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乘起信論略述序
至覺潛輝異學峯起。不有甄述正法斯訛。故大士馬鳴發揮真諦。括眾論綰群經。破二邊協中道。作此正論以獎將來。福潤河沙聲流法界。張皇教義融會真筌。為學人之宗源作道者之龜鏡。故先賢碩德開釋巨多。廣略之體互殊。是非之途或異。臨文俯義得失交。并有建康沙門曇曠者。幼而好學長而成德。妙閑製述善□清詞。先造廣釋後學賴焉。包含事理網羅邪正。無執而不改有疑而不皆遣。恐初心者仰崇崖而起退望渤海而迷神廼。復探其旨歸為之略述。可謂尋其源而知其流折其檊而得其枝。至如開發題端該談教藏。傍探異說委闢義門。引經證成會論宗趣。法喻周舉問答折疑略而不明。具如廣釋。好博聞者尋而究之。且欲指陳綰攝綱要。澄漪不才喜承餘論揚攉深旨以示方來。冀法鏡高懸真風不墜耳。
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上
將釋此論。三門分別。一明造論意。二顯論宗。三解論文義。初造意者。准論四義及八種因如下廣說。今總略攝以為二義。一令離妄。二為顯真。此二各二。一自。二他。謂諸眾生一心本性非動非靜非生非滅非淨非染。由無明熏動成妄念。流轉生死備受諸苦。今令眾生了自心性本來寂滅。令無動念。有動者皆是無明動念。無明亦無所起。知心無動不起念者契證心源永無流轉。即經所說離自心妄相得自覺聖智。此是法經所說宗要。依所通達而能修行。依自所修能為他說。即經所言宗通說通。宗通為修行。說通為愚者。顯如是義故造此論。
明宗趣者。修有二種。一明所宗。二明所趣。所宗有二。一大乘教。二大乘理。所趣有二。一大乘行。二大乘果。大乘教者。謂說一心二門等教。此能詮教但是假者巧雖實義。是可崇故。大乘理者。謂法與義。所言法者。謂即一心二門之法。所言義者。謂體相用三大之義。此法與義是實所詮皆無虛妄。可尊主故。大乘行者。謂信與行。信謂四信。行謂五行。是修行者所歸趣故。大乘果者。謂大法身。此大身法具體相用。是前所行因所歸趣故。此等諸義下文當說示。廣說者應尋引之。
解論文者。修有二種。先釋題目。後述論文。釋題有三。一釋大乘。二明起信。三釋論字。言大乘者。謂即一心。而言大者。當體立名。以廣包故。所言乘者。寄喻立稱。由能運故。謂此一心能含二門三大等義。凡聖染淨無所不包故謂之大。由此乃能運生萬法。運凡至聖運因成果故名為乘。由此依心能所詮證教理行果。皆名大乘。依大乘心之所起故言起信者。起[3]為發起。謂大乘教是能發起信。謂忍樂心淨為相。是所發起由大乘教。於勝理果發信心行故名起信。所言論者。決判為義。決斷分判理行果義令物生解。故名為論。總而言之。能令眾生於此大乘起信之論。名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者如廣釋明門。
論。歸命盡十方至如實修行等 述曰。以下第二解論文義。於中總分以為三分。初三行頌致敬述意。是序分。論曰已下正立論體。是正宗。其後一頌結願迴向為流通。序中有二。初顯歸敬。後明述意。此初也。將欲造論憑力請加。是故最初歸命三寶。文第二節。歸命二字是能歸至誠。盡十方下顯所歸深廣。所言歸者。有其二義。一敬順義。二報向義。命有二義。謂教命。二謂身命。欲令眾生修佛教命契本心源而造此論。以其身命歸趣三寶憑力請加故云歸命。所歸之中復有二節。盡十方者所敬分齊。最勝等者。所敬三寶。盡十方者。非唯敬佛一方[4]三寶。盡於十方[5]一一剎土所有三寶悉皆歸敬。顯敬周盡言盡十方。三寶之中其初三句顯其佛寶。言最勝者顯佛。三身皆超過故。過小曰最。超因曰勝。業謂業用。謂即佛身三輪三德二利業用。言遍知者。顯佛意業。大智德用。意有大智光明遍照能遍知故。遍知有二。一真智。遍知心真如門恒沙德等。二俗智。遍知心生滅門緣差別等。於此二門理重高鑑無倒遍知。無礙自在者。顯佛身業大定德用。依定發生無礙自在緣色身故。無礙有四。一大小無礙。一一色根雖遍法界。不壞根性不輕根相。二互用無礙。雖一一根更互作用。不受根性不捨根相。三理事無礙。色雖秉然而體性為二。妙體雖寂業用無方。四應機無礙。多機□感身不分而普現。雖皆遍應圓智盡而舉體。由大定故色起自真。義不由他故名自在。總是佛寶自利用也。救世等者。顯佛語業。大悲利他緣德用也。由大悲德能起語業。說緣妙法利他生故。世謂眾生。可對可壞應救濟故。言大悲者。是其能救顯佛悲緣故言大悲。即三悲中無緣之悲。非如凡小我法之悲不常遍。度諸眾生故者。謂假者結德屬人。具前如是三輪三德二利之人名之為者。以下二句顯其法寶。即三大中體相二大。以其用大佛寶攝故。所言及者。有其二義。一相違義。顯此法寶與前佛寶是二事故。二含乘義。非直敬前用大佛寶。及亦敬於體相法寶。顯斯二義故置及言。言彼身者。即佛三身對此法寶得彼名故。言體相者。體謂體大。相謂相大。是前用大法寶化身之體相故。故言彼身之體相也。教理行果四法之中。謂顯理果深圓法故。是故舉佛而記其法。此句正出法寶體相。言法性者。顯此法寶非直與前佛為體相。亦與諸法而為體性。法之性故名為法性。言真如者。顯此法寶雖與諸法而為體性。不同諸法而有妄。實悉非虛妄故說為真。顯非實易故說為如。所言海者喻顯二義。一依喻顯義。法寶隨緣作諸法。性非妄實者。如大海水因風作波。波雖起盡。濕性無實。當知此中道理亦爾。二約喻顯德德。顯法寶。具德如海故。在常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盡等。乃至廣說。僧寶之中有其二句。於中初句舉有德人。僧通凡聖及大小乘。此中所歸大乘聖僧地上菩薩。隨修一行萬行舉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積功所得。以是故言無量功德人。能攝德故名為藏。下句顯人所依行位。如下論說。法力熏習是地前行。如實修行是地上行。滿足方便是地滿位。今舉地上兼記滿位。是故說言如實修行等。
論。為欲令眾生至佛種不斷故 述曰。此述意也。謂對三寶述造論意。文中四句。即為四義。初句顯其所為眾生。眾生雖多不過三聚。一邪定聚。十千劫前未起信者。二不定聚。十千劫中信未定者。三正定聚。十千劫後十住位人。今此為欲令眾生者。正被中間不定聚人。令其信心成決定故。兼通邪正二聚眾生。令當成信增解行故。此句顯其所除之障。障有二種。謂疑及執。由疑迷真故失真樂。因執起妄而種苦因。故下論中顯示正義釋根本義令悟真樂。對治邪執離人我見令捨苦因。故言除疑捨邪執也。次第三句顯所成德位。令眾生依大乘教觀大乘理報大乘果發起大乘正信心行故。言起大乘正信。正信行者。即下論說三種發心四信五行。翻前疑故云信。翻前邪故云正。後句顯其所入之位。欲令得入種性位中定紹佛果。令自依法佛種相續能為他說。令法相續。令他佛種亦不斷絕。由其自他及正教法三種佛性得相續故。故云佛種不斷故也。
論曰。有法能起至是故應說 述曰。次下第二明正宗分。於中有二。初舉答許說。後正陳所說。此初也。言論曰者。簡論異經辨能詮教。有法等者。舉所詮法。顯有緣益。是故應說者。顯能詮教。應法說也。謂能詮教有此所詮。一心二門三大等法能起眾生大乘信根。此能詮教決定應說。大乘信者。即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此信決定能持能長自及餘善。故名信根。
論。說有五分 述曰。次下第二正陳所說。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依數列名。後依名辨相。次初也。
論。云何為五至勸修利益分 述曰。此[1]數列名也。言不自起製必有由。名為因緣。部外餘取故稱為分。由致既□略標經要令物生信。名立義分。宗要既略。次宜廣釋令其生解。名解釋分。依釋生解。次宜起行。令起行故名修行信分。雖示行儀。鈍根懈慢。舉益勸修。名勸修利益分。
論。初說因緣分 述曰。以下第三依名辨相。別釋第五分。即分為五。初因緣中復分為二。初標舉分名。後別顯其義。此初也。言因緣者是所以義所為義發起義。是因緣義。
論。問曰至而造此論 述曰。此下第二別顯其義。於中有四問答難通。此初句也。
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 述曰。下答有三。初舉數總答。次依數辨義。後結答所問。此初也。
論。云何為八至利恭敬故 述曰。次第二依數辨義。別辨八因。即分為八。於中初一是總相因。其後七種是別相因。言總相者。有其三義。一通諸論而作。所以離苦得樂通諸論故。二通諸根而作。所為非唯為彼不定聚故。三通諸分而作。發起非唯正作立義因故。一切苦者。八苦三苦二生死苦。離此總別一切苦也。究竟樂者。無上菩提大涅槃樂。二乘所得非究竟故。非求等者。意顯論主自及眾生非求此等而造此論。
論。二者為欲至不謬故 述曰。次下七種是別相因。唯為此論作所以。故顯正所為非兼被故。唯為發起七處文故。所言如來根本義者。為即一心是本始覺。如來根本。本覺名如。始覺名來。始本不異名曰如來。由此眾生雖有真理未起智。照如而非來。即以如來依心成故說是如來根本之義。如立義分及解釋中顯示正義解釋此義。令彼三賢諸眾生等觀智相應。故云正解。即對治邪執離人我見觀智離倒名為不謬。
論。三者為令至不退信故 述曰。善根成熟即是十方信終心之人。修十善根自分滿足。故云成熟。今為此人說解釋中發趣道相三種發心。令其進入初住已上住於大乘堪任修行不退信也。
論。四者為令至習信心故 述曰。善根微少即是十信中心之人。修十信善未滿足故。故云微少。為彼顯說修行分初四信四行。令其遍修到信滿位。故言修習信心也。
論。五者為是至出邪網故 述曰。十信初心有其三品。謂下中上。其下品人多惡業故。雖無修行而多障礙。為彼顯說修行分中禮拜諸佛懺悔等文。令其修行消惡業障。善談其心不令造惡。漸離癡慢惡業因也。
論。六者為示至二乘心過故 述曰。十信初心中品之人而有凡夫二乘心故。於趣大乘而為重過。為彼顯示止觀等文。令其修行而對治也。
論。七者為示至退信心故 述曰。十信初心上品之人。懼於惡世不見佛故難成信行意無退者。為彼顯說生淨土文。專念諸佛為緣。方便令生佛前。不退信也。
論。八者示至勸修行故 述曰。十信初心三品之人初修行故退易進難。為彼顯說勸修利益。舉彼損益勸令修捨。言示利益勸修行等。
論。有如是因緣所以造論 述曰。前成依數辨義。此即結答所問。
論。問曰至何須重說 述曰。此第三難也謂前八因所說之諸立義分等諸義等諸經中具有。皆為眾生離苦得樂。今造此論重說彼法。豈非為求名利等邪。以是故言何須重說。
論。答曰至解緣別 述曰。自下第四通其所難。於中有二。初略通所難。次廣破疑情。後結明此論。此初也。修多羅中雖有此法者。舉彼問辭縱其所難。眾生已下答其所難奪彼疑情。根行不等者。顯根異同。根謂根性。行謂心行。根有利鈍。心示廣略。故言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者。顯緣增微。緣有二種。一人。二法。人謂如來及佛弟子。法謂經論廣略文義。依此二緣勝緣劣受解故。言受解緣別。根勝緣強雖不假論。根微緣劣寧度論乎。
論。所謂如來至則不須論 述曰。次下第二廣破疑情。於中有二。初顯根緣俱勝不須造論。後顯根緣差別必須於論。此初也。其初二句舉彼勝時以明根勝。能說人下舉佛三業以顯緣強。色業勝者。具相好故。心業勝者。知根器故語業勝者。圓音演故。根緣既勝。此時尚無□□之經。何更須論。圓音一演異類[1]解者。謂佛音聲無障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一切音即一音故。能以一音說一切法無不顯了。又以一音即一切故。能以一音作一切音無不究盡。然一一音悉遍法界。而其音韻恒不雜亂。若此音聲曲而不遍。音而非圓。若由等遍失其音曲。即圓非音。然今不壞曲而等遍。不動遍而善韻。由是義故方成圓音。故佛音聲名語具足。乃令眾生異類等解也。
論。若如來至而取解者 述曰。此下第二顯緣差別必依於論。於中別顯四種根性。即分為四。此初具足二持根性。最利根者依廣經緣而能取解。言自力者即智力。由自智力自依廣經而能解義不假論故。
論。或有眾生至而多解者 述曰。此即第二義持根性。此利根者依略聞緣而廣解義法。不多聞諸經文句而多解者。亦是自智。是故論言亦以自力。
論。或有眾生至而得解者 述曰。此即第三文持根性。此鈍根者自無智故。不自依經而能解義理。以文持能依廣論依他取解。
論。自有眾生至能取解者 述曰。此即第四俱□二持最鈍根者。重文持故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其心唯樂□□。而行唯無依。於文約義豐略論取解。故言心樂總持等也。
論。如是此論至應說此論 述曰。前來已說廣破疑情。此即第三結明此論。如是根性差別既爾。此論為彼第四人故。總攝如來廣大義等。心法廣包故名廣大。二門互融故名深法。三大無際故曰無邊。是佛所證真實理故說是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等。此所證說散在諸經。略皆辨說故言總攝。
論。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述曰。次下第二明立義分。於中有二。初結前起後。後正陳法義。此初也。
論。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 述曰。此下正陳法義。於中有三。初標總開別。次寄句列名。後依名辨相。此初也。總者略也。大乘之理有無量門。今總略說有其二種。
論。云何為二至二者義 述曰。此寄句列名也。法者體也。謂即一心持自性故。軌生智故。名義體故。名之為法。義謂名義。即三大等。依於心體顯其大乘差別之義。然此法義。法多在因。約生說故。義多在果。顯淨用故。法通染淨。□二門故。義唯通淨。唯所顯故。
論。所言法者謂眾生心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於中有二。先法。後義。法中有二。初就體總立。後依門別立。總中有三。初總出法體。次辨法功能。後釋其法名。此初也。此中心者。如來藏心而名法者。為乘體故。謂具隨流不變之義。能含二門攝三大故。即大乘體故。名為法。
論。是心則攝至出世間法 述曰。此辨法功能也。謂此一心體相無礙。染淨同依。隨流返流唯賴此心。是故能攝世出世法。若謂隨流本覺及隨流成不覺。能攝世間法。若不變之本覺及返流之始覺。能攝出世間法。今此唯約生滅門說真門。含融染淨同故。而下真門攝一切者。以彼理事不相離故。由無隨緣成染義故。非攝世間出世間法。
論。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述曰。此釋其法名也。謂依於此法體之心顯三大等大乘名義。
論。何以故。述曰。上總立竟。次下第二依門別立。於中有二。先責總立難。後開別釋成。此初也。心通染淨。大乘唯淨。如何此心顯大乘義。
論。是心真如至體相用故 述曰。此開別釋成也。大乘唯淨。彼淨相用必對深成。即以一心具含染淨故。能顯示自體相用。廢染之時無淨相用故。通染者能顯淨義。如何能示三大乘義。此心絕相則是真如。而以言說所顯義相則一心體之真如相故。此真相顯示心體。是心隨緣所成生滅。而此生滅所藉因緣及此生滅麁細相狀皆依自體而得成故。故生滅等能示自體。此生滅等有染相。故能示體上性功德相。是生滅等染別業用能示自體諸淨業用。既此所示自體相用為大乘義故說依心。顯大乘義以心真如。是不起門與所示體無別異故。云即示。體以無染故不示相用。以生滅等是起動門能所示別故。言能示。以有染故通示大乘自體相用。
論。所言義者則有三種 述曰。前釋法竟。次下釋義。於中有二。先辨大義。後顯乘義。前中亦二。先標。後釋。此初標也。
論。云何三至不增減故 述曰。次下別別釋三大。即分為三。一切法者則染淨也。謂心真如染淨通依故名平等。由平等故在凡加。染而不增。在聖染。染而不減。故名體大也。
論。二者相大至性功德故 述曰。如來藏者有其二義。一者空。謂如來性空無念故。二不空。謂如來藏具性德故。此是眾生如來果性具二義故名之為藏。一攝故名藏。能攝果德。又為佛智所攝藏故。二隱故名藏。未出經時為諸煩惱所隱覆故。言功德者。智光明等照用曰功。離念曰德。而言性者。在真性故。本性有故。無異性故。言無量者。無數量故。無限量故。無心量故。即如來藏具足此相故名相大。
論。三者用大至善因果故 述曰。然用有二。一者因用。內外凡聖菩薩利益。二者果用。佛果三身普別勝益。此用能發有漏善者名生世間善因果也。能發眾生無漏善者名出世間善因果也。此因果益用起自真善無不生故名用大。
論。一切諸佛至如來地故 述曰。此釋乘義。一切諸佛本所乘者。標果望因以釋乘義。即是顯其能乘所乘。由乘此乘成正覺故。菩薩乘此到佛地者。舉因望果以成運義。此即顯其能運所運。以能運因而至果故。
論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述曰。次下第三明解釋分。於中有二。初結前起後。後正明解釋。此初也。
論。解釋有三種 述曰。正明解釋。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依數列名。後依名辨相。此初也。
論。云何為三至發趣道相 述曰。此依數列名也。顯示正義。所立大乘法義所顯非邪故名正義。以教辨明故名顯示。正理既陳。情惑斯建。故有第二對治邪執。二見妄著故名邪執。以教令除名曰對治。邪執既除依階趣正。故有第三發趣道相。本覺虛通目之為道。起行向之名為發趣。[1]之狀名之為相。以教宣示名為分別。
論。顯示正義至有是二種門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辨此三名即分為三。初釋第一顯示正義。復分為二。初則總釋。釋上總立。後即別釋。釋下別立。初總釋中復分為三。初依法開門。二列其二門。三二門該攝。此初也。謂如來藏一總源心含其二義。一約體絕相門。謂一心性非染淨等差別諸相。經依此說眾生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凡夫彌勒同一如等。二隨緣起滅門。隨無明重變或染淨。染淨難成。性恒不動。正由不動能成染淨。是故不動亦在動門。即生滅門本覺義也。依此經說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又說如來藏為善不善因。若生若滅。受苦樂等。然此二門舉體通融。體相無二。齊限不分。假名為一。是諸法中貞實之性。性有智故說名為心。非謂虛實一心等也。
論。云何為二至心生滅門 述曰。此列二門也。即體絕相名真如門。隨緣變動名生滅門。體雖無別而義有異。約義異故。故說為門。
論。是二種門至攝一切法 述曰。此下二門該攝。於中有二。初正顯。後釋成。此初也。即釋立中是心即攝世間法等。上以一心所該二門故。直言是心攝一切法。今以二門通別相收言各總攝。謂真如門是染淨通相。通相之外無別染淨。染淨皆為通相所攝。故真如門總攝諸法。生滅門者即此真如與緣和合變作染淨。而恒不失本真如性。故別相門亦攝真如。是故亦攝一切法也。
論。此義云何至不相離故 述曰。此釋成也。此云何者。二門若別不合相。從如本一心未容皆攝。如何二門各總攝邪。故次答云。以是二門不相離故。以真如門是心理體。生滅門者是心事相。以彼理事不相離故。舉理攝事。舉事攝理。故說二門皆各總攝。
論。心真如者至法門體 述曰。上總釋竟。自下別釋釋上別立。於中有二。先別釋二門顯動靜非一。後會相歸真顯動靜不異。初中別釋二門。即分為二。真如門中亦分為二。初舉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初中有二。初正舉法體後句答釋疑。初中復二。初顯真體。後顯真名。於中又二。初正舉真體。後會相顯真。初中又二。初顯真如為一心體。後釋真如為體所以。此初也。一法界者。即是一心虛通不二故攝為一。聖法之因故云法界。顯該二門云大。總相軌生物釋故亦為法。聖智通遊故謂之門。今顯真如是此心體故。云即是一法界體。
論。所謂心性不生不滅 述曰。此顯真如為體所以。謂心本性不生不滅。不生滅者即是真如。故心真如即是心體。而此心體非前後際可增可滅染淨相故。故說心性不生不滅。
論。一切諸法至境界之相 述曰。此下顯其會相顯真。於中有三。初正會疑執。次結法歸真。後結真無說。此初也。謂有疑云。如前所言。一切諸法唯是一心。若此心性不生滅者。即無諸法差別之相。何故諸法有差別邪。故此釋云。諸法差別唯依遍計妄念心生。若離妄心。即無妄境差別之相。
論。是故一切至故名真如 述曰。此結法歸真也。此有十句。總為三節。初之二句舉所會法。言是故者。是前妄境妄心成故。一切諸法本來空也。次有六句釋其空義。前三句顯性離妄故其體即真。後三句顯離異相故其體即如。離言說相者。非如聲有故。離名字相者。無性可詮故。離心緣相者。無可攀緣故。言悟道斷心行處滅皆即真也。畢竟平等者。無可差別故。無有變異者。無可轉變故。不可破壞者。非可對治故。既皆平等無異等故。體皆如也。下有兩句結歸。真如唯是一心者。法依法起。念不離心。故一切法唯一心也。既此一心體即真如故。一切法名真如也。
論。以一切至不可得故 述曰。此顯真無說也。此有疑云。若一切法無有自性皆是真如無說等者。何故於法而有言說。既有言說應有諸法。故此釋云。實一切法皆真如故非言說等。而有言者唯是假名。但隨眾生妄念安立。非實詮表而可得也。
論。言真如者至因言遣言 述曰。以下第二顯真如名。於中有三。初標立名之意。次顯真體無遣無立。後總結真無名之名。此初也。文中二節。初之二句釋外疑情。謂有疑云。若法真故離名等者。不應復立此真如名。既爾。真如應有名相。故此釋云。亦無有相。謂但假言說為真如。非謂存於真如名相。其下二句轉釋立此真如名意。謂復疑云。若此真如無真相者。何要假名。故此釋云。謂真如者。言說之邊假立極名。為遣餘名言說總處假名真如。此名之後更無名。故猶如以聲而正於聲。此聲之後更無聲故。
論。此真如體至皆同如故 述曰。此顯真體無遣無立。恐聞前說遣真名相謂遣真體強生空見故。遮之云無有可遣。何不遣者。下句釋云。以一切法悉皆真故。諸法無性非虛妄故。悉皆是真故。於真體更何所遣。恐感者聞真體不遣。當情而立強生滅見。故遮之云。亦無可立。何不立者。下句釋云。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以諸法空無別無變故。皆同如而此真體更何所立。
論。當知一切至名為真如 述曰。此總結。真無名之名。真無名故不別說。真無相故不可念。故一切法不可說念。名為真如。
論。問曰至而能得入 述曰。前明正舉法體。此下問答釋疑。於中有二。初問。後答。此初也。疑真絕修二種觀故而為此問。若說真如無說念者。云何依真起方便觀而能隨修。云何於真起於正觀而能得入。
論。答曰至名為得入 述曰。此答也。雖未離念而以念惠觀此說。念常無能所。順於無念故名隨順。離念觀心契入無念。是為正觀。方名得入。
論。復次真如至有二種義 述曰。上明如體離言以明觀智境。釋上立中心真如竟。次下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釋上立中是真如相。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開章略辨。後依章廣釋。此初也。前說無相是觀智境恐生怖故。開二義相。如體無相依言立相。若離於言即唯一味。令信釋故假立言相。即顯不可如言取也。
論。云何為二至性功德故 述曰。此開章略辨也。言如實者。真體不無故。所言空者。真體無妄故。究竟顯實者。由妄空無極顯真故。以無妄相能總顯實故。說如實名為空也。言不空者。具體相故。此性功德言無漏者。無離斷等及念漏故。是即如實具有自體及性功德。故名不空。
論。所言空至妄心念故。述曰。次下第三依章廣釋。於中有二。先明其空後顯不空。初中有三。初略明。次廣釋。後總結。此初也。初句顯其非染相應以釋空義。一切染法不相應故。故名為空。云何染法不相應邪。次句釋云。謂離差別所取相故。何故離此所取相邪。後句釋云。以無能取妄心念故。即妄心境情有理無。真如體相理有情無。故與染法不相應也。
論。當知真如至一異俱相 述曰。此廣釋也。謂修學者聞說真如。隨情起彼有無等見。皆非契真。故皆非之顯真空義。聞有真如。遂存有相。故今遮云。真既無相。非情疑境。云何為有。故云非有相。恐聞非有遂復存無。遮此見云。非汝謂有云非有相。非謂真如是其無相故。云非無相。恐聞皆非。存雙非相。破此見云。非汝有無云非有無。非謂真如。非謂真如是雙非相。故云非非有相非非無相。恐聞非非返存雙。是故遮之云。非汝雙非故云非非。非謂雙存是真如相故。云非有無謂相。雖聞真如非有無等。恐執與法而是一相。復遮之云。諸法無相悉是真如。是更與法而為一相。故云非一相。恐聞非復存實相故。遮之云。非汝謂一言非一相非謂真如與法實相故云非異相。恐聞皆非存雙非相。破此見云。非汝一異云非一異。非謂真如是非一異故。云非三相非非異相。恐聞非非返存雙。是故遮之云。非汝雙非故云非非。非謂雙存是真如相。故云非一異謂相。
論。乃至總說至故為空 述曰。此下總結。於中有二。初修結前義。後返結釋。此初也。妄染塵沙。難可遍舉。今總略說。一切妄心所不染觸故說空也。
論。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述曰。此返結釋疑也。恐聞說空便成斷滅。故此釋云。遮諸念相假說為空。若不遮妄不說空。故真既不空。故非斷滅。是顯真性空而不空。
論。所言不空至空無妄故 述曰。此下第二顯不空義。於中有三。初牒前顯後。次正明不空。後釋外疑難。此初也。將明不空故牒前空。由明妄空方顯。不空真實體故。
論。即是真心至即明不空 述曰。此正明不空也。即是真心者。空無妄處即是真心。總舉不空真心。體大不生故。常不起故。恒乘故。不變無念故。淨法滿足。性德雖多。略舉其四。即是不空真心相大具此體相。即名不空。
論。亦無有相至證相應故 述曰。此釋外疑也。恐聞不空疑存有相故。今遮云。雖曰不空亦無有相而可執取。下釋所以。以非妄念所行境界唯是證智所體會故。即顯真心不空而空也。
論。心生滅者至有生滅心 述曰。上來已釋真如門竟。次下第二釋生滅門。於中有二。先明生滅之法。後辨所示之義。初中有二。先明染淨生滅。後辨染淨相資。前中有二。先就體總標。後依義別釋。總中有三。初標體。次辨相。後立。此初也。如來藏者。即是清淨不生滅心。因無明熏舉體動作生滅心也。
論。所謂不生至非一非異 述曰。此辨相也。謂如來藏不生滅心舉體動故不離生滅生滅心相無非真故。故亦不離不生滅心。如是不離名與和合。俱是不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是向末隨緣門故。非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以非向本歸真門故。非一異者。不生滅心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失真心性故。心與生滅不一。若定一者。生滅盡時真心應滅。即墮斷邊。若是異者。無明熏時心應不動。即墮常邊。既離二邊。故非一異。非一異故方成和合。
論。名為阿黎耶識 述曰。此立名也。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者。名為阿黎耶識。阿黎耶者訓翻無沒。謂如來藏不生滅心雖隨無明而來生滅。如來藏體無滅沒故。性功德相無失沒故。法示妙用無隱沒故。正云阿黎耶。義譯為藏所成。生滅而為所熏。與前七識為因果故。能藏諸法於自體中。藏自體於諸法之中。又為我愛之所執藏。我見所攝。故名為藏。離我見時無此名故。若唯生滅。不異七識。若唯不生滅。不異如來藏。由二和合成賴耶矣。
論。此識有二至生一切法 述曰。上來就體總標。是次下第二依義別釋。於中有三。初顯是心生滅。次明生滅因緣。後辨生滅之相。初中亦三。初開數辨德。二寄門別名。三依名辨釋。此初也。由此識有覺不覺義隨境能攝染淨諸法。二義互熏能生一切染淨果法。
論。云何為二至不覺義 述曰。此寄問列名。
論。所言覺義至說名本覺 述曰。此下第三依名辨釋。於中有三。初辨覺義。次明不覺。後雙辨同異。覺中有二。先略辨二覺。後廣明二覺。初中亦二。先本。後始。本中又二。初顯本覺體。後顯本覺名。此初也。本覺體者。取於一心隨緣門中無念真性。而此真性本無不覺。故云覺者心體離念。此約性德翻染得名。異絕於如故。生滅攝離念覺相者等。彼空界橫遍三際竪通凡聖。故云無所不通。在纏出纏性恒無二。故云法界一相。欲明覺義。與彼出纏如來法身性無差別。故云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既依此覺當顯法身即是果位法身之本故。依法身說名本覺。
論。何以故至即同本覺 述曰。此顯本覺名也。何以故者。責其立名。上開章中直言覺義何故今結乃云本覺。此所結中既攝本覺。何故上標但言覺耶。此即進退二種責也。下釋意云。謂以此覺對於當顯始覺法身得本名故。故下結中而言本覺。以彼始覺至心源時。即同本覺無二相故。無別可對故。前標中但直言覺。
論。始覺義者至說名始覺 述曰。此略明始覺也。始覺者。牒其名也。依本覺故有心者明記始覺之所由也。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者。正顯所起始覺之義。謂即本覺真淨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故。依本覺有不覺也。而以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起厭求等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依不覺有始覺也。
論。不覺心源至非究竟覺 述曰。上略明二覺次下第二廣顯二覺。於中有二。先明始覺。後顯本覺。前中有三。初總標因果滿非滿覺次廣寄四相釋成其義。後顯始覺不異本覺。此初也。言心源者。有其二義。本覺真如為染心源。業相細念為法染源。持業依主二釋皆通。謂究竟位覺。本覺心本無所動。今無所靜覺。業識心本來無生。今無所滅覺。此源者名究竟覺。即佛果位。縱有所覺。未主此源。非究竟覺。即等覺前也。
論。此義云何至是不覺故 述曰。次下第二釋成其義。於中有二。初正寄四相顯其四位。後引經釋成心源無念。前中覺四相位分為四。此初覺滅相位也。此義云何者。四其心源覺不覺義下舉四相釋成其義。今應先明四相之義。然後依義釋文顯位。心性本來離生滅念。而有無明動心令作生住異滅。故名四相。即九相中前之八相。謂由無明淨心起動。雖無能所見相未分。動念初起故名生相。即是第一無明業相。以其初起得生名故。由妄動故而生見相。能所取心成於麁細堅住諸執故名住相。即是轉現智相續相。所住能住法執相故。由法執故。復依異根別取異境起我我所自他異執。故名異相。即執取相計名字相。由我我所受想境故。由我執故。起惑造業能招苦果。能令淨心隱於六道。故名滅相。即是第八起業相也。能成眾生業繫苦故。既由無明動此淨心。初起生相終起滅相。而成眾生六道生死。今由本覺內熏之力。初覺滅相終覺生相。故說凡夫能覺知等。此文四節。如凡夫人者。是能覺人也。即是十信外凡夫之位。覺知前念起惡者。是所覺相。未入信位貪著生死起煩惱業而不覺知。今入信已知起惑業招苦果故定是惡也。能止後念令不起者。辨覺利益前由不覺起煩惱業。今既覺故止不造也。雖復名覺即是不覺者。結覺分齊。雖知是惡妄有制伏。未覺是夢故。是不覺。
論。如二乘觀至名相似覺 述曰。此下第二位覺異相也。文亦四節。二乘觀智等者。是能覺人。三賢菩薩名初發意。得人空門同二乘位。覺於念異念無異相。明所覺相。此二乘等證人空而共知無我。離妄根境從異夢覺。名覺念異。返照異相都無所有。名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者。是覺利益。即我我所名麁分別執著相也。名相似覺者。是覺分齊。雖捨麁執而由未得無分別故。
論。如法身菩薩至名隨分覺 述曰。此第三位覺住相也。文亦分四。法身菩薩是能觀人。十地菩薩證法身故皆名法身。覺於念住等者。是所覺相既證真如得無分別永離二取法執心故。從住相夢而得覺悟。名覺於念住。返照住相竟無所有。名念無住相。已離分別麁念等者。是覺利益。即法執念異前人執及著外境故名為分別異相。後生微細念故。故云麁念。名隨分覺者。是覺分齊。覺道未圓有細念故。
論。如菩薩地至名究竟覺 述曰。此第四位覺生相也。文亦分四。菩薩地盡等者。是能覺人。文中三句顯有二道。菩薩地盡總舉金剛等覺之位。滿足方便是加行道。即是滿足之方便故一念相應。是無間道剎那契理斷細念故。覺心初起心無初相者。是所覺相。根本無明依覺故迷動彼淨心令起細念。今乃證知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心本來淨。故云覺心初起等。非覺悟心而初起也。遠離微細念故等者。明覺利益生相。最細名微細念。此相永無故云遠離。真心性顯云見心性。心無生滅名即常住。名究竟覺者結覺分齊。未至心源夢念未盡。始末同本非究竟覺。夢念既盡心歸本源。始不異本。名究竟覺。
論。是故修多羅至向佛智故 述曰。自下第二引經證誠也。心源無念。於中有四。一引經成證。二重釋前文。三舉不覺之失。四顯覺者之德。此初也。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能觀如是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向智故。以是證知佛地無念。
論。又心起者至即謂無念 述曰。此重釋前義遣外疑也。恐聞前說覺心初起疑有初心是可覺知。故此釋云。前說覺心初起相者。無有初相是可覺知。而言覺心初起相者。覺初念心即無念起。其初動心本來靜故。
論。是故一切至無始無明 述曰。此顯不覺之失也。文中有三。謂標釋結。是故等者乘前標也。是前無念名為覺故。除佛以外不名為覺。以從等者。釋所以也。已從無始至成佛來。無明之念念念相續未曾離故。前對四相故說漸覺。皆有無明故說不覺。故說等者。結不覺義。謂依無明而起諸念故有念者。說彼皆是無始無明。不名覺也。
論。若得無念至無念等故 述曰。此顯覺者之德。若妄未□不知一心本無相念。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即知眾生一心妄動四相差別。心無動念。以無念等故者。釋知所以眾生離念體則無念。佛無念體與彼平等。故能遍知諸念無念。
論。而實無有至同一覺故 述曰。此即第三始不異本。文中標釋。而實無有始覺異者。此標始覺不異本覺。以四相下釋成其義。以彼四相無別自體可辨前後。故言俱時。依麁細念覺時差別而有前後。故言而有。離心無有俱時前後自性可立。故言皆無自立。離心無性即同一覺。故言本來同一覺等。此總意云。既覺四相說為始覺。所覺無故能覺亦無。故無始覺異於本覺。
論。復次本覺至不相捨離 述曰。廣始覺竟。下廣本覺。於中有二。先明隨染本覺。後顯性淨本覺。初中有三。初總標。次別名。後辨相。此初也。以隨動門而顯本覺。故言本覺隨染分別。既隨緣動故言生也。雖隨緣生不失性淨。故言與彼不相捨離。此初隨染既有二種。故隨此染生下二相。言二染者。一謂自染。即在因時由無明熏所起染相。二謂他染。即在果時與生同體。諸眾生染即依自染生智淨相。以既從染得智淨故。由隨他染生不思業。以非染生起勝業故。
論。云何為二至思議業相 述曰。此別名也。所言智者。即始覺智。淨謂離染。同於本覺果作用故名為業。非下地例名不思議。相者狀也 本覺隨染有此當起二相狀故。
論。智淨相者至滿足方便故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辯相。於中有二。先明智淨相。後顯不思議業相。智中有二。初直明淨相。後問答釋疑。前中亦二。先因後果。此初也。謂於地前依真如法內熏之力所流教法外聞熏力能修資糧加行善根。故言依法力熏習。若登地上契證真如。凡起諸行依真而修。故言如實修行。漸漸修習十地行至金剛位。因行既極。名滿足方便。
論。破和合識至淳淨故 述曰。此明一果也。由前方便能破和合黎耶識。內生滅之相。顯不生滅清淨法身。故言破和合識相。顯現法身滅染心中業轉現等。令隨染覺遂即歸源成於應身淳淨之智。故言滅相續心相。智淳淨故即離相。名之為淳。染緣盡故名之為淨。
論。此義云何 述曰。次下第二問答釋疑。於中有二。先問。後答。此初也。此問意云。如上所說動彼淨心成前生滅。即舉生滅盡是淨心。若斷生滅。淨心應滅。如何但破和合識相而顯法身滅相續相成淳淨智。
論。以一切心至非不可壞 述曰。下答。有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初法也。一切生滅心識之相皆是無明不覺之相。非是本覺體。有識相覺與不覺體非一故。然此無明不覺識相。離非覺體而亦不離本覺之體。覺與不覺體非異故。由非異故無明即明而非可壞。由不一故明無明別非不可壞。前就非可壞義故說離淨無別動心。今依非一非不壞義說破識相顯法身耳。所望義別不相違也。
論。如大海水至濕性不壞故 述曰。此舉喻也。有四種喻以況於真如。大海水因風波動者。真隨妄轉喻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真妄相依喻水。非動性者。真體不變喻謂水性。但以濕為自性。但隨他動非自動故。若風止滅等者。息妄顯真喻水。若自動。動相滅時濕性隨滅。隨他動故。動相滅時濕性不壞。
論。如是眾生至智性不壞故 述曰。此法合也。於中次第合前四喻。眾生自性清淨心等者。合前第一。水隨風動。水不自浪。因風起浪。風不自波。依水現波。故動即水。無別體也。心亦如是。不自起動。因無明動。癡不自起。因心有起。因癡心動。無別動也。心與無明俱無形相等者。合前第二。風水相依。以水依風。全體動故無別水相。風依水起。全體濕故無別風相。風水相依不相捨離。心亦如是。依妄動。全作諸識。無別心相。妄識依心。無非真故無無明相。真妄相依不相離也。而心非動性者。合前第三水非動性。即顯心性本非動念。若無明滅等者。合前第四。濕性不壞顯無明斷。如風止滅則業識等法相續識如波相滅。隨染本覺照察智性。無所壞故如濕性不壞。
論。不思議業至勝妙境界 述曰。次顯第二不思議業相。於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標也。以依智淨法身之體起此應身功德之相。與眾生六根作勝妙境界。故寶性論云。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臭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
論。所謂無量至得利益故 述曰。此辯釋也。所謂無量功德相者。橫顯業德廣多無量。常無斷絕者。竪顯業根緣窮三際。隨眾生根自然相應者。顯業勝能無功應機種種而現。得利益者。顯業勝益利潤不虛。此功德相是真如用。不待作意思議而起。是故名為不思議業。此真如用雖在佛身。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為眾生無明不覺。隨緣現染。用則不現。若彼妄心厭求返流真用漸顯。則於彼心稱根顯現。非謂心外不思議業。
論。復次覺體至猶如淨鏡 述曰。自下第二性淨本覺。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前明本覺隨動之門。故說隨染。今明本覺不動之門。故說性淨。此二本覺既無別體。是顯本覺不動而動動而不動也。以覺體有四大淨義故與空等。猶如淨鏡。本覺四義下文當說。空四義者。空無一切相能含一切物離垢顯淨空示現一切物。鏡四義者。空無外物體有體含眾像出離諸塵垢現像為物用。由此空鏡以況於真。
論。云何為四至覺照義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四義。即分為四。此初也。如實空鏡者。標其名也。言如實者。即真體也。真德不虛故言如實。所言空者。對妄得名。以本覺體無妄。法空無妄故云如實空。以無妄故其體明淨。喻如淨鏡。遠離已下辯釋其義。倒心妄境本不相應故云遠離心境界相。以此心境本無所有不現覺中猶如龜毛不現鏡中。故言無法可現。無可現故心境妄法望於本覺非[1]所照。覺望心境非能覺照。所照既無。能照無故。故言非覺照義也。此顯無有遍計所執。實質可現故非覺照。下言境界於中現者。依他似現亦不相違。
論。二者因熏至熏眾生故 述曰。此第二義也。因鏡者標其名也。能生覺果名之為因。此能內熏故名熏習。能現諸法故謂之鏡。次下辯相。文有三節。謂如實不空者出因體也以有無漏性功德相真實體故。故云如實不空。由不空故方能作彼始覺正因。故不空者成因義也。以一切下釋其鏡義。謂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言不出者。明心待熏變現諸法。非不待熏而能自出。所變諸法不出心故。言不入者。謂心隨熏變現諸法。而染淨法不從外入。而所現影不染體故。言不失者。此諸鏡相雖不從真內出外入。而亦不失所現緣起。雖現境相不失真故。言不壞者。法從真起。不異真如性同真故不可破壞。雖復隨緣有無起盡。真無壞故。常住一心者。會相同體。以一切下釋同所由。以緣起法心中顯現無出等故無別體無別體故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故云常住一心等也。又一切下釋熏習義。由性淨故能現染法。雖現染法所不能染。故云染法所不能染。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故。本覺智未曾移動故。云智體不動。此本覺中非但無染性德無少故云具足無漏。即此淨德能熏眾生令厭生死樂求涅槃。故云熏眾生也。
論。三者法出至淳淨明故 述曰。此第三也。法出離者。標其名也。不空體相故謂之法。從二礙顯故名為出。破和合相故謂之離。淳淨明故喻之為鏡。已下辯相。謂不空法者。釋前法字出法體也。謂前因熏不空之法。出煩惱礙智礙者。釋其出字顯離纏也。永斷二障清淨法身從此出故。離和合相者。釋其離字。出二礙故更無生滅識相和合。淳淨明者。釋其鏡字。離雜相故名淳。出礙染故名淨。以純淨故名明。純淨明故名鏡。
論。四者緣熏至念示現故 述曰。此第四也。緣熏習鏡者。標其名也。用大外熏故謂之緣。令發善心故名熏習。起善法影故喻之鏡。謂此相大出纏之時而為鏡智能起大用示現萬化。為緣熏發眾生之心。令生厭樂起諸加行名緣熏習。此諸行德是佛智影。不離佛智故名為鏡。故佛地云。大圓鏡智能起眾生諸善法影。下辯相中文有二節。謂依法出離者。出緣熏體。遍照已下顯緣熏相。謂依於前出纏法身離和合相。淳淨明故起大智慧。光明義用故能遍照法界眾生若干眾心。由遍照故隨其所念示現萬化令其修習。隨分善根故云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論。所言不覺至不離本覺 述曰。已釋覺義。下顯不覺。於中有三 初明根本不覺。次顯枝末不覺。後結末歸本。前中又二。初依覺成迷。後依迷顯覺。初中又三。謂法喻合。此初法也。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而有其念者。此顯不覺依覺而有。念無自相不離本覺者。顯離本覺無別不明。前中三義。謂不如實知者。即能迷無明也。如謂稱順實謂真實。真如法一者。即所迷法也。真體一味無念名一。而有其念者。即迷所成八識心也。謂真一味能迷。無明不稱實而知。而知八識之念故名無明。然此無明離真無體。故言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論。猶如迷人依至則無有迷 述曰。此舉喻也。文易可知。
論。眾生亦爾至則無不覺 述曰。此法合也。本覺真性如正方所。根本不覺似能迷人。心業等動念是如邪方。如離正東無別邪西。故言若離覺性即無不覺。然此不覺與前本覺雖非一異。不離覺性。雖不離覺。非即覺性。
論。以有不覺至自相可說 述曰。此即依迷顯覺也。以有不覺妄相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者此明妄有起淨之功要。由妄相能知名義。故對此妄說真覺名。以就真體無名相故。若離不覺之心即真覺自相可說名者。此明真有待妄之義。若離不覺無以說真。所待既無。能待無。故能所寂靜。終不可說覺與非覺。
論。復次依不覺至相應不離 述曰。次下明枝末不覺於中有二。先明細相。後顯麁相。初中亦二。總標別釋。此初也。三細為相。無明為體。本末體相不相離故名為相應。非謂王所相應之義。以此三細皆是本識不相應染心故也。以依無明而成妄心。又依妄心而起無明。是故名為相應不離。
論。云何為三至不離因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三細。即分為三。此初也。無明業相者。標其名也。謂由無明心動名業。名無明業相。非謂無明即名業相。依不覺者。釋標中無明即根本無明也。心動名業者。釋標中業字也。業有二義。一動作義。故云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即不動者。返舉釋成。既始覺時則無動念。是知今動只由不覺。二為因義故云動則有苦。如得寂靜無念之時即是涅槃妙果。故知今動則有生死苦患。果不離因者。不動既樂。動必有苦。動因苦果既無別時。故云不離。此雖動念而極微細。緣起一相能所不分。即當黎耶自體分也。
論。二者能見至則無見 述曰。能見相者。標其名也。此言能見。即下轉相依前業識轉成能見。故言以依動故能見。若性淨門則無能見。故云不動則無見也。反顯能見必依動義。如是轉相雖有能緣尚未取境。以微細故即是本識見分心也。
論。三者境界相至則無境界 述曰。境界相者。標其名也。此言境界。即下現識至此能現境界相故。依前轉相能現境界故。言能見故境界妄現若無分別則無境界故云離見則無境界。反顯境界必依能見。即是本識相分心也。此前三相並由根本無明之力動。本靜心成此黎耶不相應心。
論。以有境界至生六種相 述曰。上明細相。下顯麁相。於中有二。總標別釋。此標也。六相。皆是分別事識依境界緣而生起故。於中初二。依境生執是其下品。細惑皆是地上斷故。其次二種依執起惑是中品惑。二乘斷故。其後二種依業受果。上品麁惑。凡夫知故。是故經言。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論。云何為六至愛與不愛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六麁。即分為六。此初也。謂未無明不了現識。所現境相皆是自心無有體性。創起惡數分別染淨。名為分別染與不愛。
論。二者相續至相應不斷故 述曰。依前分別愛非愛境而生苦樂。覺念之心常相續故名相續相。謂依前念分別愛境起樂愛覺。於不愛境起苦愛覺。數數起念相續現前。而常相應不斷絕也。
論。三者執取相至心起著故 述曰。於前所取苦樂等境不了虛無。深起取著。名執取相。謂即於前相續所念苦樂境上復深執著住持不捨。故言心起著等。
論。四者計名至名言相故 述曰。依前顛倒所取境上更立名言而生分別計名字相。故經說云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相。故言依於妄執分別假名等也。
論。五者起業相至種種業故 述曰。依前計名執著心故起貪等惑。發動身口造種種業。能招當來五趣苦果。此即惑業為苦近因也。
論。六者業繫至不自在故 述曰。業因既成。依業受果。循環諸趣生死長輪。被業所縛不得自在。名業繫苦。故言依業受果不自在等。
論。當知無明至不覺相故 述曰。上來廣顯枝末不覺。此即第三結末歸本。文中二節。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者。初正結歸。如前三細六麁染相攝一切染。此一切染皆因根本無明不了真如而起。故云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也。以一切下釋其所以。謂有疑云。染法多種差別不同。如何根本唯一無明。故此釋云。染法雖多。皆是無明之氣。悉是不覺之相不異不覺。是故染法皆是不覺。
論。復次至有二種相 述曰。上來已釋覺不覺義。次下第三明同異相。於中有三。初總標。次列名。後辯相。此初也。前已別釋令知迷悟。昇沈有異令生欣厭。今欲令知迷悟同真無定兩體。業幻差別定一亦無。是故合說。故言覺與不覺有二種相。
論。云何為二至二者異相 述曰。此列名也。染淨齊真曰同。同義可表名相。染淨體殊曰異。異有殊狀曰相。何故爾耶。以體從緣故異。攝緣歸體故同。緣從體同故真如一味。體從緣異故凡聖兩分。凡聖分故世諦義立。真如一故真諦理存。覺與不覺同異如是。
論。同相者至微塵性相 述曰。次下辯相。於有二。初同後異。同中有三。初喻次合。第三引證。此初也。種種瓦器喻染淨法。皆以微塵而為體性喻。染淨法以真為性。性者體也。亦即是性。下准此知。
論。如是無漏至真如性相 述曰。此法合也。始本二覺名為無漏。本末不覺名曰無明。此二皆有業用顯現。故名為業。而非實有故名為幻。雖則如是。染淨不同。皆以真如而為體性。以動真如作此生滅。染淨二法無別體故。
論。是故修多羅至無可見故 述曰。此引證也。是前染淨同真相。故經依此義說諸眾生本來涅槃得菩提等。謂二不覺即真如故。眾生本來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本始。二覺即真如故。菩提之法亦本來有非新得者。由是義故即此涅槃非待修習了因方證。故言非可修相。即此菩提非待生因而方起作。故言非可作相也。此之二果既性本有。非更得故。故言畢竟無得。亦無以下雖是經文。為遣疑難故論具引。謂有難言。若諸眾生已入涅槃菩提法者。即同諸佛。何故不能現報化等色身相耶。故即釋云。法性自體非色可見。如何更能現色相耶。故言亦無色相可見。又復疑云。若以法性非是色相可見法故不現色者。諸佛何故現報化等諸色相耶。故復釋云。彼見諸佛種種色者。並隨眾生染幻之心變異所現。非謂智性不空色體有此色相。以智真體無可見故。故言而有見色等也。
論。異相者至各各不同 述曰。下顯異相。於中有二。初喻後合。此初也。
論。如是無漏至幻差別故 述曰。此法合也。隨染幻差別者。是無漏法性。染幻差別者。是無明法。以彼無明達平等性。是故其性自有差別。諸無漏法順平等性。直論其性則無差別。但隨染法差別染相。故說本覺恒沙性德。又由對治彼染差別故成始覺萬德差別。如是差別無漏。無明雖現業用。皆是真如隨緣顯現。似而無通。通名業幻。
論。復次生滅至意識轉故 述曰。上來廣釋立義分中是心生滅。次下第二釋其因緣。於中有二。先明生滅。依因緣義後顯所依因緣體相。於中亦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標也。謂前九種生滅因緣總有二種。一者黎耶心體不守自性。是生滅因。根本無明熏習心體。是生滅緣。依此因緣起三細相成黎耶識。二者無明住地諸染根本是生滅因。外妄境界熏起識浪是生滅緣。依此因緣起六麁相成其事識。依斯二義以顯因緣業轉現等諸生滅相。聚集而生而為假者。故名眾生。唯依心體故言依心。即是黎耶自相心也。此假者眾生依於一心即有五意及意識起。故言眾生依心意意識轉。
論。此義云何至說有無明 述曰。自下別釋。於中有三。先釋依心。次釋意轉。後意識轉。此初也。此義云何者。問其依心意識轉義。依阿黎耶識者是上依心。是生滅因即阿黎耶二義之中本覺義也。說有無明者。是生滅緣即二義中不覺義也。欲明依此因緣意意識轉故言以依阿黎耶識等。前標文中略標其因。但言依心。今依此別釋具顯因緣。故說依心及無明也。
論。不覺而起至故說為意 述曰。次下第二釋其意轉。於中有三。初略明意轉。次廣顯轉相。後結成依心。此初也。於中略顯五種識相。不覺而起者。第一業識心體。被熏舉體動故。言能見者。第二轉識轉。被動心成能見故。言能現者。第三現識見心。復能現諸境故。能取境界者。第四智識。能取現識所現境故。起念相續者。第五相續識。於境起執不斷絕故。然此五義次第轉成。依止此義而生意識。故說此五名之為意。而彼意識非所依。故但名為識。故不名意。
論。此意復有五種名 述曰。次下第二廣顯轉相。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別釋其相。後顯其功能。此初也。
論。云何為五至不覺心動故 述曰。下釋五意即分為五。此初也。無明力者舉所依緣也。明心不自起。起必有緣。不覺心動者。正明起相釋其業義。謂起動義是業義故。
論。二者名為至能見相故 述曰。依於動心者舉所依緣也。能見相者釋轉識義。依前業識之動轉成能見之相。故名轉識。轉識有二。此在本識依境轉者在事識故。
論。三者名至常在前故 述曰。此文有三。謂法喻合。所謂能現一切境者。此舉法也。依前轉識能見之相起此現識能現之功現一切境。謂此心體與無明合熏習力故現於種種無邊境界。能云故現一切境也。猶如明鏡現色像者。是舉喻也。如鏡因質現種種像。心因無明不平等熏現種種境。已下法合。隨其五塵對至則現無前後者。此正合前喻對。謂業惑心為惑業所熏對故便現五塵。非待作意前後起也。理實此識現一切境。而此唯言現五塵者。且舉麁顯以合鏡中現色喻。故以一切時任運起者。簡異六識。六識間斷多不現起。非一切時任運起故。常在前者簡異末那。末那非是諸識之本。不常在諸識前起故。
論。四者名為至染淨法故 述曰。是事識中細分法執。不了現識所現境界。離心無有。而起染淨微細分別。故言智也。
論。五者名為至不斷故 述曰。此亦事識細分之位。此細事識法執相應無有斷絕。執無斷故名相續識。
論。住持過去至不覺妄慮 述曰。下顯功能。文中二節。初顯前三本識功能。由業轉現黎耶識故。攝藏諸法善惡業種。能住持過去生善惡之業。令其不失。此明本識能持種子。由攝業種令不失故。隨善惡種生善惡果故。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也。此明本識能起現行。如是三世因果不失功由本識。是故說是本識功能。能令現在已經事下後顯二事識功能。由彼事識法執分別故能念慮三世之事。故言不覺妄慮等也。
論。是故三世至六塵境界 述曰。上來廣顯意轉之相。次下結明依心之義。於中有二。先正結屬心。後釋疑廣辨。此初也。文中二節。三界虛偽唯心作者。此順結三界也。言是故者。是前一心隨無明動作五種意。五種識等依心成故。而此五意總攝三界。故說三界唯一心轉。此心隨熏。相有體無名虛。體無似有名偽。虛偽之相雖有種種。然究其因唯心所作。故云佛子三界唯心。離心已下反結。六塵離彼現識即無六塵。反驗六塵唯是一心。故云離心無六塵也。
論。此義云何 述曰。次下釋疑。於中有三。初問。次答。後結。此初也。現有塵境異心可見。能取所取了然差別。如何可言三界六塵皆心所作。此唯心者義云何耶。
論。以一切法至無相可得 述曰。此答也。文有七句。總分三節。即初三句正答前問。顯境唯心。以一切境皆是此心。隨熏所起更無異體。而見異者。但是由汝妄念而生。實無能見所見二相。故云一切皆從心起妄念而生。復有疑云。念不孤起。託境方生。既無異境。何所分別。故次二句釋此疑云。一切分別但取自心。非外分別。如依於面自見面像。夢中所見自見其心。妄情不了謂有所見。故云分別即分別自心。復有疑云。若謂分別。分別自心。是亦名為能見所見。何故前言無有二相。故後二句釋此疑云。為遮執境說見自心。實非以心而見心也。如彼指刀不自指割。況心不起何有見乎。以本真心無見相故。故言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論。當知世間至而得住持 述曰。次下總結。於中有三。初顯依妄有境。次顯境體亦無。後結釋所以。此初也。言無明者。根本無明。言妄心者。即業轉現諸妄心也。世間境界伏此而成。依妄心住不失自體。故言境界依於妄心得住持等。
論。是故一切至唯心虛妄 述曰。此顯境體亦無也。如鏡中像無實體故鏡外鏡內皆不可得。境但是心虛妄現故心外心內無體可得。
論。以心生至種種法滅故 述曰。此結釋所以也。謂有問言。何故境界依心而住唯心虛妄所顯現耶。釋所以云。以無明力不覺心動乃至能現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種種法生。此即妄動而言生也。若彼無明妄心滅者境界隨滅。境界滅故諸分別識皆滅無餘。故言心滅種種法滅。此即心源還靜故云滅也。既說此心雖於不覺妄諸法。即驗諸法唯心無體。
論。復次至即此相續識 述曰。上明意轉。次下第三顯意識轉。於中有二。初標。後釋。此初也。明此生起雖麁細殊。同是一識更無別體。故即指前第五識相故言即此相續識也。但前就於細分別法執相應。依前義門則說為意。此中約其能起見愛麁惑相應。從前起門說名意識。意之意識故依主釋也。
論。依諸凡夫取著轉深 述曰。次下別釋。於中有五。一約人辨麁。二出其麁體。三明執所緣。四制立其名。五明識所依。此初也。簡非二乘所起意識。以前智識及相續識通在二乘地前所起故。今約凡顯其麁也。以彼凡夫無對治故。追著妄境轉極麁顯故言取著轉深也。
論。計我我所種種妄執 述曰。此出麁體非直心外計境為麁。亦復於身而計為我。於諸塵境計為我所。乃至能起六十二見種種妄執。
論。隨事攀緣分別六塵 述曰。此明執所緣也。謂但緣於倒境之事不了正理故皆名為隨事攀緣。隨事者何。所謂分別六塵境也。
論。名為意識至分別事識 述曰。此制立其名也。名意識者。既緣六塵。應名六識。而今就其一意識義故。不別出眼等五識。但名意識。故涅槃云。譬如一識分別說六。即此意識依於六根別取六塵故云分離。又能分別去來內外種種事相故復說名分別事識。
論。此識依見至增長義故 述曰。此明識所依見。謂五見。即見道斷所有分別發業煩惱。發業惑中見最強故。舉此名攝分別貪等。即五住中見一處住地。愛謂三界修道所斷所有俱生潤生煩惱。潤生惑中愛最強故。舉此亦攝俱生癡等。即五住中欲色有愛三住地也。以此見修二種煩惱熏於本識令其起此分別事識。故云此識依見愛煩惱所增長也。
論。依無明熏至唯佛窮了 述曰。上明生滅依因緣義。次下重顯所依因緣體相。於中有二。先標歎甚深。復廣緣起差別之義。初中亦二。先標歎甚深。後釋甚深所以。此初也。無明熏習所起識者。此句總標緣起體也。即本識心是緣起體。為無明熏起諸妄識。是故總名無明熏習所起識也。非凡夫能知等者。此凡小絕分凡夫學信。具彼五住二障礙故而不能知。二乘雖得我空。智慧障礙故亦不能覺。謂依菩薩已下。菩薩分知。謂依菩薩從其初住正定信位而發意。言比觀觀察。若至地上分分證知。彼真如依無明熏成諸妄識。以諸菩薩無明住地未斷盡故。業識未已。縱至第十究竟地中亦未盡知緣起之理。唯佛窮了者。明佛能知。無明住地永斷盡故。覺道圓明故。能盡知一心緣起。
論。何以故至唯佛能知 述曰。此釋甚深所以也。文中徵釋。徵之意者。緣起妙理貫通凡聖。而今說見唯果人者何以故也。答中三節。是心從本已來等者。此明即淨而常染。雖有染心常不變者。此顯即染而常淨。是故此義唯佛能知者。結成難測。初中三句。言是心者。即是本覺緣起心也。從本已來自性淨者。自體本來無有染故。此句總顯緣起之因體也。而有無明者。即依心體有此無明。此句顯其緣起之緣由也。為無明所染有染心者。心體為此無明所染。而淨心體有其染心。此句自顯緣起相也。雖有染心而常不變者。此性淨心雖復所染。常有染心而常不失本淨心性。由此染淨緣起之理唯佛能知。
論。所謂心體至名為不變 述曰。上歎緣起甚深竟。次下廣顯緣起差別。於中有二。初顯緣起體相。後重料簡。初中有三。初釋心體不變之義。次顯無明緣起之由。後顯緣起染心之相。此初也。是釋上言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之言。以此一心性常明潔無分別故常不變。非能所念染故以無念名不變也。
論。以不達一法至名為無明 述曰。此顯無明緣起之由。是釋上言而有無明之義句也。以有不達無念。法界不相應。心為諸染源故名無明。法界無念故名為一迷。而起念故云不達。此最微細未有能所主數差別即心之惑。名不相應。此正應言不相應心。非謂與心不相應也。唯此能為諸染之源。更無細染能為此本。是故名為忽然念起。非約時節以明忽起。此無明起無初時故。
論。染心者有六種 述曰。次顯染心緣起之相。於中有二。初總標。後別釋。此初也。此即釋上無明所染有染心句。前文所言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此染心者有其六種。然其六染即上意識及五種意。前明依因緣起義故。從細至麁而說次第。今欲兼辨治斷義故。從麁至細次第而明。故初第一執相應染。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也。
論。云何為六至遠離故 述曰。次下別釋。別釋六染。即分為六。此中第一執相應染。即上意識我我所等麁執俱起名執相應分。塵污淨心名之為染。此及下二相應之義如下所明。若二乘人至無學位見修煩惱究竟離故能離此染。菩薩入住信相成就無有退失。名信相應。此位菩薩得人空門。見愛煩惱不得現行故云遠離。非離隨眠。種未亡故。
論。二者不斷至究竟離故 述曰。此言不斷相應染者。即五意中名相續識。法執相續名為不斷。塵污淨心故名為染。初住已上三賢菩薩修學唯識。尋思實智諸方便觀漸伏如是法執分別。若得初地無漏淨心。證三無性遍滿真如。法執分別種現俱亡故。淨心地究竟離故。
論。三者分別至究竟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名為智識。念慮染淨名分別智。污淨心故名之為染。從第二地至第六地入觀緣理離分別時分分能除故云漸離。若至七地長時入觀故。此法執永不現行。名究竟離。具戒地者。即第二地。此地具足三聚戒故。無相方便即第七地。常作意住無相觀故。
論。四者現色至能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第三現識動心現境名為現色。能污淨心名之為染。此及下二不相應義如下所明。八地能得相應自在色性隨心名色自在。能證相應自在真如現色境用從真而起。無明妄境從此永離。故說現染此地能離。
論。五者能見至能故 述曰。此五意中第二轉識依於動心轉成能見污淨心。故名能見染。至第九地得無礙智善知眾生心行稠林自他無礙名心自在。無明礙心永不現行。故云能離。
論。六者根本至能離故 述曰。即五意中第一業識依本無明而心起動為餘念本名根本業。能污淨心亦名為染。依於第十菩薩盡地發金剛定斷細念習得入佛地。細念都盡其心常住。故言依菩薩盡地等。
論。不了一法至究竟離故 述曰。上顯緣起體相義竟。下重料簡。於中有三。初辨上無明約治料簡。二釋上相應不相應義。三顯染無明成二礙義。此初也。欲顯無明麁細之相故重約治而為料簡。謂前所言不了一法無明義者。有麁有細。謂分別細謂俱生。俱生復有十種麁細。合前分[1]別為十一種。即餘處說十一種障。寧知如是麁細差別。以起治道有差別故。謂三賢位能起比觀但能折伏分別現行。故言信相應地觀察學斷。若入初地斷分別種。從此已上地地各斷俱生一品。故言入淨心地隨分得離。若至佛地麁細現種一切無餘。名究竟離。
論。言相應義至緣相同故 述曰。次釋相應不相應義。由是於中分之為二。此即初釋相應義也。謂前三染名相應者。謂事識而有相應心王心所三等義故。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者。此顯體等心。謂心王念法心所王數不同故名為異。謂依染淨差別境故有此心及念法異也。心及念法各有一體。故成相應。知相同者。是知等義。依前染淨差別境上。心王知染。則貪嗔等諸染心所同王知染。心王知淨。即有信等諸淨心所同王知淨。以同知故名為相應。緣相同者。是緣等義。心王緣彼染淨境時。染淨心所與王同緣。同緣故亦名相應。
論。不相應義至緣相故 述曰。謂後三染名不相應者。謂是本識微細動心與彼不覺未別異故。若至事識動心相麁與不覺異。動心為王。不覺為所。即此動心相猶細故。與彼不覺既常無異。何有王數之差別耶。故言即心不覺常無別異。此即顯無體等義也。既無體等王數之別。何有同知同緣之義。故言不同知相緣相。此即顯無知等緣等。翻前相應顯不相應義也。
論。又染心者至業智故 述曰。次下第三釋二礙義。於中有二。初直顯二礙。後徵釋所由。此初也。文中惑智言染心者。六種染心能障真如根本智者。顯其礙義。照寂妙惠如理之智名真如根本智。能照真如根本理故。是依主釋。六種染心煩勞惱動障此寂靜故。說染心名煩惱礙。煩惱即礙。持業釋也。言無明者。根本無明。障業智者。顯其礙義。謂即後得如量之智能隨世間起。自然業智有世間自然業故。故名世間自然業。有財釋也。無明昏迷無所了達。違此智用名為智礙。智之礙故依主釋也。
論。此義云何至種種知故 述曰。此徵釋所由也。文中徵釋。徵之意者。既此無明動淨心體成於染心。則無明是細應障理智。染心是麁應障量智。而此別顯能障法者義云何耶。答中文二。先惑。後智。以依染心能見能現能取境者。即轉現智三種染心。於六染中隨舉三種顯其能所不平等相。違平等性者。釋成礙義。以此染心能所差別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於真如理智故說染心名煩惱礙。下釋智礙。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者。是舉無明所迷法性。無明不覺妄與法違者。正顯無明違於法性故。不能得隨順世間種種知者。由乖靜法心境生故。便取礙境礙見拘心故。不能得發如量智。稱如量境。隨順世間種種知也。故說無明名為智礙。
論。復次分別至有二種 述曰。上釋生滅因緣義竟。次下第二明生滅相。於中有三。初舉數總標。次列名略顯。後廣顯其相。此初也。所言分別生滅相者。即是辨明立義分中是心生滅相也。
論。云何為二至不相應故 述曰。此列名舉辨也。所言麁者。即前三染有心心所法麁顯相故。與心相應者。釋麁義也。謂有境界及有心所與此三種心相應故。所言細者。即後三染無心心所麁顯相故。與心不相應者。釋細義也。謂彼心所及諸境界與三細心不相應故。
論。麁中之麁至是佛境界 述曰。次下辨相。於中有二。初約人對辨。後辨相所依。此初也。前三染心是事識故俱名為麁。於中初執相應染。是我執故復更為麁。三賢內凡得無我智能覺此染故。言麁中之麁凡夫境也。謂不斷染分別智染是法執故。染中稍細故。說此二麁中之細。其後三染是本識故。俱名為細。於中初二能見能現。有能所故。對後業相故。得名麁。始從初住修唯識觀。乃至十地無分別智。能覺如是四種染相。故言麁中之細細中之麁菩薩境界。第六根本業不相應染能所不分行相微細。於三細中復名為細。唯有如來方能覺了。故言細中復細是佛境。
論。此二種生滅至境界義故 述曰。次辨相所依。於中有二。初順辨生緣。後逆顯滅義。此初也。文中二義。先明通緣。後顯別因。通而言之。麁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本無明熏於真如起二細相。無明復熏此三細相轉起三麁。故二生滅皆依無明熏習有也。別而言之。依無明因故生三細相。依境界緣起六麁相故。云依因者不覺義故等。此中文闕各舉一因具義而說。麁細二識各具二因。即是二種生滅因緣。如前已明。此無煩舉。是釋經言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無始妄想。及六塵境界是事識因。以義釋經准可知也。
論。若因滅至相應心滅 述曰。次下逆顯滅義。於中有二。初正辨。後釋疑。此初也滅有二義。先通。後別。言通滅者。謂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復隨滅。故言因滅即緣滅。別顯滅者。以三細滅識親依無明因生。無明滅時亦復隨滅。故云因滅故不相應心滅。其三麁識親依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亦復隨滅。故言緣滅故相應心滅。此依始終起盡道理以明二種生滅之義。非約剎那生滅義也。
論。問曰若心至說究竟滅 述曰。次下釋疑。先問。後答。此初也。謂聞前說境界滅故相應心滅。即謂相應心體亦滅。故作難云。若境滅時相應心體亦隨滅者。心體既滅。業轉現三且未合盡。依何相續。故言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謂心體不滅盡故令無明相得相續者。心不滅故彼無明相應常相續。云何治道說究竟滅。
論。答曰所言至非心體滅 述曰。下答有三。謂法喻合。此初也。謂前所言境界滅時相應心滅者。妄境滅故但是事識麁心相滅。非謂事識真心體滅。無明既非真心。自體得對治時無明滅。故彼不相應三細心相得究竟滅。而亦非是真心體滅。此即略答前二問也。
論。如風依水至非是水滅 述曰。此舉喻也。文中四句。答前二喻如風依水有動相者。顯妄依真起。若水滅等者。顯真滅妄隨。以水不滅等者。顯真存妄續。以此三句答前問也。唯風滅故等者。妄滅真存。答後問也。
論。無明亦爾至非心智滅 述曰。此法合也。無明亦爾依心體動者。顯離於心不能自動。若心體滅。眾生斷絕。無所依止者。謂境滅時心體滅者。則無明風無所動故。其業轉現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者。以境滅時體不滅故。無明三細不相應心而得相續。良以無明滅故境界滅。非境界滅故無明滅。由是義故。境界滅時無明動心三細相續。此答初問。顯其相應心滅義也。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者。以彼無明癡風盡時業等動相亦隨滅盡。非淨心體而亦隨滅。是答後問。顯不相應心滅義也。
大乘起信論略述卷上
寶應貳載玖月初於沙州龍興寺寫訖
校注
[1089001] 【原】佛蘭西國民圖書館藏燉煌本, P. 2141, 【甲】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 S. 2436, 甲本序文缺之 [1089002] 建康【大】,〔-〕【甲】 [1089003] 為【大】,謂【甲】 [1089004] 三【大】,一【甲】 [1089005] 一一剎土【大】,天外在【甲】 [1090001] 數【大】,依數【甲】 [1091001] 解【大】,等解【考偽-大】 [1093001] 之【大】,發趣之【考偽-大】 [1098001] 所【大】,所覺【考偽-大】 [1103001] 以下原本缺依甲本補載之【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5 冊 No. 2813 大乘起信論略述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田萬頂、楊穩燕大德輸入,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