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起信論註
[3]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述曰。次下第二明正宗分。於中有二。初舉益許說。後正解所說。此初也。言論曰者。簡論異經辨能詮教。有法等者。舉所詮法顯有勝益(□簡論異經辨能詮教者。答。論自別經自別。論則賤。論只是教 經則甚深理。所以此論各自別。所以言者簡論異經。辨能詮教論只能詮教有法等者。舉所詮法。論則能詮教。有法等者所詮道理。則名能詮所詮。此教則能詮理。已能詮教。教則能詮理。故云能詮所詮。有法能起摩訶衍是故應說。答。摩訶衍者。問。是眾生大乘心。答。有眾生於大乘能起信心。則是顯能有大勝益事。是故□□者顯能詮教。應頭說也)。
□能詮教有此所詮。一心二門三大等法。能起眾生大乘信根。此能詮教決定應說。大乘信者。即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答。則信己性□。則信自許身中心真如□共佛一種則知心□□動無前境界。□中則能猛利永不轉)此信決定能持能長自及餘善故名信根(問。何名能持能長。答。若有眾生信則能增長一切善行故名自及餘善。猶如養一箇小樹。若養得根拔苗自成就故名能持能長)故名信根。
論說有五分 述曰。次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依數列名。後依名辨相。此初也。
論云何為五。至勸修利益分(最下文是也。為鈍根舉益勸修行也)述曰。此依數列名也 言不自起製必有由。名為因緣。彰別餘段故稱為分(問。有何由。答。夫事有因。是發起。因事發事□有一箇人語。無事不語。皆有因緣。是發語)彰別餘段故稱為分者(一段一段義也。亦名一段□別義者箇義則□箇義則別)故名彰別餘段故稱為分 由致既興略標綱要。令物生信(答。綱者大綱。望是一箇要事故名綱要)名立義分。宗要既略。次宜廣釋令其生解。名解釋分。依釋生解。次宜起行。令起行故名修行信心分(修行信心下所謂四五行。信謂信根。本行謂五行及至觀等是也)雖是行儀鈍根懈慢舉益勸修。名勸修利益分。
論初說因緣分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別釋五分即分為五。初因緣中復分為二。初標舉分名。後別顯其義。此初也。言因緣者。是所以義。所為義。發起義。是因緣義。
論問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 述曰。下答有三。初舉數總答。次依數辨義。後結答所問。此初也。
論云何為八一者因緣總想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述曰。次下第二依數辨義。別辨八因即分為八。於中初一是總相因。其後七種是別相因。言總相者。有其三義 一通諸論而作所以(答。通諸論而作所者。次一段義通一切十二部經。總言謂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二通諸根而作所為。非唯彼不定聚故 三通諸分而作發起。非唯正作立義因故 解釋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顯示正義者。正釋所立大乘法義。所顯非邪故名正義。以教辨明故名顯示正理。既陳情惑斯遣(答。若見道理情惑則除。答。情惑者則是妄相也。妄相情有理無故名情惑斯遣)第二對治邪執。二見妄著故名邪執(答。何名為邪執。一者人我執。二者法我執)以教令除名曰對治(答。對者可破壞故。可對治故。皆不可壞。問。何者是對治。答。我見人見皆妄執。妄執皆妄相。不可壞故。故名可破壞故)邪執既除依階趣正故有第三發趣道相。本覺虛通目之為道(問。何者是本覺 答。本覺者根本真如。在凡時則是本覺。若知後成佛則名始覺。因之為道者。答。目亦名心眼。亦名定惠道者。則無分別平等一如)起行向之名為發趣(問。起行向之向何處去。答。只取無上菩提。過去佛亦行此道[4]德成正覺。未來佛亦行此道德成正覺)趣之狀名之為相。似教宣示名為分別。
論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辨此三名即分為三。初釋第一顯示正義。復分為二。初總釋釋上總立。復即別釋釋上別意。初總釋中復分為三。初依法開門。二初其二門。三二門該攝。此初也。緣分為三。初依法門者。一總源心如來藏心也。含其二義謂如來藏。一總源心含其二義。一約體絕相門謂一心。性非染淨等無差別。諸相經依此說眾生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凡夫彌勒同一如等(答。煩惱則是真如眾因。只由因以復得佛果)故言。眾生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凡夫彌勒同一如等。二隨緣起滅門。隨無明熏變成染淨。染淨雖成染淨性恒不動。正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則生滅本覺義也(答。正由不動能成染淨。答。猶如水體正住則是波。正波時則是□□。皆不失水性。是故不□□□□□真如妄相發妄相。是故真如界作用猶水正波□□是水□作用水正住時是波□體)依此經說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又說。如來藏為善不善因。若生若滅受苦樂等然。此二門舉體通融。體無二齊限不分假名為一者。是諸答齊限不者。此真實上染亦不可德。得亦不德。一亦不□。立異亦此是絕相門教。故言假名為一。一亦不可德法中真實之性。性有智故說名為心。非謂虛實一心等也。緣此是故諸法中真實之性。從使被妄相熏動本水性恒不失。是故雖與諸波作體性不被而有妄變故真實之性。
論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述曰。此列二門也。即體絕相名真如門。隨緣變動名生滅門。體雖無別而義有異。約義異故。故說為門(答。真如生滅舉體則是一義。若舉生滅則有二門。故說為門)。
論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述曰。此下二門說攝。於中有二。初正顯。後釋成。此初也。即釋立中是心即攝世間法等(答。等者等取真如生滅二門說攝。世門則是生滅。出世門者則是真如)故言等。上以一心說二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是故染淨染淨皆為通相。所攝故。真如門總攝諸法。生滅門者。即此真如與緣和合變作染淨。而恒不失本真如性。故別相門亦攝真如。是故亦攝一切法也。
論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述曰。此釋成也。此云何者二門。若別不可相從。如本一心未容皆攝。如何二門各總攝耶。故次答云。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如門是心理體。生滅門者是心事相。以彼理事不相離故。舉理攝事舉事攝理。故說二門皆各總攝(答。舉水則是波故波則是水。是故二門皆各總攝)。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所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問。何者則依言說分別。答。真如無言說利四句絕百非。所以順言語便則執著分別。所言者依言說分別)。
論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述曰。此開章略辨也。言如實者。真體不無故。所言空者。真體無妄故。究竟顯實者。由無極顯真故。以無妄故。能極顯實故。說如實名為空也。問。何者極。猶如水清石子現一切塵域不住。是名極顯。言不空者。是體相故。此性功德言無漏者。無離斷等及念漏故。是即如實具有自體及性功德。故名不空)。
論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述曰。次下第三依章廣釋。於中有二。先明其空。復顯不空。初中有三。初略明。次廣釋。後總結。此初也。初句顯其非染相應以釋空義。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故名為空。云何染法不相應耶。次句釋云。謂離差別所相故。何故離此所取相耶。後句釋云。以無能取妄心念故。即妄心境情有理無。真體相理有情無。無故與染法不相應也)。
論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答。當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眾生便著非有非無。將真如體非非有相非非無。非有無俱相。眾還著非非有無俱相。將作真如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眾生還著隨言。將作真如皆不相應)。
論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述曰。此下總結。於中有二。初順結前義。後返結釋疑。此初也。妄染塵沙難不遍舉。今總略說一切妄心所不染觸故說空也。答。妄染塵沙者。妄相猶如塵沙一眾不可遍舉。今總略說一切妄心所不染觸故說空也。空者表妄得名也)。
論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述曰。此返結釋疑也。恐明說空便成斷滅故。此釋云。遮諸念相假說為空。若不遮妄不說空。故真既不空故非斷滅。是故顯真性空而不空)。
論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 (述曰。此下第二顯不空義。於中有三。初牒前空由明妄空。方顯不空真實體故)。
論即是真心至常恒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述曰。此正明不空也。即是真心者。空無妄。即是真心。總舉不空。真心體大不生故。常不死故 恒我故。我者自在義。猶如大海不變無念故淨法滿足。性德雖多舉其四。即是不真心相大具此體相。即名不空)。
論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述曰。此釋外疑也。恐□不空疑存有相故。念遮云。雖曰不空無有相而可執。取下釋所以非妄念。所行境界唯是證智所體會故。即顯真心不空而空也)。
論心生滅者依如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心和合 (述曰。上來已釋真如門竟。次下第二釋生滅門。於中有二。先生滅心法。後辨所示之義。初中有二。先明□□生滅。□□□□相資。於中有二。先體就總標。後依義別解。總中有三。初標體。次辨相。後立名。此初也。如來藏者。即是清淨不生滅心無明熏舉體動作生滅心也。答。如來藏者。於生滅門語)。
論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 (述曰。此辨相也。如來藏不生滅心舉體□故不離生滅。生滅心相無非真故。故亦不離不生滅心。如是不離名為和合。但是不生滅與生滅和合。以是向末隨緣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非向本歸真門故。非一異者不生滅心。答。向末則鈍是生滅。無鈍淨真如。向本歸真如者亦是鈍淨真如。答。真如與生滅相和。是得成和合義故言不非一異。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失真如心性故心與生滅不一。若定一者生滅盡時真心應滅即墮斷邊。若定異者無明熏時心應不動即墮常邊。既離二邊故非一異。非一異故方成和合)。
論名為阿黎耶識 (述曰。此立名也。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者。名為阿黎識。阿黎耶者。訓翻無沒。謂如來藏。不生滅心雖隨無明而成生滅。如來藏體無滅沒故功德相無失沒。故法身妙用無隱沒。故此三箇是前體大相大用大也。正名阿賴耶義。答黎耶賴耶義則是一。只猶語昔經重有異譯為藏。所成生滅而為所熏。與前七識為因果故。能藏諸法於自體中。藏自體於諸法之中。又為我愛之所執藏。我見所攝故名為藏。離我見時無此名。故到七地菩薩為業識盡。故不執我故則得阿耶名任運自在。若唯生滅不異七識。若唯不生滅不異如來藏由。二和合成黎耶矣。若是阿黎識是七識家因果第八識所攝故。故第八識為因果也。此前七識第八阿黎識得坐故為因果也。亦名為主。此八識鈍是生滅故只名阿識不名為藏。若如來藏向歸真門故。故名藏。亦攝藏一切生滅不生滅三大等義。攝在其中故名為藏)。
上開章中直言覺不覺。覺者本覺眾性。不覺者則屬始覺隨緣門中。隨緣門者生賊也。答。覺者約性德。
論一切眾生本覺真如共諸佛體性一種 難曰。一種未起智照則言覺義則屬性德。覺者對染翻得名。下文則言本覺者。因此性德能成果位則。是名本却歸本源。當顯始覺法身。是故德本覺名故(此明本覺。以了)此則明始覺也。
論始覺義者對本覺義(述曰。此略明始覺也。言始覺者牒其名也。依本覺故有不覺者。明起始覺之所由也。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者。正顯所起始覺之義。謂即本覺真淨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故。依本覺有不覺也。而以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起厭求等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依不覺有始覺也)。
論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述曰。上略明二覺。次下第二廣顯二覺。於中有二。先明始覺。後顯本覺。前中有三。初總標因果滿非滿覺。次廣寄四相釋成其義。後顯始覺不異本覺。此初也。言心源者有其二義。本覺真如為染心源。業相細念為諸染源。持業依主二釋皆通謂究竟位覺。本覺心本無所動。今無所靜覺。業識心本來無生。今無所減覺。此源者名究竟覺。即佛果位。縱有所覺未至。此源非究竟覺。即等覺前也)。
論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述曰。此顯覺者之德。若妄未息不知一心本無相念。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知眾生體即無念。佛無念體與彼平等故能遍知諸念無念。答前文四相。於漸覺位門則言眾未至究竟覺只緣無明未盡。真如門中本無相念亦本覺不覺只緣妄未息。不知一心本無相念。答。若一切眾生若未息共佛體玄隔所以不知佛體無念。若至本真如心源得於無念。則知眾生體即無念佛無念體與眾生體平等無別故知一切諸念本來無念)。
論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述曰。此即第三始不異本。文中標釋而實無有始覺異者。此標始覺不異本覺。以四相下釋成四義。以彼四相無別自體。可辯前後故言俱時。答 真如中更無有別地。四可得故言俱時。只依麤細念覺時有差別而有前後故言而有。離心無有俱時前後自性可立故言皆無自立。離心無性即同一覺故言本來同一覺等。此總意云。既覺四相說為始覺所無故能覺亦無。故無覺異於本覺)。
論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述曰。廣始覺竟。下廣本覺。於中有二。先明隨染本覺。後顯性淨本覺 故 言本覺隨染分別。既隨緣動故言生。雖隨緣生不失性淨故言與彼不相捨離。此所隨染既有二種故隨此染生下二相。言二染者一謂自染。即在因時由無明熏所起染相。二謂他染。即在果時與生同體。答。同體與眾生同體也。諸眾生染即依自染生智淨相。以說從染得智淨故。由他染生不思業。以化染生起勝業故)。
論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述曰。此列名也所言智者即始覺智淨。謂離染同於本覺果德作用故名為業。助下地測名不思議相者狀也。覺隨染有此當起二相狀故)。
論智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於中有二。先明智淨相。後顯不思業相智。中有二。初直明淨相。後問答釋。然前中亦二。先因後果。此因也。謂於地前依真如法內熏之力所流教法外聞力能修資糧加行善根故言依法力熏習。若登地上契證真如。凡起諸行依真而修故言如實修行。漸漸修習超十地行至金剛位。因行既極名滿足方便。答。滿足則是方便。則是滿足家之方便也)。
論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述曰。自下第二性淨本覺。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前明本覺隨動之門故說隨染。今明本覺不動之故說性淨。此二本既無別體。是顯本覺不動而動而不動也。答。波不離水。水不離波。正波時不離水所以生滅則是真如。真如則是生滅。體非一故。故說不動而動。動而不動也)。
以覺體有四大淨義故與空等猶如淨鏡。本覺四義下文當說。空四義者。第一空無一相能含一切物(答。第一空無一相能含一切物者。答。一切眾生體有垢故色像則不現。故言空無一相)則能含一切物。答。眾生體若淨也。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鏡若淨一切色像悉於中現。問。第二空義離垢顯淨空示現一切物(答。眾生心若離垢則能示現一切物世間)境界悉於中現。答。眾生心者猶如虛空。虛空中若無雲無風塵則能一切間境界悉於中現。亦如淨鏡。問。第三之空義。鏡四義者。答。空無外物體含眾像出垢諸塵垢現像為物用。答。空無外物者只是真如體中本來無妄相。妄相人真如體不得。只緣無妄故一切境界向真如心上現來。故云體含眾像出離諸塵垢現像為物用者。答。眾若干種心總向真如心上現來隨眾生心示現萬化皆能利益一切眾生故名為物用。答第四空義了。由此空鏡以況於真。
猶如龜毛不現。鏡中妄法亦示真如體。上本來無妄故言無法可現。無可現故心境妄法望於本覺非所覺照。覺望心境非能覺照。所照既無能照無故。故言非覺照義也。此顯無有遍計所執實質可現。非覺照(答。遍計所執者。一切眾著一切境界種種分別者。則是真如者。則是無明也。故言遍計所執。真如法中覺所覺亦不可德。皆總是妄故言非覺照義。故實質可現者。如真法中無有一箇實質所現。猶如鏡中妄法不現。妄法總是虛幻實質者猶如實一箇妄法則言實質所現。猶如鏡中妄法不現故言非覺照義)。
下言境界於 中現者准生滅門中覺中似有妄法依他似現 亦不相違(答。他者妄也。故言依他似現亦不相違也)。
論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述曰。此第二義也。因熏鏡者標其名也。能生覺果名之為因。此能內熏故名熏習。能現諸法故謂之鏡。次下辨相文有三。節謂如實不空者出因體也。以有無漏性功德相真實體故。故云如實不實如真異不言也。由不空故方能作彼始覺。正因故不空者成因義也。以一切下釋其鏡義。謂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答。能影者猶如清淨水中能現波相。雖現波相亦不壞清淨水性。真如是妄法中□□言不出者。明心待熏變現諸法而非自出。所變餘不出心故。言入者謂心隨緣熏變現諸法故言此心能攝一切法。縱使隨緣變動亦不異真如。縱使變壞作生滅去亦不異真如。明日為熏成佛去時亦不□□異真如。此心一切真如生滅家因體也。雖見影染體故言不失者。此皆真作體能諸法染淨法也。雖作生滅後動真性不可德。
論染心者有六種 述曰。次顯染心緣起之相。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此即釋上無明所染有染心句。前文所言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此染心者有其六種。然其六染即上意識及五種意。前明依因緣起義故。從細至麁而說次第 今欲兼辯治斷義故從麁至細次第而明。故初第一執相應染。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也。
論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及者兼三賢菩薩。此二乘得二空門因力修未證真如。故言信相應地。述曰。次下別別釋六染即分為六。問。何者是六染。答。前文五種意。今兼取第識則名六染也。前文五意則從細至麁。今兼辯治斷義從麁至細從凡至聖分。分煩惱有麁有細。麁為分別細。為俱生因。此有麁有細。細煩惱。十地菩薩是能斷。若是麁惡煩惱。凡夫能斷。問。何者是麁。如殺生切溢應是猛利麁惡煩惱。凡夫若發心所是麁惡煩惱總能斷故言凡夫能斷也。故言下下品煩惱上上品能上上品煩惱者。則是十地菩薩故言凡夫能斷也。此中第一執相應染即上意識我我所等麁執俱起名執相應忿。污淨心名之為染。此及下二之義如下所明相應。若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能離故。此第一染菩薩人住信相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此位菩薩得人空門見愛煩惱不現行(問。何者現行。一切上上麤煩惱不起故曰不現行。雖不現行種子未正遇緣則起也。)故云遠離非離隨眠(問。何者隨眠。答。二乘人強押伏煩惱種子阿黎耶識中隱在。猶如有眠臥時不煩惱不起。忽然教時煩惱還在。過緣忽起者。猶如種子未正故曰隨眠。亦如二乘人)六識不行修得無色界定則生無界中八萬大劫在。於定中福盡還墮於地獄。何以故。此先修定時有惡願故。於雖得定生無色界無猶先業惡業隨於身行種未亡故(問。有何惡願。答。先境之中修定時在壹樹下坐。其樹一切非矛作聲則向水可邊坐。其水里切虫還作聲則起惡願。言願我捨此身作非矛惡夜叉。若非時食噉切非矛虫。若入水則食噉一切水里虫。雖得定以善業因緣生無色天。八萬劫在其中。以惡願力故其中福盡還墮於地獄。還作夜叉。故曰隨眠種未亡故)。
意在於此也(故遠者麤煩惱則離也。惡業種子等正故曰隨眠意在於此也。此第義了)論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述曰。此言不斷相應染者。即五意者從麁□二相續識也。中名相續。法執相續名為不斷。塵污淨心故名為染。初住已上三賢菩薩修學唯識尋思實智。何名唯識。唯者離四句絕百非真如名亦□□粗斷彼正故曰唯識。問。何者尋思實智。答。實者了了智。世間法非總不所德猶幻無一所實。故名尋思實智。亦名親證。真如方便者。體正故曰方。助道曰故便。漸伏如是法執分別。若一切隨眠種□正故但曰俱正。得地上無漏淨心。證三無性遍滿真如。法執分別種現俱正故淨心地究竟離也。
論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名為智識。念慮染淨名分別智。猶分別此則是淨此則是染。故曰慮也。亦分別智污淨心故名之為染。從第二地至第六地入觀緣理分別時。分分能除故云漸離。若至七地長時入觀故此法執永不現行。猶數數須作意不作則恐失念。猶有作意法執在未能得任運。故曰法執也。第三地猶有分別染淨此則淨法此則染法。此分別智也。問。離何分別。只離分別此則是法此則是染法。到第六地入觀緣理離分別時故分分能除。故云漸離。若至七地長時入觀故此法永不現行。名究竟離。具戒地者即第二地。此地具足三聚淨戒。何三聚淨戒。答。為第三卷經性戒他不犯也。故無相方便即第七地。常作意住無相觀故。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第三現色識。動心現境名為現色。能污淨心名之為染。相應義如下所明。八地能得相云自在。色性隨心名色自在。能澄相土自在真如。菩薩到八地任運自在。八地以前所智惠依無明起。若至八地一切所起智惠從真如起故自在。所變他自在。或變大海變成𦼼樂。或變大地為金餘色。故曰相土自在。或變身為滿虛空。或變身如界子。或生畜生中。或生人中為他眾生故□□□□隨意受生故名自在。或一字中說一切法。或一□□□□說故名如。現色境用從真而起無妄境界。從此永離故說現染此地能離。
論五者能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述曰。此五意中第二轉識。依於動心成能見。污淨心故名能見染。至第九地得無礙智。善知眾生心行稠林。自他無礙名心自在。無明礙心永不現行故能離也[1]。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5 冊 No. 2815 起信論註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