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64-A 心經註疏序
佛祖西來。不立文字。云何唄梵之書。富有五千。蓋不立文字。恐依藤附葛者。一滋言詮。便墮纏結。昧却性宗。其五千唄梵。正大闡性宗。斬絕藤葛。要唄梵雖繁。其指歸不外心經一集心經者。誠諸經統會之源也。其曰不生不滅言。過去未來性。固存存也。不垢不淨。言狂愚聖哲性。自惺惺也。不增不減。言壽殀福極性。本如如也。奈彼螾螾不解。無始本旨。妄起生滅垢淨增減諸想。由是五蘊六識。顛倒于中。則藤葛[A1]已甚。纏結[A2]已劇。欲證般若。是猶南馳而北轅。舍樹若仲子滙。唄梵五千之旨。全孕以經。爰為註疏。註者釋彼藤葛。疏者解彼纏結。試讀此編。是即五千餘卷之要領。不立文字之祕藏。則知心經乃諸經之指歸。而註疏又心經之指歸也。具慧照者辨諸。
康熙十四年冬仲下浣今釋合十題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疏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自此至苦厄。是阿難結集法藏時。敘述觀自在菩薩度眾生之功行此是別序。第一句是通篇總冐。行深句。申所修內觀之因。照見句。申所得自在之果。度一切句。申所證菩薩之位。行深三句。是通篇總承。觀者覺也。自則寂照自然。在則如如不動。覺而自在斯成菩薩。自在菩薩。人人皆是。只因六根障蔽。不能觀省。萬情所牽。不得自在若智慧人。一心清淨。靜觀本性。覺自[A3]己斷絕法緣之菩薩。優游自在矣。故觀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薩也。般若波羅蜜多者。菩薩所修之法也。菩薩用般若。觀慧照了。圓融無礙。故稱自在。此自行也。復閔在迷眾生。令其修習此法。改惡遷善。離苦得樂。無不自在。此化行也。菩薩者。梵語菩提薩埵。此言覺眾生有情。但言菩薩者。從略也。行者。修行。深者。幽微淵邈。不可測識也。深般若者。實相般若。菩薩諸行。無不波羅蜜多。綜貫萬善。到徹底地位。非粗心淺智者所觀。時。是見本性之時。即古德所云忘忽憶。夢忽醒之時也。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虗靈之極。自然纖毫不眩。照破種種愚癡。故曰照見五蘊皆空。照者觀也。蘊者。積聚凝結之謂。五。即下文色受想行識也。五者蘊積不散。能蔽真性。惟菩薩能無時不照見。任五蘊之因應往來。無纖毫得而侵擾。故曰皆空。諸苦依蘊而生。既無五蘊。便出生死輪迴。皆得解脫。故曰度一切苦厄。度者。解脫也。一切者眾也。厄者。窒礙不通之謂。能度苦厄。則行深之妙用矣。
舍利子。
舍利。是佛之弟子。智慧第一。佛呼其名而告之。舍如屋舍。比四大五蘊色身。利子者。舍中之本來。主張形骸者是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此發明五蘊本空。所以詳行深之義。以應觀字意也。凡有形者謂之色。即六根之色。六根中人易著相者。色為甚。故摘一色字反覆言之。無形者謂之空。勿謂我說空。便向色外覔空。其實色不異空也。此句撥轉凡夫倒見。言心不可著色也。空不異色句。喚醒二乘人偏見。又不可著空也。然不異之者難會。色空之見猶存。隨釋之曰色不異空者。色即是空也。空不異色者。空即是色也。知色空之不異。而不著色。又不著空。一蘊既然。受想行識。亦如色空之不著也。心所領納曰受。思惟曰想。造作曰行。分別曰識。此一經之要。般若之心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此菩薩復告舍利子也。是諸法者。指前五蘊而言。推明真空本來無蘊也。空本非相。今因論諸法。亦可借諸法之空以明相。故曰空生。乃無相之相也。如此。則非斷滅之空。而為真空實相耳。是真空實相中。妙覺常通。如如不動。有何生滅。一塵不染。求其淨相。尚不可得。而況於污。是無垢淨。聖無所加。愚無所損。有何增減。真空實相之體。原如是耳。若從色外覓空。將不生即滅。不滅即生。不垢即淨。不淨即垢。不增即減。不減即增矣。豈所語於真空實相乎。可見能空。則眾生即是菩薩。不能空。則菩薩即是眾生也。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此至無得。見自初地至大乘。皆當了此蘊空法。以復真體。葢詳申真空本來無蘊。以應自在意也。無即空也。是故空中四字。貫至亦無得句。纔說色外無空。世人又向空中覓色。不知空中無色。必掃盡一切。方顯真空實相。般若神通。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五蘊空矣。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凝而為六根。則有眼耳等。浮而為六塵。則有色聲等。而究之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觸即感觸。法即籌畫心也。無眼耳等。六根空矣。無色聲等。六塵空矣。此空十二入也。入者。六塵六識互涉入也。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界。境界也。見到處為眼界。分別是非處為意識界。無界者。不生於心之謂也。既無十二入。即無十八界。則十八界空矣。十八界者。六根六塵六識也。乃至者謂從此而登天堂往極樂。其所造不可量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性體湛然。但因一念妄動。迷於本性。故爾癡愚。無所明了。入乘菩薩。由是進緣覺乘。不貪念嗔癡而無無明。且并無無明之念而盡無之。乃至無生死苦惱。真性萬劫不磨而無老死。且并無老死之念而盡無之。則十二因緣空矣。乃至者。舉始末而略其中。本性雖空。而其間之層次非一也。十二因緣與五蘊一義。但略則為五。詳則十二。該三世因果。展轉因依。如輪旋轉。無有休息也。
無苦集滅道。
既超生死。并形體亦忘。有甚苦集滅道。苦。謂生老病死諸苦果。集。謂貪嗔癡集聚惑業諸苦因。二者世間法也。滅。謂滅盡貪欲生死諸苦。即涅槃樂果。道。謂戒定慧。及三十七道品是樂因。二者出世間法也。由是進聲聞乘。而無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空一切煩惱而得大自在也。則四諦空矣。
無智亦無得。
由是入菩薩乘。既無五蘊及四諦諸法。可謂智矣。而空則忘諸所有。不自覺其為智。是無智也。到此境界。行道而有得矣。而空則仍是初體。未嘗益所本無。則又何所見為得耶。
以無所得故。
真空無相。人法雙忘。諦空俱遣。欲求其故。亦莫知其所以然。何也。自性本無物。以無所得故也。此結前真空無相。又起後菩薩諸佛得果之文也。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此與下段。詳申度一切苦厄。以智慧觀空。到彼岸也。菩薩之行。不惟空有。亦且空無。不惟空妄。究且空真。是真行之深。而為菩提薩埵矣。菩提者。覺也。薩埵者。有情也。眾生皆有情。惟菩薩在有情中覺悟者。故云覺有情也。薩埵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是所依之法。菩薩依此般若法門修學。功成理足。覺性波羅而圓通。蜜多而曠達。真空湛寂。萬境自如。以下推極言之也。思惟不斷謂之罣。著境不回謂之礙。菩薩內外清淨。諸緣洒脫。心無業縛。更何罣礙之有。凡人憂恐驚怖。皆緣有所執著。罣礙既去。則生死平等。惡緣屏息。復何有恐懼而怖畏乎。夢因想生。想因念起。菩薩忘情絕愛。永遠斷絕迷悟之顛倒。妄憶之夢想。而惡因盡矣。窮盡寂靜。常樂不生不滅之佛果。豈不為大自在乎。所謂度一切苦厄者如此。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波羅蜜多之法。非惟菩薩如是修證。而一切諸佛亦皆共由。上文究竟涅槃。即是佛乘。佛性不二。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無不依此般若法而修妙行。洞見自性清淨。證入真空。得成無上正等正覺也。菩薩舉涅槃。諸佛舉菩提。互文見意耳。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
呪真言也。又祝願也。所求皆遂其願也。佛因眾生習氣深重。不能頓除。故假呪力。令得解脫也。夫菩薩之證涅槃。諸佛之成正覺。皆不外般若而修。故知此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能破魔障。是為大神呪。謂變化莫測之真言也。指前空五蘊言。能滅癡暗。是為大明呪。謂照了諸妄之真言也。指上無無明等言。大者。非小神小明者所可比也。能顯至理。最上一乘。無可復加。是名無上呪。極妙覺果。獨絕無倫。是名無等等呪。指上正等正覺言。言大極矣。重言無上等等。深著般若溥博無際也。此惟真空足以當之。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
此結般若功用廣大。依此修行。則永覺不迷。能斷除一切煩惱生死。及顛倒夢想等。此真實不虗之語。眾生當奉而行之也。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故佛菩薩說此般若波羅蜜多。乃是佛之密語。非下凡所知。呪願其類我。佛菩薩說呪。願諸眾生。皆如我得成正覺。呪即後四句偈也。能誦此呪。則所願無不成就也。試以真言言之。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呪語。總收前文也。揭者昭示。諦者蘊義。波羅。彼岸也。僧者身心清淨之義。菩提者。佛果。薩婆訶。即摩訶莫大之稱也。謂全經之旨。無非昭揭菩薩之諦義也。昭揭菩薩之諦義也。所以揭諦者何哉。葢為彼岸而昭示佛諦也。然此亦非名相可滯。為到彼岸極清淨之地而揭其諦也。由此而證佛果。得菩提。則菩薩莫大之境界。又何可限量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疏(終)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64 般若心經註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神僧傳載唐僧玄奘。於貞觀間。奉使詣西竺。取諸經及圖像。屆罽賓國。道險難前。見有老僧伽。頭面瘡痏。支牀獨坐。謐如也。奘知其有道。遂拜禮於前。冀有所示。僧口授心經一卷令誦之。得山川平易。虎豹潛迹云。摩訶者。極大之稱心體寥廓。四方上下所不能拘。般若者。心之智慧。波羅者。彼岸。即涅槃也。言其巨細該貫。經緯分明。蜜者。包含萬法。猶蜜之醞釀太和。藏納萬卉也。蜜未成則為華味有醎苦酸辜之別。色有青黃赤白之殊。到得成蜜。眾味融為一味。諸色化為一色。菩薩以般若性調伏身心。化眾習氣。歸一圓通。其恬適無異。因般若乃六波羅蜜之大總持。故曰多。多者眾也。一云。波羅蜜三字相連。西方樹名波羅蜜。其果甘美。食之能消一切苦。一切。即多義也。般若。是圓覺妙心。故又直指為心。經者常也。此聖凡同具之常心。故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