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金剛般若義記一卷上
然真宗虛寂。妙絕言像言。像既絕。豈容名數於其間者。但眾生居見聞之境。處視聽之域。自非垂影像之迹。布聲言之教。無以引之以歸宗。延之以入軼。是以大聖如來。將欲曜真儀於淨土。垂應形於娑婆。故能降神兜率。誕應王宮。降魔成道。處世垂化。形言之迹。自茲而興。但群生根有利鈍不同。心有廣狹之異致。使一味聖典無量軀分。教雖軀分。大判唯二。一曰大乘滿字法門。二曰小乘半字法門。大乘滿字法者。如來始從得道。終至埿曰。大行之徒。諸菩薩等。說華嚴。十地。大雲。法鼓。摩訶般若。大集。涅槃。如是無量諸修多羅海。是等諸經。皆辨生法二空。無作四諦。說應大機。進成大行。運物中極故曰大乘滿字。言周義足。稱曰滿字。小乘半字教者。如來始欲鹿苑終至娑婆羅。為聲聞緣覺。小行之徒。說戒律毘曇。阿含雜藏。如是無量小乘契經。是等諸經。但明生空。及有作四諦說應小機。進成小行。運物未極。稱曰小乘。言局義隱。名為半字。故經云。如是苦等。我於彼經。竟不說之。今此經乃是大乘滿字所攝。就大乘滿字教中。如來一代。凡說八部般若。利益當時。何者為八。初部十萬偈。第二部二萬五千偈。此之二部。猶在西國。此土所無。第三部一萬八千偈。此中名為大品般若。第四部八千偈。此中名為小品般若。第五部四千偈。第六部二千五百偈。此之二部。由在胡本。未曾幡譯。第七部六百偈。此中名為文殊般若。第八部三百偈。而此名金剛般若。然數雖有八。得名唯二。前之七部。同名摩訶般若。第八一部名金剛般若。然名既唯二。所以有八部者。此乃時會不同。廣略有以。故有八部之數。前七摩訶。對小彰大。以法為名。非無金剛之義。第八金剛。此乃寄喻明法。顯其治或之功。非無摩訶之義。且倚互彰名。又人王。光讚。大空。道行等。流支三藏云。此皆十萬偈般若中一品。非是別部。八部大宗。莫不皆名窮眾典之要義。盡萬法之剛。顯明常佛果。至極圓報。佛性正因。十地了因。二種智慧。顯性之解。解滿性顯。則證於常果。於菩薩所行。其德具足。若談其體。則古今清淨。離有離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辯其用。則無相未常不相。大用無方。曠周法界。此是八部大宗。今言金剛者。此借喻之名。然世間金剛。有其多義。金略明三種。一寶中最精。希有難得。若人得者。則除貧得福。二體性堅實。能壞萬物。不為萬物所爼。三隨寶住處。能辟毒氣。喻般若亦爾。明般若妙慧。萬行中主。若人得者。則離生死貧窮。證涅槃福樂之果。二明般若智慧。以此法性為體。能彌或盡原。不為煩或所爼。三明般若住處不為邪魔所繞有此相似。借之為況。故云金剛。般若者。是中國語音。此方云智慧。能照盡空原。窮監萬有。故云智慧。仍彼語音。稱曰般若。波羅蜜者。亦是西音。此方名度。亦言到彼岸。明大涅槃。清昇累表。名為彼岸。若人修學般若。則能超度生死。到大涅槃。存彼語音。名波羅蜜。經者。中國名修多羅。此方名為本。明聖人言語。能與眾生。生善滅惡。修道之本又理教相望。互為本義。明理不自顯。由教故彰。若不得言。無以得證。故論云。果雖不住道。而道能為因。此明教為理本。然教不自發。由理故生。故論云。若不證者。則不能說。此明理為教本。具此二義。故名為本。今言經者。乃是此方五經之名。鬚其字當修多羅。非正相幡。所以得用經字。相鬚者。凡有三義。一說人相似。二常義是同。三所隨人情所貴。具此義故。以經代之。經者常也。雖復先賢後聖。代謝不同。而君子風禮始終常定。故名為常。明佛法亦爾。然三世諸佛。雖復隨滅去留。而教軌常定。故名為經。論者佛去世後。像連之中。北天笠有大乘開士。名和修槃陀。亦名婆藪豆。此方云天方菩薩。亦名天親菩薩。付法藏中。是第二十人。實是高行大士。妙辯超群。遍見如來大小教意。常以此經文約義隱。理教玄密。恐末代眾生。尋此略文。取悟莫由。故能仰依聖典。圓制茲論。廣釋實相。敷宣玄要。欲今顯剛中舉大道再興。然無盡法燈。庚暉長夜。問答解釋。目之名論。故名此經。云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然聖人出世。正為利益眾生。但利道多途。化門非一。化意業冥加。與念增道。然能化有三為化眾生。亦有三種。一邪歸依。二未知法。三禪默眾生。邪歸依者。此人有心求出。但所憑非正。故曰邪歸依。如來為此眾生。故以身業神通。顯佛法勝事。轉彼邪心。迴令入正。此是身業。益利邪歸眾生。未知者。此人敬信佛法。但於法未解。故以口業辨才。廣說三乘教門。修道方軌。令使得知。此是口業。教化未知法眾生。禪默者。此人唯樂獨靜。厭於憒閙。宜以意業冥加。使增道位。此是業。利益禪默眾生。此汎舉三人。彰三業不同。若就一人始終。亦須三業。何者此人。雖有心求道。而不歸得方。故先示身業神通。令生正信。雖得正信。猶未知法。次以口業就法。令使得解。雖復生信得解。猶未得證。故以意業與念。令使得證。今此經乃是三業中。口業利益。為未知法眾生。轉法輪令使得知 如是已下。終盡奉行。是經之大體。若依此方舊解。不問廣略。皆為三分。謂序正流通。依外國法師。就此經中。分開為十二分。第一序分。第二護念付囑分。第三住分。第四如實修行分。第五如來非有為相分。第六信者分。第七校量分。第八顯性分。第九利益分。第十斷疑分。第十一不住道分。第十二流通分。若以三分相收。初明加其序。復帖流通。中間十分。還是正說。然十二分。釋名生起。具作疑情。至時當解。今略以義次。令文勢相連。所以十二分中。先明序者。但如來曠劫。積德證法在己。欲以己之所得。說示眾生。而眾生未知如來。得是不思議法。是故先假時託處。發起群機。藉此由致 下正說得起。是故第一。別明其序。序義已彰。宜應即說 但法須人請。若不請而說。則聞法之徒。不生難遭之相。是故須菩提將請先歎。歎如來善能護念付囑。二種菩薩即以歎為名。是故第二。次明護念付囑分。讚歎於前。即便請問住地方軌 如來依請而答。廣明住地法用。是故第三。次明住分。然住德雖滿。勝進宜行。若不更修萬行。則佛果路遙。無以速證。是故第四。次明如實修行分。然勝行既成。則因道圓備。但因不妄施。理招勝報。無相因成。無為果就。是故第五。次明如來非有為相分。然因深果妙。聖不虛辨。第六信者分。既當機而說。必有信受深經。其福彌多。自非假近相比。無以顯持經福大。是故第七。次明校量勝分。然持經獲福。則能資發妙解。顯本真無證為已用。是故第八。次明顯性分。然性理既顯。則慧觀轉明。能令行人。近除罪障。當獲妙果。未成佛已來。人天勝報。莫不備受。故第九明利益分。然人天近報可何爾。而招菩提大果。寧可即得。自非備斷眾疑。無以可證。是故第十。次明斷疑分。然疑網既消。則能甄除生死。故與世同居。復能具大慈悲。鬧悼三有。不住涅槃。故次明第十一明不住道分。然上來所說。皆是利益當時。而如來大悲復欲以此勝法。澤沾遐代。是故第十二分。次明流通分。初明序分。言序者。說前由致。發起所說。目之為序。序有二種。一是證信。二是發起。證信序者。就所為作名。發起序者。當體為目。就二序中。解有三幡。一明立二序意。二釋二序名有與奪。三判二序經文通局。初明序意。凡言序者。與經作序。經既無二。何意序便有二。解云。經若唯一。序亦無殊。但今一經為二經。故須立二序。何者一經為二。然法出佛口。是佛所說經。轉付阿難。是阿難所傳經。但阿難所傳書之竹帛。利益未來。如來所說。利益現在。正以人有上下傳不同。益有現未二時之異。以斯義故。一經為二。對此二經。須立二序。對現在如來說。須立發起序。對未來阿難傳。須立證信序。第二次辨二序名有與奪。然二序大意。都為生信。若無信器。法則不傳。是故如來。將欲說法。先現瑞相。發起淨信。以此發起。令物生信。即是證信序。然阿難所引。發起所傳。亦是發起序。若爾二序皆通。何意阿難經初。名證信序。如來經初。立發起序。釋云 佛是大聖。理合可信。故就序為名。名發起序。阿難是不足之人。恐未來不信。故就證信事為名。故名證信序。第三次解二序。經文前却。如是我聞兩句。望現在如來經。一向無發起。望未來阿難經。一向是證信。一時已下。望如來現在。皆發起義。何以得知。然時處及八。是起說中要。故知有發起。爾時世尊已下。阿難引來。亦成證信義。但經初六句。是佛教阿難。置在一切經首。故判為證信序。爾時世尊已下。明發起事別。不同餘經。故判為發起序也。就證信序中。有六句。一如是。二我聞。三一時。四婆伽婆 五住處。六同聞。然六句大意。皆為生信。亦得義兼表異外道阿陀為吉等證生信。所以先標如是者。若不先標法體在初。則信無所歸。是故先明如是。我聞者。出能聞人。既舉法在初。聞必有人。故次明我聞。一時者。明聞經時節。既有能聞之人。聞必有時。故次明一時。婆伽婆者。辨能說人。難云聞有時。未知從誰而聞。故次明佛婆伽婆。雖辨說人。然說必有處。故次云在。舍婆提城。雖知處所。猶未知與誰共聞。故次云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文義相乘。皆為成信也。如是者。是信順之辭。然佛法大海。以信故入。以智故度。信者當言。是事如是。不信者當言。是事不如是。有信之人。入佛法中。多所利益。是故佛法初首。先唱如是。未期信相。釋論廣說。此但釋大意。猶未消文。今信如是者。解有二種。一就佛。二就理。就佛解者。明三世諸佛。所說不異。故名為如。以同說故。得名為是。正以諸佛同說。是故可信。就理者。明諸法實相。古今不異。故名為如。如說故。得名為是。既是如理之言。不增不減。決定可信。故言如是。□□我聞者。次解能聞人。應問是中言我者誰。又佛法無我。何故稱我。又復正應耳聞。何故言我聞。釋云。是中言我者。若就別傳。則是須菩提。若據通而言。是阿難云我聞。然如來所說。有三乘法藏。傳持法人。亦有三種。一名阿難陀。此方名歡喜。持小乘法藏。二名阿難陀拔陀。此方名歡喜賢。持中乘法藏。三名阿難陀婆伽羅。此方名歡喜海。持大乘法藏。三名雖殊。正是一人。如舍利□□□大女。汝於三乘當何悉求。天日若以小乘化我。即為聲聞等。此亦如是。以法不同。故作三名。此義出闍王懺悔經。此三人中。前二人有親聞者。有傳聞故。千結集中。阿難昇坐說偈云。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遊彼羅奈。為五比丘。說四諦之法輪。不得皆云親聞。第三阿難。得言常聞。故涅槃云。阿難多聞士。自然能解了。是常及無常。或云得覺性三昧。一切常聞。故知。是阿難稱我也。然一切諸經。皆總□□□□有別傳者。此經別傳。是須菩提。何以得知。下經中須菩提聞名請受。故知是也。又復依文殊結集中。明如來在此世間。外不至彼世界。諸佛集說法。即名諸佛集會經。亦名諸佛詻經。文殊後時。結集大乘。召諸菩薩。及大羅漢。無量無邊。各各稱某甲經。我從佛聞。須菩提云。金剛般若。我從佛聞。以此文證。故知是也。然佛法無我。何故稱我。釋云。理雖無我。而不壞假名。若不言我。則亦無聞。化道則絕。是故□□□我而得說我。如人以金易銅。賣買法爾。人無咲者世俗[A1]諦中假名說我。智者不怪也。聞者耳根不壞。聲在可聞境。意欲作聞相。因緣和合。應言耳聞。云何言我聞。釋云。雖無神主。而不無假名綰御。以別歸總。故稱我聞也。一時者。辨說經時節。如人王經中。明如來昔二十九年。說摩訶般若。天王聞般若。光讚般若。金剛般若。以此文證。是知時節。而解者不以為定。未能□□□□以說此一部經竟。故總云一時也。婆伽婆者。是能說人。正以從佛邊聞。是故可信。然婆伽婆。是中國語音。諸佛無量名中。謂此名最勝。統合多義。或言解空義。復能分別諸法總相。或言有人名聲。或言能破煩惱。或言是大丈夫義。既眾多不可定釋。故存胡本。名婆伽婆也。在舍婆提城者。辨其住處。然法身無像。不假方土所居。或言如來常在。聖行中住。而言在舍婆城者何也。釋云。佛有二種。一父母生身。□□□□身佛。今就父母生身。隨化所居。故言在也。舍婆提者。是中國語音。昔兄弟二人。弟名舍婆。此云幼少。兄名婆提。此云不可害 於此處學仙道。後人於中立城。即因人以為名。弟略去婆。兄略去阿。故云舍婆提城也。釋論中。廣解住城因緣。如來所以多住二城。為報生身恩。多住舍婆提。為報法身恩。多住王舍城。又此二城。多有聰明利智。諸大論師。如來如師子王。又有邪見重病。如來如藥□□又此二城。恒常豐樂。又為護釋種弟子□□□□量因緣。是故在舍婆提城也。祇樹給孤獨薗者。共其別處。但彼城是寬廣。有二精舍。一摩伽羅母堂。二祇陀精舍。故須曲指住處。祇者。是波斯𢴚王太子。名祇陀。給孤獨者。是須達長者。此人好濟孤貧。因人即號給孤獨氏。但祇陀先有此薗。須達後時。布金買得。因相爾歡□□□精舍。祇陀因樹為名。須達從薗受稱。並存□□□□祇樹給孤獨薗也。與大比丘者出□□□□□□具例諸眾中。但舉比丘。復不□□□□□□□□□□比丘者。是外國語音。此方無名□□□□□□□□□是出家名字。或言怖魔是人□□□□□□□□□唱言某長者子。今日出家。虛空□□□□□□□□魔王聞之。即大驚怖。故云怖□□□□□□□□月天女問舍利弗四種食法舍□□□□□□□□□歷星月因得食名為仰口□□□□□□□□□□而得利者名為下口。憐國聘使。通□□□□□□□□名為方口。和合湯藥行醫□□□□□□□□□□食名淨乞士。大者皆是無學□□□□□□□□□□大人恭敬。或言徒眾大。故名大比丘也。□□□□□□伽。此云和合眾。四人已上。終至百千。同一□□□□□□□名和合眾。千二百五十人者。舉其大數□□□□□□□人有千眷屬。沙然道有二百五十弟子□□□□□□□度故云千二百五十人俱也。然是等諸□□□□□□以常隨佛者。釋云。為報佛恩。常隨□□□□□嚴徒眾。益佛德轉尊。又為聽法□□□□□□云無求。何故聽法。佛尚聽法堂□□□□□□□□釋論說。上來六句。明證信□□□□□□□□□□□已下明發起序。但發起不□□□□□□□□□□地廣集有緣。或自時□□□□□□□□□□□□使物致疑。或入三昧□□□□□□□□□□□□□□食由緣昇坐[1]入。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5 冊 No. 2740 金剛般若義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