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普賢!
普賢行大願王可化約歸納為十事(十項含義):頂禮如來(禮敬[2]諸佛)、供養於彼(廣修供養)、懺悔罪業(懺悔業障[3])、隨喜福德(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諸如來住世(請佛住世)、迴向善根,其別類、究竟及功德利益。
壹、禮敬諸佛
1.【覺賢】身口意清淨,除滅諸垢穢,一心恭敬禮,十方三世佛。
【般若】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不空】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三世人師子,我今禮彼盡無餘,皆以清淨身口意。
其中,整體而言,以身語意無別而向安住於所有十方世界等諸佛世尊頂禮,而說「所有[十方世界中]」等。
「所有」泛指「只要是……」,也即[表達]「如此的範圍」之義,以之便能確定[所指涉的]範圍。於是,藉由總稱而說諸佛世尊不可估量,故名「彼等某某」(表關係代名詞)[4],也就是從數量及名字方面表達「超出範圍」的意思。「十方世界中」是指在十方的眾生趣之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包括一切三世者──亦即「諸位安住於三世者」(三世諸佛)。「人師子」:對於一切皆無所畏懼,對於任何事物皆無疑慮,故名「師子[5]」。而在包括天人的世間之中,諸佛世尊與之(獅子)相仿,因此,由於「猶如獅子」,故稱[佛世尊]為「師子」。
為了要顯示「生生世世於眾人之中」的意思,加上他們(諸佛)也是人,所以諸佛世尊乃是「人師子」。
我禮敬彼等(諸佛)全體(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這是最敬禮。
由於試圖表達,而以片面詮說,[如此]便表達了「一切」的含意。因此「完全盡括、無有遺餘」,故說「盡無餘」。
「以清淨[6]身語意」,是最為清淨的──由於是從「清淨意」所發起,因此身及語也是清淨的。
2.
【覺賢】普賢願力故,悉覩見諸佛,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
【般若】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不空】身如剎土微塵數,一切如來我悉禮,皆以心意對諸佛,以此普賢行願力。
今[普賢菩薩]說身[語意]等個別頂禮。其中,關於身頂禮,說「一身復現剎塵身」等,也就是以等同佛剎微塵數的身作頂禮。
在此,以「如……」[7]一詞,是[表示]與喻依(譬喻)一致的同義詞[用法],因為[微塵數與身數二者之間]是沒有區別的。
身的數量等同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的微塵[數],以此頂禮,所以是「一一遍禮剎塵佛」[8]。由於諸佛世尊已經戰勝煩惱敵以及魔羅,所以被稱為「耆那」(勝者)[9]──正如佛世尊所言:「我勝罪法故,我乃為勝者……」[10]。[因此,]即已頂禮三世已來、將來的一切佛(勝者)。
若問:「因為內心嚮往一位佛世尊,所以決定能以心意[化出]佛剎微塵[數]的空身[11],頂禮其餘[諸佛]嗎?或是如何呢?」。答:「並非如此。所謂『普現一切如來前』(「皆以心意對諸佛」)[12],是指『懷著嚮往每一尊如來的心……』之義。」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賢」是善妙義,此(行)也是善妙的,故稱「普賢行」,義為「菩薩的[行為]」。
志求於此(菩薩行),而稱為「願」,也就是希求的意思。
其「威神力」,是指:不被煩惱等所壓制,完全戰勝相違事[13],因此是「以此『威神力』」[而能『一一遍禮剎塵佛』],否則,不可能做到這樣的事。
3.
【覺賢】於一微塵中,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遶,法界塵亦然。
【般若】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不空】於一塵端如塵佛,諸佛佛子坐其中,如是法界盡無餘,我信諸佛悉充滿。
同樣地,還有意頂禮,也就是「於一塵中[塵數佛]」等。「於一塵中」是指在一個微塵之上。「[各處]菩薩眾會中」:各自坐在無量菩薩眾會的中央。「塵數佛」:由於在此處無有差別(佛剎微塵數與佛陀的數量無別)之故,所以按照「『深信』(信解)等同屬於十方三世諸佛剎土微塵數的諸善逝」,如此加以講解。凡於「一塵中」,便全都依此理[而有「塵數佛」],無有例外。
「法界」:一切法的自性,也即法性。「本性」即謂「界」。像這樣的「法界」,極盡虛空際,而特別以心意「深信」(信解):[其中,]安住於一微塵上的無量菩薩大眾,圍繞著諸佛世尊,充滿其間(法界),無有間斷。由於身語諸業皆由心意所發起,因此特說意道(心意之類)。
4.【覺賢】以眾妙音聲,宣揚諸最勝,無量功德海,不可得窮盡。
【般若】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不空】於彼無盡功德海,以諸音聲功德海,闡揚如來功德時,我常讚歎諸善逝。
現在,以「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14]等,而用這些(身語的方式)作頂禮。「彼等」[15]是指:如此分外「深信」的那些[對象(指諸佛)],對他們用以「妙言辭海」[而讚頌]──因為等同於具足如海功德,不可窮盡,因此是「無盡[妙言辭]」;具有「無盡」[功德]者,即是「無盡妙言辭」。在此,「妙言辭」一語,即是功德的同義詞。應當理解:「海」一詞,表達「涵義眾多」,這是就「彼等」擁有「無盡言辭海」者而言的。
「各以一切音聲海」:在此,「支」[16](支分)一詞,在此[也]是功德的同義詞。
若問:這是為何?答:因為聲聞乘中說[佛語的功德]具足五種支分,大乘之中也說具足六十支[17]、具足萬支、具無量支,[這些]也都應該理解為五種功德等[涵義]。因此,用「具足『音聲』功德」一語來反映:事實上,是「各以一切」[功德猶如]無量「海」[而作讚頌]的。
「[讚]佛[甚深功德海]」等,是指諸佛的功德:從發菩提心開始,泛指一切不可估量、不共的身語意[功德]自性。對其「讚頌」,即是讚歎推崇、稱揚傳頌之義。於一一「善逝」[18],皆如[諸佛]安住於前方一般,「我常讚歎」[19]彼等一切尊。
又,「無盡言辭海」是從共有交集的角度而表示「功德」本身的特點,因此是「闡揚」諸善逝功德的「無盡言辭海」之義。
貳、廣修供養
5.
【覺賢】以妙香華鬘,種種諸伎樂,一切妙莊嚴,普供養諸佛。
【般若】以諸最勝妙華鬘,妓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不空】以勝花鬘及塗香,及以伎樂勝傘蓋,一切嚴具皆殊勝,我悉供養諸如來。
6.
【覺賢】(無)
【般若】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不空】以勝衣服及諸香,末香積聚如須彌,殊勝燈明及燒香,我悉供養諸如來。
現在,[經中]說於彼等諸佛世尊所行有上與無上等二種供養。「[以諸]最勝妙華鬘」等二偈,是有上[供養]:「[最勝]妙華」等[句]中,「[上]妙」的那些,包括「妙華」、「妙鬘」、「妙妓樂」,以及「[美]妙」的撒馥蘭[20](鬱金)、栴檀等「妙塗香」,還有「妙傘蓋」等「最勝」[莊嚴具]、「最勝燈燭」、「[最勝]燒香(薰香)」、「[最勝]妙衣服」、「[最勝]妙香」,以及混合各種香料──包括撒馥蘭、龍腦(冰片)、沉香等,善加調製而成的「末香(香粉)」。[如是]各式各樣,「[一一]皆如妙高聚(有如妙高山)」,「如是最勝莊嚴具」等,則表示上妙莊嚴具。在此,「莊嚴」一詞,表示所集之物的種類──包括諸天、眾人的一切最勝天物之類,[願能]以之「供養諸如來(供養所有勝者)」。
7.
【覺賢】以普賢行力,無上眾供具,供養於十方,三世一切佛。
【般若】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不空】所有無上廣大供,我悉勝解諸如來,以普賢行勝解力,我禮供養諸如來。
[經中]另以「所有無上廣大供」[21]等句而說無上供。由菩薩三昧力所生的任何供養,皆是「無上供」,化現於一切佛剎,因此是窮盡法界的「廣大供」。對於這一切,「我悉勝解諸如來」[22]。「以普賢行勝解力」[23],則是說:藉由「勝解」普賢行並具足信念、決定確信之力量──此有許多不同名稱,而其中依「普賢行」而表示如是各式各樣的供養,如菩薩慈心[24]般而心生信解。
現在,[經中]將所提及的頂禮、供養加以歸納而說,即是「我禮供養諸如來」[25],也就是[我願]頂禮、供養一切勝者。
叄、懺悔業障
8.
【覺賢】我以貪恚癡,造一切惡行,身口意不善,悔過悉除滅。
【般若】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不空】我曾所作眾罪業,皆由貪欲瞋恚癡,由身口意亦如是,我皆陳說於一切。
[經中]從動機(等起)、處、本質等三方面而說懺悔,即是「[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等句。
其中,若問:何為發起罪惡之因?答:[26]貪欲、瞋恚、愚癡即是發起之因。
若問:何為[造罪之]處?答:處為處為「身、語、意」。
[罪惡之]本質即是「我昔所造諸惡業」,包括於此世或後世,由自己所造、令他人造以及隨喜所造[之惡業]。對於這一切,即是[經文所說的]「一切」,如同親自在諸佛、佛子大眾慈眸之前,甚至連剎那[的罪過]都感到懊悔而當「皆懺悔」(應當一一懺悔而去除)。
肆、隨喜功德
9.
【覺賢】一切眾生福,諸聲聞緣覺,菩薩及諸佛,功德悉隨喜。
【般若】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不空】所有十方群生福,有學無學辟支佛,及諸佛子諸如來,我皆隨喜咸一切。
現在,[經中]以「十方一切諸眾生」等而說隨喜福德。凡是十方眾生的於三時中經由布施、持戒、修習所生之福德,舉凡七種「有學」[27]大眾、「無學」阿羅漢,以及麟角喻與部行等二種獨覺大眾,於三時中[所造]任何出世間福德,還有每一位透過行於三世的諸佛世尊之話語而發菩提心,進而從波羅蜜多與諸地等而出生者(諸菩薩眾),[這一切]三時之中世出世間不可估量、不可思議的福德資糧,乃是佛智境界。對此一切,「我皆隨喜」[28]。
若問:「『眾生』一詞,已經足以表達「無有遺漏」之意,以此包含了有學及無學等眾的福德,何必要個別列舉呢?」答:並非如此。由於[該詞具有]「行走」之義,故稱「[諸趣]眾生」,是「具有貪愛」或者「流轉於輪迴」的意思。
關於這點,有些人主張「因為完全無有流轉」,有些則說「因為不流轉」,所以並不使用「眾生」一詞來表達。因此,[在經中]是個別宣說的(分別列舉有學者與無學者)。
伍、請轉法輪
10.
【覺賢】十方一切佛,初成等正覺,我令悉勸請,轉無上法輪。
【般若】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不空】所有十方世間燈,以證菩提得無染,我今勸請諸世尊,轉於無上妙法輪。
現在則是請轉法輪,[經中]提到「所有十方世間[燈]」[29]等。於諸「十方世間」中,眾生之「燈」,即是能夠遣除世間外內諸般黑暗者。因此,諸佛世尊即是「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是指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無染」[30]則是「證得不貪」,這是因為對於現前菩提諸法門的意義,其無餘之自性皆已圓滿通達,因此,真正超越了一切貪著。
既不志求證悟甚深法、也不精進,卻想要用其他方式證悟,那是很困難的。因此,為了所有對於所說法興趣缺缺的種種世間眾生,為遣除眾生的無知沉暗、為令無上智慧光明顯照,為了轉動無法上法,我跪地合掌,猶如一一親謁尊前般,向諸位已至、已坐大樹王下的所有護世者作勸請,這就是「為轉法輪而勸請」。
陸、請佛住世
11.
【覺賢】示現涅槃者,合掌恭敬請,住一切塵劫,安樂諸群生。
【般若】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不空】所有欲現涅槃者,我皆於彼合掌請,唯願久住剎塵劫,為諸群生利安樂。
現在以「所有欲現涅槃者」[31]等作祈禱。「所有…者」既表示不特定[之人],也表示[不特定之]分位,因此直接與「十方世間燈」相聯繫。「欲現涅槃」的所有十方諸佛世尊,就是一切「所有欲現涅槃者」。對於他們,「我皆於彼合掌請」[32],願彼等長久住世。
問:「直至何時?」答:「剎塵劫。」也就是於等同三世已獲證悟諸佛剎土微塵數的劫波中「久住」。
若問:「為何[而久住]?」答:為了利益缺乏依靠處的一切眾生,使其得到安樂。饒益是指獲得通向究竟的成就與安樂──也就是獲得涅槃──之道。至於安樂,則是獲得等同於天人的享樂。
柒、迴向善根
12.
【覺賢】我所集功德,迴向施眾生,究竟菩薩行,逮無上菩提。
【般若】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不空】禮拜供養及陳罪,隨喜功德及勸請,我所積集諸功德,悉皆迴向於菩提。
至今所說頂禮等[善法]所生、不可估量之福蘊,用於圓滿迴向,即是「所有禮讚供養福」等。也就是:凡我所積聚──也就是修行──頂禮、供養、懺罪、隨喜福德、請轉法輪、祈禱如來[所生]任何些微之善根,我當以此一切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迴向[33]。
捌、普賢願王之別類(支分願)
現在是[普賢願王的]第八項[涵義]──其別類。個別分類普賢願之一一支分,便是其別類。
其中又分十六項(十六種支分願),也即:
一、根據意樂[而分];
二、根據不忘菩提心[而分];
三、根據無染加行[而分];
四、根據饒益眾生[而分];
五、根據鎧甲[而分];
六、根據會遇同行菩薩[而分];
七、根據能令善知識歡喜[而分];
八、根據現前面見如來[而分];
九、根據圓滿受持正法[而分];
十、根據獲無盡藏[而分];
十一、根據趣入[而分];
十二、根據力[而分];
十三、根據成就[而分];
十四、根據業用[而分];
十五、根據開示隨學[而分];
十六、根據總結[而分]。
一、意樂願
其中,第一項為根據意樂[而分]。此中又分三類:[(一)供養如來及圓滿意趣之意樂;(二)圓滿淨治佛土之意樂;(三)願安樂一切眾生之增上意樂。]
(一)供養如來及圓滿意趣之意樂
13.
【覺賢】悉供養過去,現在十方佛,
【般若】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不空】於諸如來我修學,圓滿普賢行願時,願我供養過去佛,所有現住十方世。
14.
【覺賢】願未來世尊,速成菩提道。
【般若】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不空】所有未來速願成,意願圓滿證菩提,所有十方諸剎土,願皆廣大咸清淨。
供養如來及圓滿意趣之意樂,即「[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等。 願以無上供,供養已經示現涅槃的諸佛世尊,並且供養「[所有現住]十方世」[34](十方世間)[的諸佛]──也就是在眾多世間勤行饒益、安樂所有眾生,諸位如此「現住」(現正住世)者。
「未來一切[天人師]」是指那些將要出現的[諸佛]。願其皆能「速得成就」──也就是全不費力──「一切意樂皆圓滿」,「速得成就大菩提」[35](圓滿意樂,漸次臻於菩提佛果)。
前半段(第十三偈)所宣說的是「供養如來之意樂」,後半段(第十四偈),則是圓滿意趣之意樂。
(二)圓滿淨治佛土之意樂
15.
【覺賢】普莊嚴十方,一切諸佛剎,如來坐道場,菩薩眾充滿。
【般若】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遶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不空】諸佛咸詣覺樹王,諸佛子等皆充滿,所有十方諸眾生,願皆安樂無眾患。
16.
【覺賢】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惱,深解真實義,常得安樂住。
【般若】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不空】一切群生獲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憶宿命。
圓滿淨治佛土之意樂,即「所有十方一切剎」等中所說。所謂「一切」十方諸佛剎土,泛指「[盡]所有」,也就是於一切有中,皆如極樂世界般廣大清淨──無量世界各趣諸處,都是廣大的。至於「悉在菩提樹王下」,則是發願:「願諸世尊與諸菩薩充滿其中,處處遍滿,無有間隙!」
(三)願安樂一切眾生之增上意樂
願安樂一切眾生之增上意樂,即如「[所有]十方[諸眾生]」等所說。「十方…諸…」是指包括四種出生型態(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在內的所有六趣「眾生」,願彼等身心「常(原注:畢竟)離憂患」,並以最上之樂,得受「安樂」。願彼等「獲得甚深正法利」(隨順如法之義利)[36]──隨順即是「隨順而成就」之義。亦願一切眾生常得成就「如意心」[37](如法之希願),即願彼等「畢竟圓滿」。 二、不忘覺心願
16.
【覺賢】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惱,深解真實義,常得安樂住。
【般若】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不空】一切群生獲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憶宿命。
17.
【覺賢】我修菩薩行,成就宿命智,除滅一切障,永盡無有餘。
【般若】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不空】若諸生中為生滅,我皆常當為出家,戒行無垢恒清淨,常行無缺無孔隙。
現說斷除相違事,以四偈[38]表達第二項[支分願]──不忘菩提心(覺心),即從「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至「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所說[39]。
「菩提」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成就]此義而有所作為,即是「為菩提修行」(菩提心/菩薩行)。
願我於此(菩提)修行之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在一切趣中,都能隨念宿世),並且於生生世世的生死流轉中,都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在生死流轉中──實際上應將之(此句)視為對[修行]期間的解說。此為不退失菩提心之第一因。
此外,「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40]等,則指:隨學三世所出、將出所有勝者諸佛之學處。對於「普賢行」,則「修習普賢圓滿行」,也即正確修習。若問:「我應當依何而行?」答:「常得出家修淨戒[41],無垢無破無穿漏。」其義為:正如同摩尼寶,[本質上]並不沾染客塵[42]之染污,所以「無垢」;遠離身過失,所以自然就是「淨」[43][戒]。
因為如此(戒律圓滿清淨),所以「無破」且「無穿漏」,而能滿一切所欲,畢竟遣除一切熱惱,亦能遠離一切「憂患」[44],究竟平息非時死,完全趣入(實踐)成就利他[之事]。同樣地,諸菩薩的戒律亦如珍寶,所以珍貴──因為不與業垢、煩惱垢相混雜,遠離聲聞與獨覺乘發心的「身過失」,並且具有不可或缺的特質,所以其本質為[趣向]一切智智之珍貴發心,因此完全清淨;又,由於恭敬一切菩薩學處,所以不會造作[菩薩]墮罪,學處無有退失,故稱為「無破」(無退失、無衰損)。受用已過去之對境,心相對(相應)地生起愛染;對於未來的「生」也如此[起貪心],這就是「喜樂愛」;對於現在正在發生者的[貪愛],則為「耽著愛」──這些合稱為三時之愛。[菩薩對於]以三時之愛而宣說的這些[過患],皆無絲毫疲厭,所以說「無穿漏」[45];又,[菩薩之戒律]有如田地,能做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所依;能滿一切眾生之所欲,畢竟遣除一切熱惱與於一切憂患,必定能於一切人天之中,趣行成就無量壽,亦能趣行成辦利他之事。
從詞的定義而言,由於能除身心熱惱,故而清涼,以此而名為「尸羅」[46](戒律)。
所謂「戒行」[47]:由於戒律本身即是所行(修行),故稱「戒行」。由於是「所行」[之事],故稱為「行」。祈願:能常行持這樣的「無垢恒清淨」[48]的「戒行」,「無破」且「無穿漏」。這便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二因。
18.
【覺賢】(無)
【般若】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不空】天語龍語夜叉語,鳩槃荼語及人語,所有一切群生語,皆以諸音而說法。
19-1.
【覺賢】(無)
【般若】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不空】妙波羅蜜常加行,不於菩提心生迷。
「天語」[49]等:對於諸天,便用天語;對於龍、夜叉、鳩槃荼及眾人,則使用其「語」(原注:音聲)。總而言之,「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也就是用各種[語言],如是個別向彼等「而說法」,直至[證得]菩提。[「悉以諸音而說法」]便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三因。
對於「勤修[清淨波羅蜜]」[50]等獲得決定,即相續柔和;「[清淨]波羅蜜」指布施等十度;「勤修」彼等,是指衷心地於一切種中(在所有情況下)都投入其中且不厭倦。
「恒[不忘失]」是願:直至[證得]菩提藏(佛果),永遠都不會忘失菩提心──這是[不忘菩提心之]第四因。
19-2.
【覺賢】悉遠離生死,諸魔煩惱業。(19-20)
【般若】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不空】所有眾罪及障礙,悉皆滅盡無有餘。
藉由[以下]四偈半[的內容],宣說會成為菩提心相違事的任何蓋障之對治。
現以半偈宣說斷除相違事,即於「所有眾罪及障礙」[51]等中所說。
凡是罪過,都是能夠障礙菩提心的「障垢」。願能將之「滅除無有餘」(悉皆淨除,無一遺餘),也就是「願悉能斷除」之義。
三、無染加行願
20.
【覺賢】悉遠離生死,諸魔煩惱業,猶日處虛空,蓮花不著水。(19-20)
【般若】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不空】於業煩惱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
現在說[十六項支分願之]第三項:無染加行。[普賢菩薩]以三種因──「從何[出生]」、「[出生]為何者」、「如何[出生]」──而說,即是「於諸惑業[及魔境]」等。
所謂「於諸……」是指:「於諸」業、「惑」(煩惱)及「魔境」之中。由於這個[廣義的]「業」[本身]並沒有區別,所以善、不善、不動[業]等三者皆適用。
其中(三種業當中),是從「於」(從)諸不善「業」中「得解脫」,並「於諸」煩惱及業中「得解脫」,也就是不被那些所玷汙,而常行持於「世間道中」(世間諸眾生等)。
若問:「[這種情形]像是什麼呢?」答:「猶如蓮華不著水。」譬如蓮花從水中生,但卻不沾水。同樣地,我也不受「諸惑業及魔境」等世間法所沾染。
此外,於諸善業與不動業,也無所「著」(礙著)──也就是不在意果報,只管行持饒益、成就一切眾生之事,這也就補充了「[一心入]於菩薩行……」的意思。
問:「[這種情形]像是什麼呢?」答:「亦如日月不著空。」譬如在世間當中,日月就像摩尼寶,能平等一味利益其他眾生的道理,[菩薩]對於自利全然無所「著」(貪著),行持[利他之事]就如空中的日夜(日月)交替[不息]那般。
其中,所謂的「魔」,能中斷善法,障礙菩提,並且[使人]從正道中退墮者。
「正」的詞彙定義為:「法即正真」,而[魔]能阻礙佛法的生活方式,所以是謀害[正法之生活]者,故稱為「魔」。其「境」(業/作用)即是:以之為因,便會罔顧有益之事。
四、饒益眾生願
21.
【覺賢】遍行遊十方,教化諸群生,除滅惡道苦,具足菩薩行。
【般若】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不空】諸惡趣苦願寂靜,一切群生令安樂,於諸群生行利益,乃至十方諸剎土。
這第四項[願]以及對於無餘波羅蜜多發心能有所助益,正是「[悉除一切惡道苦]……十方[利益恒無盡]……」所說之義。
能夠「悉除」(畢竟息滅)眾生分為三類的「一切惡道苦」。若問:「為何獨說『悉除惡道苦』呢?」答:因為那些[痛苦]十分折磨人,是故,以此為主[而說],當知此為「[願]能寂滅一切輪迴苦」之義。
願能「等與一切群生」最上之「樂」。若問:「如何達成呢?」答:這是為了饒益一切眾生而行,也即「別無其他,唯有不厭倦加行(修行),這是為了能夠證得無上智」的意思。「[願]與」[52]字則是「願能精勤」的意思。
問:「直至何時?」答:「乃至十方諸剎土。」[53]所謂的「乃至」就是「直到…的時候」[54]。所謂「諸剎土」,是指遍行並莊嚴一切佛剎的範圍[55],一個個分位(包括時間與空間)延續下去。「十方」(諸方),就是「於十方」的意思,與「……行[利益],乃至……」[56](願能行持…,直至…)相呼應。
五、鎧甲願
22.
【覺賢】雖隨順世間,不捨菩薩道,盡未來際劫,具修普賢行。
【般若】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不空】常行隨順諸眾生,菩提妙行令圓滿,普賢行願我修習,我於未來劫修行。
第五項為鎧甲[願]。這也分三類:(一)圓成一切佛法、(二)隨順眾生之行、(三)廣施正法即「圓滿無上大菩提」等所說。
(一)圓成一切佛法
「菩提妙行令圓滿」[57]意指:為了[證得]菩提而行,即是菩提行;令其圓滿,也就是能成就佛陀一切諸法的的意思。
(二)隨順眾生之行
[「我常隨順諸眾生」(隨順眾生行),意思是:]於生生世世,了知諸眾生之心行,自然而然且不需理由,便能與之相處,無不隨順彼等。
(三)廣施正法
「恒修普賢廣大行」。在此,普賢行的本質是就說法而言的──由於希望口出宣流法音之語,所以取名為普賢行。因此,廣為眾生宣講、解說、稟報,表示:乃至「盡於未來一切劫」都會毫無疲厭地這麼「修行」(行持)。
六、會遇同行菩薩願
23.
【覺賢】若有同行者,願常集一處,身口意善業,皆悉令同等。
【般若】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不空】所有共我同行者,共彼常得咸聚會,於身口業及意業,同一行願而修習。
第六項是結交在身口意的所行、發願方面都有同等緣分的菩薩,即[普賢菩薩]所說「所有與我同行者」等。
「與我同行」就是所有在行持(修行)方面相同的任何所行──亦即發願:「願能常與彼等同等修行的菩薩『於一切處同集會』」,或者:「願[與彼等菩薩]同居一處,直至菩提!」
願能「身口意業皆同等」,並且與彼等一起行持相同的菩薩「行」,發相同的「願」(一切行願同修學)。
七、令善知識歡喜願
24.
【覺賢】若遇善知識,開示普賢行,於此菩薩所,親近常不離。
【般若】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不空】所有善友益我者,為我示現普賢行,共彼常得而聚會,於彼皆得無厭心。
第七項[分支之願]為:以饒益心而宣說[教法]、修行等,藉此令善知識歡喜。也正是[普賢菩薩]所說「所有益我善知識」等。
凡是「益我」並且「為我顯示普賢行」的「善知識」──[「顯示」]義為講解、說法,皆「常願與我同集會」(常能與之相會),「同集會」的意思就是安住於近處。
願我對彼等「何時」[58]──無論任何時刻──都「無厭心」[59],也就是不會有絲毫煩厭。並且總是能隨順於彼等,直至菩提。
八、現前面見如來願
25.
【覺賢】常見一切佛,菩薩眾圍繞,盡未來際劫,悉恭敬供養。
【般若】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遶,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不空】常得面見諸如來,與諸佛子共圍繞,於彼皆興廣供養,皆於未來劫無倦。
第八項[分支之願]:由於不因長期供養而感到疲厭,因此現前面見如來,也就是「[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遶」等。
所有十方勝者諸佛世尊,即所謂「依怙」[60],也就是眾生唯一的親友,受到菩薩眾所「圍遶」。願能以無礙之眼,「面見」彼等,也就是面向彼等、現前而見,在每一剎那,以一切種最上供養,於彼等一一「興」起猶如虛空、窮盡法界的「廣大供」等。
問:「直至何時?」答:「盡未來劫無疲厭。」也即窮盡未來,於一切「未來劫」中都以「無疲厭」之心而為之。
九、圓滿受持正法願
26.
【覺賢】守護諸佛法,讚歎菩薩行,盡未來劫修,究竟普賢道。
【般若】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不空】常持諸佛微妙法,皆令光顯菩提行,咸皆清淨普賢行,皆於未來劫修行。
第九項[分支之願],即是[普賢菩薩]以憶持與宣說等作為,而說「願持諸佛微妙法」(圓滿受持正法諸位勝者(佛陀)的正法)等。
三世一切諸佛(勝者)所宣說之法,無論是十二分教的哪一部,願都能以總持之力加以憶持、圓滿受持,並藉宣說正法之本質,對眾生「光顯一切菩提行」──也即為眾生正說[微妙法]。
在此,所謂「菩提行」所指稱的是表達其義(菩提之義)之文詞。
「究竟清淨普賢道」[61]當中,「普賢道」就是菩薩行,而將之清淨意味著令其無垢。願以此「盡未來劫」──表示時間久長──而「修習」,無一遺餘,也就是願能勤行[菩薩行]。
十、獲無盡藏願
27.
【覺賢】雖在生死中,具無盡功德,智慧巧方便,諸三昧解脫。
【般若】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不空】於諸有中流轉時,福德智慧得無盡,般若方便定解脫,獲得無盡功德藏。
第十項[分支之願]:獲得福德與智慧等,而獲無盡藏,也就是「於諸有中流轉時」[62]等所說。於欲界等[三界、]一切諸有中,願為了眾生之義利而「流轉」──也就是出生。與此同時,願能獲得無盡──無有窮盡──的福德與智慧。同樣地,願得方便、智慧、虛空藏、無垢印等諸三昧,還有從菩薩畢竟解脫之大悲、無垢、如幻行相,如此等所生的菩薩共及不共諸功德,這樣的「無盡藏」。也就是:願能利益一切眾生;為令安樂出生,願能成為無盡藏之根本。
十一、趣入願
28.
【覺賢】一一微塵中,見不思議剎,於一一剎中,見不思議佛。
【般若】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不空】如一塵端如塵剎,彼中佛剎不思議,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見菩提勝妙行。
第十一項[分支之願]又分為八項:
(一)面見並趣入佛土;
(二)趣入佛語;
(三)趣入如來法輪;
(四)趣入歷劫流轉:
(五)面見如來;
(六)入彼(如來)行境;
(七)趣入成就(出現、出生)佛土;
(八)趣入往詣如來。
(一)面見並趣入佛土願
28.
【覺賢】一一微塵中,見不思議剎,於一一剎中,見不思議佛。
【般若】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不空】如一塵端如塵剎,彼中佛剎不思議,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見菩提勝妙行。
29.
【覺賢】見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海,一一世界海,悉見諸佛海。
【般若】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不空】如是無量一切方,於一毛端三世量,佛海及與剎土海,我入修行諸劫海。
其中,面見並趣入佛土這二者,即「一塵中有塵數剎」等二偈(第28-29偈)所說。就在一微塵之上,就有十方三世諸佛剎塵數的佛土。「彼中」[63]則指各個剎土(一一剎),其中,一切皆「難思」,也就是無法思議、超越思惟[境界]。
「佛及佛子」[64](諸佛世尊及佛子)是指安住於諸菩薩之中央──願能面見諸位安住者(佛菩薩)。與此相關者,則是「演(行持)菩提行」,也就是修行菩提行。「我見…」表示願能趣入[其中]。
問:「若果真如此,那麼,由於所追求的是不可能之事,難道不會變成諸菩薩所發的其實是沒有結果的願嗎?像這樣,每一處個別的佛土都有各自不同的差別種類,這些全都在一處、無有遺漏地在一微塵之上皆可見到,這是不可能的。那麼,無數諸佛世尊坐於菩薩大眾之中,而其所遍滿之佛土,[其數]又等同三世諸佛剎塵數。要發願這些各自殊異者(佛、菩薩及佛土),皆可見於一微塵之上,這要如何發願呢?」
答:並非如此。為何呢?舉凡不可思議業所化現之種種世界,有上,有下,有正面──境都是相異的。同理,不可思議智慧所化現者,皆在一微塵之上,怎麼就不可能了?有道是:
雖云此事難思議,然智者前雖土石,無一不是希有事;同理若因諸根故,生起分別豈希有?世間所依救護說:禪定、業境與諸龍,佛陀境界等大者,如是四事難思議。[65]因此,[前述之願]並非不可能之事,而且內心無變異的眾人,應當對於這一切佛語,做此思惟:「正是如此!」並更加生起信心。
在此,已將[文義]彰顯無遺:
於佛隱蔽說,
若人起疑心,
是人於空性,
當起正信解。[66]
在世上也是如此的。有些時候,裝滿清水而極小的容器,肯定也能從中看見滿天綴滿著星辰、星宿與星曜等的天空。
因此,佛世尊說:
諸法如影像,
性如翳如夢,
如幻如陽焰,
亦如尋香城。[67]
在此,[同樣的道理]也可於清楚見於下文「[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第34偈)這一偈頌中。「如是無盡諸方所」[68](第34偈)等,所說的也是「一塵中有……」這般道理。
「普盡十方」即是所有方位,無不齊備。「一一毛端」的「毛端」就是毛的尖端,說的就是在一根毛的空間之中,就有「三世量」[69](其量同於三世)、屬於三世的「佛海」(如海諸佛),「及與國土海」(以及其如海的國土),於此「我遍修行」(行持、修習)──這便是「趣入修行」。以此[修行]「經劫海」,也即表達「願能趣入修行[經劫海]」。
(二)趣入佛語願
30.
【覺賢】於一言音中,具一切妙音,一一妙音中,具足最勝音。
【般若】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不空】於一音聲功德海,一切如來清淨聲,一切群生意樂音,常皆得入佛辯才。
趣入佛語方面,即是[普賢菩薩]所說的「[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等。
一位說法的如來,其所言的如海音聲,其數不能估量,並且隨聽者的信解差別,而唯有獨一(專屬於聽眾語言)的[語言]。至於與其他各種文詞殊異者,[佛語]則成為各自相應的[內容]──完全根據聽眾[的差別]而如實說法。安住十方三世的一切勝者諸佛的音聲諸支皆是畢竟清淨的,並且「隨」(如實依照)無量聽法「眾生」的心「意」而呈現──佛語即是如此這般。願能以能聞之耳,如是而趣「入」,也就是願能趣入如來「一言具眾音聲海」[70]。
又有道是:
所在處大眾,
信解各不同。
佛出一言音,
各聞種種聲,
謂佛為我說,
眾皆得解悟,
何有更奇者?
豈有更妙者?
同樣地,《華嚴經》的聖彌勒傳也說道:
若人住最上成具智慧,
復於多千億劫心無饜,
求於十方如來之法雲,
隨順於彼則為眾所依。[71]
從內容而言,透過前二偈來表示說者殊勝,後一偈則是聞者殊勝。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被認為使用了第七格(位格)的單數詞素,也就是說:[複數的]「彼等……」中所使用的連接助詞,應視為增補的文字。
(三)趣入如來法輪願
31.
【覺賢】甚深智慧力,入無盡妙音,轉三世諸佛,清淨正法輪。
【般若】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不空】於彼無盡音聲中,一切三世諸如來,當轉理趣妙輪時,以我慧力普能入。
入轉法輪[願],即於「三世一切諸如來」所說。所謂「彼等一切之義」,即是「三世勝者諸佛之……」的意思。
問:「為何是複數的所有格?」答:正是諸位「恒轉理趣妙法輪」者(諸如來)的「無盡語言」。對於無有窮盡的那些[語言],願以「慧力」[72]--也就是能知的殊勝本體,於一時之間「普能入」且住於其中。
以何方便說種種法,於種種時[說法],於各各處[說法],種種信解之諸眾生皆成為所調伏者──這便應視為此處所說的「理趣」。「音聲」[73]一詞,在此也是為了添字之用。
(四)趣入歷劫流轉願
32.
【覺賢】一切未來劫,悉能作一念,三世一切劫,悉為一念際。
【般若】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不空】以一剎那諸未來,我入未來一切劫,三世所有無量劫,剎那能入俱胝劫。
趣入歷劫流轉,即於「[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等所說。屬於十方的「未來一切劫」[74]當中的「深入於…劫」,是將歷劫流轉所出生者加以總結,而願「我能深入」。
「三世所有一切劫」是指一切數量同於三世[之劫]──這一切[劫]都屬於了知的「一念」(剎那)[75],也就是趣入於某個特定的「一念」。
(五)面見如來願 (六)入如來行境願
33.
【覺賢】一念中悉見,三世諸如來,亦普分別知,解脫及境界。
【般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不空】所有三世人師子,以一剎那我咸見,於彼境界常得入,如幻解脫行威力。
面見如來及入其行境,即「[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等所說。十方所有三世的人師子──也即所有諸佛世尊,願[我]能於所知的一剎那間便能面見彼等,並趣入彼等之「所行境」[76]──也即「境界」。
「如幻解脫及威力」是指:由於了知菩薩解脫如幻,基於此本質,以此威力而「常入」[佛境界中]。
(七)趣入成就(出現、出生)佛土願
34.
【覺賢】於一微塵中,出三世淨剎,一切十方塵,莊嚴剎亦然。
【般若】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不空】所有三世妙嚴剎,能現出生一塵端,如是無盡諸方所,能入諸佛嚴剎土。
趣入成就佛土[願],即「所有三世妙嚴剎」[77]等所說──如海「所有三世妙嚴剎」,皆能以神變力而「出現」(成就)「於一毛端極微中」。
「如是無盡諸方所」[78]則是指:願如是於一切方所、無有遺餘的「莊嚴剎」,悉皆如此「出現」(成就)「於一毛端極微中」──這也是於所知剎那間而趣入的。
問:「假使當下佛土的自性、量、顏色、形狀等類別都可造成諸般差異,非能安住『於一毛端極微中』(於一微塵之上),那麼,存在於十方三世的無餘諸佛剎,也同樣有著由於自性等類別所造成的諸般差異,[這些]又該如何能夠無有間斷、不相混雜地安住『於一毛端極微中』?因此,這怎能令人置信呢?」
在此,則這樣答道:為何呢?無分別、自性本無、如幻、不生、不滅,如[眼前]髮絲之影,本來寂靜,自然究竟涅槃,惟隨信解而起妄心,繼之則有種種分別。對於有此本性之一切諸法,若能善加修習,並依「種種諸相三昧」[79]及種種解脫差別,而有不可思議之敘事與感受,如此便能善加修習。
於此處,則如此明確安立:在世上,雖多有損惱[之事],但仍有能憑藉[觀眾的]信念而產生能力的幻術師,彼以最令人驚歎的智慧,所能展現出的諸般幻術,都是確實可見的。因此,對於前文所述的這一切(一微塵上有莊嚴剎等道理)也應當生信,對此毋庸抱持絲毫懷疑。
(八)趣入往詣如來願
35.
【覺賢】悉見未來佛,成道轉法輪,究竟佛事已,示現入涅槃。
【般若】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不空】所有未來世間燈,彼皆覺悟轉法輪,示現涅槃究竟寂,我皆往詣於世尊。
趣入往詣諸如來[之願],即「所有未來照世燈」等所說:極盡「所有未來」的諸佛世尊──「照世燈」,也就是極盡十方世界、安住於他方各處、其數無量的覺悟智慧界者(諸佛),皆同時各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道」),並於其他時候同轉法輪(「轉法」),更有「[究竟佛事]示涅槃」者。願[我]能「皆往詣而親近」,也即[普賢普薩]所說彼等究竟「成道轉法」等。
「彼皆」[80]表示彼等之所作:現前圓滿覺悟(「成道」),還轉動法輪(「轉法」)、「示涅槃」,並且作為世間唯一的依靠。願[我]在輪迴仍存之時,於彼等一切尊前,以迅疾心意之神變力,一時化現出身雲,遍滿未來十方[世界],並以遍滿虛空的無量最上殊勝供養雲,一一供養彼等,致上讚頌,周匝繞佛百千回──如此同時往詣[諸如來]。
所謂「成道」就是現前覺悟(成佛)。「示涅槃」在此是以「究竟佛事」[81](究竟寂靜邊)加以解說,當知此是添補文字之用。
[普賢菩薩]僅說了這些(僅舉成道、轉法、示涅槃三例),是因為以其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如同水面月影般,住於兜率天宮、示現去世與遷轉、入胎、降生、至天仙前(得仙人授記)、示現工巧技藝、捨俗、出家、苦行、至金剛場、坐於菩提樹王下獅子座以及降魔。在那些時刻,願[我]必能同時親詣彼等尊前。
[其義]也與此說呼應:
何故?無量諸眾生,
乃於各各世界中,
一一剎那覺者成,
是故不應心沮瘁。[82]
十二、力願
36.
【覺賢】神力遍遊行,大乘力普門,慈力覆一切,行力功德滿。
【般若】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不空】以神足力普迅疾,以乘威力普遍門,以行威力等功德,以慈威力普遍行。
第十二項[分支之願]是力[願],其中也分為十項,也即「速疾周遍神通力」等所說。由於已成就,故為「神通」──也就是真實成就並且能如實圓滿所欲的神變。
若問:「該如何理解『神通即神變』呢?」答:由於吸引、滿足不同眾生,故為神變,其力必不空耗。
「速疾周遍」:相較而言,其他菩薩所不能前往,而能以周遊各處的神通,於一時之間前往十方者即是。
「以乘威力」[83]是指:以「大乘力」。也就是說,藉此(大乘力)而能前往[十方]。
既是「乘」且「大」,故稱「大乘」。另一說法為:是諸佛與菩薩摩訶薩眾的「乘」,所以是「大乘」。
問:「其(大乘的)本質為何?」答:[大乘]是能令證得佛菩提之道──也就是說,大乘就是福德與智慧。另一說法為:由於波羅蜜多與十地,故為大乘。其[大乘的]「力」的意思是無礙性,以及不受相違事所壓制。
「普門[遍入]」的意思就是能從一切而入之門。
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答:只要涉及菩提心[畢竟]不生,處於「不因饒益安樂一切眾生而得讚譽」之分位(狀態),所緣之法也畢竟無所有,這些應當參見《淨行品》。
「[以]行威力等」[84]。由於[菩薩行與普賢行二者]並無區別,所以是指:「以」二種「行」之「威力」──也就是「以」菩薩「行」之「威力」以及普賢「行」之「威力」。稱為「普修功德」,是因為初善、中善、末善。
「[大]慈力」:善心普及一切眾生界。稱為「威神普覆」,則是因為遍及十方。
37.
【覺賢】功德力清淨,智慧力無礙,三昧方便力,逮得菩提力。
【般若】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諸威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不空】以福威力普端嚴,以智威力無著行,般若方便等持力,菩提威力皆積集。
「[勝]福力」。能清淨且已令潔淨故,稱為福德;另一說則為:能再再臻於善妙故,稱為福德。以其(福德之)「力」──也即菩提發心──而能達致[善妙]。
[菩提心的力量]正如此中所言:
菩提心之福,
彼若有色相,
雖滿虛空界,
其相猶過之。[85]
同樣地,若能憶持、讀誦具足大乘[精神]的深廣法,或為他人說、心生信解,乃至二偈之陀羅尼,迴向正等菩提,也能達致[善妙]──此乃[發心之]福德力所致。
之所以稱為「遍淨莊嚴」[86],則是因為這是以能饒益眾生、令眾生安樂之心所成就的。
稱為「智慧力」,是因為其為能知一切所知之智。稱為「無著無依」,則是因為對三世[一切法]都無所貪著。稱為「慧威力」,則是因為通達勝義真如。
「方便威力」:由於實際前往[目標],所以是「方便」──其「威力」即是「具義」(不空過)。
「定(三昧/等持)[87]威力」:由於正受持,所以是「定(等持)」,也就是禪定。其(三昧的)「威力」:為成辦一切眾生之義利,於引發(成就/促成)神通等功德,能得無礙──此為「定威力」所致。
關於諸「菩提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威力」,即是「[菩提]力」──願「普能積集(引發、成就)[菩提力]」。
十三、成就願(對治願)
38.
【覺賢】清淨善業力,除滅煩惱力,壞散諸魔力,具普賢行力。
【般若】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不空】皆於業力而清淨,我今摧滅煩惱力,悉能降伏魔羅力,圓滿普賢一切力。
第十三項[分支之願]是對治[願],其中分為三種摧滅:(一)摧滅業力;(二)摧滅煩惱力;(三)摧滅魔羅力。其中,「清淨一切善業力」等各方面所說即是[摧滅業力],因為[各種業力之本質]並無不同,而以善、不善、不動而分三種。
其中,必定要感受的不善業之力,能令[造業者]生於三惡趣,應以清淨、遣除、拔除等力量,精進修行,正如[佛]所說: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責,
懺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業。[88]
以對治力能清淨[惡業]。例如:慈童女[89]傷害了母親,以此所等起[90](所引生)的不善業之力,加上對境的差別[91],因此招致果報,[他]雖稍受果報,但由於增上意樂的差別,也就是願能利益眾生而一心發起菩提心,所以能將之(惡業)從根本上滅除無餘。
問:「什麼是願能利益眾生而發菩提心呢?」也就是〔如同慈童女所發願〕:於一切眾生中,若有任何有情,如我一般,傷害母親,為了利益他們,只要輪迴流轉不息,願我一人獨受火輪壓裂[頭顱]的無邊巨大苦聚,哪怕任一有情都無須受此[痛苦]。[92]
運用依止力[93],則如〈豬胎譬喻〉[94]中所言:某一天子壽命已盡,[死後]定當受報生於某城的母豬胎中,果報旋將現前時,卻因歸依三寶,即得永拔一切[惡趣果報],從三十三天中命終後,轉生兜率天中。
了悟諸法無我,即使是[惡]業,也能將之從根本加以畢竟拔除。如《淨業障經》[95]中所述:譬如另[96]有一比丘,造作了不淨行與殺人二種波羅夷(他勝)罪,內心憂苦熱惱,如同癲狂者一般,往來於一座座道場、一個個城市乃至一村又一村之間,逢人便喊:「我毀了!我毀了!」再再悲鳴。[他]藉著懺悔罪惡之力而捨棄[惡業]直到該業減輕。他的內心是如此地煎熬。當時,另有一位已得神通的菩薩,為其宣說「甚深法如是如是……」[之理]。[他]於是了悟諸法無我之理,究竟於一切種中根絕該罪,證得無生法忍。
若像這樣,對甚深法格外信解,則應生信:此能遣除一切墮罪與憂悔,淨除一切業障。正如《聖如來[祕密]藏經》所言:
迦葉!如人有父得緣覺道,子斷父命,名殺中重;
奪三寶物,是不予取中重;
若復有人,其母出家得羅漢道,共為不淨,是因欲邪行中重;
若以不實謗毀如來,是妄語中重;
若離間僧伽,是兩舌中重;
若罵聖人,是惡口中重;
壞亂求法之人,令彼散亂,是綺語中重;
於正趣、正行者,劫奪其財,是貪中重;
若五逆初業,是害心中重;
入見稠林[97],是邪見中重。
迦葉!此十不善業道,是為諸罪最重。[98]
迦葉!若有一人,具是十不善業道重罪。迦葉!是惡眾生,若解知如來說因緣法,而作是念:『是中無作用,無能愛味,無我,亦無眾生、壽命,無人。』如是亦能解知:諸法離散、無為、無雜染[99],亦知如幻法、自性光明,而能信於一切諸法本來清淨,信解增上。我不說彼眾生趣向惡道。[100]
何以故?迦葉!諸雜染者,非積聚法;一切煩惱,以生滅故,而有滅沒;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還滅。生即滅故,是以一切煩惱亦即謝滅。若如是解,無犯[101]、犯處。若無蓋障,而犯有住,無有是處,無有容處[102]。
同樣地,若不離菩提心發心,則雖有墮罪所致的等起不善[業],亦能強力滅罪。正如《聖優婆離所問經》中所說:
當知:若諸菩薩日初分時有所犯戒,於日中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無量。若日中分有所犯戒,於日後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無量。[103]
關於此點,《華嚴經》中也提到了:「善男子![當知]菩提心……一切惡作能盡燒故,猶如劫火。」[104]
《三百頌(金剛經)》中也提到: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究竟通利,彼等當為人輕賤,極遭輕賤。何以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105]
諸如此類之理趣,皆在宣說「必定受報(定)之惡業,亦能究竟清淨」[的道理]。
有些人如此主張:「雖然透過懺悔等力量,能夠畢竟清除小罪與中罪,但無間罪等重罪怎麼可能完全根除?」對此等[質疑]的回應是:根據[悔罪]想法微弱、中等、強烈等差別,而有諸如阿闍世王等造無間罪之人,須在無間地獄住一劫、近一劫、半劫[等差異]。那些懊悔之情至為強烈者,也有藉由認真懺悔等力量而令[惡業]減弱的。亦即某些人的[惡業]果報就像線毬落下[後再反彈]般,須臾之間就已經完全受報了。[106]是故,如此這般,該業可被畢竟根除,難道不合理嗎?這並非「僅有一犁,必成荒地[107]」[那樣必然的情形]。
問:「假使連蚊蠅足部般大小的差別都發生不了,又怎能畢竟滅盡所聚集的定業呢?」答: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假使實際勤於對治[惡業]之思想,則[定業]必然滅盡。
問:「那麼,該如何引用[經中]所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108]等[道理]呢?」答:那是針對未遭破惡[109]正行[110]等力量所斷除或減輕者的那些業而宣說的。
同理,也有道是:
愚作罪小亦墮惡,
智為罪大亦脫苦,
如團鐵小亦沈水,
為鉢鐵大亦能浮。[111]
無量不必然受報(不定)的三世罪業,也能以之(菩提心)清淨。只要輪迴尚存,於業已得自在者,為了達致(引發)投生於三惡趣眾生的利益與安樂,必定在十方世界中,同時且不斷地隨其(惡道眾生)之緣分,以不同的投生、顏色、形狀、量(大小、壽量)等差別而有異熟之生,以此使其決定[獲得饒益],並將能夠造就三有果的善業力完全清淨。
問:「怎麼樣[做到的]呢?」答:斷捨異熟果並於菩提發願,以此圓滿迴向,於是能夠決定[饒益眾生]。於色界及無色界所受用的不動業──即以禪定及無色為等起的業,即是此力(能夠造就三有果的善業力)。連此力也遣除之後,便於業得自在,而能如意且極其精勤於眾生之義利──於此能作加行(有具體行動/修行)者屬之。
「摧滅一切煩惱力」。擾亂身及心續[112],所以稱為「煩惱」,也即貪欲等。彼等(煩惱)之力,會使所有眾生對於該前往[某個目標]與否、是否有益、輕重等[意義],大多都一無所知。能將其「摧滅」者,諸如不淨觀,還有觀修「[眾生]為世間道所勝伏(壓制)[等道理]──總之,由於能於煩惱得自在(駕馭煩惱),那便是菩提支[法門],而修習菩提支便是[「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所謂「魔」,即天子[魔]等。彼等之力量能於菩薩行等造成障礙。要「降伏」(盡力使其「力」不存),即以神通力,使其不具威嚴與勢力,如此去執行(成就/達成)的意思。
「圓滿普賢諸行力」。「普賢[諸]行力」,即是不被相違事所勝伏,任運而成的意思。「普」是無所遺餘的意思。「[願能][113]圓滿」是指:願以前述神通力等十種[力],以及方才解說的三種對治而圓滿[「普賢諸行力」]。
十四、業用願
現為第十四項[分支之願]──宣說諸菩薩有何業用。
39.
【覺賢】嚴淨佛剎海,度脫眾生海,分別諸業海,窮盡智慧海。
【般若】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不空】普令清淨剎土海,普能解脫眾生海,悉能觀察諸法海,及以得源於智海。
40.
【覺賢】清淨諸行海,滿足諸願海,悉見諸佛海,我於劫海行。
【般若】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不空】普令行海咸清淨,又令願海咸圓滿,諸佛海會咸供養,普賢行劫無疲倦。
於該業用,[普賢菩薩]又以圓滿淨治佛土等八種[願]共二偈而說,也即「[普能嚴淨]諸剎海」等──[願能]於每一剎那,「嚴淨」(清淨)極樂世界及具蓮剎土等如海佛土。
同樣地,對於所有在輪迴監獄中,被煩惱枷鎖緊緊捆縛者──「一切眾生海」(如海眾生),以「神通神變」[114]與「說法神變」[115]等二種[神變],使之喜悅饜足,再以「教誡神變」[116]令其解脫。
「[善能分別]諸法海」是指:[願]能以智慧眼,於個別每一剎那,觀見、得見如海所說「諸法」、如海所證「諸法」。由於所知[法]本來就是無邊的,所以智慧也是無邊的。因此,[願]能於個別每一剎那,趣入、了悟(「深入」)[普賢菩薩]所說「智慧海」的那些如海智慧。對此能夠「現前觀見」的意義,以及「[普能清淨]諸行海」(如海修行)等,可說已經兼具如海的菩提行以及普賢行的修行這二者,因為[這二者]並無差別。
其中,菩提行是能成就佛陀之法(功德)者,也就是智慧資糧;普賢行則能相應為所有眾生帶來利益、安樂,是福德資糧。此外,普賢行又必然是菩提行,因為二者皆能令[眾生]證得佛果。
不過,[普賢行與菩提行]容有所謂直接或間接的少許差異:願於一一剎那,都能以神通力,淨治彼等「諸行海」,令其無垢;願於一一剎那,能以持戒與三昧之力,究竟「圓滿[一切]諸願海」;願於一一剎那,以遍滿虛空的諸供養具,「[親近]供養」十方「諸佛海」;並願「修行無倦經劫海」──願以無疲厭之心而行供養。
十五、開示隨學願
第十五項[分支之願],為隨學佛菩薩的圓滿廻向。
(一)隨學如來之圓滿廻向
41.
【覺賢】三世諸佛行,及無量大願,我皆悉具足,普賢行成佛。
【般若】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不空】所有三世諸如來,菩提行願眾差別,願我圓滿悉無餘,以普賢行悟菩提。
其中又分二類[:(一)隨學如來之圓滿廻向;(二)隨學菩薩之圓滿廻向]。隨學如來之圓滿廻向,即於「三世一切諸如來」等所說。凡諸三世如來勝者之「[最勝]菩提諸行願」(個別菩薩行願),「願我圓滿悉無餘」[117]並深入思惟,進而發願「以普賢行(原注:菩提之行)」而「悟菩提」──也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隨學菩薩之圓滿廻向
42.
【覺賢】普賢菩薩名,諸佛第一子,我善根迴向,願悉與彼同。
【般若】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不空】諸佛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皆以彼慧同妙行,迴向一切諸善根。
以清淨身口意之行、剎土清淨、願清淨等力,迴向隨學普賢等菩薩,即「一切如來有長子」等中所說。凡諸菩薩所有普賢行,以及諸菩薩所有解脫行傳、所有菩薩三昧──總之,舉凡菩薩所有如是功德,聖菩薩摩訶薩「普賢尊」皆已達至彼岸(臻於圓滿),因此是[一切如來之]「長子」。
「長」等意義:一切如來(勝者)之上首佛子,「彼名號曰」「聖『普賢』菩薩摩訶薩」者;之所以說「諸智……」,就是因為「諸智行悉同彼」(與彼智者同等而行),而於此劫中修行。於是,將先前所宣說的一切「諸善根」,於一一剎那中作「迴向」。
43.
【覺賢】身口意清淨,自在莊嚴剎,逮成等正覺,皆悉同普賢。
【般若】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不空】身口意業願清淨,諸行清淨剎土淨,如彼智慧普賢名,願我於今盡同彼。
「[願]身口意」等,即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以及剎土清淨。「智慧號普賢」是指聖者普賢。「願」[118]即迴向。「如是」即「像是…」。「與彼皆……」即是:願我正如此般……也就是「願與聖普賢相同」,這裡是指[願有相同的]普賢行。
44.
【覺賢】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44)
【般若】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恒無倦。
【不空】普賢行願普端嚴,我行曼殊室利行,於諸未來劫無倦,一切圓滿作無餘。
「遍淨普賢」是指前善、中善、後善,並且吉祥、美好。
「文殊師利[諸大]願」則是:我當修行文殊師利的願。
問:「什麼是他的願呢?」答:如聖文殊師利曾為虛空王時所說的那樣:
乃至本初際,
及盡生死邊,
利益諸有情,
我行無邊行。[119]
「未來際劫恒無倦」,即:於一切「未來劫」,無一遺餘,皆「無倦」並且不做他想,而願「圓滿」於佛菩薩的「[所]作」──也就「彼事業盡無餘」(彼等事業,無所遺餘)。[120]
十六、總結願
45.
【覺賢】(無)
【般若】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不空】所須勝行無能量,所有功德不可量,無量修行而住已,盡知一切彼神通。
第十六項[分支之願],是[普賢菩薩]按照加行、無量功德、安住於修行等所說的,也即「我所修行無有量」等所說──願我的諸般修行無量!願我的諸般功德無量(「獲得無量諸功德」)!願我「安住」於「無量諸行」(無量的修行)之中,並於彼等諸佛菩薩[示現]變化、希有「神通」等「一切」時刻,我皆能「了達」(知曉)。
[以上]這些(願)即是普賢願王之十六種別類(支分願)。
玖、彼願究竟
46.
【覺賢】(無)
【般若】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52)[121]
【不空】乃至虛空得究竟,眾生無餘究竟然,及業煩惱乃至盡,乃至我願亦皆盡。
第九項涵義為其究竟,也就是:乃至何時,一切眾生界際至於何處、眾生業際至於何處,便相應如是[達於究竟];並且祈願:「盡於煩惱仍存之際,願我的普賢行願之邊際,也如是直至彼時──由於虛空等皆無有窮盡、永無圓滿之時,如是,我的願也無有窮盡、永無圓滿。」[122]
拾、功德利益
第十項涵義為發願的功德利益。其中又分為二:一、現世[功德利益];二、來世[功德利益]。
一、現世功德利益
其中,現世方面,又分為四項:(一)受持殊勝福德;(二)面見如來;(三)得獲菩薩同分之緣;(四)永盡業障。
(一)受持殊勝福德
47.
【覺賢】(無)
【般若】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53)
【不空】若有十方無邊剎,以寶莊嚴施諸佛,天妙人民勝安樂,如剎微塵劫捨施。
48.
【覺賢】(無)
【般若】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54)
【不空】若人於此勝願王,一聞能生勝解心,於勝菩提求渴仰,獲得殊勝前福聚。
關於殊勝之田(對象)以及能令受持[殊勝福德]的事物極其眾多、廣大且種類繁多。[在此,]透過供養所生福德的譬喻,[說明]志求菩提、信解於願而受持的最上殊勝福德,即[普賢菩薩]於「十方所有[無邊]剎」等中所說,也就是:假使有某一善男子或善女人,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佛剎土,以衣服、華蓋、寶蓋(傘)、勝幢、飛旛,各式各樣,還有妙音、珍寶、鈴、鬘、鮮花、薰香、燈鬘等諸超越「天妙人民勝安樂」[123](人天[受用之物])做為「莊嚴」,並以具有五百妙味、能生最上安樂的諸品人天飲食等,「經一切剎微塵劫」(在等同佛剎微塵數的劫中),供養諸佛世尊;另有一人(「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聽到此迴向(願)王)並且心生信解,只是當下生起一念信心(「一經於耳能生信」),認為:「正是如此!」──若問:「那(後者)是何許人呢?」答:即是極為嚮往最上菩提之人,也就是大乘人。此人將能「獲得」由[前者所行]布施所生「殊勝前福聚」[124](最勝上妙福德)。
所謂[經中常說的]「若如是行,是人……」(假設那些人們做了這樣的事,則……)[125],就是「此福德將會是最上等的」的意思。
(二)面見如來
49.
【覺賢】(無)
【般若】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55)
【不空】彼得遠離諸惡趣,彼皆遠離諸惡友,速疾得見無量壽,唯憶普賢勝行願。
由於「遠離」了「惡道」與「惡友」(「惡知識」),因此得以「見如來」,即是「[即常遠離惡知識……]具此普賢最勝願」[中所說]。此人將會「永離一切諸惡道」,並且會「遠離」聲聞等[126]「惡友」、「惡知識」。死亡之時,他也將會「速見如來無量光」世尊。
問:「誰見到[如來]呢?」答:對此普賢行及從正文開始至今的要義能夠有所領會之人。
(三)得獲菩薩同分之緣
50.
【覺賢】(無)
【般若】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56)
【不空】得大利益勝壽命,善來為此人生命,如彼普賢大菩薩,彼人不久當獲得。
由於獲得「善得」(「大利益」)、「勝壽命」,出生受到讚嘆,所以獲得與菩薩同等的緣分。此即「此人[善]得……」等中所說。──也就是說,「此人善得」無上珍貴願。由於獲得這一無上珍貴願,[彼等]便是「勝壽命」。
以此緣故,所能獲得的最上殊勝之事已經發生,於是這一生也就「善來(原注:具善而來)人中生」,而彼等「不久當成就」如同聖「普賢菩薩」那樣[的境界]。
(四)永盡業障
51.
【覺賢】(無)
【般若】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銷滅。(57)
【不空】所作罪業五無間,由無智慧而所作,彼誦普賢行願時,速疾銷滅得無餘。(51)
第四[項現世功德利益]為永盡業障的功德利益,即於「[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等中所說:舉凡弒母等「罪業五無間」[127]等,皆是「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也就是說:由於無知為根本,所以無論貪欲等任何一者,皆是受到無知的影響所致。
據說,由於真誠受持此說,內心就會像是極為清澈的水,既濕潤又美好。具足如此心意而「誦此普賢[大]願[王]」──也就是懷著格外信解之心而讀誦、憶持,並且不分晝夜為所有眾生演說[此願],那麼,諸般無間罪也將「速疾銷滅得無餘」[128],亦即得以根除、滅盡。
二、來世功德利益
來世方面,也分為二項:(一)攝屬於因[之功德利益];(二)攝屬於果[之功德利益]。
(一)攝屬於因之功德利益
52.
【覺賢】(無)
【般若】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58)
【不空】智慧容色及相好,族姓品類得成就,於魔外道得難摧,常於三界得供養。(52)
攝屬於因[之功德利益]方面,其性相包括:容色、相(大相)、好(隨形好)、族姓、種類、不能害、所應供,也就是「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等中所說:「智慧」意指真正成就一切[菩提]行;「容色」是指令人傾心的外貌;「相」為三十二種大人相,包括:頂有肉髻等;還有「好」──因為[隨形好]從屬於大相,所以[當知此處是指]具足隨形好的。「族姓」是指婆羅門或剎帝利等任一種姓;「種類」則是較一切都更為殊勝,已經成為具足神通的聖者。「具足[上述]彼等」(「咸圓滿」)的意思是:總是圓滿具足並與之相關。「得」(將會)則是「成就」之義。[129]
「諸魔外道不能摧」是說:若有人憶持此普賢行願,為他人說,則「諸外道」便不能損害、勝伏此人,並且「堪為三界所應供」。
(二)攝屬於果之功德利益
53.
【覺賢】(無)
【般若】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59)
【不空】速疾往詣菩提樹,到彼坐已利有情,覺悟菩提轉法輪,摧伏魔羅并營從。(53)
攝屬於果[之功德利益]方面,包括:詣菩提場、坐獅子座而演說法、降魔、現前菩提、轉法輪等幾種相,也就是「速詣菩提大樹王」等中所說。若人擁有此一珍貴無上的普賢行,並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此人就會「速詣菩提大樹王」,並在抵達菩提大樹王之後,為了成就饒益一切眾生之事,所以在獅子座上,結跏趺而「坐」,「坐已」,進一步打敗「諸魔眾」,隨後則「成等正覺」(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轉法輪」──簡言之就是說法。
54.
【覺賢】(無)
【般若】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60)
【不空】若有持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如來具知得果報,得勝菩提勿生疑。(54)
另外還有獲得無餘世間與出世間圓滿的功德利益,即於「若人於此普賢願」等中所說──若有任何人「讀誦、受持及演說」此普賢行願,其如實之「果報」,在這世上「唯佛(原注:至尊薄伽梵)能證知」,而其餘諸如聲聞、獨覺等則不能[證知]。
問:「[佛陀]所證知此珍貴願的果報是怎麼樣的呢?」
答:[普賢菩薩]是這樣說的:對於「[得]勝菩提」[130],指的是證得無上正等覺果者。由於假使沒有世間眾生的圓滿,則[菩提果]不會發生,因此也當將[此偈]視為實際上解說了「[依普賢行也將會]獲得無餘世間眾生之圓滿」[之道理]。因此,對於此願「勿生疑」,也即莫生懷疑心。
拾壹、圓滿廻向[131]
一、菩薩之圓滿迴向
55.
【覺賢】如文殊師利,普賢菩薩行,我所有善根,迴向亦如是。
【般若】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46)
【不空】如妙吉祥勇猛智,亦如普賢如是智,我當習學於彼時,一切善根悉迴向。(55)
現在是[普賢菩薩]於[開示]中間所說的圓滿廻向,即於「文殊師利勇猛智」等中所說:一如聖者「文殊師利」以及「普賢」菩薩的「勇猛智」(所了知),「我今」為了「隨彼一切常修學」,所以「迴向諸善根」。這就是菩薩之圓滿廻向。
二、如來之圓滿廻向
56.
【覺賢】三世諸如來,所歎迴向道,我迴向善根,成滿普賢行。
【般若】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47)
【不空】一切三世諸如來,以此迴向殊勝願,我皆一切諸善根,悉已迴向普賢行。(56)
現在是[普賢菩薩]所說的第二項──如來的圓滿廻向,也即於「三世諸佛所[稱歎]」等中所說。「三世諸佛所稱歎」,即讚歎[此行願乃]為「最勝」、「無上」,並且稱說其利益、功德而圓滿廻向,故說:「我今迴向」廣如大海的此等「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三、迴向離障往生
57.
【覺賢】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
【般若】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48)
【不空】當於臨終捨壽時,一切業障皆得轉,親覩得見無量光,速往彼剎極樂界。(57)
現以半偈(前二句)說「遠離蓋障」,並以後半偈(後二句)說「我當受持隨順波羅蜜多之事」,也即「願我臨欲命終時」等。「臨欲命終時」是指在此世會造成中斷障礙的時候,也就是死亡之時。[屆時]願能憑藉普賢行,遮除乃至少許的任何「障礙」,而能現前「面見彼佛」──「阿彌陀」世尊,並且「即得往生」該處「安樂」之佛「剎」。
58.
【覺賢】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
【般若】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49)
【不空】得到於彼此勝願,悉皆現前得具足,我當圓滿皆無餘,眾生利益於世間。(58)
「[我]既往生彼國已」等[句],是指:「願我往生該處極樂佛土之後,能『現前成就』如[先前]所宣說的此等一切願!」對於「此」[132](那些。指「勝願」),願我能夠「一切圓滿盡無餘」──「圓滿」就是「令滿」,而能饒益「一切眾生」。
問:「直至何時?」答:「於世間」[133],也就是只要眾生仍然存在[之時],都算。
59.
【覺賢】(接前半偈)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般若】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50)
【不空】於彼佛會甚端嚴,生於殊勝蓮花中,於彼獲得受記莂,親對無量光如來。(59)
60.
【覺賢】(無)
【般若】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51)
【不空】於彼獲得受記已,變化俱胝無量種,廣作有情諸利樂,十方世界以慧力。(60)
[以上二偈]關於獲得授記、成就眾生義利方面,則屬於餘論了。
問:「像是什麼呢?」答:如「彼佛眾會咸清淨」等──「彼」是「在那樣的[狀態]」之義;「佛眾會」是指在如來的眷屬集會中;「咸清淨」(賢妙)則是「令人喜悅處」的意思。「勝蓮花」[134]就是上品蓮花,也即本性為種種珍寶[所成]者。所宣說的「殊勝」(美好)即是帶著光彩、散發光芒,輝映成網。「生」即是出生。
願能親自抵達「無量光」佛世尊前,由彼「授我菩提記」:「於某時、某世界中,定當作佛,號曰某某如來.應供.正等覺。」願在該位佛陀身旁,得到像那樣的授記。
「於彼[獲得受記莂]」[135](從彼處)即是從彼「無量光」世尊處得到授記。接著,願能「化身無數百俱胝」,也就是眾多化身雲「廣大遍十方」,並以無著無礙之殊勝智慧為本體的「智力」,只要眾生仍然存在,就要在每一剎那中,都要去(原注:成就)「普利」(原注:諸多饒益)十方「一切眾生界」的諸有情。
61.
【覺賢】(無)
【般若】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61)
【不空】若人誦持普賢願,所有善根而積集,以一剎那得如願,以此群生獲勝願。(61)
62.
【覺賢】(無)
【般若】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62)
【不空】我獲得此普賢行,殊勝無量福德聚,所有群生溺惡習,皆往無量光佛宮。(62)
(此二偈未有注釋。
[136])
注釋於此大願王
所生無垢諸福善
布施迴向為等流
成就利生願常行
龍樹論師口述聖普賢行大願王釋
迦濕彌羅和尚明點瓶、度語大譯師釋迦比丘羅滇謝饒翻譯、抉擇
jinā hi mādṛśā jñeyā ye prāptā hy āsravakṣayam |
jitā me pāpakā dharmās tato ’ham upagā jinaḥ ||
(
https://nanda.online-dhamma.net/tipitaka/sutta/khuddaka/dhammapada/dhp-correspondence-tables/dhp-correspondence-tables-sanskrit-chap21/#citation-reference-5)
[76] 所行境:原文寫做སྤྱོད་ཡུལ,梵文做gocaraḥ,義為所行之境界,通常簡稱為境界(與下文的「境」(ཡུལ)字通用)。此詞出現於原偈之中,而三種古譯皆直接譯為「境界」,是以,此處依字面譯為「所行境」,隨後的「境」則順古,譯為「境界」。
[121] 漢譯本於「我所修行無有量」等一偈後,原接「文殊師利勇猛智」至「蒙彼如來授記已」等六偈。此處為顧及一致性,順序以梵藏文本為依據而做相應調整,漢譯偈頌末後的標號,則表示其於原始漢譯本中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