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䟦多羅寶經玄義
自覺聖智。第一義心。非名相之所詮。奚思議之能入。依染淨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無性。因迷中體用差別。立八種識。識若空華。約悟時顯理偏圓。稱二無我。我同兔角。是以一切佛語。唯傳此心。一切佛心。咸印斯語。語即非語。無勞掃空裏之華。心亦非心。何事覓波外之水。正法眼藏。統權實以同歸。百八句門。徹真俗而不二。窮真俗之致。乃知真俗本融。昧權實之殊。豈達權實一體。悲夫。先哲既逝。後學膚承。畏墮名相窠臼。翻為名相所縛。莫究端倪。喜談直捷法門。遂為直捷所拘。終成淺陋。旭慚薄怙。未踐真修。幸遇上乘。聊窺一線。將申經義。例開五重。第一釋名。第二顯體。第三明宗。第四辨用。第五教相。
第一釋名者。經題八字。七別一通。就別題中。初言楞伽者。此翻不可往。乃大海南岸摩羅耶山頂之城名也。次言阿䟦多羅者。此翻無上。次言寶者。乃此方至貴至重之稱。謂此摩羅耶山。種種寶性所成。諸寶間錯。光明赫𦦨。如百千日。照曜金山。(文出魏譯)故言無上寶也。此則直以說法之處而為經題。故魏譯名入楞伽經。唐名大乘入楞伽經。夫大海水波浪之南。有摩羅耶山頂楞伽大城。俯臨絕壑。四方無路。非神通者。不能遊居。以譬眾生藏識心海轉識波浪之中。有第一義諦自覺聖智境界。逈絕思議。四句咸離。非忘念者。不能證覺也。釋此譬意。略分為二。初分釋。二合釋。初分釋中。復二。初釋楞伽。次釋阿䟦多羅寶。初中又二。初約教別釋。二結成經意。
初約教為四。初明偏真不可往。二明即真不可往。三明離二邊中不可往。四明即二邊中不可往。
初明偏真不可往者。夫眾生六識。依於根海。攬於塵風。起惑造業。流浪無[A1]已。誰知南明彼岸。有妙寶山。山中有城。寂靜安隱。縱令藉佛言教。知有涅槃。譬如遙望楞伽。如何可往。必須四念處慧。息境界風。四正勤力。澄轉識浪。四如意足。發起神通。五根躡足於虗空。五力直上而不返。然後開七覺無門之門。遵八正無路之路。徑登三脫。安隱入城。此則一切外道凡夫仙魔釋梵所不能到。故云不可往也。
二明即真不可往者。夫寶山有城。雖云在海彼岸。實在海中。涅槃山城。當知亦爾。即在生死大海之中。生死大海。既如幻夢。涅槃山城。亦如幻夢。而一切外道凡夫。乃至愚法二乘。咸執三界以為實有。不知三界諸法無性。亦不知無性之性。正在一切差別幻夢性中。自非了達身受心法。等如虗空。成就無生三十七品。知一切法本空無相無作。何由安隱入涅槃城。故約凡外愚小而云不可往也。
三明離二邊中不可往者。夫摩羅耶山楞伽大城。自海龍王宮出。南望觀之。則云在彼南岸。然更過此山之南。復有大海。從彼返觀。則又云在此北岸矣。是知對生死明涅槃。則涅槃為彼岸。生死為此岸。對中道明二邊。則中道如山頂。而二乘所謂涅槃彼岸。還是變易生死大海耳。二乘自謂出生死有邊。入涅槃無邊。作[A2]已渡想。作究竟想。而不知此高山大城。種種諸寶間錯莊嚴。無量華園香樹堂室。古昔諸佛賢聖思如實法得道之處。(文出魏譯)斯乃逈超二種生死大海。若以空作證者。於此妙境。永非其分。故約兩教二乘而云不可往也。況凡外乎。夫眾生無始以來。法爾有八種識。第八名為阿賴耶識。即是全體如來藏心。具足一切染淨種子。由無始來從未悟故。不覺念起而有無明。由無明故。現妄境界。由境界風鼓動心海。遂使轉識波浪。騰湧不絕。然此藏識之中。法爾具足無漏性功德種。雖復熾然流轉生死。而此無漏心性。仍復常住不生不滅。譬如大海波浪之中。寶山大城朗然安住。性無動搖。苟生死涅槃此彼兩岸情見稍未盡忘。決定不能階此常住山頂。故須先以入空道品。離生死有岸。次以入假道品。離涅槃空岸。非空非有。四句咸離。正觀中道。不踐凡小權乘轍迹。如神通力。得詣山城也。
四明即二邊中不可往者。夫山城既在大海之中。則中道豈在二邊之外。苟不得神通。則不惟山城決不可往。即大海亦決不可往也。苟得神通。則山城尚可直往。大海亦何不可往哉。羅婆那夜叉王以神通力。住此山城。遊戲往來海此彼岸。無有障礙。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妙慧。即是自覺聖智。覺了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現境界。心外無法。是故恒居中道涅槃山城。遊戲往來生死涅槃此彼兩岸。自在無礙。彼棄二邊取中道者。譬如枯守山城。不能飛渡大海。何名神通。既無神通。即非夜叉王之眷屬。是故別十迴向。不知中道佛性即一切法。圓教奪之。僅名理即。唯有圓頓行人。了知如來藏心不變隨緣。舉體而為賴耶識海。亦即舉體而為外境界風。亦即舉體而為轉識波浪。亦即舉體而為法性寶山大涅槃城。又復隨緣不變。舉凡八識六塵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乃至五法三自性等。一一無非自心現量自覺聖智境界。所以咸超四句。並絕百非。執之則觸塗成滯。了之則無法不通。此則六道三乘九法界思量分別所不能入。故云不可往也。初約教別釋竟。
二結成經意者。經初歎菩薩德。謂於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究竟通達。蓋是即二邊中。而經中處處或兼用通別二種方便。對破二乘法執。及破凡外我執。則偏真乃所彈訶。即真但中。猶未全棄。的是大乘方等法也。仍須更約五法三性諸識無我。以明不可往義。
初約五法明不可往者。一名。二相。三覺想。亦名妄想。亦名分別。四正智。五如如。亦名真如。一名者。謂世出世間種種名字。或一物一名。或一物多名。或多物一名。皆是世間隨情施設。大般若經目為增語。謂物本無名。雖加以名。名不即物。如喚火不煖。喚水不濕。故知但是勉強假立。非有實也。二相者。謂世出世間色心依正假實諸法。相狀各別。萬象森羅。雖非實有。而仗因托緣。如幻顯現。譬諸翳目所見空華。亦猶夢中所見依正。故知但是俗諦。非真諦也。三覺想者。著相計名。分別一異有無常與無常俱不俱等。由是展轉熏成名相種子也。四正智者。了達名相皆唯心現。不起妄想也。五如如者。妄想不起。則名相本真。如目去翳。則華本性空。如睡既醒。則諸夢自除也。夫於三界名相而起妄想。則有分段生死之海。以析空正智斷妄想[A3]已。永滅三界名相。證得我空所顯真如。乃偏真不可往而往也。夫於生死涅槃名相而起妄想。則為沈空滯寂之海。以即空正智斷妄想[A4]已。三界名相。當體不生。漸達法空所顯真如。乃即真不可往而往也。夫於大乘小乘名相而起妄想。則有萬行難滿之海。以但中正智斷妄想[A5]已。空有名相永得滅盡。分證二空所顯真如。乃離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夫於十界中邊名相而起妄想。則有真常流注之海。以圓中正智斷妄想[A6]已。一切名相當體即中。圓證二空所顯真如。乃即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妄想秪是煩惱。正智秪是菩提。轉菩提為煩惱。如水成冰。轉煩惱為菩提。如冰成水。是故菩提不可往。則煩惱亦不可往。煩惱可往。則菩提亦決可往。眾生往煩惱。即是往菩提。而云不可往者。以迷強故。雖終日行而不自覺也。諸佛菩薩往菩提。即是往煩惱。而云不可往者。以了悟故。煩惱永寂而無可往。菩提圓滿而亦無可往也。名相秪是二種生死。如如秪是大般涅槃。轉涅槃為生死。如空起華。轉生死為涅槃。如華滅空。是故涅槃不可往。則生死亦不可往。生死可往。則涅槃亦決可往。眾生往生死。即是往涅槃。而云不可往者。以眚翳故。空雖無華。妄見起滅也。諸佛菩薩往涅槃。即是往生死。而云不可往者。以離障故。生死本空。而無可往。涅槃本淨。而亦無可往也。是故海既為生死海。則山亦可為煩惱山也。山既為涅槃山。則海亦可為菩提海也。初約五法明不可往竟。
次約三性明不可往者。一妄想自性。亦名徧計所執性。二緣起自性。亦名依他起性。三成自性。亦名圓成實性。一妄想自性者。以我法二執相應之六七兩識為能徧計。以一切緣起名相為所徧計。於中妄計實我實法。譬如依繩而計為蛇。蛇不可得。外道餘乘所計我法。亦復如是。實不可得。但是妄想也。二緣起自性者。由染淨緣慣熏習力。於心性中。變似種種色心假實諸法。所謂八識心王。五十一種心數。十一色法。二十四種不相應行。乃至百界千如。假名有千。實法亦千。國土亦千。種種諸相。種種諸名。非有似有。森羅顯現。無非因緣所生起也。三成自性者。即此緣起諸法。有即非有。唯一真性。圓滿成就。究竟真實。如冰水之性。唯一濕性也。斷三界妄想。滅三界緣起。證我空所顯成自性者。偏真不可往而往也。達三界妄想無性。則三界緣起自寂。證我空所顯成自性。堪入法空所顯成自性者。即真不可往而往也。斷二邊妄想。滅界內界外緣起。次第證二空所顯成自性者。離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達十法界妄想無性。則三土緣起本寂。圓證二空所顯成自性者。即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復次妄想本空。故不可往。緣起如幻。故不可往。圓成常徧。故不可往。復次秖此緣起。名為大海。亦名山城。眾生於中妄計我法。而我法決不可得。故不可往。諸佛於此了達妙性。而妙性真常圓滿。故不可往也。次約三性明不可往竟。
三約諸識明不可往者。藏教建立六識三毒為生死本。於十二處十八界中。雖有意處及意根界。而不明言第七八識。通教但言陰處界三皆如幻化。亦不明言七八兩識。別教正指意根。名為第七。而以第八為總報主。瑜伽論中。以六七八識。通名意地。備顯王所差別法門。蓋是別接通義。圓教亦明八識。而八識皆如來藏。此經云。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唯識云。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皆遣相證性。全妄即真之旨也。有云。經論或立第九菴摩羅識。然按白淨識號。秪約果位識性圓明言之。體即八識。非別有第九也。就此八識辨楞伽者。此經以海喻第八藏識。風喻六塵境界。波浪喻前七轉識。則以摩羅耶山。喻自覺聖智境界也。山在大海南岸。故不可往。以喻自覺聖智境界超諸心意意識。故不可往。粗說如此。細尋不然。夫以六識為海。滅六識乃入涅槃者。偏真不可往而往也。六識為海。了知六識本空為涅槃者。即真不可往而往也。八識為海。轉八識成四智。方乃契會真如法性山者。離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八識為海。八識之性唯一真如。真如不在諸識之外。譬如摩羅耶山不在大海之外。未具神通。則山不可往。海亦不可往也。[A7]已具神通。則山既可往。海亦可往也。是謂即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夫第八王所。本是大圓鏡智菩提元清淨體。第七王所。本是平等性智菩提元清淨體。第六王所。本是妙觀察智菩提元清淨體。前五王所。本是成所作智菩提元清淨體。故六祖云。但轉其名無實性也。倘謂四智菩提種子。有人具足。有人不具。將謂大海南岸。或有摩羅耶山。或無摩羅耶山。可乎。此經云。聲聞人無漏界覺。復入出世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則與法華圓旨無殊。而有時建立五種種性者。乃是為初治地者建立耳。是故凡外二乘。於四智不可往。則於八識亦不可往也。以不知八識之體性無性。不知八識之涯際無際故。諸佛菩薩於四智可往。則於八識亦可往也。以窮盡八識之幻狀無邊。深達八識之實相無底故。三約諸識明不可往竟。
四約二無我明不可往者。一人無我。或名人空。或名我空。二法無我。或名法空。人者。五陰和合之假名也。法者。五陰色心之實物也。我者。自在義。主宰義。外道或計神我。或計士夫。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見者。自在常住。能為主宰。並屬我執。故佛以人無我破之。外道或計冥諦。勝性。極微。四大。時。方。梵天。自在常住。能為主宰。乃至二乘。或計陰入處界。各有實體。或計四微四大。非即自心所現相分。或計善惡無記生死涅槃。各有實性。並屬法執。故佛以法無我破之。當知我法二執。喻如大海。二種無我。喻如摩羅耶山。故云不可往也。夫外道凡夫。非我計我。或云即色是我。或云離色是我。或云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或云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歷受想行識例作四見。則有二十我見。邪惡風浪。浩然無涯。聲聞稟佛止啼言教。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頓破二十我見。證人無我。乃偏真不可往而往也。夫愚法聲聞。妄執陰入處界。是世間實有苦諦。見思煩惱。是世間實有集諦。必因果俱滅。方入無餘涅槃。不知三界依正。猶如空華幻夢。見思煩惱。不在內外中間。秪見塵沙俗諦。廣若巨海。中下者棄而不觀。或三生六十劫。或四生百劫。一槎直泛。冀達彼岸。上根者誓願徧知。必僧祇練行。更百劫集福。廣設船筏。辛勤獲度。若利根三乘。知一切法四性無生。不復更滅。頓證界內二種無我。如神通者。須臾彼岸。是謂即真不可往而往也。夫人我局於界內。其海易渡。法我通於界外。其海無窮。一切三乘迷沒其中。莫之能出。自非窮法海源底。何由稱正徧知覺。是以先觀人無我。度分段海。次觀法無我。度無知海。次觀俱空不生。度變易海。方證二無我所顯真如。是謂離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夫十法界假名。總名為人。十法界五陰國土。總名為法。一空一切空。則人法俱不可得。一假一切假。則人法重重無盡。一中一切中。則人法皆是真如。非我非無我。雙照我與無我。故云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又云。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究竟通達。夫皆空俱遣。一空一切空也。究竟通達。一假一切假也。唯空遣故能通達。唯通達故能空遣。一中一切中也。又三諦皆空皆遣也。三諦皆究竟通達也。三諦皆無可空遣無可通達。而空遣而通達也。如神通者。不住大海。不住山城。能往大海。能往山城。不見有大海山城。而統有大海山城也。是謂即二邊中不可往而往也。初釋楞伽竟。
次釋阿䟦多羅寶者。夫摩羅耶山。種種寶性所成。故名無上。以譬大涅槃山。亦是種種無上法寶之所成也。法寶無量。略攝為十。一諦理無上。二慈悲無上。三定慧無上。四智斷無上。五徧知無上。六道品無上。七方便無上。八位無上。九利益無上。十圓滿無上。
一諦理無上者。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皆是自心現量。心外無法。凡外不達。著相計名。妄想纏縛。障於正智。永隔如如。於依他起。昧圓成實而起徧計。前七識為能熏。第八識為所熏。第八識為能藏。七識種為所藏。更互為因。展轉不絕。妄計我法。輪轉無窮。惑業苦三。如惡叉聚。此經直以自覺聖智照之。了知無始虗偽。不離自心。生死涅槃。本來平等。皆是第一義心境界。不同析體偏空。亦復不同離二邊中。故云諦理無上也。
二慈悲無上者。觀於第一義心境界。生佛本同。凡夫迷之。枉受生死。二乘昧之。妄取涅槃。遂發四弘。拔苦與樂。神通自在。方便具足。經云。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此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同三乘生緣法緣慈悲。故云慈悲無上也。
三定慧無上者。第一義心。照而常寂。名之為定。寂而常照。名之為慧。經云。欲得如來身者。當遠離陰界入心因緣所作生住滅妄想虗偽。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虗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無開發行。夫遠離陰界等者。照而常寂之妙定也。觀察思惟等者。寂而常照之妙慧也。唯心直進者。定慧不離第一義心。全以性德而為修德。即以修德而顯性德。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故名為直。頓階佛地無所有法。故名為進。此是稱性緣了莊嚴。不同三乘別修緣了。故名定慧無上也。
四智斷無上者。破惑顯理。名之為智。理顯惑亡。名之為斷。經云。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夫自覺觀察妄想無性。則何惑不破。離見妄想入如來地。則何理不顯。豈同二乘以生空智。僅斷見思。亦豈同權位菩薩以次第三智。漸斷三惑者耶。故云智斷無上也。
五徧知無上者。夫一切諸法。本惟心量。執之則全真成妄。悟之則全妄即真。是故凡外愚小。不唯名相妄想徧計緣起。八識是妄。縱令緣念思惟正智如如圓成及二無我。亦是妄也。經云。如如與空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生身。我說為心量。此之謂也。諸佛菩薩。不唯正智如如圓成及二無我是真。觀於名相妄想徧計緣起八識。亦即真也。經云。妄想有十二。緣起有六種。自覺知爾𦦨。彼無有差別。五法為真實。自性有三種。修行分別此。不越於如如。此之謂也。二乘捨生死而取涅槃。不知涅槃無性。權乘捨二邊而取中道。不知中道無性。唯有得自覺聖智者。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究竟通達。故云徧知無上也。
六道品無上者。唯心直進。即是圓心念處。一念處一切念處。是名四念處慧。觀察無始虗偽。則二世惡斷。思惟佛地無生。則二世善生。是名為四正勤。宴坐山林下中上修。必具欲勤心觀。是為四如意足。能見自心妄想流注。則成五根。得自在力。是為五力。超度自心所現境界虗妄之想。即七覺支。超度生死有海業愛無知。即八正道。得如來身。即是入圓三解脫門。證於自覺聖智第一義心也。如此圓妙道品。尚非歷別次第道品可比。況是二乘道品所能及乎。故云道品無上也。
七方便無上者。夫第一義自覺聖境。離名絕相。非妄想之所階。是故經令親近最勝知識。分別決斷種種句義。乃至最勝無邊善根成熟。離自心現妄想虗偽。宴坐山林。下中上修。又云。當離羣聚習俗睡眠。初中後夜。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當通達自心現妄想之相。又於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教令應知應捨。又云。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一者善分別自心現。二者觀外性非性。三者離生住滅見。四者得自覺聖智善樂。又為辨四種禪。令知捨邪趣正。由淺階深。又為說二種覺。又令當善四大造色。又為說諸陰自性相。又為辨外道四種涅槃。又為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等。皆為自覺聖智一乘而作弄引。尚非次第二觀為方便道。況是性地四善根等諸方便耶。故云方便無上也。
八位無上者。文中雖或兼明三乘共位。又或獨明菩薩十地。然正意。唯令不由於他。通達佛法。故曰。於彼演說乘。皆是如來地。十地則為初。乃至云無所有何次等。並如空中鳥迹。有即非有。不同歷別權修。楷定三阿僧祇淺深次第。又明聲聞緣覺得此法者。亦名為佛。又謂聲聞。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是則始說三乘。終歸一乘。故云位無上也。
九利益無上者。謂諸菩薩若能唯心直進。觀察外境非有。妄想無性。入於三昧正受。則得如來二種神力建立。一者為現一切身面言說神力。二者手灌頂神力。以此神力建立。令離魔業煩惱。及令不墮聲聞地禪。一切菩薩由此神力。得如來自覺地[A8]已。游諸佛剎。供養諸佛。示現佛身。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悉令遠離有無等見。故云利益無上也。
十圓滿無上者。夫一切諸法。唯是自心現量。本無可取。亦無可捨。凡夫溺於有漏。二乘醉於偏真。皆是自迷心量。割裂太虗。若能觀察外性非性。顯發自覺聖智第一義心。則法界為身。具足無量神力。成[1]辨眾生不思議事。所謂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取捨情盡。理智一如。盡未來時。不增不減。故云圓滿無上也。初分釋竟。
二合釋者復二。初直就此題釋。次約二譯皆加入字釋。
初直就此題釋者。若以偏真為不可往。則正因緣境。為諦理無上。生滅四弘。為慈悲無上。析空止觀。為定慧無上。破除分別俱生二種煩惱。為智斷無上。了達三界依正。一一無我我所。為徧知無上。觀身不淨等。為道品無上。五停心觀等。為方便無上。四向四果。為位無上。降伏界內四魔。為利益無上。證得有餘無餘二種涅槃。為圓滿無上。此則一切仙魔釋梵所不能往所不能有。故名無上寶也。然非今經意也。
若以即真為不可往。則因緣即空。為諦理無上。無生四弘。為慈悲無上。體真止觀。為定慧無上。愛見如虗空不可得。為智斷無上。三界依正同於空華。種種分別而無染著。為徧知無上。觀身淨不淨不可得等。為道品無上。三輪體空六度行等。為方便無上。超二乘地。入菩薩地佛地。為位無上。界內四魔性空寂滅。為利益無上。生死涅槃。同於夢幻。為圓滿無上。此則一切愚法二乘所不能往所不能有。故名無上寶也。由此能通但中圓中。故今經亦兼用之。然非今經之正意也。
若以離二邊中為不可往。則歷別三諦。為理無上。無量四弘。為慈悲無上。次第三止三觀。為定慧無上。破除三惑。為智斷無上。通達恒沙佛法。為徧知無上。觀身非淨非不淨雙分別淨不淨等。為道品無上。十波羅蜜展轉生起。展轉持淨。為方便無上。三賢十聖等妙二覺。為位無上。徧降界內界外八魔。為利益無上。證得三種涅槃。為圓滿無上。此則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往所不能有。故名無上寶也。由諸鈍根菩薩。未能唯心直進。故於無次第中。為說次第。今經雖兼用之。然亦非正意也。
若以即二邊中為不可往。則圓融三諦。為諦理無上。無作四弘。為慈悲無上。圓頓止觀。為定慧無上。妄想無性。三惑不生。為智斷無上。於五法自性識二無我究竟通達。為徧知無上。觀身實相等。為道品無上。宴坐山林下中上修。唯心直進。為方便無上。於彼演說乘。皆是如來地。為位無上。魔界如即佛界如。轉魔界成佛界。為利益無上。覺人法無我。了知二障。離二種死。為圓滿無上。此則權位菩薩所不能往所不能有。而能接彼權位三乘。轉彼愚法聲聞。誘彼外道闡提。一切皆令得入其中。故名無上寶也。正是今經意也。初直就此題釋竟。
次約二譯加入字釋者。如來從龍王宮出。觀見摩羅耶山楞伽大城。即便微笑而作是言。昔諸如來應正等覺。皆於此城。說自所得聖智證法。非諸外道臆度邪見。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界亦當為羅婆那王開示此法。爾時羅婆那夜叉王聞[A9]已。與諸眷屬請佛入城。佛受其請。乃入彼城而說此經。故唐譯名大乘入楞伽經。魏譯云入楞伽經也。今約此義釋者。楞伽。即境無上也。入。即智無上及行無上也。名字入乃至究竟入。即位無上也。始終不離大海摩羅耶山。能入是般若。所入是法身。能所和合是解脫。即三法無上也。如來觀機。彼王誠請。即感應無上也。彼王乘華宮殿。往世尊所。妓樂歌讚。兼復勸請大慧菩薩問法。佛入其城。現神通力。令王開悟。即神通無上也。一百八義。三十九門。即說法無上也。大比丘僧及大菩薩。從彼種種異佛剎來。即眷屬無上也。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即功德利益無上也。上來釋別題竟。
次釋通題者。梵語修多羅。或云有翻。或云無翻。智者大師和融有無。故於翻五含五。各申教行理三。具如法華玄義。茲不復出。又此方聖說為經。賢說為傳。修多羅既是聖說。故直以此代彼。稱之為經。經者。法也。常也。法者。軌持也。常者。不變也。如來所說一百八義。三十九門。破除外道聲聞惡見妄想戲論分別。令知自心現量。教可軌也。唯心直進。觀察無始虗偽過患。思惟佛地無相無生。行可軌也。常不思議第一義境。理可軌也。從得正覺至入涅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不說是佛說。教不變也。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行不變也。古先聖道。法界常住。如金銀等性。如趣彼城道。理不變也。此教無上。諸餘梵魔天仙乃至二乘所不能宣。即是教不可往。此行無上。凡外二乘所不能修。即是行不可往。此理無上。凡外二乘所不能覺。即是理不可往。通別八字。並屬能詮。名下所詮。一一能令大機眾生歡喜生善滅惡入理。即教行理。以題例經。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斯由不食肉。一切文字。皆能詮也。一切所詮。皆教行理也。以此一經而例一代時教。亦復如是。可以意知。不復委說。第一略釋名竟。
第二顯體者。能詮之文。皆屬於名。所詮之義。有體宗用。體約理性。宗約自行。用約化他。然而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纔涉言詮。便屬增語。雖世間諸物。尚不即名。況理性玄微。如何可顯。是故經云。當依於義。莫著言說也。又云。若不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為誰說。是故菩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又云。若語異義者。則不因語辨義。而以語入義。如燈照色。涅槃亦云。生生等皆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今依此義。故釋名後。仍須顯體。如以指指月。欲人因言以見體也。略為七意。一正顯體。二簡偽濫。三一法異名。四入體之門。五徧為眾經體。六徧為諸行體。七徧為一切法體。
一正顯體者。此經以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界為體。言自心者。心體絕待。非自非他。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非有二。以當體不二故。強名為自心也。言現量者。現。謂顯現。量。謂分量。言一切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乃至十界百界千如等種種諸法。總是唯心所現。不出心之分量。故名為現量也。言第一義者。既一切法。皆唯心現。不出心之分量。則全妄即真。當體不可思議。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唯即與離。二無所目。故名第一義也。言境界者。自覺聖智之所證得。非諸戱論所行之處。離四句相。離心緣相。而實徧為一切法體。不同虗空兔角。但有名字。故名為境界也。此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界。乃一經之所正顯。種種眾行。皆歸趣之。無量功德。共莊嚴之。言說問答。而詮辨之。於五法中。唯取如如。於三性中。取成自性。於八識中。取唯識性。於二無我中。取法無我所顯真如。而此妙體。非異如如成自性等種種名字。非即如如成自性等種種名字。如緣言說義計著者。仍墮建立及誹謗見。是故經云。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也。
二簡偽濫者。夫世間一伎一能一事一物。乃至四禪八定。外道見網。聲聞緣覺所得三昧所證涅槃。權乘菩薩所有神通意生身等。無不皆是自心現量。而不能徹諸法之源。亦不能窮諸法之際。皆非第一義境界也。又據世間伎能事物。乃至凡外禪定諸見。及諸三昧之所證得。莫不自謂是第一義。而不能徹心性之源。亦不能窮心性之際。是以執有者則昧真空。證空者則失幻有。滯二邊者則迷中道。取中道者則隔二邊。皆不得為自心現量也。縱令妙悟泠然。了知心外無法。法法皆是心具心造。苟非獨一靜處。聞思修慧。緣自覺了。向涅槃城。習氣身轉變[A10]已。自覺境界。觀地地中間勝進義相。猶不名為善義菩薩。若但口云不生不滅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緣言說義計著。仍墮建立及誹謗見。何由契會此妙體也。
三一法異名者。先會此經異名。次會他經異名。此經異名者。秪此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界。亦名自覺聖智境界。亦名真識。亦名真相識。亦名如來自到境界。亦名無所有佛地無生。亦名海浪藏識境界法身。亦名如來不可思議所行境界。亦名常住法身。亦名自覺聖究竟差別相。亦名常不思議。亦名如來藏自性清淨。亦名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亦名無我如來之藏。亦名如來禪。亦名一乘。亦名出世間上上無漏界。亦名佛之知覺。亦名佛自得法。亦名本住法。如是等種種名字。皆是一體異名。如以眾指。共指一月也。他經異名者。華嚴經名為法界。維摩經名為不可思議解脫。大般若經名為一切種智。金光明經名為法性。大佛頂經名為如來藏妙真如性。占察經名為一實境界。法華經名為諸法實相。大涅槃經名為三德秘藏。梵網經名為本源心地。乃至諸經論中。各有多名。所謂大圓鏡智。菴摩羅識。中實理心。正徧知海。大寂滅海。大涅槃天。如天帝釋。有千名字。如諸世尊。一一世界。名有十千名字。經體亦爾。並須尋名而悟體也。
四入體之門者。第一義境。雖是自心現量。而種種心量未忘。終難湊泊。經云。如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故於真實義。當方便修。此以行為門也。又云。實義者。從多聞者得。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墮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此以教為門也。統論教門。四四十六。依教起行。行亦十六。今經正破三藏四門。兼用衍教一十二門。且如唯心直進一語。若唯心故空。則通教四門也。唯心故假。三諦隔歷。則別教四門也。唯心故中。三諦圓妙。則圓教四門也。又如妄想無性一句。若云了不可得故無性。則通教四門也。若云更互出生故無性。則別教四門也。若云當體即真故無性。則圓教四門也。通別八門。經雖不廢。而非正旨。今未暇說。圓融四門。應略辯之。所謂非一非四。而論四一。一門一切門。一切門一門也。夫曰心曰想。不可謂無。即是有門。曰唯曰無性。不可謂有。即是空門。為破外道計有我故。說空無相無願等句。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如來藏。即是亦空亦有門。唯心則空而不空。無性則有而不有。即是非空非有門。執之便成四謗。以互違故。融之便為四門。以不二故。約此圓融無礙之門略明觀者。秪此唯心四門。妄想無性四門。便是不思議境。諸佛[A11]已悟。我及眾生云何尚迷。憫[A12]己傷他。上求下化。便是真正發心。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便是善巧止觀。離見妄想。是破法徧。常自覺悟修行方便。當離惡見經論言說。及諸聲聞緣覺乘相。是識通塞。上上昇進。是道品調適。當離羣聚習俗睡眠。是對治助開。諸地漸次相續建立。是知次位。遠離內外境界。心外無所見。是能安忍。到無開發行。如實處不生妄想。是離法愛。當知此經前後勸修之文。十乘意足也。
五徧為眾經體者。依於第一義境界。隨眾生心而為顯示。或實示其全。或權示其偏。或兼或但。或對或帶。或開或顯。或說或泯。千經萬論。宛轉赴機。究其指歸。總屬心量。可以意知。不可言盡也。
六徧為諸行體者。統論半滿權實諸四三昧。皆以第一義心而為其體。此經勅令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當知正是稱性起修。以修顯性。不知體性。宴坐何為。知而不修。體亦不顯。縱令權行未悟此體。然離此體亦無權行。是故徧為諸行體也。
七徧為一切法體者。一切諸法。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收無不盡。而此諸法。一一無非自心現量。若知諸法唯是自心現量。則諸法皆即第一義心。如真金所成諸器。則器器皆是真金。如濕性舉體作冰作水。則冰水唯是濕性。縱令凡外二乘。妄計心外有法。而外法畢竟非有。畢竟無非自心現量也。第二顯體竟。
第三明宗者。宗是修行之要領。會體之玄樞。水性至冷。飲者方知。妙體離言。非修不契。修分正助。正乃名宗。如綱之總挈網目。如梁之任持瓦椽。故顯體之後。急須明宗。此經以唯心直進自覺聖智為宗。唯心直進。名為真因。自覺聖智。名為正果。蓋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時不減。悟時不增。體非因果。而悟此境界以為真因。乃名唯心直進。證此境界以為極果。乃名自覺聖智。是故經云。觀察無始虗偽過妄想習氣因三有。此明破我法二執。以唯心識觀為方便道也。又云。思惟無所有佛地無生。此明全以果覺理體而為所觀。所謂不生不滅為本修行。因該果海。真如實觀為真修道也。又云。到自覺聖趣自心自在。此明與佛同體也。又云。到無開發行。如隨眾色摩尼。隨入眾生微細之心。而以化身隨心量度。此明與佛同用也。又云。諸地漸次相續建立。此明無位次中假立位次。如虗空丈尺。入海淺深。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也。又云。前聖所知。轉相傳授。妄想無性。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此即顯示唯心直進。從因趣果之正宗也。初祖謂二祖云。吾觀震旦所有經教。唯楞伽四卷可以印心。此之謂也。第三明宗竟。
第四辨用者。此經以破外道餘乘我法二執為用。亦以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為用。蓋由外道餘乘。不達自心現量。妄計心外實有我法。故佛應病與藥。為說八識五法三性及二無我以對治之。若復隨言說義計著。謂實有此八識五法三性二無我等差別之相可得。還同法執。故古人云。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當知但是空其情計。遣其執著。而五法自性識無我等。本是自心現量。本無可空。亦無可遣也。何以言之。迷於如如。是起妄想。妄想非智。故於無名相中計名著相。若知名相本空。不起妄想。便名正智。非別有正智可得也。由正智故。知名無名。知相無相。無名無相。假號如如。非別有如如可得也。設有一如如可得。則如如。亦是名相。還同妄想矣。譬如瞖目。妄見空華。瞖病若除。華相本滅。華不起處。即是虗空。非別有虗空可得也。若謂有虗空可得。即建立相。若謂竟無虗空。即誹謗相。當知虗空離有離無。不墮四句。則如如亦離有離無。不墮四句也。如如離有離無。不墮四句。則名相妄想正智亦皆離有離無。不墮四句也。是故如來。為諸眾生顯示迷悟差別。方便建立五法。以破斷見。因諸眾生轉計五法實有定法。又復方便遣空。以破常見。是則雖建立而非有。雖遣空而不無。五法既爾。三性八識二無我等。例皆可知。依他如幻。無實我法。橫計我法。便為妄想。悟二無我。便顯圓成。依藏識海。起七識浪。若云定一。不應起有先後多少。若云定異。應非水體。是故偈云。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斯乃破立同時。空有不二。不墮四句明矣。凡外於識自性相應及所變影。不能了知唯是心量。妄計有我。故為開示人無我理。豈於心外別有一理。名為人無我耶。餘乘於識自性相應及所變影。不能了知唯是心量。妄計有法。故為開示法無我理。豈於心外別有一理。名為法無我耶。是故此經。總破一百八句。別破外道異因。及七自性。有種無種。自相共相。乃至三乘五性。建立誹謗。有無一異俱不俱等。又復為說四大造色。諸陰性相。妄想分別。三意生身。有無有見。宗說通相。語義。智識。相續解脫。離於世論。破外涅槃。破外無常簡滅正受。生滅剎那。種種變化。而終之以不食肉門。可謂執無不變。疑無不遣。故使菩薩依之進修。永離戲論妄想分別。唯心直進。速到自覺聖智。克證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界也。第四辨用竟。
第五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若約五味分別。即是生酥。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明三是權。顯一是實。外道與愚小並破。即空與圓中並陳。蓋是以圓接通。以通入圓。於七種三諦中。乃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也。於五種三諦中。乃有漏為俗。無漏為真。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為中也。經中雖亦列明別十地相。而隨即云無所有何次。意在頓超直入。不局三祇漸次。故非歷別法門。乃接引界內利根。令成界外利根。即事而理。即真即中。故為禪宗之正印也。略明五重玄義竟。
楞伽阿䟦多羅寶經玄義(畢)
校注
[0483001] 辨字疑辦【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7 冊 No. 328 楞伽經玄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