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妙法蓮花經疏目次
- 卷上
- 序品第一
- 方便品第二
- 譬喻品第三
- 信解品第四
- 卷下
- 藥草喻品第五
- 授記品第六
- 化城喻品第七
-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 法師品第十
- 見寶塔品第十一
- 持品第十二
- 安樂行品第十三
- 踊出品第十四
- 壽量品第十五
- 分別功德品第十六
- 隨喜功德品第十七
- 法師功德品第十八
- 常不輕品第十九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
- 屬累品第二十一
- 藥王本事品第二十二
- 妙音品第二十三
- 觀世音品第二十四
- 陀羅尼品第二十五
- 妙莊嚴王品第二十六
-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七
妙法蓮花經疏
夫微言幽賾。妙絕聆矚。致使採翫者寡。撫哂者眾。豈非道而俗反者哉。余少預講末。而偶好玄□。俱文義富愽。事理兼䆳。既識非芥石。難可永紀。聊於講日。疏錄所聞。述記先言。其猶皷生。又以元嘉九年春之三月。於盧山東林精舍。[3]又治定之。加採訪眾本。具成一卷。庶釆悟君子。脫有省者。望領久繫□表。不以人徹廢道也。
妙法。夫至像無形。至音無聲。希微絕朕思之境。豈有形言者哉。所以殊經異唱者。理豈然乎。寔由蒼生機感不一。啟悟萬端。是以大聖示有分流之疏。顯以參差之教。始於道樹。終于泥曰。凡說四種法輪。一者善淨法輪。謂始說一善。乃至四空。令去三塗之穢。故謂之淨。二者方便法輪。謂以無漏道品。得二涅槃。謂之方便。三者真實法輪。謂破三之偽。成一之美。謂之真實。四者無餘法輪。斯則會歸之談。乃說常住妙旨。謂無餘也。此經以大乘為宗。大乘者。謂平等大慧。始於一善。終乎極慧。是也。平等者。謂理無異趣。同歸一極也。大慧者。就終為稱耳。若統論始末者。一[4]豪之善。皆是也。乘者。理運彌載。代苦為義也。妙者。若論如來吐言陳教。何經非妙。所以此經偏[5]言妙者。以昔權三之說非實。今云無三。斯則言當理愜。無昔虗偽。謂之妙耳。法[6]者體。無非法。真莫過焉。
蓮花者。嗟茲經也。然器象之妙。莫踰蓮華。蓮華之美。榮在始敷。始敷之盛。則子盈於內。色香味足。謂之分陀利。無三之唱。事同之也。虗談既亡。真言存焉。誠言既播。歸一之實。顯乎其中矣。經者。世之經緯。成自素帛。斯之經緯。顯乎行者真光之綵也。
序品者。夫與言立語。必有其漸。將欲命乎微言。故顯瑞於先。斯則眾篇之桛胤。法花之日月。亦駭物視聽。肅其欲聞之情也。此經所明。凡有三段。始於序品。訖安樂行。此十三品。明三因為一因。從踊出。至于屬累品。此八品辨三果。從藥王終於普賢。此六品均三人為一人。斯則蕩其封異之情。泯其分流之滯也。
如是者。傳經者辭也。所以經傳遐代。休音不絕者有由。而然如世有符印。則無關而不過。經以五事。印其首者。亦令斯道。無難而不通矣。如者當理之言。言理相順。謂之如也。是者。無非之稱。此目如來一切說也。
我聞。將欲傳之於未聞。若有言而不傳。便是從設。不在能說。貴在能傳。可謂道貴兼忘者也。廢我從聞。聞從於佛來。明出非[A1]己心。故經傳歷世。妙軌不輟也。
一時。言雖當理。若不會時。亦為虗唱。故次明一時。時者。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謂之一時。
佛在王舍城。法身雖無不在。若不記說之處。猶為猛浪。不得不序之證說。此山有五處。於何說耶。耆闍崛山精舍也。
與大比丘眾。若聞而獨。由亦難信。縱使我等及凡。未勉於獨。明共聞之人。皆是我上。舉以證經。比丘者。破惡之通稱也。所以先[1]烈聲聞。後菩薩者。斯則內外之異。內則有局。外無方。故宜爾也。亦表佛化。自近而之遠。道無不在矣。大者。於九十六種。為其㝡也。
阿若憍陳如。阿若。宋云得無學智也。憍陳如姓也。最初得道。因為名焉。摩訶迦葉。摩訶大也。迦葉姓也。其既年耆。兼復懷德。故云爾也。迦葉。婆羅門姓。優樓頻螺。優樓頻螺木苽林也。其常住此林。以處為名。伽耶迦葉。伽耶城名也。住此城側。即以為名。那提是河名也。生此河邊。因以為字。舍利弗。是母名也。其母眼似舍利鳥。因為名也。弗者子也。舍利母。高才善論。天下所識。故因母名。名舍利也。大目楗連。字拘律陀。出婆羅門種姓也。摩訶迦旃延。南天竺婆羅門姓。即以本姓為名。阿菟樓䭾。宋云不沒。劫賓那是字也。無語譯之。憍梵波提。憍梵名牛。波提曰足。生即脚似牛足。因號其為牛足。離婆多。宿名也。此宿出時生。即以為名。畢陵伽婆嗟。畢陵伽字也。婆嗟姓也。薄拘羅。名肥盛也。摩訶拘絺羅。名大膝也。難陀名歡喜也。即是佛弟也。孫陀羅難陀。名柔濡。端[2]政歡喜也。富樓那姓也。彌多羅尼子。亦云滿願。彌多羅尼。母字也。其母辨才大智。多人所識。[3]母貴其母。故稱其姓。因母為名。名子也。須菩提名善吉。亦曰空生。阿難色㒵端[*]政。人見歡喜也。是佛成道日生。故謂歡喜。羅睺羅。宋云不放。六年在胎。謂之不放。眾所知識。此諸聲聞。德著於內。名揚於外。遐邇傾心。孰不識哉。所以列名歎德者。大明小乘之法。即菩薩道也。
摩訶波闍波提。次列尼眾。摩訶波闍波提。宋言大愛道。羅睺羅母耶輸陀羅。宋云持勝遠聞。
菩薩八萬人。聲聞本以盡苦為義。故先言累亡。菩薩之道。發心兼被。不存袪結。唯欲濟物之然方。其唯總持。乃至四弁。故先序其振秡之妙術。終云度人無量也。
供養諸佛。此言昔因之行也。
以慈修身。自下。明菩薩三業之功也。愍育弱喪。以慈修身也。言身。兼口意也。通達大智。此語其自[A2]己之所得。於下為通達耳。到於彼岸。窮其所到云爾。名稱普聞。德著於內。名流于外。功名既著。則流聞於外。
釋提桓因。是第二天帝。領四鎮天王。勑制諸龍鬼。不妄犯眾生。然恒修功德。致令日月精明。其屢為對揚之主。故建初言之。
八部鬼神。神者能殊形改狀。或天或人。故於二者中間。次序之焉。
四大天王。須彌山東。名提頭賴吒。南名治國。西名愽叉。北名毗沙門。是帝釋所領。
八龍王。此諸龍王。皆名觀喜。現為人身。居王舍城。若天亢旱。國王大臣。皆往求之。便降甘雨。雨潤一國。人見欣悅。故名歡喜。
有四緊那羅王。宋云人非人。其形端政。而頭有一角。是天帝執樂神也。
有四乾闥婆王。亦是天樂神。但無角為異耳。
阿修羅王。阿云無也。修羅曰酒。其昔是婆羅門種。淨行不飲酒。[4]曰為名焉。
迦樓。宋云空行。金翅鳥神也。韋提希子阿闍世王。韋提希。母字也。阿闍世王。宋云未生怨也。懷[5]任時。常有惡心於洴沙王。故名未生怨也。韋提所生故。謂韋提希子也。
爾時世尊四眾圍遶。至德既重。威踰日月。故使人天交萃。有心同仰。慶沾蒼生。令虗往而實返也。供養恭敬。供養以捨財。恭敬以肅儀。尊重讚歎。尊重者。崇貴之意。情踰君父。讚嘆者。既欣德在內。流詠於外也。說大乘經。三乘外順。迹與理反。執文乖旨。則何能不駭一乘之唱。將說法華。故先導達其情。說無量義。其既滯迹日久。忽聞無三。頓乖昔好。昔好若乖。則望岸而返。望岸而返者。則大道廢焉。故須漸也。無量義者。是相皆無。無有多少深淺。也唯說趣佛之行。耳言旨有實謂之義無量。理廣而脫長塗之苦。為大乘也。唯菩薩能學。為之說也。教菩薩法。菩薩未盡理。應以教之。佛所護念。佛盡理全為護。永無忘失。為念無量義三昧。夫動靜唯物。聖豈然乎。窮理盡性。謂無量義定。從此定起。凡有所言。不容有謬。故須明之。
曼陀羅華。既入[6]至定。則神感天地。天為雨華。地為振動。天地既感。人安嘿乎。嘉瑞既祥。必有非常之說。時情傾想。致疑亦深。深疑既積。悟亦淵矣。天雨四花。以表四果之非實。地動者。以表四果之非住。亦顯六道大悟分發。兼明無常也。
一心觀佛。知必異說。遲聞奇唱。眉間白毫相光。以表一乘中正之道。無二乘垢翳。顯之在額。示功平之相。斯光既耀。斯智必被矣。照東方。東方為群方之[1]昔。以表一乘為三乘之妙。亦明悟大者。冥故不盡照也。萬八千。向雖照一方。欲明斯光。能無不照。故寄之萬八千。表照無不在一也。上下洞照者。明道無不在矣。
盡見彼土。所以彼此相見者。以表正道虗通。無障礙。無壅滯。六趣眾生。所以見六道者。明由惑故有此。又見諸佛。既見六趣之惑。必應有反惑之者。反惑之者。其唯佛也。及聞諸佛所說經法。欲反迷之解。必須聞法。次言聞說經也。諸修行得道者。悉是返迷之徒。種種因緣。明眾生神機不一。取悟萬殊。或因施戒。或緣神變。故言種種。復見諸佛涅槃者。示彼以方此也。當知釋迦泥曰不久。乃遠屬物心。篤其求法耳。
彌勒作是念至而有此瑞。群情懷滯既久。固執意深。忽見向之奇相。抱疑茫然。彌勒既位居補處。有心同推。騰于時心。乘機而疑。疑既深積。招悟亦速矣。
彌勒為疑主者。以其求決之人。必得明當也。
而問文殊至放光明。前所以先入定雨花動地者。將為顯於一乘故。表一乘之光在後也。然一乘是與會之本意。是以彌勒今先問放光。互舉前後。各有義旨。次應問雨花動地。略而不言。偈中當備問之。
以偈問曰。偈頌之作。凡有四義。一為後來之徒。二為未悟之屬。三以長行略故。偈以廣之。四以罔極之情。詠歌手儛。彌勒向雖粗問其要。今備言其事也。所以先標文殊名者。使時情注其耳目。欣仰既至。後聞其言。情無間然矣。今當略說。見聞既廣。難以言備。
我見彼土。自下。多頌上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者。或戒或施。其事非一。下所列六度諸行。乃無次第。可以意消息之。所以令此時會。見彼善惡者。欲使去惡修善。亦表智光無所不鑒也文殊師利語彌勒。如我惟忖。夫玄理幽淵。出乎數域之表。自非證窮深理。何由暢然欲申之也。必託郢匠於文殊。尚惟忖者。明了必在佛。盖敦信情也。自下凡有四段。證當說法花。初段者。文殊知理既微妙。不敢指斥。詳而發言。故云我今惟忖。欲說大法。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第二段。引古以證今也。古今雖殊。其道不異。昔瑞如茲。即說大法者。當知今釋迦之瑞。必說法花。明矣。向直言曾於過去而[A3]已。
下將引誠事。謂日月燈明是也。如來隨義說。則稱謂無量。今但言十方。何耶。十者。數之滿極。表如來理圓無缺。道無不在。故寄十也。如來者。萬法雖異。一如是同。聖體之來。來化群生。故曰如來。應供至道。良田能生妙果。相累兼忘。可謂供養。正遍知。智無不周。曰遍。此知無邪。曰正。明行足。身口意業。隨智慧行。謂之明行。足者。慧既遍知。行亦備足矣。善逝。存亡為物。無非饒益。迹盡雙樹。為物而逝。物因此益。非善如何。世間解者。謂五陰為世間。如來達於世間。又解結縛。無上士。人高道絕。莫之與等。調御丈夫。身口諸惡。儱悷難調。佛能伏之。又以調物。可謂丈夫也。天人師。既盡調御之妙術。乃可為天人師。佛世尊。佛者謂覺。覺悟生死。備上十德。總謂世尊。
初善謂聲聞。中善謂辟支。後善謂菩薩。次列三乘人。出其事也。昔亦說此三化。義同今也。
如是二萬佛。所以乃引二萬佛。證釋迦者。密表二乘之化。以荃一乘之美。故須廣引諸佛。其人彌多。其道彌一矣。有八子。所以傍出八子者。有二義。一以證文殊情綜終古。乃是燃燈之師。[2]然燈又是釋迦之師。既爾。文殊發言。豈有謬乎。二者逆為長壽開漸目。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第二段。引彼現在。證今時之瑞是同。妙光有八百弟子。所以出八百弟子者。欲明彌勒非唯當今。諮問於文殊。在昔[A4]已曾師受。今復推問者。明必當矣。
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第四段。彼方時之說。此將欲說六十劫。豈實然乎。表重法心至。故寄時云爾。中夜入涅槃。篤其求法情至。所以後記德藏作佛者。引自崖之徒。其忽聞佛將泥洹。謂後無聖。便息駕於行道。復記德藏作佛。求名利。世人多樂存近而廢遠。今故貶之。誡人剪此心。
而說偈言。偈頌之法。或略前而不頌。或前無而偈有。亦難為定准。可臨時而制宜。諸法實相義。無二乘之偽。唯說大乘之實相。
方便品第二
昔晦迹三乘。群徒謂是。今欲顯乎一實。示以真正。以非明是。故標方便目品。既指昔三乘為方便。所以一顯。茲處不言而自顯。若云一乘品者。理似可一。故言方便。乃表絕歎之致矣。
從三昧安詳而起。夫幽致既寄。䆳言亦深。上所以雨花動地。彌勒懷疑。文殊決者。豈非皷發群迷。虗蕩其情乎。其心既曠。則堪受一乘。且聖人設軌順感。而然從定起而發言。言必冥當。冥當故。受者之心。自然篤矣。
告舍利弗。所以告之者。其迹在聲聞。可以級近。實照踰人。可為對揚也。
智慧甚深。言雖萬殊。而意在表一。物乖言旨。於智成深。非因是智深。物深於智耳。乃是傷不逮之辭。豈是歎智耶。
其智慧門。夫智在說。說則為門。非唯智不可解。門亦難了。了門則達三非。非難解如何。
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然則。三乘皆權。而大乘不乖所以大。故不言之。二乘正反於大致。言不知也。所以者何。至未曾有法。若不明所以。豈能信之。必須重釋。積行如此。所得造極。為未曾有。可非量者。今智慧句。此以因釋果。隨宜所說。言迹外順。從迹必昧旨。昧旨則難解。此合智慧門句。既釋所以。微旨轉頭。
吾從成佛[A5]已來至令離諸著。向總歎佛智慧。此說就釋迦為語。品目之作。生此句也。上言隨宜。或以生著。須更明之。言隨宜者。隨病所宜。病有萬端。教必無方。皆是引導離著為本。一日不然。著無離理。故云成佛[A6]已來。
所以者何至成就未曾有法。內窮方便知見。外言無非巧度。又明所以窮於方便者。良緣照圓無㝵造極故也。禪定功德深入無際者。釋知見波羅密所以具足也。
種種分別巧說諸法。既云無方。其辭似乖理。當又須更明三乘之異。謂之種種。以三表一。謂之巧說。萬辭同當。更無異味。順彼無逆。謂之悅可眾心。向明內解。此明外化。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既明三乘不實。次應明是一乘。雖言不實。猶未有所當。未足駭其執是之心。若復說者。必應驚疑。故呼言止。豈曰不說遣其疑耳。向雖未指斥言一。然粗[A7]已示意。故云不須復說。實相。無二乘之偽。唯一乘實也。
如是相性。此十一事緣語萬善也。如烟是火相。能燒是性。相據於外。性主於內。體性相之通稱。力作。有能未用。謂之力。造用事施。謂之作。因緣。能生為因。扶踈為緣。果報。情期尅遂。謂之果。歷數所鍾。謂之報。本末。萬善之始。為末。佛慧之終為本。唯佛了此諸義。曉其源極。故總結云究竟等。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佛昔說三。而今言無。又未道一。此意難測。測之者寡。故廣列諸人。堅固者。八住以上。唯其能測佛當說一乘。故云除也。二乘居然不測。新發意菩薩。性解之徒。不退菩薩。初住至七住。豈曰不知。欲高美一乘。使人崇信。故云爾耳。語無異。理唯一極。言符乎理。故云語無異。
爾時大眾中至千二百人。佛向止而不言者。欲扗其疑心。而今尤更疑昧。是諸聲聞。既聞佛廣歎此道甚深。罔知斯旨所在。一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三乘功德。雖曰優劣之殊。及其涅槃永息之處不異。故言一解脫既同。而向所讚嘆慇懃之至。罔知是義所趣。
舍利弗知四眾心疑。騰乎時情。乘機而疑。疑心既積。求決之意亦至矣。道場所得法。道高理遠。孰能問者。佛若不說。迹似悕法。故世尊從三昧起。無問而自說。歎諸佛智慧甚深無量。此頌之也。
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佛前止者。意欲以止止疑。身子云。說乃止疑。故重請。二言碩異。而遣疑是同。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A8]已慇懃三請。夫聖人設教。言必有漸。悟亦有諧。既致三請。群疑宣液。群疑宣液。則欣聞之心。無間然矣。所以三請者。非聖欲然。機須爾耳。
自下凡五段明義。一者辨真偽之別。二者正明宗極一致之道。三明三世諸佛軌則玄同。四明所以說三乘者。非聖欲爾。出不獲[A9]已。五明得失之人。五千人退者。此第一段辨真偽之別。正言將奏。真偽自判。譬猶日月既耀。[白/士]皁分明。所以示此迹者。誡肅時情耳。若增上慢人。不預嘉會者。時情慶至。自鞕信悟矣。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無復枝葉。第二段。自下明一致之道。繁柯既亡。貞幹存焉。隨宜所說。適物而言。雖復說三。而情存表一。故言意趣難解。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上[A10]已髣髴示宗。此則復為說也。既云三乘是方便。今明是一也。佛為一極。表一而為出也。理苟有三。聖亦可為三而出。但理中無三。唯妙一而[A11]已。故言以一大事出現於世。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故。微言[1]云旨。意顯于茲。此四句始終。為一義耳。良由眾生。本有佛知見分。但為垢障不現耳。佛為開除。則得成之。一義云。初住至七住。漸除煩惱曰開。無出照耀曰清淨。欲示眾生佛之知見。向言本有其分。由今教而成。成若由教。則是外示。示必使悟。悟必入其道矣。一義云。八住得觀佛三昧。常樂示佛慧悟知見。一義云。九住菩薩為善慧。深悟佛之知見也。入佛知見。一義云。十住菩薩。以金剛三昧。散壞塵習。轉入佛慧。由論躰況。階級如此。[2]丈而辨之。就行者一悟。便有此四義也。若二若三。二第二乘也。三第三乘。亦應無第一。第一不乖所以大。故不無之。既無二三。一亦去矣。
舍利弗一切諸佛法亦如是。第三段。引十方三世諸佛為證。三世諸佛。皆先說三乘。後明一極。雖復世異人殊。然斯道玄同矣。
舍利弗諸佛出於五濁惡世。第四段。明聖人非自欲設三教。但眾生穢濁。難以一悟。故為說三乘。出不獲[A12]已。豈欲爾乎。劫濁。上代眾生。稟質清虗。累亦微薄。以今比之。謂為濁耳。劫者時也。眾生既惡。或遇刀兵。或遭穀貴病疫時也。煩惱濁。群惑交萃。道何由生。眾生濁。總五盛陰惡也。見濁。五邪見本背真違理。故別立之。命濁。邪命交役。違乎值道。非濁如何。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佛以濁世人無大志。而所以佛理幽遠。不能信之。抑使近人。作三乘教耳。雖曰說三。恒是說一。今云。於一人身得佛。豈不抑使近人乎。迹近在人。外示易學。苟能以易而學。自然之遠。又云。二乘同盡於結。不除習。去人轉近。尤易滅也。若能以易滅而求自然。之於都滅。斯則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羅漢。第五段辨人得失。欲使道行天下。豈容不辨得失。誡人於捨失而從得。若謂是羅漢而不知佛。但為化菩薩者。則非羅漢。此是過失之人也。能持此經。謂之得。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二聖之間。既無聖主。容可不信。若佛在者。必信無疑。密牽時人。及佛現在。何可不信邪。
偈言次第。頌前五科。初正四偈。頌第一真偽。次卅五偈。頌第二一大事。次七十五偈。頌第三世諸佛證。次兩偈。頌前第四段。出不獲[A13]已[3]說三乘。最後五偈。頌第五得失人。受胎之微形。在三界惑內。謂之微耳。唯法身為大。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理本無言。假言而言。謂之方便。又推二乘以助化。謂之異方便。一乘既深。假之以顯。一義云。四十九年所說是方便。今說法華。謂異方便。
若有眾生類至有人禮拜。自下。明眾生於過去佛。殖諸善根。一豪一善。皆積之成道。知法常無性。第一空義。明理無二極矣。佛種從緣起。佛緣理生。理既無二。豈容有三。是故說一乘耳。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釋向知法常無性。以此義故。知常無性。
於三七日中。初七日觀樹者。欲表報恩。中七日經行者。既由經行大悟。[4]蔭樹成道。此恩那可不報邪。後七日思惟度眾生。梵王請法。乘感而化耳。
譬喻品第三
夫根有利鈍。則悟有先後。向正說法花。利根之徒。取悟於上矣。昧者未曉。故寄譬說之。理既幽䆳。難以一隅。故曲寄事像。以寫遠旨。借事況理。謂之譬喻。
舍利弗踊躍。自下至火宅初。凡有三段明義。第一明舍利弗懷悟於內。發解於外。昔疑既重。慇憂亦深。今既首悟一乘。表憙踊心溢。不勝其欣。自說云。示託迹權引。遠敦時情。所以者何至失如來無量知見。自說所欣。本欲明之。欲明之旨。容助成所聞。如是法者。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見菩薩受記。便自感傷。獨不預之。今聞符昔。故過耳便悟。昔慨失大。今悟必欣矣。
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至非世尊咎。又所以聞即悟者。良由昔來。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如來豈限之以必小。是自取小耳。所以[5]示者。夫說法以漸。必先小而後大。若我待於說大。必以成大。直過聞說小。便謂是實小。交利取證。常自咎恨。今聞是一。與同入法性不差。故即悟也。意自非小徒自咎恨。今悟如此。致欣何[A14]已哉。待者。亦云當待。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於天人沙門。第二段。明既無小道。唯趣于佛也。身子積悟冥著。故與其受記。受記之唱。豈實爾耶。以引希記之徒耳。
曾於二萬億佛至佛所護念。因其自悟。憙反譏以成之。小乘昔無大望。今偏授記者。明理中無小。所以遠引昔行者。明功招斯記。非曰有情為密牽時情心也。以本願故。說三乘法。三乘之化。本為濁世。其土既淨。不容有三。而言三者。欲明三即是一。更無別三。其本解三即是一。故言以本願耳。豈曰實說三化乎。授堅滿記。所以又授堅滿記者。證身子得記不虗。
爾時四部眾至心大歡喜。第三段。引自岸之徒。知皆有此分。故歡喜也。舍利弗白佛言。我無復疑悔。夫德厚則憂深。道大則兼王。身子啟悟[A15]已畢。欲令有心。同其玄解。故為千二百。騰疑白佛。此諸聲聞。既無昔疑。而有今執。必須開張。然後乃釋耳。聞所未聞。昔飡于三。而今服一。同是聖言。而先後鉾楯。故結疑於其聞也。
智者以譬喻得解。向言以挫其抱疑。今云智者以牽其意。智以背愚為性。既曰智者聞譬心悟。以此言斥之。厲其速悟耳。
若國邑。自下義況。凡七段明理。一者明宅中。灾患𥪰興。群禍交萃。二者覺茲患禍。其唯佛也。三者佛既自覺。又興大悲。㧞濟諸子。四者將與三乘之樂。故先說宅中怖畏之事。五者與三乘之樂也。六者與其真實一乘至樂也。七者上許三車。竟不與之事。以虗妄也。國者對城處所。眾生在三界城內。謂之為國。第一段也。邑者十無極。極譬邑。有限近人。譬之聚落。同語一城。隨義逐事。則萬端名生也。有大長者。佛應統之。是其所崇。為長者也。其年衰邁。現身後邊。以設三乘之教也。財富無量。說法資慧命為財。理無窮限為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化去其穢。生其道牙為田。來居其為宅。從教作行。為僮僕。無處非是。為多也。
其家廣大。以[1]或為本而安之。是家之義也。或無方所。為廣大也。唯有一門。佛教通悟為門。唯此乃通為一百二百。天為一百。人為二百。三惡趣為五百。依界為止也。堂閣朽故。欲界為堂。上二界為閣。漸衰為朽故也。墻壁頺落。群或四統。謂之為牆。為不善所尅。謂之頺落。柱根腐敗。邪見住之。為柱。乖理非堅。為腐敗也。梁棟傾危。楪在𪪧愛為樑棟理易可奪為傾危。周迊俱時焱然火起焚燒舍宅。眾苦譬火燒。無處不[2]示。為周迊。出於橫造。為欻然。事至為起。燒五陰舍也。
諸子一十廿或至卅。[A16]已曾受化。為子也。有三乘之別為三。多故為十也。
長者見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第二段。佛覺斯苦也。本化不應有苦。為驚。受苦昏意。恐慧命遂盡於火。故怖也。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佛應形在宅。亦示有苦。現入泥洹。惠命全為出有餘之力。得至無餘為能。亦從先佛教為能。於所燒之門得出。而諸子等樂著嬉戲。情遊五欲。為嬉戲。[3]經綿不捨。為樂著。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不謂害命。為不覺知。既不覺知。何緣驚怖。火來逼身至無求出意。傷逼慧命。不以為患。經之不[4]狀。何應求出。
是時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第三段明佛兼濟。既自覺苦。欲使物同然。故興大悲。迬濟之也。本無二化。乖之受苦。自應還用一乘教之。故欲設一乘教也。身者迹身。迹身理能提接為手。必能為力也。衣裓。衣能曲褁子。出如神通。能崎岴濟物。机案四等。理言說平若等。
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第四段。將欲與三車之樂。無說宅中怖畏之事。以恐其情也。眾惑所敞。為舍。狹小。教門幽䆳。遊悟者寡。於門成小。戀著戲處。聖雖誘化。而愚稚不識。反更戀著五欲戲處。或當墮落三塗火也。雖欲一化。豈可用乎。故假癈之矣。東西走戲視父而[A17]已。遍歷五道。謂之走。旋遊六塵。謂之戲。但視丈六。不達方寸。為視父而[A18]已。
爾時長者至[A19]已為大火所燒。第五段欲與三乘樂也。向既說怖畏之事。以恐其情。其情既懼。忽聞三車之美。心必樂受。非是實教。謂之方便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眾生所好。在於代苦為樂。今言三乘之樂。是其所好。似而非也。代苦為樂者。於無苦為樂。於無為為苦。三乘永無有苦。豈可同日論哉。迹順其情實。得牽出苦處。方便之極也。既無三乘。何有彼樂。而言有之。亦方便也。言三乘樂在於滅苦。苦既不滅。而不顯明又方便也。佛化在人。小乘從師。二譬牛羊。是人中物。[5]譬支佛既不能化。又不從師。以譬鹿也。三界流轉。義如步驟。長途之苦。理能無為。代步之樂。以喻車也。從教門出於火宅。便得之矣。故云在門外也。
爾時諸子至諍出火宅。謂是所好故受。既受得解。而作諸行。為走出也。從謂致走。必務先得。為諍前耳。若空謂而不解。乃反為火燒。豈有出期。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第六段。向權引與三車之樂。今與大車妙一之樂。無復諸苦。為安隱出也。於四衢道。在實相。無不通理。為四衢道。定住其中。為坐。無復結使覆障。為露也。各白父言父先所許。從謂得解。雖實知無三。未出門外。義是未知。既出。始知無三。義亦未是知一。故有索所許之義。然佛先不許其一。不敢索一。故報三而索。理苟無三。自然與一矣。索義如此。斯則扣一之機。冥著。為之設辭爾耳。車者。指二乘盡智無生智是也。三界內豈無車乎。但不與之名。密欲引行者。故就極處為車耳。大乘者。所以佛處既希微玄絕。難以接麁。以丈六迹得近人。故指丈六淺智為車也。
七住菩薩伏三界結。義在宅外。其[1]人索也。各賜諸子等一大車。由索得說三是一理。理苟無三。今與其一。一是未知為與。非始與也。本[A20]已解無。豈更假說哉。託以悟諸不達耳。所以託之。良由人情信我。不肯受化。既聞出者未解。須說方知。況於[A21]己乎。便不得不受。以成悟也。眾寶莊嚴車者。表所以大乘妙理無善而不備矣。高廣。理超數表為高。彌綸無極。為廣。眾寶。總八萬四千波羅密。為眾寶也。眾寶欄楯。喻陀羅尼。四面懸鈴。以喻四辨。軒盖。以喻慈悲。雜寶。七財之寶。寶繩。況大誓願。連綴眾善妙果。華瓔。七覺花也。重敷綩延。諸禪定也。丹枕。喻諸功德。相支枕也。
白牛至其疾如風。六通無垢。為白牛。內外窮淨。為膚色充潔。理妙因圓。為形體姝好。無所不摧。為大筋力。動進中道。為行步平正。無滅不[2]□。為疾如風。用宣大化。入於五道。為駕之遊。多諸僕從。明教作行者宗。侍如林也。所以者何。釋所以等與之意也。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至寧有虗妄不。第七段。上許與三車。今乃與一。事乖先言。似若虗妄。故反質身子。明非虗妄。
但令諸子至全軀命。明所以不虗妄。若本實欲與三乘。而今不與。亦不虗妄。何以故。但令全其慧命。斯恩甚重。足以補𠎝。有何虗哉。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虗妄。而況本無與心。今之不與。不乖先言。豈虗妄乎。況復乃與大車。則所得多矣。
如來亦復如是。自下亦有七段。合上譬也。前四段直舉內義。以合上譬。後三段先[3]稱外譬。後以內義合之。何耶。後三者。初說三車。次與大車。最後非虗妄。興教之意。亦為一乘。一乘之旨。顯於後三。故先稱而合也。前四段為成後三而作。故直帖上譬耳。世間之父。既為物尊。故先序妙德。從此至成阿耨多羅。合上第一譬宅形勢也。見諸眾生為生老至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合上第二譬如來覺知苦也。舍利弗佛見是[A22]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至智慧令其遊戲。合上第三譬。如來欲以大悲濟物之心。舍利弗如來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至佛之智慧。合上第四譬。將欲與三車之樂。故先說怖畏之事。舍利弗如彼長者身手有力合上第五譬。與三車之樂。下俻烈三車也。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火宅。合上第六與大車譬。舍利弗如彼長者以三車誘引。合上第七非虗妄譬。
而說偈言。自下。重頌上七譬。初卅三偈。頌第一宅中眾灾譬也。略不頌第二門佛覺眾苦。以義易知故也。屬于一人。昔化之機扣聖。聖則[4]府應。府應在此。義曰朽宅。屬于佛耳。
其人近出至忽然火起。所以云近出者。明出後火起。起自眾生。非佛為也。聖感蹔亡。謂近出耳。昔化淺昧。彼自尋乖。乖理成橫。而有諸苦。為忽然火起。
是時宅主在門外立。此下三偈。頌第三段佛以大悲濟物。如來超出三界。為門外立也。聞有人言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昔受化從生為子。化理在三界外。尋自乖化。還躭五欲。為遊戲。因之受身。為來入此宅。宅主既來。昔緣亦發。機以扣聖。假為人言。聖應遂通。必聞之矣。
告喻諸子。自下五偈。頌上第四段說宅中怖畏之事。是時長者而作是念。自下七偈半。頌上第五段與三車之樂。長者知子得出火宅。自下十七偈。頌上第六段等與大車也。不頌第七不虗妄也。造諸大車。大乘理無造作。子先不知。使其始知為造耳。告舍利弗我亦如是。自下四偈。合上第一譬宅形勢也。如來[A23]已離三界火宅此一偈。合第二譬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二偈合第三譬。雖復教詔。自下四偈。合前第五譬。所以不合第四者。說怖畏即是與樂。故不別合也。汝舍利弗我為眾生。此一偈合第六譬。第七不虗妄。證成第六一乘義。故不別合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語。夫唱高必[1]知寡理深必信少。前明一乘之道。則旨玄致邈。冥然絕朕。近識之徒。取信良難。自下。明不可妄為人說。厲言䔍席。向方之徒。安得不自鞕信悟之矣。法印。一乘妙理。理無壅滯。如王者之印。無所不通矣。此人罪報。將欲流後代。於[2]便道宣天下。故設得失之軌。以誡人也。法華經者。無義而不包。無善而不備。若順之者。則無福而不集。逆之者。則無惡而不有。故廣列罪福之報。以表斯意也。
信解品第四
四大聲聞。雖因譬得悟。悟既在後。迹似未審。故自說窮子。以表其解。解必是審。謂之信解。亦因茲重明先三後一之道。從佛所聞未曾有法。昔謂三異。今聞是一。乃授身子無上道記。從佛聞此之音。此聞所未聞。因此自證。所得非望。欣喜倍常耳。
即從座起。自下三番序。所以歡喜之意也。從居僧之首至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A24]已得證。情表望絕。第一番也。往昔說法既久。第二番。往日聞佛說波若諸經。聞之疲懈。唯念空無相而[A25]已。永無淨佛國土化眾生心也。又今年[A26]已朽邁。第三番。既近後[3]邊身。春秋朽邁。朽邁故。於無上道。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無上道記。心甚歡喜。向三番。是自岸之過。今忽聞授聲聞記。情踊無岸。則無量珍寶。不求自至。歡喜之義。顯於茲矣。
樂說譬喻。小乘之人。本無大望。唯在二乘。重為之設譬。自下三段。明所以無量珍寶不求自得義也。第一明四大聲聞。昔日[A27]已於二萬佛所。蒙釋迦道。被結乎父子義。第二明其神機冥著。釋迦府應。為說三乘之教。第三為其說法華一極之致。因此遠顯佛義。近助成所聞也。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第一段明父子義。昔受菩薩時化。化理本一。一從佛生為子。佛即父也。受化始爾。為幼稚也。捨父逃逝。受化始爾。果未[4]來至。還深世或。或走正道。皆化而去。為捨父逃逝。久住他國。化境自然。為本國。生死橫造。為他國。去化日遠。為人留滯。為住也。
或十廿至五十歲。五言五道。十言住久。不定故或也。年既長大加復窮困。去化既久。為長大。跉跰生死。為窮困也。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周遍五道。無處不求。為馳騁四方。長則求於大樂譬樂。窮則求於小樂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或報不可頓受。為漸。漸之非本處。為遊行。化勢應還歸悟。為向本國。緣潛牽來。非意欲爾為遇也。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第二段成佛為說三乘之教。佛昔既化積行。常欲求子。子或墮在生死。事乖為不得。今子昔緣應至。而著生死樂。情異於本。父應府就人身作佛。迹不及實。為中止。一乘之理。可以防非為城。十方歸化為一也。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雖在人身作佛處。理無非法。斯則富有法財。而無窮極。金銀瑠璃至悉皆盈溢。七聖財寶。無能𨶳闞。為倉庫。理過於言。為盈溢。多有僮僕臣佐吏民至牛羊無數。外道為僮。眾魔為僕。必歸從化。義曰僮僕。菩薩為臣佐。助宣正化。聲聞為吏。防撿邪非。三界眾生為民。佛所統王也。象馬牛羊者。三乘五通諸功德也。車者。理運無方也。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外化為出。出化彼行。為息利。利入所化。周在五道。為遍他國。商估價客亦甚眾多。菩薩受法。以化十方。為販賣者也。
時貧窮子遊諸聚落至所止之城。昔緣牽向父所止城。理為至也。
父每念子至五十餘年。慈悲之念。念之乖理。而子受化之後。迷淪五道。為五十年也。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謂未曾向人說二乘成佛。佛之大慈。本欲拔苦。而彼樂生死。真化則逆。要須權三。三順微心。然後可造之一也。但自思惟。心懷悔恨。唯恨本化不濃。致使還或流轉。悉為慈悲。無方設辭耳。
自念老朽至每憶其子。老朽者。謂後邊身也。無有息。謂未說二乘作佛。慮無上法寶。無所付嗣也。
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昔所行善。以取世樂。為傭賃。而實非善受。故自昔緣。為潛到父舍。大乘之說。為父舍。所由出處。為門。本緣應入。而情牽不受。故躊躇其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机承足。昔緣使見大乘說旨。為遙見父。理為法身。所處無畏。踞師子床。住足恒在無為。為寶机承其足也。
諸婆羅門至恭敬圍遶。如此諸天。皆自持憍傲。而皆宗事者。理伏之然也。以真珠瓔珞。莊嚴其身。形無非法。則是法寶莊嚴其身也。
吏民僮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奉教信手。執無漏慧拂。義為侍立左右。拂塵嚚也。羅列寶物。出內取與。陳顯法相。必使彼得。彼得乃義歸於[A28]己。為取與也。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父理能伏其情。為有力勢。伏情之所畏。為恐怖。含大之機。扣聖為見父。而情或翳心。未能受大。為悔來至此。竊作是念至非得物之處。含大之機未著。廣設辭如此。不如往至貧里。三界為貧里。修五戒十善。求人天之樂。為易得也。若久住或見逼迫。久住必使行大道。使行大道者。必為物。為物者。功不在我。功不在我者。使見強使。為他作也。疾走不樂之至。患去速也。
見子便識心大歡喜。昔緣微發。為見子。子今雖復情逆。後必悟大。是故歡喜。冥機微至。而[A29]己不知。為忽自來。即遣傍人。丈六非所以佛。為傍人。傍人欲設大化。為遣使。往大是先急。為追也。疾走往捉。大乘妙法。為堅執之理。理不容間。為疾也。窮子驚愕至何為見捉。出非本意。為驚愕。甚逆其情。為稱怨大喚。猶無犯而致執也。
使者執之逾急。大乘執之。轉功其情。理終不捨。為強牽也。
于時窮子自念無罪至悶絕躃地。情甚不樂。有過無罪。而致執大化。[1]其乖其心。為悶絕躃地也。
父遙見之至勿強將來。廢不作大化之念。假語前使云爾耳。
以冷水灑面。若稱以大化。化之則悶絕矣。今但息大化。其便醒悟。水灑面者。以表此義也。
使者語之我今放汝者。亦假語云爾。
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二人者。為二乘法。作念欲施。此為遣。隱實為密。理不光圓。為形色憔悴。內解不明。為無威德。如此之人。則非王使也。
汝可詣彼至倍與汝直。順情非本。為徐語。使作行而與樂。為作處。所與超於世間。倍與直也。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法在人行。為共作也。
窮子先取其價。受使所語。為先取其價。情怙無疑。為尋與除糞。
又以他日至污穢不淨。神通寄在六情。為窓牖中見。身非功德所成。為羸疲。結使受之。為塵坌不淨也。
即脫瓔珞至塵垢坌身。隱法身妙餝。為脫瓔珞之具。示菩薩作佛。不虗外好。為著垢膩之衣。亦是結使所受生。為塵土坌身也。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不行無漏。為執除糞器。便易為右手。似若防漏。為狀有所畏也。
語作人汝等懃作。鹿野轉法輪時。義言如此也。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佛理絕人。府示得接耳。
後復告言至當加汝價。入無漏道後。定不還生死。為常此作不復餘去。所得之樂。過七方便。為加汝價也。
諸所須至須者相給。無漏諸功德。無所乏少。為鹽酢之屬。二乘神通。本自局弱。為老蔽使人也。
無有欺怠至如餘作人。其情安小乘法。謂之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餘作人者。謂七方便。七方便則有此惡也。名之為兒。得無漏。名似佛子。未言真子耳。
窮子雖欣此遇至常令除糞。見諦思惟各十。謂廿年也。出入無難。使聞大乘。則出入此理。無疑難也。然其所止猶在本處。聞說大乘教[A30]已。使知是[A31]己之有。彼尚未領。為猶在本處也。
爾時長者有疾至無令漏失。既知使說大乘諸經。如命須菩提說波若。為以悉付教是其物。
爾時窮子即受教勑至亦未能捨。雖受委付。猶未知是[A32]己之物。情故如此。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A33]已通泰。第三段其心轉曠。懷大之機顯。自下會諸親族。名之為兒。斯則為說法華經也。
於某城中。於昔二萬億佛所[A34]已受化。化功未淳。遂捨吾逃逝。遁三界也。跉跰。飄流五道。備甞苦辛。自然而至。上三段。釋所以無上之寶者自然至。義顯此也。大富長者則是如來。自下三番。合上三譬。此合第一譬父子義。以三苦故。佛說三受。以為三苦。苦劇說為苦苦。果變[酉*妾]。說為壞苦。非苦非樂。念念遷。其命過。說為行苦。今言以三苦故者。即以三受也。何者。苦受楚切。乖情起瞋。適故起愛。不苦不樂。恬恬起癡。由斯三受。興三不善根。三不善根既感。發動諸使。諸使紛熾。作身口業。業使相與。招未來報。故言以三苦受諸熱惱。既為生死所惱。則所習非勝。為迷惑無知。樂著小法。自此即合背化流通之事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合第二譬。為說三乘教也。一日之價。貶小乘自足之心。取其曠時積行之功。以比菩薩一日而[A35]已。有少乏極。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恡惜。合第三說法花也。
偈言初二偈。頌品始三番。次兩偈。頌第一譬。求之既疲。自下卅二偈。頌第二譬也。注記券疏笇計寶物者。謂說三乘法。授菩薩記。謂券疏也。薦蓆厚暖。譬泥洹中樂。無不厚足。止宿草菴。作大乘門外。宿小乘菴也。父知子心漸[A36]已曠大。自下七偈。頌第三譬。佛亦如是。自下領略頌內義。殊不委備。臨時宜之。悉皆空寂。明所以無欣樂。大意以諸法性空。難可窮究。窮究乃得成佛。以是不欣也。
妙法蓮華經疏卷上
校注
[0001001] 目錄新作 [0001002] (笠ハ竺ニツクルベシ。[○@編]) [0001003] 又字原本不明 [0001004] 豪與毫同下同 [0001005] 言字原本不明 [0001006] 者字原本不明 [0002001] 烈與列同 [0002002] 政與正同下同 [0002003] 母疑人 [0002004] 曰疑故 [0002005] 任與姙同 [0002006] 至字原本不明 [0003001] 昔疑首 [0003002] 然與燃同 [0005001] 云疑玄 [0005002] 丈或大歟 [0005003] 說字原本不明 [0005004] 蔭字原本不明 [0005005] 示疑爾 [0006001] 或與惑同下準之 [0006002] 示疑爾 [0006003] 經疑纏 [0006004] 狀字原本未詳 [0006005] 譬疑辟 [0007001] 人字原本不明 [0007002] □疑至 [0007003] 稱原本字体不明或攝字歟下同 [0007004] 府俯音通下同 [0008001] 知疑和 [0008002] 便字原本未詳 [0008003] 邊字原本不明 [0008004] 來字原本不明 [0009001] 其疑甚【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7 冊 No. 577 法華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