訪緣。
間者島夷作難。海山不寧。徇法之多。仄身巖宇。或謂身危法喪。莫如奉法全身。僶俛遂行。暴露原野。是樂法者。請益悅隨。
代宗廣德年間土蕃作亂。學道英賢。隱居山穴。或謂荊谿大師曰。與其身危法喪。兩者皆失。何如奉法全身。二者兼得。故即勉居山野。而四方慕學。亦皆請益悅隨。以世亂不能弘敷。故悅隨者乃有竹籤之諮。此即籤訪之緣也。
△二起釋籤法。
且。法實無邊。身則有待。弘敷未暇。籤訪有憑。因籤以釋。思逸功倍。美哉洋洋乎。
荊谿天資博學。所蘊佛法。雖是無邊。其如五陰色身。待緣方能弘演。世亂人離。既無弘敷之緣。而樂法悅隨之人。率皆書籤麏至。謂書玄義隱深疑義于竹籤以諮問。而荊谿因弟子籤上所問之義。為解釋之。既不羅列文勢先後。故思逸。所答之義。專精而詳確。故功倍。如荊谿自序云。隨諸問者。籤下所錄。不暇尋究文勢生起。亦未委細分節句逗是也。此正序籤成于亂世。即繼之以歎曰。美哉洋洋乎。此釋籤者。可謂盡善盡美。而集大成者矣。有指為正歎玄文者。非也。以其主客前後。舛混故也。
△二結集釋籤緣起。即本序中晚還毗壇。輒添膚飾。裨以管見。然所記者莫非述聞。兼尋經論。但識用暗短。而繁略頗馴。呈露後賢。敢悕添削之文是也。為二一出望涯需結緣。
登門者肯綮未嘗。望涯者耻躬不逮。乘是以訓。文其可廢耶。
籤訪之機。有因釋了悟者。未嘗有肯綮之難。則此釋籤似乎可廢。而不必結集矣。但一聞便了之機絕少。故尚多望涯不逮之悲。則宜留此釋籤。結集成書。使之再三紬繹。方可悟入。故曰乘是以訓。文不可廢而宜結集也。乘是以訓。即乘某人在。做某事。乘湯熱。好解渴。乘飯在。好救饑之乘字。是字。指釋籤也。言乘竹籤解釋之文在。可留之以訓喻不了之人。而不可廢也。有作因字訓。非也。肯綮未嘗。引養生言。明悟入者游刃有餘。未嘗艱難也。望涯者。引秋水神見東海若汪洋浩瀚渺無端倪。以喻不逮。不必繁引長篇。因觀籤望涯之人為緣。以生起下結集之事。故即示結集之法云。
△二起結集傳後益三。一結集法。
先德既詳。雖大科不舉。諸生未達。在小疑必疏。凡十卷。
不忘於本。以天台命家。善繼其宗。以釋籤順學。
本釋天台大師玄記。故名天台。乃不忘本。欲繼台宗。必須善識時宜。世亂不便敷弘。而思所以繼宗之法。且順學者之籤問而解釋之。此天台玄義釋籤之名所以立也。
△三結集益。
信所謂觀象得意。俾昏作明。永代不朽者也。
釋籤既結。則使望涯與末世之機。觀釋籤之象以悟佛祖出世大意。破迷歸悟。功實永代不朽也。此即本序呈露後賢之謂也。當知世亂不暇弘演。且為釋籤。是一時事也。後還毗壇始結成書。又一時事也。荊溪本序。兩章條然。故門師敘述緣起。亦兩章次序。後人何乃昧昧亂指哉。[A10]已上正敘釋籤緣起竟。
△二結序文緣起。
普。早歲在塵。後時從道。徒欲擊其大節。獨不愧於心乎。
此是結辭。亦含能作序文之緣。以生起所作序文。只緣後時從道。知天台一家教觀之深。故能作序。擊發釋籤大節。又緣早歲在塵。佛法未深。生起徒欲擊節。而實且有愧于心也。從道為緣。生起擊節之序。在塵為緣。生起愧心之謙。數句中兩重緣起。昭如日月。奈何人之盲註。而翳乎序旨也。序言竟。
△二記事。
天王越在[A11]陝郛之明年甲辰歲紀月貞於相。
此起歲時之事。以取信于人。如經前五事。但前後置之不同。大論云。記時方人。令生信故是也。天王。周時列國。俱僭稱王。故夫子作春秋。天子稱天王。尊而別之也。如云天王狩于河陽。天王聖明。予為天王等是也。越在。凡天子無事。巡幸四方。所到之處。名行在。如某日某人詣行在是也。國家離亂。避亂而出。所到之處名越在。如左傳越在草莽是也。唐代宗時。因土蕃之亂。倉卒避于[A12]陝城。故曰越在。明年甲辰歲者。癸卯出避于外。至次年甲辰作此序成故也。月貞于相者。貞。正也。易乾卦四德。元亨利貞。貞即正字。七月為相月。須知此雖記事。亦含緣起二端。以世亂君出。不能開講之緣。致成釋籤。生起次年天王復辟。結集方完。而得序其成也。不然。奚不直書廣德二年。而必書曰越在之明年耶。凡解佛祖經論。須具向上亞目。闡發言外意旨。豈秪讀科讀註猜是清非而得謂之講經註經乎哉。葢序題既別重緣起二字。所以文中一篇。一節。一句。一事。莫非緣起二字。正序題是總序文是別。總者總于別。別者別于總。總別雖殊。緣起則一也。
時今上在宥之二十二年歲次癸亥長烈既望
No. 591-A
籤序三百二十字。並無一個緣起字眼。而却句句臚列緣起事事。發揮緣起。總別一貫之妙門。師結搆於千餘年之前。全公指明於千餘年之後。揭日月於中天。開將來之眼目。寧惟後人之幸。即普門亦幸得千載知心。點出序旨。而不受碌碌之蒙塵也。然法弟全彰雖稱義虎。著名海內。吾未稔其具大識見道力也。政欲與之並驅中原。未知鹿死誰手耳。頃緣或人序註。溷我宗源。乃拉其戮力。袪氛澄源。尊祖闢妄二書。詞嚴義正。通暢明白。及觀籤序指明。不覺爽然自失。深服其識見道力。遠邁古人。予亦不得不遜揖下風也奈何。雖然予亦有幸焉。天溪法道。丕振有人。吾可以宴息匡廬。無所事事矣。
同門病頭陀靈乘謹䟦
校注
[0554001] 轍疑輒【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8 冊 No. 591 法華經釋籤緣起序指明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一題目二。一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