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547-A 心經註解序
夫虗空本無也。有氣而有形。有形而有心。有心而有言。有言而有經。則心者有而有。孰疑其為無也。然而虗空心體仍然。自在故名曰無。而經中所言。從無眼界起。至以無所得。連綿一十三字。珠聯貫引。不可阻遏。亦復何有乎。人即無。法自應無。故曰諸法空相。人法俱空。則心本無心。而經亦無經。觀空入定。我與天一。而天反不勝其有矣。惟天不勝其有。所以為天。而佛不勝其無。所以異天。善學者悟其與天同。又悟其與天異。則有而非有。無而非無。非有無。非非有無。斯動靜互根。而可以歸儒。可以入道矣。
萬曆丁巳中秋日來雲居士繼明諸萬里序
心經註解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菩薩即佛祖也。心無罣礙何。其自在反觀內照。時時皆然。此舉其號而稱之。行者修也。深者微也。言菩薩脩行。到微妙處。此作經者之起語也。
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時現在也。五蘊色受想行識也。色者空礙。受者領納。想者妄思。行者流動。識者辨別。蘊藏也。五蘊因積習不散。妄認色身是我。故長劫輪迴。惟菩薩識得色身是幻。常自反照。照見五蘊。淨盡清辨。本然見境。逢物不著。不染聲色二境。心不領納。過去不思。未來無計。不被物轉。不逐境留。物無分別。一槩平等自然。四大非我。六根總虗。出生死。免輪迴。成真仙子矣。舍者屋。舍利子者。舍中之本來。言眾妄皆空。而虗靈不[1]妹也。宋景濂謂。苦厄者諸苦也。寒而不得衣則苦。饑而不得食則苦。勞而不得息則苦。病而不得休則苦。云云。恐菩薩亦無此等苦也。度一切言。其度彼而守此。舍利也。舍利佛採以為珠。故曰子。想佛祖時。亦携之在念也。
按宗泐註。舍利。佛之弟子。為眾請問。故呼而告之。是以舍利為人矣。又按第二尊阿羅漢前。有琉璃瓶。貯舍利數十。又非人也。愚謂前後文。皆無弟子等語。而突出此一段。文理覺不通。且下文又呼弟子名。更無謂矣。
然筆乘載。淨名經諸菩薩。論不二法門。舍利弗默然。天女不之許。是亦以以舍利為弟子也。更詳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也。五蘊以色為首。故色字該得四蘊。五蘊既空。則色不異空。既空五蘊。則空不異色。然非特不異[A1]已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無二相。彼此實一而[A2]已。蓋色蘊雖空。然無色處。乃是真色。則下四蘊可知。眼是色不能見。惟妙性能見是見。見處為真見。則下四蘊。又可知真便不妄。妄便是真。真色復無色。色何異空。無色乃真色。空何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色。皆以空為色也。此言五蘊本空。而一切苦厄之所以度也。乃以起諸法空相之句。
宗泐謂。眾生迷真空。而受幻色。譬如水之成氷也。菩薩因脩般若。而識真空。其猶融氷為水。然色之與空。其體無殊。故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氷不異水。水不異氷。復恐鈍根眾生不了。猶存色空二見。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水即是水。水即是氷也。如此譬喻亦切。然分明曰。眾生迷真。又鈍根眾生不了。則非菩薩之自修。可知矣。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五蘊雖是妄念。然法身只此五蘊。故名為諸法。色即是空。可見諸法皆空相。相即色也。相既空。生滅皆空也。生即是滅。何所增而又何所減。垢淨皆空也。垢即是淨。何所垢而又何所淨。增減皆空也。增即是減。何所增而又何所減。生滅垢淨增減。皆空中色相。無此六相。又有何色。無色又安有受想行識。到此只了得五蘊皆空一句。
(賢首曰。不生不滅者。在道前凡位凡夫。死此生彼。流轉長劫。是生滅位。真空離此。故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者。在道中菩薩等位。謂諸菩薩。障染未盡。淨行[A3]已脩。名垢淨位。真空離此。故云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者。有道後佛果位。生死惑障。昔未盡而今盡。是減也。脩生萬德。昔未圓而今圓。是增也。真空離此。故云不增不減)。
愚按生滅垢淨增減六字。分生滅垢淨。佛果亦得。但既從諸法空相。上來則是萬德[A4]已圓。自然而然。又何有三位。蓋三不即是三無。無者渾然之不。不者有痕之無。空虗世界。何不何無。從何處分界限也。此又對鈍根人言也。不可從。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蘊與根相連。蘊是種根的土。根是華木的本。五蘊空故。六根亦空。如眼雖看不著色上。不著色上。便與無眼一般。下五根皆然。六根清淨。便自六塵不染。既六塵不染。有何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從根上起。只從根上。反照六根滅。六塵亦滅。眼意二根亦無不滅。緣眼。是障道魔軍。著境。自迷迴路。眼界淨。意界安。十八界自然寧靜。此又是斷絕六根要訣。故曰眼觀意動。著物迷真。
(宗泐曰。真空是相之中。亦無六根六塵。此空十二入也。既無十二入。亦無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塵六識。是也。乃至者。舉其始末。而界在其中也。如上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為迷心重者。說為五蘊。為迷色重者。說為十二入。為色心俱迷者。說為十八界。[A5]已上三科。脩學之人。隨其根器。但脩一科。即能悟入)。
(宋景濂曰。眼耳鼻舌身意。謂之六根。猶草木之有根也。亦謂之六入。根則主內而言。入則主外而言。眼見為色塵。耳聞為聲塵。鼻臭為香塵。舌甞為味塵。身染為觸塵。意著為法塵。是謂之六塵。謂如沙塵之障蔽也。根塵二者和合。為十二處。處所也。從見為眼識。從聞為耳識。從臭為鼻識。從甞為舌識。從染為身識。從分別為意識。謂之六識。三者和合。為十八界。界者限也。眾生所以汩沒生死。為三者互相鈎引。不能脫離。真空之中。初無是也)。
愚按六根六塵六識。名十八界。能悟之者。便是十八尊阿羅漢。不能悟者。便是十八重地獄。何以悟之。從無而無。何以迷之。見有執有。執著之者。終身不有舍彼岸而阿鼻。非特十八重矣。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是不光明。百般煩惱。皆從此起。因有無明方有行。因行有識。因識有名色。因名色有六入。因六入有觸。因觸有受。因受有愛。因愛有取。因取有有。因有有生。因生有老死憂悲苦惱。皆因無明為始。若能親見無明降伏。自然三毒滅惡根除矣。然無明是實性即是佛性。實性一轉即佛。如轉慳貪為歡喜。愚痴執著為圓融脫洒。如此一轉。無明安得而盡。言不到盡處而轉故。併無之也。
人有無明。只是懼怕生死。既無無明。更憂甚生老病死。既無老死。常劫如然。豈有窮盡。有窮盡者。是幻境色身。無窮盡者。是真空法相。幻身轉為法身。豈能盡得。盡處是空無老死。盡處是惟見於空。總之只一句空中無色而[A6]已。蓋有固是無。而無亦是無也。
(宗泐曰。此空十二因緣也。亦曰十二支。一曰無明。亦名煩惱。二曰行。謂造作諸業。此二支乃過去所作之因也。三曰識。謂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從托胎後。生諸根形也。五曰六入。於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觸。成胎後六根對六塵也。七曰受。謂領納世間好惡等事。此五支乃現在所受之果也。八曰愛。謂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謂於諸境生取著心也。十曰有。謂作有漏之因。能招未來之果。此三支乃現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謂受未來五蘊。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來世當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緣。該三世因果。展轉因依。如輪旋轉。無有休息。一切眾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緣覺之人所觀之境。大乘菩薩。徹照此境。皆無實性。故云無也)。
按此段正是輪迴之說。然有而實無者也。輪迴有無。豈為利鈍兩根而分乎。有則俱有。無則俱無。大抵宗泐多為鈍根一等。故其言分柝支離如此。
無苦[A7]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既忘其形。即得生死斷絕。更無窮盡。有甚苦集滅道。苦與樂對。空中之樂。其樂自在。苦從何處集也。不曰度一切苦厄乎。滅即是盡。既無有盡。又何有滅無滅。而道常自在也。不曰萬劫不磨乎。如此則智無所用。而得亦無其得矣。得字不帶智字。以得即智之得也。到得處又何消智乎。蓋智慧有不可無時。有不可有時。進道便須有。得道便須無。所謂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也。既無所得。一體空虗。自然人空法空。以得大智慧力。故登彼岸。而復太虗無有能及之也。蓋從人見為有得。從我見為無得。無即得也。得其所無而[A8]已。此正是無苦集滅道地位。
(宗泐曰。無苦集滅道。觀四諦清淨也。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業苦因。此三者世間之法也。滅即涅槃樂果。道即道品樂因。此二者出世間之法也。說此四諦者。欲令眾生知苦斷集。慕滅脩道。離苦得樂也。此本聲聞之人。所觀之境大乘菩薩照了此境。當體空寂。故云無也)。
愚謂從空中無色說起。一連十個無字。可謂無之極矣。至此不應又說世間因果二字。蓋無苦無滅。智[A9]已盡矣。若有所得。而不知其無得也。緣智只為得。既無所得。而又何用智乎。所謂空中無色也。宗說還不是。
(宋景濂曰。非但空中無前諸法。彼知空之智。亦不可得。非但知空之智不可得。即此所知空理。亦不得。蓋一真之性。不假脩證。了無一法故也。愚謂此便是人法俱空的說話)。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想念不斷謂罣。若鏡不面謂礙。既然登彼岸和種性。諸緣脫洒。又何罣何礙。何恐怖。何顛倒。何夢想。無生無死。寂滅為樂。併三世諸佛。一切盡無矣。三世者。過去莊嚴一千佛。未來星宿一千佛。現在賢劫一千佛也。人身中亦有之。如心無其心。便是過去佛。寂然不動。便是未來佛。應現三昧。隨機變化。便是現在佛。各各諸佛。自身俱有。如虗空。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觀其寂滅。永不斷滅。方是究竟。方是究竟涅槃。依智慧登彼岸。調和種性。故能圓滿成等正覺也。阿無。耨多羅上。三藐正。三菩提真。東土翻為無上正真。又云成等正覺也。廓然頓悟。親見無上正真。自知當作仙佛。直超聖果矣。此脩行之極。觀自在菩薩。只是觀此而[A10]已。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無上呪是無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虗。
依般若波羅蜜多。便得無上正真。是這一句呪。是大神呪。神者神通。是大明呪。明者光明。是無上呪。諸法此為第一。是無等等呪。言上之極也。此呪人人皆有。明心見性。皆出於此。既得見性。有甚苦厄。是真實法語。非虗華之言也。
(宗泐曰。四種呪者。蓋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呪。能滅癡暗。名大明呪。能顯至理。名無上呪。極妙覺果。無與等者。名無等等呪。此言亦是。但能破魔障。自能滅痴暗。能滅痴暗。自能顯至理。能顯至理。便是極妙覺果。若一直說下。自覺穩當。而於理末。常不脩也。宗說還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即說呪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神呪之功最大。只此一句。便不宜輕易。必須舉起。下文四句偈。擁護持經。揭諦者人空。又揭諦者法空。人法俱空。二空全忘也。波羅揭諦者。空無所空。彼岸亦空也。波羅僧揭諦者。言諸佛清淨境界。千聖千賢。所共受也。菩提薩婆訶者。言起初發菩提心。更無轉念。忽然悟道。達本性空。即得菩提。也無奧旨。
孤山曰。經師善解義趣。縱然說得天華亂墜。祗為空門塞路耳。故以神呪終焉。然則雖有善解者。無所容其喙矣。愚謂空門塞路之言。最為有理。門本空。而土塞之有。不為無障者乎。最妙。
心經註解(終)
校注
[0843001] 妹疑昧【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47 般若心經註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摩訶大也。般若智慧也。波羅彼岸也。密和也。多眾也。心本也。經徑也。本諸心而經諸行也。然智慧非聰明。情識之謂也。識有生而有死。悟無得而無失。動則不被境瞞。靜則不滯莾蕩。方是智慧也。又何謂彼岸也。言迷生死者在此。超生死者在彼。原無涯岸。任心而分也。又何謂密多也。言煅成一味清淨真心種性。和而無參雜也。心經者何。言靜乃心體。靜外無心。而心外無徑也。是命名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