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悉曇字記

No. 2132

[1]悉曇字記(南天竺般若菩提悉曇)

悉曇天竺文字也西域記云梵王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寓物合成隨事轉用流演支派其源浸廣因地隨人微有改變而中天竺特為詳正邊裔殊俗兼習訛文語其大較本源莫異斯梗概也頃嘗誦陀羅尼訪求音旨多所差舛會南天竺沙門般若菩提齎陀羅尼梵挾自南海而謁五臺寓于山房因從受焉與唐書舊翻兼詳中天音韻不無差反考覈源濫[2]所歸悉曇梵僧自云少字學於先師般若瞿沙聲明文轍將盡微致南天祖承摩醯首羅之文此其是也而中天兼以龍宮之文有與南天少異而綱骨必同健馱羅國憙多迦文獨將尤異而字之由皆悉曇也因請其所出研審翻註即其杼軸科以成章音雖少殊文軌斯在効絕域之典弗尚詭異以真言唐書召梵語髣髴而已豈若觀其本文哉俾學者不逾信宿而懸通梵音字餘七千功少用要懿夫聖人利物之智也總持一文理含眾德其在茲乎雖未具觀彼史誥之流別而內經運用固亦備矣然五天之音或若楚夏矣中土學者方審詳正竊書簡牘以記遺文(古謂[3]楚書曰胡文者案西域記其閻浮地之南五天之境楚人居焉地周九萬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時無輪王膺運中分七十餘國其總曰五天竺亦曰身毒或云印度有曰大夏是也人遠承梵王雖大分四姓通謂之婆羅門國佛現於其中非胡土也而雪山之北傍臨葱嶺即胡人居焉其字元製有異良以境隣天竺文字參涉所來經論咸依梵挾而風俗則効習其文[4]粗有增損自古求請佛經多於彼獲之魚魯渾淆直曰胡文謬也)其始曰悉曇而韻有六長短兩分字十有二將冠下章之首對聲呼而發韻聲合韻而字生焉[5]阿(上聲短呼)阿(平聲長呼)等是也其中有紇里(二合)等四文悉曇有之非生字所用今略也其次體文三十有五通前悉曇四十七言明矣聲之所發則牙齒舌喉脣等合于宮商其文各五遍口之聲文有十此中囉(曷力遐三聲合也)於生字不應遍諸章(諸章用之多屬第八及成當體重或不成字如後具論也)羅聲全闕生用則初章通羅除之一(除羅字羅鑒反)餘單章除之二(除囉羅二字即第二第三及第八第九第十章也字非重成簡於第一故云餘單章也)重章除之三(重成也即第四五六七及第十一已下四章也)異章句末為他所用兼下除之六(即盎迦章字牙齒舌等句末之第五字為上四字所用亦不可更自重故除之也)自除之餘各遍能生即佉等是也生字之章一十有七各生字殆將四百則梵文彰焉正章之外有孤合之文連字重成即字名也有十一摩多[6]囉此猶點畫兩箇半體兼合成文(阿阿等韻生字用十摩多後字傍點名毘灑勒沙尼此云去聲非為摩多訖里章用一別摩多里耶半體用祗耶兼半體囉也)

初章

將前三十四文對阿阿等十二韻呼之增以摩多生字四百有八迦(上)迦(平)等是也迦之聲下十有二文並用迦為字體以阿阿等韻呼之增其摩多合于聲韻各成形也伽等聲下例之以成于一章次下十有四章並用初章為字體各隨其所增將阿阿等韻對所合聲字呼之後增其摩多遇當體兩字將合則容之勿生謂第四章中重第五重嚩(房柯反)第六重第七重那等是也十一已下四章如次同上之四章同之除

第二章

將半體中祇耶合於初章迦迦等字之下[7]枳耶生字三百九十有六(枳字幾爾反今詳祗耶當是耶字之省也若然亦同除重唯有三百八十四先書字體三百九十六然將祗耶合之後加摩多夫重成之字下者皆省除頭也已下並同也)

第三章

囉字合於初章迦迦等字之下迦(上)略(上)迦(平)略(平)生字三百九十有六(上略力價反下略力迦反上迦下迦並同略之平上取聲他皆効之也)

第四章

攞字合初章字之下迦攞迦攞生字三百八十有四(攞字洛可反)

第五章

[8]嚩字合初章字之下迦嚩(上)迦嚩(平)生字三百八十有四(嚩字房可反)

第六章

麼字合初章字之下迦麼迦麼生字三百八十有四

第七章

曩字合初章字之下迦那迦那生字三百八十有四

第八章

將半體加初初章字之上阿勒迦阿勒迦生字三百九十有六(勒字力德反下同)

第九章

將半體加第二章字之上阿勒枳耶阿勒枳耶生字三百八十有四(若祗耶是耶省亦同除重)

第十章

將半體加第三章字之上阿勒迦略阿勒迦略生字三百九十有六(略平上)

第十一章

將半體加第四章字之上阿勒迦羅阿勒迦羅生字三百八十有四

第十二章

將半體加第五章字之上阿勒迦嚩阿勒迦嚩生字三百八十有四

第十三章

將半體加第六章字之上阿勒迦麼阿勒迦麼生字三百八十有四

第十四章

將半體加第七章字之上阿勒迦那阿勒迦那生字三百八十有四

第十五章

波等句末之第五字各加於當句前四字之上及初句末字加後耶等九字之上盎迦安遮安吒安多唵波盎耶等其必不自重唯二十九字不由韻合名為異章各用阿阿等韻呼之生字三百四十有八(盎字阿黨反安字並阿亶反唵字阿感反)

第十六章

用迦等字體以別摩多合之謂之[1]訖里成字三十有四(或有加前麼多得成字用非遍能生且據本字言之今詳訖里之麼多祗是悉曇中里字也)

第十七章

用迦等字體參互加之有三十三字隨文受稱阿索迦等各用阿阿等韻呼之生字三百九十有六

第十八章

正章之外有孤合之文或當體兩字重之但依字大呼(謂多闍吒拏等字各有重成也)或異體字重之即連聲合呼(謂悉多羅等是也)或不具通麼多止為孤合之文(即瑟吒羅等字有通三五麼多也)或雖生十二之文而字源不次其猶之孤(即阿悉多羅等也)或雖異重不必依重以呼之(此五句之末字加其句之初即名盎迦等屬前章也)或兩字聯聲文形其後聲彰其前(如麼盎迦三合等字似云莾迦等也)或字一而名分(如沙字有沙孚(府珂反)二音猶假借也)或用麼多之文重增其麼多而音必兼之(如部林二合字從裒(菩侯反)婁(力鉤反)與第十一摩多也)或形非麼多獨為嚴字之文(如字之上有仰月之畫也)或有所成而異其名(謂數字重成一字而其下必正呼中上連合短呼之不必正其音如上娑下迦稱阿索迦等也)或有其聲而無其形(此即阿索迦章等字字則無阿讀之皆帶其音也)或不從字生獨為半體之文(如怛達祗耶等用則有之字體無也)或字有所闕則加怛達之文而音掣呼之(如迦佉等字下有達畫則云秸(吉八反)稧(苦八反)等也)或源由字生增于異形(如室梨字猶有奢羅之象錯成印文若篆[A1]籀也)或考之其生異之其形(訖里俱羅俱婁等從迦之省及胡盧等文麼多之異猶艸隸也)斯則梵書之大觀焉

悉曇字記

       娜 麼 娑(上) 囉嚩(二合) 社若[2](而也反)(二合) 也 悉  

曇(去聲)(已上題目) 

悉曇

短阿字(上聲短呼音近惡引)

長阿字(依聲長呼別體作)

短伊字(上聲聲近於翼反別體作)

長伊字(依字長呼別體作)

短甌字(上聲聲近屋別體作[A2])

長甌字(長呼別體作)

短藹字(去聲聲近櫻係反)

長藹字(近於界反)

短奧字(去聲近污別體作)

長奧字(依字長呼別體作)

短暗字(去聲聲近於鑒反別體作)

長疴字(去聲近惡)

義淨三藏云上之三對上短上長下三對上長下短

右悉曇十二字為後章之韻如用迦字之聲對阿伊甌等十二韻呼之則生得下迦機鉤(矩侯反)等十二字次用佉字之聲則生得佉欺丘(區侯反)等十二字次生伽其求(瞿侯反)等十二字已下例然且先書短迦字一十二文從第二字已下加其麼多即字形別也用悉曇韻呼之則識其字名也佉伽已下至叉字例然以成一章舊云十四音者即於悉曇十二字中甌字之下次有紇里紇梨梨四字即除前悉曇中最後兩字謂之界畔字也餘則為十四音今約生字除紇里等四字也

體文(亦曰字母)

迦字(居下反音近姜可[3]反)

佉字(去下反音近去可反)

迦字(渠下反輕音音近其下反餘國有音疑可反)

伽字(重音渠我反)

[1]哦字(魚下反音近魚可反餘國有音講反別體作[2]加麼多)

已上五字牙聲

者字(止下反音近作可反)

[3]車字(昌下反音近倉可反別體作[4])

社字(杓下反輕音音近作可反餘國有音而下反別體作)

社字(重音音近昨我反)

若字(而下反音近若我反餘國有音壤別體作)

已上五字齒聲

[5]吒字(卓下反音近卓我反別體作[6]加麼[7]多)

侘字(拆下反音近折我反別體作)

荼字(宅下反輕音餘國有音搦下反)

荼字(重音音近幢我反)

[8]拏字(搦下反音近搦我反餘國有音拏講反別體作[9]加麼多)

已上五字舌聲

多字(怛下反音近多可反別體作[10])

他字(他下反音近他可[11]反)

陀字(大下反輕音餘國有音陀可反)

陀字(重音音近陀可反)

[12]那字(捺下反音近那可反餘國有音音曩別體作)

已上五字喉聲

波字(𭽽下反音近波我反)

頗字(破下反音近破我反)

婆字(罷下反輕音餘國有音麼字下不尖異後)

婆字(重音薄我反)

麼字(莫下反音近莫可反餘國有音莽)

已上五字脣聲

也字(藥下反音近藥可反又音祗也反譌也)

囉字(曷力下反三合卷舌呼囉)

羅字(洛下反音近洛可反)

嚩字(房下反音近房可反舊又音和一云字下尖)

奢字(舍下反音近舍可反)

[A3]沙字(沙下反音近沙可反一音府下反)

[13]娑字(娑下反音近娑可反)

訶字(許下反音近許可反一本音賀)

濫字(力陷反音近郎紺反)

叉字(楚下反音近楚可反)

[14]已上十字遍口聲

右字體三十五字後章用三十四字為體唯濫字全不能生餘隨所生具如常章論之

第一章

右初章生字四百有八先於字母中每字平書一十二文次將麼多如次點之則字形別也用悉曇韻呼之則識其字名也其麼多有別體者任逐便用之皆通此初章為後相次六章之體先書此章字但除重及囉羅三字合三十二字所生三百八十四字即將[15]也等字如次於下合之後加麼多則字字別也將悉曇十二韻相對呼之則識其字名也恐未曉悟更每章頭書一二數字以為規準後皆效此

第二章

己也(二合)紀耶(二合)紀以(二合)紀夷(二合)矩庾(二合)矩俞(二合)枳曳(二合)𡰅(與蓋反)句俞(二合)句曜(庾告反)矩焰迦(上)夜(已上第二章初字所生一十二文後皆效此讀者連帶轉聲調韻呼之)

第三章

迦(上)略(上)迦(平)略(平)己里機釐苟漊鉤婁(呂鉤反)(餘同上)

第四章

迦攞(上)迦攞(平)

第五章

迦嚩(上)迦嚩(平)

第六章

迦麼迦摩

第七章

迦娜[16]

第八章

阿勒迦(上)阿勒迦(平)伊(上)力紀伊力機歐鹿苟(上)歐鹿鉤(平)[17]醫力葪醫力介阿勒勾阿勒憍(脚號反)阿勒劍阿勒迦(去)

右第八章字同初章但用半體[18][19]加諸字上後點麼多也又此章為後相次六章字體同前第二已下也但加半體囉也

第九章

阿勒已也阿勒枳耶

第十章

阿勒迦略(上)阿勒迦囉

第十一章

阿勒迦攞阿勒迦攞

第十二章

阿勒迦嚩(上)阿勒迦嚩(平)

第十三章

阿勒迦麼阿勒迦[1]

第十四章

阿勒迦娜阿勒迦娜

第十五章

盎迦(上)盎迦(平)應(上)紀應機[2]苟(俱口反)蓊鉤(俱候反)蘡(於項反)荊蘡介擁句擁憍(脚傲反)盎鑑盎迦(去)(已上伽字上用[3]盎字冠之生十二字)

盎佉(上)盎佉(平)(生十二字同上迦字用麼多及呼字轉聲法下同)

盎伽(上)[4]佉(平)(生十二字同上)

盎伽(上[5]聲)盎佉(平重)(生十二字同上)

[6](並將冠上四字之首不復自重後皆效此已上牙聲之字皆用盎聲)

安者安遮(生十二字同上[7]字之省)

安車(上)安車(生十二字)

安社安闍(生十二字)

安社(重)安闍(重)(生十二字)

[8](為上四字所用不可更自重已上齒聲之字同用安音阿亶反)

安吒(上)安吒(平)(生十二安字)

安侘(上)(丑加反)安侘(生十二字)

安茶(上)安茶(生十二字)

安茶(上重)安茶([9]重音)(生十二字)

[10](為上四字所用不可更自重此字有自重者便屬別章則大呼拏音非盎拏也餘並同此也已上舌聲之字同用安聲)

[11]多(上)安多([12]生十二字)

[13]他(上)安他(生十二字)

安挓([14]上)安挓(生十二字)

安陀([15]上重)安陀(重音)(生十二字)

[16](為上四字所用不可更自重若重屬別章已上喉聲之字同用安聲)

唵跛[17]([18]生十二字)

唵頗(上)唵頗([19]平)(生十二字)

唵婆(上)唵婆(生十二字)

唵婆(上重音)唵婆(重)(生十二字)

[20](為上四字所用不更自重已上脣聲之字同用唵聲)

[21]盎耶([22]生十二字)

盎攞(上)盎囉(生十二字)

盎攞(上)盎攞(生十二字)

盎攞(上)盎嚩(平)(生十二字)

盎捨盎奢(生十二字)

盎灑盎沙(生十二字)

盎娑(上)盎娑(平)(生十二字)

盎訶(上)盎訶(生十二字)

盎叉(上)盎叉(生十二字)

右此章字兩字重成不得依字呼之異於諸章故云異章然盎安等將讀之際潛帶其音亦不分明稱盎安也

第十六章

訖里乞里佉里佉里(重音)齕里[23]齒里[24]質里[25]實里實里([26]重音)日里(已下並同吉里反但用於下合之讀者取其聲勢亦有用麼多得重成字用非遍能生也)

第十七章

阿索迦(生十二字)阿索佉(已下各生十二字)阿拕伽阿拕伽([27]重)盎迦怛囉

阿嚩遮阿伐車阿伐社阿伐闍(重)阿社若

阿瑟吒阿瑟侘阿拕荼阿拕荼(重)阿瑟拏

阿薩多阿薩他阿伐拕阿伐拕(重)阿勒多薩那

阿薩波阿薩頗阿拕婆阿拕婆(重)阿勒叉麼

阿勒叉微耶阿勒叉微釐耶阿刺多阿多迦嚩阿吒奢阿吒沙阿沙訶阿婆叉(已上一章重文讀之皆帶阿聲連促呼之此章亦除濫字又合娑訶字唯三十三字皆通十二字加麼多也其於字母不次者分入後章)

第十八章孤合之文

阿跛多阿吒迦阿娜薩嚩阿吒瑟車囉

右此章字類流派無盡或通三五麼多讀之並同上章當體重兩那等字(並依本字大呼多則不得云多多也)聯聲字([28]上麼下盎迦後字之聲入於前似云莽迦也用此章字皆然)兩重麼多字部林(去)齒林(去)(已上字有第六及第十一麼多讀之皆帶兩聲也是第六麼多分布於傍也)半體文多達又作(皆同也)[29]秖耶(當是耶字之省也)印文字(是室梨字西域為印也)此類甚多略出其狀也前敘云囉於生字不應遍諸章謂第二第四五六七章用之其字則屬第八章也若第三及第八章用之成當體重非此章字也若第九已下四章用之則更重重全非字也其囉字當體重及重章中當體重書者至此但存一重字不須生十二也雖或有用處亦通三五麼多非遍能生故不入此生字之內緣存一當體重字故云容之勿生也後第十八云或當體兩字重之但依字大呼謂多闍吒拏等各有重成也等者等餘字母並有重成之用也但大呼之不得言多多囉囉等也

悉曇字[1]


校注

[1186001] 【原】縮刷大藏經【甲】大治五年寫岩崎文庫藏本 [1186002] 所【大】攸【甲】 [1186003] 楚【大】*梵【甲】* [1186004] 粗【大】祖【甲】 [1186005] 甲本梵字無* [1186006] 囉【大】羅【甲】 [1186007] 也【大】耶【校異-甲】 [1186008] 嚩【大】*縛【甲】* [1187001] 訖【大】紇【甲】 [1187002] 而也反二合【大】二合而也反【甲】 [1187003] 反【大】【甲】 [1188001] 【大】【甲】 [1188002] 加麼多【大】加麼多【甲】 [1188003] 【大】【甲】 [1188004] 【大】【甲】 [1188005] 【大】【甲】 [1188006] 【大】〔-〕【甲】 [1188007] 多【大】【甲】 [1188008] 【大】【甲】 [1188009] 加麼多【大】【甲】 [1188010] 【大】〔-〕【甲】 [1188011] 反【大】【甲】 [1188012] 那【大】挪【甲】 [1188013] 娑【大】沙【甲】 [1188014] 已【大】〔-〕【甲】 [1188015] 【大】〔-〕【甲】 [1188016] 娜【大】那【甲】 [1188017] 醫【大】*毉【甲】* [1188018] 【大】*〔-〕【甲】* [1188019] 囉【大】羅*【甲】 [1189001] 摩【大】麼【甲】 [1189002] 苟【大】句【甲】 [1189003] 【大】〔-〕【甲】 [1189004] 佉【大】*伽【甲】* [1189005] 聲【大】重【甲】 [1189006] 甲本作夾註 [1189007] (此省)七字【大】〔-〕【甲】 [1189008] 字作夾註 [1189009] 重音【大】平重【甲】 [1189010] 字作夾註 [1189011] 多【大】哆【甲】 [1189012] 生【大】平生【甲】 [1189013] 他【大】*陀【甲】* [1189014] 上【大】〔-〕【甲】 [1189015] 上【大】〔-〕【甲】 [1189016] 字可作夾註 [1189017] 跛【大】波【甲】 [1189018] 生【大】平生【甲】 [1189019] 平【大】〔-〕【甲】 [1189020] 字可作夾註 [1189021] 也【大】也上【甲】 [1189022] 生【大】*平生【甲】* [1189023] 齒【大】質【甲】 [1189024] 質【大】此【甲】 [1189025] 實【大】日【甲】 [1189026] 重音【大】〔-〕【甲】 [1189027] 重【大】*〔-〕【甲】* [1189028] 上麼下盎迦作本文【甲】 [1189029] 秖【大】祇【甲】 [1190001] 甲本奧云一校了點了大治五年正月二十二日於高野御山中別所午時許交點了之本也心蓮院返納了
[A1] 籀【CB】籕【大】
[A2] 【CB】【大】
[A3] 【CB】【大】(cf. T18n0850_p0083c06)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