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大願王釋

普賢[1]行大願王釋

Āryabhadracaryapraṇidhānamahārājanibandhana

བོད་སྐད་དུ། འཕགས་པ་བཟང་པོ་སྤྱོད་པའི་སྨོན་ལམ་གྱི་རྒྱལ་པོ་ཆེན་པོའི་བཤད་སྦྱར།

題解

佛陀開悟後,於禪定境界中,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摩訶薩宣說諸法真如的體、相、用。其內容後經結集,就成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

此經素有「經中之王」的美譽。漢傳佛教常有「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的說法,這是由於《華嚴經》所開顯的,乃是究竟法界事相與實相互涉互入,圓融、無礙、平等的妙法。

《華嚴經》分為廣、中、略三種版本。現今流通者,據傳乃龍樹菩薩(Nāgārjuna, circa. 150−250 CE)從龍宮請回的略本,凡十萬偈、四十八品。清涼國師(澄觀法師,737-838/ 738-839)曾說:「西域相傳云:『〈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CBETA, X05, no. 229)可見〈普賢行願讚〉(即本文所注釋的對象──〈聖普賢行大願王〉之別稱)即是《華嚴經》之精華。細讀此中內容,可知此普賢行願已盡括一切大乘願與菩薩行,不愧其「大願王」之美稱。

據傳,過去在印度至少曾有七部〈聖普賢行大願王〉的注釋,但如今仍傳世者,僅存五部藏文本,收錄於《丹珠爾大藏經》當中。此部釋論,即是此五部之一,為龍樹菩薩口述而成,應係最早且最為權威的〈聖普賢行大願王〉注釋。

印度論典常見的費解處之一,為科判隱晦、不易梳理。至於本〈釋〉,則不唯成書年代最早而顯得分外珍貴,內文更具有條理清晰的架構以及言簡意賅的文字,藉此映現〈普賢行願讚〉之要旨。此乃本〈釋〉有別於其他印度論典的特色之一。

普賢行願以「十大願王」(即本〈釋〉所說的十事或十項涵義)為經線,貫串一切成佛之道。在漢地,天臺宗本即奉《華嚴經》為根本經典,以此判教、修學,〈普賢行願讚〉更是必修功課。在藏地,〈聖普賢行大願王〉同樣受到所有宗派學人的重視,每座道場無不以此為日課,可見此大願王之重要性。

在藏地,關於此文的注釋雖然不多,但皆以印度釋論為本、加以發揮而成。由此可知:學習印度釋論,對於直接理解此〈行願讚〉的文義而言,是何等關鍵之事。

於本〈釋〉中,每一段落的本頌引文,乃原〈釋〉所無,係為裨於閱讀與比對所另行添入的。至於各段落的科判標示,則是根據本〈釋〉內文所提示之結構,整理、編號而成。

本頌的梵文本,參考:P.L. Vaidya, Gaṇḍavyūhasūtram, Darbhanga: The Mithila Institute, 1960 (Buddhist Sanskrit Texts No. 5)

本頌的藏譯本,以德格版《甘珠爾大藏經》所藏標號D1095經為底本,並以同樣收錄於該叢書的D4377(同經重出)對勘。

本〈釋〉所引本頌譯文,則以流通較廣、許多行者皆能朗朗上口的般若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第四十卷〈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CBETA, T10, no. 293,簡稱般若本)為依據。至於所參考的其他漢譯本,則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覺賢)譯《文殊師利發願經》(CBETA, T10, no. 296,簡稱覺賢本),以及不空譯《普賢菩薩行願讚》(CBETA, T10, no. 297,簡稱不空本)。遇有〈釋〉曾提及,但該譯文所無、他譯文所有之字詞,則酌情參考其他既有漢譯本(以不空本為主),並於註腳處另行說明,而不另行新譯本頌,以裨讀者根據原先的讀誦習慣,比較漢藏諸家論疏,從中獲得更多的啟發。在閱讀本〈釋〉時,相信讀者不難發現,同時參考般若與不空的譯本,交叉比對,更加容易體會本頌的文義。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於對照時,讀者應當也會察覺此一情形:古代漢譯的經文往往存在「前後偈頌內容錯綜」的情形,未必能以句為單位,一一對照至梵文原文或藏文譯本。然而,我們仍可以從〈釋〉當中看出,這種譯文順序的安排與〈釋〉的解釋,其實是十分貼近的──也就是說,「前後偈文的內容,『本來即可』彼此交錯解釋」。因此,在引用本頌時,我們也以「意義相同的前後偈頌」作為劃分的標準,而非死板地以個別偈頌為單位呈現,所以不時會有連續兩頌引文並陳的情形。

又,為裨對照閱讀,凡於〈釋〉中徵引原經偈頌之處,漢譯皆以標楷體呈現。

在譯出龍樹菩薩的此篇〈釋〉,做為吉祥的緣起開端後,本計畫也將陸續公告其餘四部印度祖師所造的釋論,供養十方,祈願藉此因緣,勸請大眾皆能同入普薩行願的浩瀚大海。

現代語體

敬禮普賢

普賢行大願王可化約歸納為十事(十項含義):頂禮如來(禮敬[2]諸佛)、供養於彼(廣修供養)、懺悔罪業(懺悔業障[3])、隨喜福德(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諸如來住世(請佛住世)、迴向善根,其別類、究竟及功德利益。

壹、禮敬諸佛

1.

【覺賢】身口意清淨,除滅諸垢穢,一心恭敬禮,十方三世佛。

【般若】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不空】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三世人師子,我今禮彼盡無餘,皆以清淨身口意。

其中,整體而言,以身語意無別而向安住於所有十方世界等諸佛世尊頂禮,而說「所有十方世界中」等。

所有」泛指「只要是……」,也即[表達]「如此的範圍」之義,以之便能確定[所指涉的]範圍。於是,藉由總稱而說諸佛世尊不可估量,故名「彼等某某」(表關係代名詞)[4],也就是從數量及名字方面表達「超出範圍」的意思。「十方世界中」是指在十方的眾生趣之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包括一切三世者──亦即「諸位安住於三世者」(三世諸佛)。「人師子」:對於一切皆無所畏懼,對於任何事物皆無疑慮,故名「師子[5]」。而在包括天人的世間之中,諸佛世尊與之(獅子)相仿,因此,由於「猶如獅子」,故稱[佛世尊]為「師子」。

為了要顯示「生生世世於眾人之中」的意思,加上他們(諸佛)也是人,所以諸佛世尊乃是「人師子」。

我禮敬彼等(諸佛)全體(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這是最敬禮。

由於試圖表達,而以片面詮說,[如此]便表達了「一切」的含意。因此「完全盡括、無有遺餘」,故說「盡無餘」。

以清淨[6]身語意」,是最為清淨的──由於是從「清淨意」所發起,因此身及語也是清淨的。

2.

【覺賢】普賢願力故,悉覩見諸佛,一一如來所,一切剎塵禮。

【般若】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不空】身如剎土微塵數,一切如來我悉禮,皆以心意對諸佛,以此普賢行願力。

今[普賢菩薩]說身[語意]等個別頂禮。其中,關於身頂禮,說「一身復現剎塵身」等,也就是以等同佛剎微塵數的身作頂禮。

在此,以「如……[7]一詞,是[表示]與喻依(譬喻)一致的同義詞[用法],因為[微塵數與身數二者之間]是沒有區別的。

身的數量等同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的微塵[數],以此頂禮,所以是「一一遍禮剎塵佛[8]。由於諸佛世尊已經戰勝煩惱敵以及魔羅,所以被稱為「耆那」(勝者)[9]──正如佛世尊所言:「我勝罪法故,我乃為勝者……」[10]。[因此,]即已頂禮三世已來、將來的一切佛(勝者)。

若問:「因為內心嚮往一位佛世尊,所以決定能以心意[化出]佛剎微塵[數]的空身[11],頂禮其餘[諸佛]嗎?或是如何呢?」。答:「並非如此。所謂『普現一切如來前』(「皆以心意對諸佛」)[12],是指『懷著嚮往每一尊如來的心……』之義。」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賢」是善妙義,此(行)也是善妙的,故稱「普賢行」,義為「菩薩的[行為]」。

志求於此(菩薩行),而稱為「」,也就是希求的意思。

其「威神力」,是指:不被煩惱等所壓制,完全戰勝相違事[13],因此是「以此『威神力』」[而能『一一遍禮剎塵佛』],否則,不可能做到這樣的事。

3.

【覺賢】於一微塵中,見一切諸佛,菩薩眾圍遶,法界塵亦然。

【般若】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不空】於一塵端如塵佛,諸佛佛子坐其中,如是法界盡無餘,我信諸佛悉充滿。

同樣地,還有意頂禮,也就是「於一塵中[塵數佛]」等。「於一塵中」是指在一個微塵之上。「[各處菩薩眾會中」:各自坐在無量菩薩眾會的中央。「塵數佛」:由於在此處無有差別(佛剎微塵數與佛陀的數量無別)之故,所以按照「『深信』(信解)等同屬於十方三世諸佛剎土微塵數的諸善逝」,如此加以講解。凡於「一塵中」,便全都依此理[而有「塵數佛」],無有例外。

法界」:一切法的自性,也即法性。「本性」即謂「」。像這樣的「法界」,極盡虛空際,而特別以心意「深信」(信解):[其中,]安住於一微塵上的無量菩薩大眾,圍繞著諸佛世尊,充滿其間(法界),無有間斷。由於身語諸業皆由心意所發起,因此特說意道(心意之類)。

4.

【覺賢】以眾妙音聲,宣揚諸最勝,無量功德海,不可得窮盡。

【般若】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不空】於彼無盡功德海,以諸音聲功德海,闡揚如來功德時,我常讚歎諸善逝。

現在,以「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14]等,而用這些(身語的方式)作頂禮。「彼等[15]是指:如此分外「深信」的那些[對象(指諸佛)],對他們用以「妙言辭海」[而讚頌]──因為等同於具足如海功德,不可窮盡,因此是「無盡[妙言辭]」;具有「無盡」[功德]者,即是「無盡妙言辭」。在此,「妙言辭」一語,即是功德的同義詞。應當理解:「」一詞,表達「涵義眾多」,這是就「彼等」擁有「無盡言辭海」者而言的。

各以一切音聲海」:在此,「[16](支分)一詞,在此[也]是功德的同義詞。

若問:這是為何?答:因為聲聞乘中說[佛語的功德]具足五種支分,大乘之中也說具足六十支[17]、具足萬支、具無量支,[這些]也都應該理解為五種功德等[涵義]。因此,用「具足『音聲』功德」一語來反映:事實上,是「各以一切」[功德猶如]無量「」[而作讚頌]的。

[讚]佛[甚深功德海]」等,是指諸佛的功德:從發菩提心開始,泛指一切不可估量、不共的身語意[功德]自性。對其「讚頌」,即是讚歎推崇、稱揚傳頌之義。於一一「善逝[18],皆如[諸佛]安住於前方一般,「我常讚歎[19]彼等一切尊。

又,「無盡言辭海」是從共有交集的角度而表示「功德」本身的特點,因此是「闡揚」諸善逝功德的「無盡言辭海」之義。

貳、廣修供養

5.

【覺賢】以妙香華鬘,種種諸伎樂,一切妙莊嚴,普供養諸佛。

【般若】以諸最勝妙華鬘,妓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不空】以勝花鬘及塗香,及以伎樂勝傘蓋,一切嚴具皆殊勝,我悉供養諸如來。


6.

【覺賢】(無)

【般若】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不空】以勝衣服及諸香,末香積聚如須彌,殊勝燈明及燒香,我悉供養諸如來。

現在,[經中]說於彼等諸佛世尊所行有上與無上等二種供養。「[以諸]最勝妙華鬘」等二偈,是有上[供養]:「[最勝]妙華」等[句]中,「[上]妙」的那些,包括「妙華」、「妙鬘」、「妙妓樂」,以及「[美]妙」的撒馥蘭[20](鬱金)、栴檀等「妙塗香」,還有「妙傘蓋」等「最勝」[莊嚴具]、「最勝燈燭」、「[最勝]燒香(薰香)」、「[最勝]妙衣服」、「[最勝]妙香」,以及混合各種香料──包括撒馥蘭、龍腦(冰片)、沉香等,善加調製而成的「末香(香粉)」。[如是]各式各樣,「[一一]皆如妙高聚(有如妙高山)」,「如是最勝莊嚴具」等,則表示上妙莊嚴具。在此,「莊嚴」一詞,表示所集之物的種類──包括諸天、眾人的一切最勝天物之類,[願能]以之「供養諸如來(供養所有勝者)」。

7.

【覺賢】以普賢行力,無上眾供具,供養於十方,三世一切佛。

【般若】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不空】所有無上廣大供,我悉勝解諸如來,以普賢行勝解力,我禮供養諸如來。

[經中]另以「所有無上廣大供[21]等句而說無上供。由菩薩三昧力所生的任何供養,皆是「無上供」,化現於一切佛剎,因此是窮盡法界的「廣大供」。對於這一切,「我悉勝解諸如來[22]。「以普賢行勝解力[23],則是說:藉由「勝解」普賢行並具足信念、決定確信之力量──此有許多不同名稱,而其中依「普賢行」而表示如是各式各樣的供養,如菩薩慈心[24]般而心生信解。

現在,[經中]將所提及的頂禮、供養加以歸納而說,即是「我禮供養諸如來[25],也就是[我願]頂禮、供養一切勝者。

叄、懺悔業障

8.

【覺賢】我以貪恚癡,造一切惡行,身口意不善,悔過悉除滅。

【般若】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不空】我曾所作眾罪業,皆由貪欲瞋恚癡,由身口意亦如是,我皆陳說於一切。

[經中]從動機(等起)、處、本質等三方面而說懺悔,即是「[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等句。

其中,若問:何為發起罪惡之因?答:[26]貪欲、瞋恚、愚癡即是發起之因。

若問:何為[造罪之]處?答:處為處為「身、語、意」。

[罪惡之]本質即是「我昔所造諸惡業」,包括於此世或後世,由自己所造、令他人造以及隨喜所造[之惡業]。對於這一切,即是[經文所說的]「一切」,如同親自在諸佛、佛子大眾慈眸之前,甚至連剎那[的罪過]都感到懊悔而當「皆懺悔」(應當一一懺悔而去除)。

肆、隨喜功德

9.

【覺賢】一切眾生福,諸聲聞緣覺,菩薩及諸佛,功德悉隨喜。

【般若】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不空】所有十方群生福,有學無學辟支佛,及諸佛子諸如來,我皆隨喜咸一切。

現在,[經中]以「十方一切諸眾生」等而說隨喜福德。凡是十方眾生的於三時中經由布施、持戒、修習所生之福德,舉凡七種「有學[27]大眾、「無學」阿羅漢,以及麟角喻與部行等二種獨覺大眾,於三時中[所造]任何出世間福德,還有每一位透過行於三世的諸佛世尊之話語而發菩提心,進而從波羅蜜多與諸地等而出生者(諸菩薩眾),[這一切]三時之中世出世間不可估量、不可思議的福德資糧,乃是佛智境界。對此一切,「我皆隨喜[28]

若問:「『眾生』一詞,已經足以表達「無有遺漏」之意,以此包含了有學及無學等眾的福德,何必要個別列舉呢?」答:並非如此。由於[該詞具有]「行走」之義,故稱「[諸趣]眾生」,是「具有貪愛」或者「流轉於輪迴」的意思。

關於這點,有些人主張「因為完全無有流轉」,有些則說「因為不流轉」,所以並不使用「眾生」一詞來表達。因此,[在經中]是個別宣說的(分別列舉有學者與無學者)。

伍、請轉法輪

10.

【覺賢】十方一切佛,初成等正覺,我令悉勸請,轉無上法輪。

【般若】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不空】所有十方世間燈,以證菩提得無染,我今勸請諸世尊,轉於無上妙法輪。

現在則是請轉法輪,[經中]提到「所有十方世間[燈][29]等。於諸「十方世間」中,眾生之「」,即是能夠遣除世間外內諸般黑暗者。因此,諸佛世尊即是「世間燈」。

最初成就菩提」,是指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無染[30]則是「證得不貪」,這是因為對於現前菩提諸法門的意義,其無餘之自性皆已圓滿通達,因此,真正超越了一切貪著。

既不志求證悟甚深法、也不精進,卻想要用其他方式證悟,那是很困難的。因此,為了所有對於所說法興趣缺缺的種種世間眾生,為遣除眾生的無知沉暗、為令無上智慧光明顯照,為了轉動無法上法,我跪地合掌,猶如一一親謁尊前般,向諸位已至、已坐大樹王下的所有護世者作勸請,這就是「為轉法輪而勸請」。

陸、請佛住世

11.

【覺賢】示現涅槃者,合掌恭敬請,住一切塵劫,安樂諸群生。

【般若】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不空】所有欲現涅槃者,我皆於彼合掌請,唯願久住剎塵劫,為諸群生利安樂。

現在以「所有欲現涅槃者[31]等作祈禱。「所有…者」既表示不特定[之人],也表示[不特定之]分位,因此直接與「十方世間燈」相聯繫。「欲現涅槃」的所有十方諸佛世尊,就是一切「所有欲現涅槃者」。對於他們,「我皆於彼合掌請[32],願彼等長久住世。

問:「直至何時?」答:「剎塵劫。」也就是於等同三世已獲證悟諸佛剎土微塵數的劫波中「久住」

若問:「為何[而久住]?」答:為了利益缺乏依靠處的一切眾生,使其得到安樂。饒益是指獲得通向究竟的成就與安樂──也就是獲得涅槃──之道。至於安樂,則是獲得等同於天人的享樂。

柒、迴向善根

12.

【覺賢】我所集功德,迴向施眾生,究竟菩薩行,逮無上菩提。

【般若】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不空】禮拜供養及陳罪,隨喜功德及勸請,我所積集諸功德,悉皆迴向於菩提。

至今所說頂禮等[善法]所生、不可估量之福蘊,用於圓滿迴向,即是「所有禮讚供養福」等。也就是:凡我所積聚──也就是修行──頂禮、供養、懺罪、隨喜福德、請轉法輪、祈禱如來[所生]任何些微之善根,我當以此一切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迴向[33]

捌、普賢願王之別類(支分願)

現在是[普賢願王的]第八項[涵義]──其別類。個別分類普賢願之一一支分,便是其別類。

其中又分十六項(十六種支分願),也即:

一、根據意樂[而分];

二、根據不忘菩提心[而分];

三、根據無染加行[而分];

四、根據饒益眾生[而分];

五、根據鎧甲[而分];

六、根據會遇同行菩薩[而分];

七、根據能令善知識歡喜[而分];

八、根據現前面見如來[而分];

九、根據圓滿受持正法[而分];

十、根據獲無盡藏[而分];

十一、根據趣入[而分];

十二、根據力[而分];

十三、根據成就[而分];

十四、根據業用[而分];

十五、根據開示隨學[而分];

十六、根據總結[而分]。

一、意樂願

其中,第一項為根據意樂[而分]。此中又分三類:[(一)供養如來及圓滿意趣之意樂;(二)圓滿淨治佛土之意樂;(三)願安樂一切眾生之增上意樂。]

(一)供養如來及圓滿意趣之意樂

13.

【覺賢】悉供養過去,現在十方佛,

【般若】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不空】於諸如來我修學,圓滿普賢行願時,願我供養過去佛,所有現住十方世。


14.

【覺賢】願未來世尊,速成菩提道。

【般若】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不空】所有未來速願成,意願圓滿證菩提,所有十方諸剎土,願皆廣大咸清淨。

供養如來及圓滿意趣之意樂,即「[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等。 願以無上供,供養已經示現涅槃的諸佛世尊,並且供養「[所有現住]十方世[34](十方世間)[的諸佛]──也就是在眾多世間勤行饒益、安樂所有眾生,諸位如此「現住」(現正住世)者。

未來一切[天人師]」是指那些將要出現的[諸佛]。願其皆能「速得成就」──也就是全不費力──「一切意樂皆圓滿」,「速得成就大菩提[35](圓滿意樂,漸次臻於菩提佛果)。

前半段(第十三偈)所宣說的是「供養如來之意樂」,後半段(第十四偈),則是圓滿意趣之意樂。

(二)圓滿淨治佛土之意樂

15.

【覺賢】普莊嚴十方,一切諸佛剎,如來坐道場,菩薩眾充滿。

【般若】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遶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不空】諸佛咸詣覺樹王,諸佛子等皆充滿,所有十方諸眾生,願皆安樂無眾患。


16.

【覺賢】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惱,深解真實義,常得安樂住。

【般若】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不空】一切群生獲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憶宿命。

圓滿淨治佛土之意樂,即「所有十方一切剎」等中所說。所謂「一切」十方諸佛剎土,泛指「[盡]所有」,也就是於一切有中,皆如極樂世界般廣大清淨──無量世界各趣諸處,都是廣大的。至於「悉在菩提樹王下」,則是發願:「願諸世尊與諸菩薩充滿其中,處處遍滿,無有間隙!」

(三)願安樂一切眾生之增上意樂

願安樂一切眾生之增上意樂,即如「[所有]十方[諸眾生]」等所說。「十方…諸…」是指包括四種出生型態(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在內的所有六趣「眾生」,願彼等身心「(原注:畢竟)離憂患」,並以最上之樂,得受「安樂」。願彼等「獲得甚深正法利」(隨順如法之義利)[36]──隨順即是「隨順而成就」之義。亦願一切眾生常得成就「如意心[37](如法之希願),即願彼等「畢竟圓滿」。 二、不忘覺心願

16.

【覺賢】令十方眾生,除滅諸煩惱,深解真實義,常得安樂住。

【般若】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不空】一切群生獲法利,願得隨順如意心,我當菩提修行時,於諸趣中憶宿命。


17.

【覺賢】我修菩薩行,成就宿命智,除滅一切障,永盡無有餘。

【般若】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不空】若諸生中為生滅,我皆常當為出家,戒行無垢恒清淨,常行無缺無孔隙。

現說斷除相違事,以四偈[38]表達第二項[支分願]──不忘菩提心(覺心),即從「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至「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所說[39]

「菩提」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成就]此義而有所作為,即是「為菩提修行」(菩提心/菩薩行)。

願我於此(菩提)修行之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在一切趣中,都能隨念宿世),並且於生生世世的生死流轉中,都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在生死流轉中──實際上應將之(此句)視為對[修行]期間的解說。此為不退失菩提心之第一因。

此外,「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40]等,則指:隨學三世所出、將出所有勝者諸佛之學處。對於「普賢行」,則「修習普賢圓滿行」,也即正確修習。若問:「我應當依何而行?」答:「常得出家修淨戒[41],無垢無破無穿漏。」其義為:正如同摩尼寶,[本質上]並不沾染客塵[42]之染污,所以「無垢」;遠離身過失,所以自然就是「[43]]。

因為如此(戒律圓滿清淨),所以「無破」且「無穿漏」,而能滿一切所欲,畢竟遣除一切熱惱,亦能遠離一切「憂患[44],究竟平息非時死,完全趣入(實踐)成就利他[之事]。同樣地,諸菩薩的戒律亦如珍寶,所以珍貴──因為不與業垢、煩惱垢相混雜,遠離聲聞與獨覺乘發心的「身過失」,並且具有不可或缺的特質,所以其本質為[趣向]一切智智之珍貴發心,因此完全清淨;又,由於恭敬一切菩薩學處,所以不會造作[菩薩]墮罪,學處無有退失,故稱為「無破」(無退失、無衰損)。受用已過去之對境,心相對(相應)地生起愛染;對於未來的「生」也如此[起貪心],這就是「喜樂愛」;對於現在正在發生者的[貪愛],則為「耽著愛」──這些合稱為三時之愛。[菩薩對於]以三時之愛而宣說的這些[過患],皆無絲毫疲厭,所以說「無穿漏[45];又,[菩薩之戒律]有如田地,能做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所依;能滿一切眾生之所欲,畢竟遣除一切熱惱與於一切憂患,必定能於一切人天之中,趣行成就無量壽,亦能趣行成辦利他之事。

從詞的定義而言,由於能除身心熱惱,故而清涼,以此而名為「尸羅」[46](戒律)。

所謂「戒行[47]:由於戒律本身即是所行(修行),故稱「戒行」。由於是「所行」[之事],故稱為「」。祈願:能常行持這樣的「無垢恒清淨[48]的「戒行」,「無破」且「無穿漏」。這便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二因。

18.

【覺賢】(無)

【般若】天龍夜叉鳩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不空】天語龍語夜叉語,鳩槃荼語及人語,所有一切群生語,皆以諸音而說法。


19-1.

【覺賢】(無)

【般若】勤修清淨波羅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不空】妙波羅蜜常加行,不於菩提心生迷。

天語[49]等:對於諸天,便用天語;對於龍、夜叉、鳩槃荼及眾人,則使用其「」(原注:音聲)。總而言之,「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也就是用各種[語言],如是個別向彼等「而說法」,直至[證得]菩提。[「悉以諸音而說法」]便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三因。

對於「勤修[清淨波羅蜜][50]等獲得決定,即相續柔和;「[清淨]波羅蜜」指布施等十度;「勤修」彼等,是指衷心地於一切種中(在所有情況下)都投入其中且不厭倦。

恒[不忘失]」是願:直至[證得]菩提藏(佛果),永遠都不會忘失菩提心──這是[不忘菩提心之]第四因。

19-2.

【覺賢】悉遠離生死,諸魔煩惱業。(19-20

【般若】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不空】所有眾罪及障礙,悉皆滅盡無有餘。

藉由[以下]四偈半[的內容],宣說會成為菩提心相違事的任何蓋障之對治。

現以半偈宣說斷除相違事,即於「所有眾罪及障礙[51]等中所說。

凡是罪過,都是能夠障礙菩提心的「障垢」。願能將之「滅除無有餘」(悉皆淨除,無一遺餘),也就是「願悉能斷除」之義。

三、無染加行願

20.

【覺賢】悉遠離生死,諸魔煩惱業,猶日處虛空,蓮花不著水。(19-20)

【般若】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不空】於業煩惱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

現在說[十六項支分願之]第三項:無染加行。[普賢菩薩]以三種因──「從何[出生]」、「[出生]為何者」、「如何[出生]」──而說,即是「於諸惑業[及魔境]」等。

所謂「於諸……」是指:「於諸」業、「」(煩惱)及「魔境」之中。由於這個[廣義的]「業」[本身]並沒有區別,所以善、不善、不動[業]等三者皆適用。

其中(三種業當中),是從「」(從)諸不善「」中「得解脫」,並「於諸」煩惱及業中「得解脫」,也就是不被那些所玷汙,而常行持於「世間道中」(世間諸眾生等)。

若問:「[這種情形]像是什麼呢?」答:「猶如蓮華不著水。」譬如蓮花從水中生,但卻不沾水。同樣地,我也不受「諸惑業及魔境」等世間法所沾染。

此外,於諸善業與不動業,也無所「」(礙著)──也就是不在意果報,只管行持饒益、成就一切眾生之事,這也就補充了「[一心入]於菩薩行……」的意思。

問:「[這種情形]像是什麼呢?」答:「亦如日月不著空。」譬如在世間當中,日月就像摩尼寶,能平等一味利益其他眾生的道理,[菩薩]對於自利全然無所「」(貪著),行持[利他之事]就如空中的日夜(日月)交替[不息]那般。

其中,所謂的「」,能中斷善法,障礙菩提,並且[使人]從正道中退墮者。

「正」的詞彙定義為:「法即正真」,而[魔]能阻礙佛法的生活方式,所以是謀害[正法之生活]者,故稱為「」。其「」(業/作用)即是:以之為因,便會罔顧有益之事。

四、饒益眾生願

21.

【覺賢】遍行遊十方,教化諸群生,除滅惡道苦,具足菩薩行。

【般若】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恒無盡。

【不空】諸惡趣苦願寂靜,一切群生令安樂,於諸群生行利益,乃至十方諸剎土。

這第四項[願]以及對於無餘波羅蜜多發心能有所助益,正是「[悉除一切惡道苦]……十方[利益恒無盡]……」所說之義。

能夠「悉除」(畢竟息滅)眾生分為三類的「一切惡道苦」。若問:「為何獨說『悉除惡道苦』呢?」答:因為那些[痛苦]十分折磨人,是故,以此為主[而說],當知此為「[願]能寂滅一切輪迴苦」之義。

願能「等與一切群生」最上之「」。若問:「如何達成呢?」答:這是為了饒益一切眾生而行,也即「別無其他,唯有不厭倦加行(修行),這是為了能夠證得無上智」的意思。「[願]與」[52]字則是「願能精勤」的意思。

問:「直至何時?」答:「乃至十方諸剎土。[53]所謂的「乃至」就是「直到…的時候」[54]。所謂「諸剎土」,是指遍行並莊嚴一切佛剎的範圍[55],一個個分位(包括時間與空間)延續下去。「十方」(諸方),就是「於十方」的意思,與「……行[利益],乃至……[56](願能行持…,直至…)相呼應。

五、鎧甲願

22.

【覺賢】雖隨順世間,不捨菩薩道,盡未來際劫,具修普賢行。

【般若】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恒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不空】常行隨順諸眾生,菩提妙行令圓滿,普賢行願我修習,我於未來劫修行。

第五項為鎧甲[願]。這也分三類:(一)圓成一切佛法、(二)隨順眾生之行、(三)廣施正法即「圓滿無上大菩提」等所說。

(一)圓成一切佛法

菩提妙行令圓滿[57]意指:為了[證得]菩提而行,即是菩提行;令其圓滿,也就是能成就佛陀一切諸法的的意思。

(二)隨順眾生之行

[「我常隨順諸眾生」(隨順眾生行),意思是:]於生生世世,了知諸眾生之心行,自然而然且不需理由,便能與之相處,無不隨順彼等。

(三)廣施正法

恒修普賢廣大行」。在此,普賢行的本質是就說法而言的──由於希望口出宣流法音之語,所以取名為普賢行。因此,廣為眾生宣講、解說、稟報,表示:乃至「盡於未來一切劫」都會毫無疲厭地這麼「修行」(行持)。

六、會遇同行菩薩願

23.

【覺賢】若有同行者,願常集一處,身口意善業,皆悉令同等。

【般若】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不空】所有共我同行者,共彼常得咸聚會,於身口業及意業,同一行願而修習。

第六項是結交在身口意的所行、發願方面都有同等緣分的菩薩,即[普賢菩薩]所說「所有與我同行者」等。

與我同行」就是所有在行持(修行)方面相同的任何所行──亦即發願:「願能常與彼等同等修行的菩薩『於一切處同集會』」,或者:「願[與彼等菩薩]同居一處,直至菩提!」

願能「身口意業皆同等」,並且與彼等一起行持相同的菩薩「」,發相同的「願」(一切行願同修學)。

七、令善知識歡喜願

24.

【覺賢】若遇善知識,開示普賢行,於此菩薩所,親近常不離。

【般若】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不空】所有善友益我者,為我示現普賢行,共彼常得而聚會,於彼皆得無厭心。

第七項[分支之願]為:以饒益心而宣說[教法]、修行等,藉此令善知識歡喜。也正是[普賢菩薩]所說「所有益我善知識」等。

凡是「益我」並且「為我顯示普賢行」的「善知識」──[「顯示」]義為講解、說法,皆「常願與我同集會」(常能與之相會),「同集會」的意思就是安住於近處。

願我對彼等「何時[58]──無論任何時刻──都「無厭心[59],也就是不會有絲毫煩厭。並且總是能隨順於彼等,直至菩提。

八、現前面見如來願

25.

【覺賢】常見一切佛,菩薩眾圍繞,盡未來際劫,悉恭敬供養。

【般若】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遶,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不空】常得面見諸如來,與諸佛子共圍繞,於彼皆興廣供養,皆於未來劫無倦。

第八項[分支之願]:由於不因長期供養而感到疲厭,因此現前面見如來,也就是「[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遶」等。

所有十方勝者諸佛世尊,即所謂「依怙[60],也就是眾生唯一的親友,受到菩薩眾所「圍遶」。願能以無礙之眼,「面見」彼等,也就是面向彼等、現前而見,在每一剎那,以一切種最上供養,於彼等一一「」起猶如虛空、窮盡法界的「廣大供」等。

問:「直至何時?」答:「盡未來劫無疲厭。」也即窮盡未來,於一切「未來劫」中都以「無疲厭」之心而為之。

九、圓滿受持正法願

26.

【覺賢】守護諸佛法,讚歎菩薩行,盡未來劫修,究竟普賢道。

【般若】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不空】常持諸佛微妙法,皆令光顯菩提行,咸皆清淨普賢行,皆於未來劫修行。

第九項[分支之願],即是[普賢菩薩]以憶持與宣說等作為,而說「願持諸佛微妙法」(圓滿受持正法諸位勝者(佛陀)的正法)等。

三世一切諸佛(勝者)所宣說之法,無論是十二分教的哪一部,願都能以總持之力加以憶持、圓滿受持,並藉宣說正法之本質,對眾生「光顯一切菩提行」──也即為眾生正說[微妙法]。

在此,所謂「菩提行」所指稱的是表達其義(菩提之義)之文詞。

究竟清淨普賢道[61]當中,「普賢道」就是菩薩行,而將之清淨意味著令其無垢。願以此「盡未來劫」──表示時間久長──而「修習」,無一遺餘,也就是願能勤行[菩薩行]。

十、獲無盡藏願

27.

【覺賢】雖在生死中,具無盡功德,智慧巧方便,諸三昧解脫。

【般若】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恒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不空】於諸有中流轉時,福德智慧得無盡,般若方便定解脫,獲得無盡功德藏。

第十項[分支之願]:獲得福德與智慧等,而獲無盡藏,也就是「於諸有中流轉時[62]等所說。於欲界等[三界、]一切諸有中,願為了眾生之義利而「流轉」──也就是出生。與此同時,願能獲得無盡──無有窮盡──的福德與智慧。同樣地,願得方便、智慧、虛空藏、無垢印等諸三昧,還有從菩薩畢竟解脫之大悲、無垢、如幻行相,如此等所生的菩薩共及不共諸功德,這樣的「無盡藏」。也就是:願能利益一切眾生;為令安樂出生,願能成為無盡藏之根本。

十一、趣入願

28.

【覺賢】一一微塵中,見不思議剎,於一一剎中,見不思議佛。

【般若】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不空】如一塵端如塵剎,彼中佛剎不思議,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見菩提勝妙行。

第十一項[分支之願]又分為八項:

(一)面見並趣入佛土;

(二)趣入佛語;

(三)趣入如來法輪;

(四)趣入歷劫流轉:

(五)面見如來;

(六)入彼(如來)行境;

(七)趣入成就(出現、出生)佛土;

(八)趣入往詣如來。

(一)面見並趣入佛土願

28.

【覺賢】一一微塵中,見不思議剎,於一一剎中,見不思議佛。

【般若】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恒演菩提行。

【不空】如一塵端如塵剎,彼中佛剎不思議,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見菩提勝妙行。


29.

【覺賢】見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海,一一世界海,悉見諸佛海。

【般若】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不空】如是無量一切方,於一毛端三世量,佛海及與剎土海,我入修行諸劫海。

其中,面見並趣入佛土這二者,即「一塵中有塵數剎」等二偈(第28-29偈)所說。就在一微塵之上,就有十方三世諸佛剎塵數的佛土。「彼中[63]則指各個剎土(一一剎),其中,一切皆「難思」,也就是無法思議、超越思惟[境界]。

佛及佛子[64](諸佛世尊及佛子)是指安住於諸菩薩之中央──願能面見諸位安住者(佛菩薩)。與此相關者,則是「(行持)菩提行」,也就是修行菩提行。「我見…」表示願能趣入[其中]。

問:「若果真如此,那麼,由於所追求的是不可能之事,難道不會變成諸菩薩所發的其實是沒有結果的願嗎?像這樣,每一處個別的佛土都有各自不同的差別種類,這些全都在一處、無有遺漏地在一微塵之上皆可見到,這是不可能的。那麼,無數諸佛世尊坐於菩薩大眾之中,而其所遍滿之佛土,[其數]又等同三世諸佛剎塵數。要發願這些各自殊異者(佛、菩薩及佛土),皆可見於一微塵之上,這要如何發願呢?」

答:並非如此。為何呢?舉凡不可思議業所化現之種種世界,有上,有下,有正面──境都是相異的。同理,不可思議智慧所化現者,皆在一微塵之上,怎麼就不可能了?有道是:

雖云此事難思議,

然智者前雖土石,

無一不是希有事;

同理若因諸根故,

生起分別豈希有?

世間所依救護說:

禪定、業境與諸龍,

佛陀境界等大者,

如是四事難思議。[65]

因此,[前述之願]並非不可能之事,而且內心無變異的眾人,應當對於這一切佛語,做此思惟:「正是如此!」並更加生起信心。

在此,已將[文義]彰顯無遺:

於佛隱蔽說,

若人起疑心,

是人於空性,

當起正信解。[66]

在世上也是如此的。有些時候,裝滿清水而極小的容器,肯定也能從中看見滿天綴滿著星辰、星宿與星曜等的天空。

因此,佛世尊說:

諸法如影像,

性如翳如夢,

如幻如陽焰,

亦如尋香城。[67]

在此,[同樣的道理]也可於清楚見於下文「[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第34偈)這一偈頌中。「如是無盡諸方所[68](第34偈)等,所說的也是「一塵中有……」這般道理。

普盡十方」即是所有方位,無不齊備。「一一毛端」的「毛端」就是毛的尖端,說的就是在一根毛的空間之中,就有「三世量[69](其量同於三世)、屬於三世的「佛海」(如海諸佛),「及與國土海」(以及其如海的國土),於此「我遍修行」(行持、修習)──這便是「趣入修行」。以此[修行]「經劫海」,也即表達「願能趣入修行[經劫海]」。

(二)趣入佛語願

30.

【覺賢】於一言音中,具一切妙音,一一妙音中,具足最勝音。

【般若】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不空】於一音聲功德海,一切如來清淨聲,一切群生意樂音,常皆得入佛辯才。

趣入佛語方面,即是[普賢菩薩]所說的「[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等。

一位說法的如來,其所言的如海音聲,其數不能估量,並且隨聽者的信解差別,而唯有獨一(專屬於聽眾語言)的[語言]。至於與其他各種文詞殊異者,[佛語]則成為各自相應的[內容]──完全根據聽眾[的差別]而如實說法。安住十方三世的一切勝者諸佛的音聲諸支皆是畢竟清淨的,並且「」(如實依照)無量聽法「眾生」的心「」而呈現──佛語即是如此這般。願能以能聞之耳,如是而趣「」,也就是願能趣入如來「一言具眾音聲海[70]

又有道是:

所在處大眾,

信解各不同。

佛出一言音,

各聞種種聲,

謂佛為我說,

眾皆得解悟,

何有更奇者?

豈有更妙者?

同樣地,《華嚴經》的聖彌勒傳也說道:

若人住最上成具智慧,

復於多千億劫心無饜,

求於十方如來之法雲,

隨順於彼則為眾所依。[71]

從內容而言,透過前二偈來表示說者殊勝,後一偈則是聞者殊勝。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被認為使用了第七格(位格)的單數詞素,也就是說:[複數的]「彼等……」中所使用的連接助詞,應視為增補的文字。

(三)趣入如來法輪願

31.

【覺賢】甚深智慧力,入無盡妙音,轉三世諸佛,清淨正法輪。

【般若】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不空】於彼無盡音聲中,一切三世諸如來,當轉理趣妙輪時,以我慧力普能入。

入轉法輪[願],即於「三世一切諸如來」所說。所謂「彼等一切之義」,即是「三世勝者諸佛之……」的意思。

問:「為何是複數的所有格?」答:正是諸位「恒轉理趣妙法輪」者(諸如來)的「無盡語言」。對於無有窮盡的那些[語言],願以「慧力[72]--也就是能知的殊勝本體,於一時之間「普能入」且住於其中。

以何方便說種種法,於種種時[說法],於各各處[說法],種種信解之諸眾生皆成為所調伏者──這便應視為此處所說的「理趣」。「音聲[73]一詞,在此也是為了添字之用。

(四)趣入歷劫流轉願

32.

【覺賢】一切未來劫,悉能作一念,三世一切劫,悉為一念際。

【般若】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不空】以一剎那諸未來,我入未來一切劫,三世所有無量劫,剎那能入俱胝劫。

趣入歷劫流轉,即於「[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等所說。屬於十方的「未來一切劫[74]當中的「深入於…劫」,是將歷劫流轉所出生者加以總結,而願「我能深入」。

三世所有一切劫」是指一切數量同於三世[之劫]──這一切[劫]都屬於了知的「一念」(剎那[75],也就是趣入於某個特定的「一念」。

(五)面見如來願 (六)入如來行境願

33.

【覺賢】一念中悉見,三世諸如來,亦普分別知,解脫及境界。

【般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不空】所有三世人師子,以一剎那我咸見,於彼境界常得入,如幻解脫行威力。

面見如來及入其行境,即「[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等所說。十方所有三世的人師子──也即所有諸佛世尊,願[我]能於所知的一剎那間便能面見彼等,並趣入彼等之「所行境[76]──也即「境界」。

如幻解脫及威力」是指:由於了知菩薩解脫如幻,基於此本質,以此威力而「常入」[佛境界中]。

(七)趣入成就(出現、出生)佛土願

34.

【覺賢】於一微塵中,出三世淨剎,一切十方塵,莊嚴剎亦然。

【般若】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不空】所有三世妙嚴剎,能現出生一塵端,如是無盡諸方所,能入諸佛嚴剎土。

趣入成就佛土[願],即「所有三世妙嚴剎[77]等所說──如海「所有三世妙嚴剎」,皆能以神變力而「出現」(成就)「於一毛端極微中」。

如是無盡諸方所[78]則是指:願如是於一切方所、無有遺餘的「莊嚴剎」,悉皆如此「出現」(成就)「於一毛端極微中」──這也是於所知剎那間而趣入的。

問:「假使當下佛土的自性、量、顏色、形狀等類別都可造成諸般差異,非能安住『於一毛端極微中』(於一微塵之上),那麼,存在於十方三世的無餘諸佛剎,也同樣有著由於自性等類別所造成的諸般差異,[這些]又該如何能夠無有間斷、不相混雜地安住『於一毛端極微中』?因此,這怎能令人置信呢?」

在此,則這樣答道:為何呢?無分別、自性本無、如幻、不生、不滅,如[眼前]髮絲之影,本來寂靜,自然究竟涅槃,惟隨信解而起妄心,繼之則有種種分別。對於有此本性之一切諸法,若能善加修習,並依「種種諸相三昧」[79]及種種解脫差別,而有不可思議之敘事與感受,如此便能善加修習。

於此處,則如此明確安立:在世上,雖多有損惱[之事],但仍有能憑藉[觀眾的]信念而產生能力的幻術師,彼以最令人驚歎的智慧,所能展現出的諸般幻術,都是確實可見的。因此,對於前文所述的這一切(一微塵上有莊嚴剎等道理)也應當生信,對此毋庸抱持絲毫懷疑。

(八)趣入往詣如來願

35.

【覺賢】悉見未來佛,成道轉法輪,究竟佛事已,示現入涅槃。

【般若】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不空】所有未來世間燈,彼皆覺悟轉法輪,示現涅槃究竟寂,我皆往詣於世尊。

趣入往詣諸如來[之願],即「所有未來照世燈」等所說:極盡「所有未來」的諸佛世尊──「照世燈」,也就是極盡十方世界、安住於他方各處、其數無量的覺悟智慧界者(諸佛),皆同時各各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道」),並於其他時候同轉法輪(「轉法」),更有「[究竟佛事]示涅槃」者。願[我]能「皆往詣而親近」,也即[普賢普薩]所說彼等究竟「成道轉法」等。

彼皆[80]表示彼等之所作:現前圓滿覺悟(「成道」),還轉動法輪(「轉法」)、「示涅槃」,並且作為世間唯一的依靠。願[我]在輪迴仍存之時,於彼等一切尊前,以迅疾心意之神變力,一時化現出身雲,遍滿未來十方[世界],並以遍滿虛空的無量最上殊勝供養雲,一一供養彼等,致上讚頌,周匝繞佛百千回──如此同時往詣[諸如來]。

所謂「成道」就是現前覺悟(成佛)。「示涅槃」在此是以「究竟佛事[81](究竟寂靜邊)加以解說,當知此是添補文字之用。

[普賢菩薩]僅說了這些(僅舉成道、轉法、示涅槃三例),是因為以其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如同水面月影般,住於兜率天宮、示現去世與遷轉、入胎、降生、至天仙前(得仙人授記)、示現工巧技藝、捨俗、出家、苦行、至金剛場、坐於菩提樹王下獅子座以及降魔。在那些時刻,願[我]必能同時親詣彼等尊前。

[其義]也與此說呼應:

何故?無量諸眾生,

乃於各各世界中,

一一剎那覺者成,

是故不應心沮瘁。[82]

十二、力願

36.

【覺賢】神力遍遊行,大乘力普門,慈力覆一切,行力功德滿。

【般若】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不空】以神足力普迅疾,以乘威力普遍門,以行威力等功德,以慈威力普遍行。

第十二項[分支之願]是力[願],其中也分為十項,也即「速疾周遍神通力」等所說。由於已成就,故為「神通」──也就是真實成就並且能如實圓滿所欲的神變。

若問:「該如何理解『神通即神變』呢?」答:由於吸引、滿足不同眾生,故為神變,其力必不空耗。

速疾周遍」:相較而言,其他菩薩所不能前往,而能以周遊各處的神通,於一時之間前往十方者即是。

以乘威力[83]是指:以「大乘力」。也就是說,藉此(大乘力)而能前往[十方]。

既是「」且「」,故稱「大乘」。另一說法為:是諸佛與菩薩摩訶薩眾的「」,所以是「大乘」。

問:「其(大乘的)本質為何?」答:[大乘]是能令證得佛菩提之道──也就是說,大乘就是福德與智慧。另一說法為:由於波羅蜜多與十地,故為大乘。其[大乘的]「」的意思是無礙性,以及不受相違事所壓制。

普門[遍入]」的意思就是能從一切而入之門。

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答:只要涉及菩提心[畢竟]不生,處於「不因饒益安樂一切眾生而得讚譽」之分位(狀態),所緣之法也畢竟無所有,這些應當參見《淨行品》。

[以]行威力等[84]。由於[菩薩行與普賢行二者]並無區別,所以是指:「」二種「」之「威力」──也就是「」菩薩「」之「威力」以及普賢「」之「威力」。稱為「普修功德」,是因為初善、中善、末善。

[大]慈力」:善心普及一切眾生界。稱為「威神普覆」,則是因為遍及十方。

37.

【覺賢】功德力清淨,智慧力無礙,三昧方便力,逮得菩提力。

【般若】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諸威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不空】以福威力普端嚴,以智威力無著行,般若方便等持力,菩提威力皆積集。

[勝]福力」。能清淨且已令潔淨故,稱為福德;另一說則為:能再再臻於善妙故,稱為福德。以其(福德之)「」──也即菩提發心──而能達致[善妙]。

[菩提心的力量]正如此中所言:

菩提心之福,

彼若有色相,

雖滿虛空界,

其相猶過之。[85]

同樣地,若能憶持、讀誦具足大乘[精神]的深廣法,或為他人說、心生信解,乃至二偈之陀羅尼,迴向正等菩提,也能達致[善妙]──此乃[發心之]福德力所致。

之所以稱為「遍淨莊嚴[86],則是因為這是以能饒益眾生、令眾生安樂之心所成就的。

稱為「智慧力」,是因為其為能知一切所知之智。稱為「無著無依」,則是因為對三世[一切法]都無所貪著。稱為「慧威力」,則是因為通達勝義真如。

方便威力」:由於實際前往[目標],所以是「方便」──其「威力」即是「具義」(不空過)。

(三昧/等持)[87]威力」:由於正受持,所以是「(等持)」,也就是禪定。其(三昧的)「威力」:為成辦一切眾生之義利,於引發(成就/促成)神通等功德,能得無礙──此為「定威力」所致。

關於諸「菩提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威力」,即是「[菩提]力」──願「普能積集(引發、成就)[菩提力]」。

十三、成就願(對治願)

38.

【覺賢】清淨善業力,除滅煩惱力,壞散諸魔力,具普賢行力。

【般若】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不空】皆於業力而清淨,我今摧滅煩惱力,悉能降伏魔羅力,圓滿普賢一切力。

第十三項[分支之願]是對治[願],其中分為三種摧滅:(一)摧滅業力;(二)摧滅煩惱力;(三)摧滅魔羅力。其中,「清淨一切善業力」等各方面所說即是[摧滅業力],因為[各種業力之本質]並無不同,而以善、不善、不動而分三種。

其中,必定要感受的不善業之力,能令[造業者]生於三惡趣,應以清淨、遣除、拔除等力量,精進修行,正如[佛]所說: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責,

懺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業。[88]

以對治力能清淨[惡業]。例如:慈童女[89]傷害了母親,以此所等起[90](所引生)的不善業之力,加上對境的差別[91],因此招致果報,[他]雖稍受果報,但由於增上意樂的差別,也就是願能利益眾生而一心發起菩提心,所以能將之(惡業)從根本上滅除無餘。

問:「什麼是願能利益眾生而發菩提心呢?」也就是〔如同慈童女所發願〕:於一切眾生中,若有任何有情,如我一般,傷害母親,為了利益他們,只要輪迴流轉不息,願我一人獨受火輪壓裂[頭顱]的無邊巨大苦聚,哪怕任一有情都無須受此[痛苦]。[92]

運用依止力[93],則如〈豬胎譬喻〉[94]中所言:某一天子壽命已盡,[死後]定當受報生於某城的母豬胎中,果報旋將現前時,卻因歸依三寶,即得永拔一切[惡趣果報],從三十三天中命終後,轉生兜率天中。

了悟諸法無我,即使是[惡]業,也能將之從根本加以畢竟拔除。如《淨業障經》[95]中所述:譬如另[96]有一比丘,造作了不淨行與殺人二種波羅夷(他勝)罪,內心憂苦熱惱,如同癲狂者一般,往來於一座座道場、一個個城市乃至一村又一村之間,逢人便喊:「我毀了!我毀了!」再再悲鳴。[他]藉著懺悔罪惡之力而捨棄[惡業]直到該業減輕。他的內心是如此地煎熬。當時,另有一位已得神通的菩薩,為其宣說「甚深法如是如是……」[之理]。[他]於是了悟諸法無我之理,究竟於一切種中根絕該罪,證得無生法忍。

若像這樣,對甚深法格外信解,則應生信:此能遣除一切墮罪與憂悔,淨除一切業障。正如《聖如來[祕密]藏經》所言:

迦葉!如人有父得緣覺道,子斷父命,名殺中重;

奪三寶物,是不予取中重;

若復有人,其母出家得羅漢道,共為不淨,是因欲邪行中重;

若以不實謗毀如來,是妄語中重;

若離間僧伽,是兩舌中重;

若罵聖人,是惡口中重;

壞亂求法之人,令彼散亂,是綺語中重;

於正趣、正行者,劫奪其財,是貪中重;

若五逆初業,是害心中重;

入見稠林[97],是邪見中重。

迦葉!此十不善業道,是為諸罪最重。[98]

迦葉!若有一人,具是十不善業道重罪。迦葉!是惡眾生,若解知如來說因緣法,而作是念:『是中無作用,無能愛味,無我,亦無眾生、壽命,無人。』如是亦能解知:諸法離散、無為、無雜染[99],亦知如幻法、自性光明,而能信於一切諸法本來清淨,信解增上。我不說彼眾生趣向惡道。[100]

何以故?迦葉!諸雜染者,非積聚法;一切煩惱,以生滅故,而有滅沒;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還滅。生即滅故,是以一切煩惱亦即謝滅。若如是解,無犯[101]、犯處。若無蓋障,而犯有住,無有是處,無有容處[102]

同樣地,若不離菩提心發心,則雖有墮罪所致的等起不善[業],亦能強力滅罪。正如《聖優婆離所問經》中所說:

當知:若諸菩薩日初分時有所犯戒,於日中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無量。若日中分有所犯戒,於日後分不離一切智心,如是菩薩戒身無量。[103]

關於此點,《華嚴經》中也提到了:「善男子![當知]菩提心……一切惡作能盡燒故,猶如劫火。[104]

《三百頌(金剛經)》中也提到: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究竟通利,彼等當為人輕賤,極遭輕賤。何以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105]

諸如此類之理趣,皆在宣說「必定受報(定)之惡業,亦能究竟清淨」[的道理]。

有些人如此主張:「雖然透過懺悔等力量,能夠畢竟清除小罪與中罪,但無間罪等重罪怎麼可能完全根除?」對此等[質疑]的回應是:根據[悔罪]想法微弱、中等、強烈等差別,而有諸如阿闍世王等造無間罪之人,須在無間地獄住一劫、近一劫、半劫[等差異]。那些懊悔之情至為強烈者,也有藉由認真懺悔等力量而令[惡業]減弱的。亦即某些人的[惡業]果報就像線毬落下[後再反彈]般,須臾之間就已經完全受報了。[106]是故,如此這般,該業可被畢竟根除,難道不合理嗎?這並非「僅有一犁,必成荒地[107]」[那樣必然的情形]。

問:「假使連蚊蠅足部般大小的差別都發生不了,又怎能畢竟滅盡所聚集的定業呢?」答: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假使實際勤於對治[惡業]之思想,則[定業]必然滅盡。

問:「那麼,該如何引用[經中]所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108]等[道理]呢?」答:那是針對未遭破惡[109]正行[110]等力量所斷除或減輕者的那些業而宣說的。

同理,也有道是:

愚作罪小亦墮惡,

智為罪大亦脫苦,

如團鐵小亦沈水,

為鉢鐵大亦能浮。[111]

無量不必然受報(不定)的三世罪業,也能以之(菩提心)清淨。只要輪迴尚存,於業已得自在者,為了達致(引發)投生於三惡趣眾生的利益與安樂,必定在十方世界中,同時且不斷地隨其(惡道眾生)之緣分,以不同的投生、顏色、形狀、量(大小、壽量)等差別而有異熟之生,以此使其決定[獲得饒益],並將能夠造就三有果的善業力完全清淨。

問:「怎麼樣[做到的]呢?」答:斷捨異熟果並於菩提發願,以此圓滿迴向,於是能夠決定[饒益眾生]。於色界及無色界所受用的不動業──即以禪定及無色為等起的業,即是此力(能夠造就三有果的善業力)。連此力也遣除之後,便於業得自在,而能如意且極其精勤於眾生之義利──於此能作加行(有具體行動/修行)者屬之。

摧滅一切煩惱力」。擾亂身及心續[112],所以稱為「煩惱」,也即貪欲等。彼等(煩惱)之力,會使所有眾生對於該前往[某個目標]與否、是否有益、輕重等[意義],大多都一無所知。能將其「摧滅」者,諸如不淨觀,還有觀修「[眾生]為世間道所勝伏(壓制)[等道理]──總之,由於能於煩惱得自在(駕馭煩惱),那便是菩提支[法門],而修習菩提支便是[「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所謂「」,即天子[]等。彼等之力量能於菩薩行等造成障礙。要「降伏」(盡力使其「」不存),即以神通力,使其不具威嚴與勢力,如此去執行(成就/達成)的意思。

圓滿普賢諸行力」。「普賢[諸]行力」,即是不被相違事所勝伏,任運而成的意思。「」是無所遺餘的意思。「[願能][113]圓滿」是指:願以前述神通力等十種[力],以及方才解說的三種對治而圓滿[「普賢諸行力」]。

十四、業用願

現為第十四項[分支之願]──宣說諸菩薩有何業用。

39.

【覺賢】嚴淨佛剎海,度脫眾生海,分別諸業海,窮盡智慧海。

【般若】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不空】普令清淨剎土海,普能解脫眾生海,悉能觀察諸法海,及以得源於智海。


40.

【覺賢】清淨諸行海,滿足諸願海,悉見諸佛海,我於劫海行。

【般若】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不空】普令行海咸清淨,又令願海咸圓滿,諸佛海會咸供養,普賢行劫無疲倦。

於該業用,[普賢菩薩]又以圓滿淨治佛土等八種[願]共二偈而說,也即「[普能嚴淨]諸剎海」等──[願能]於每一剎那,「嚴淨」(清淨)極樂世界及具蓮剎土等如海佛土。

同樣地,對於所有在輪迴監獄中,被煩惱枷鎖緊緊捆縛者──「一切眾生海」(如海眾生),以「神通神變」[114]與「說法神變」[115]等二種[神變],使之喜悅饜足,再以「教誡神變」[116]令其解脫。

[善能分別]諸法海」是指:[願]能以智慧眼,於個別每一剎那,觀見、得見如海所說「諸法」、如海所證「諸法」。由於所知[法]本來就是無邊的,所以智慧也是無邊的。因此,[願]能於個別每一剎那,趣入、了悟(「深入」)[普賢菩薩]所說「智慧海」的那些如海智慧。對此能夠「現前觀見」的意義,以及「[普能清淨]諸行海」(如海修行)等,可說已經兼具如海的菩提行以及普賢行的修行這二者,因為[這二者]並無差別。

其中,菩提行是能成就佛陀之法(功德)者,也就是智慧資糧;普賢行則能相應為所有眾生帶來利益、安樂,是福德資糧。此外,普賢行又必然是菩提行,因為二者皆能令[眾生]證得佛果。

不過,[普賢行與菩提行]容有所謂直接或間接的少許差異:願於一一剎那,都能以神通力,淨治彼等「諸行海」,令其無垢;願於一一剎那,能以持戒與三昧之力,究竟「圓滿[一切]諸願海」;願於一一剎那,以遍滿虛空的諸供養具,「[親近]供養」十方「諸佛海」;並願「修行無倦經劫海」──願以無疲厭之心而行供養。

十五、開示隨學願

第十五項[分支之願],為隨學佛菩薩的圓滿廻向。

(一)隨學如來之圓滿廻向

41.

【覺賢】三世諸佛行,及無量大願,我皆悉具足,普賢行成佛。

【般若】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不空】所有三世諸如來,菩提行願眾差別,願我圓滿悉無餘,以普賢行悟菩提。

其中又分二類[:(一)隨學如來之圓滿廻向;(二)隨學菩薩之圓滿廻向]。隨學如來之圓滿廻向,即於「三世一切諸如來」等所說。凡諸三世如來勝者之「[最勝]菩提諸行願」(個別菩薩行願),「願我圓滿悉無餘[117]並深入思惟,進而發願「以普賢行(原注:菩提之行)」而「悟菩提」──也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隨學菩薩之圓滿廻向

42.

【覺賢】普賢菩薩名,諸佛第一子,我善根迴向,願悉與彼同。

【般若】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不空】諸佛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皆以彼慧同妙行,迴向一切諸善根。

以清淨身口意之行、剎土清淨、願清淨等力,迴向隨學普賢等菩薩,即「一切如來有長子」等中所說。凡諸菩薩所有普賢行,以及諸菩薩所有解脫行傳、所有菩薩三昧──總之,舉凡菩薩所有如是功德,聖菩薩摩訶薩「普賢尊」皆已達至彼岸(臻於圓滿),因此是[一切如來之]「長子」。

」等意義:一切如來(勝者)之上首佛子,「彼名號曰」「聖『普賢』菩薩摩訶薩」者;之所以說「諸智……」,就是因為「諸智行悉同彼」(與彼智者同等而行),而於此劫中修行。於是,將先前所宣說的一切「諸善根」,於一一剎那中作「迴向」。

43.

【覺賢】身口意清淨,自在莊嚴剎,逮成等正覺,皆悉同普賢。

【般若】願身口意恒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不空】身口意業願清淨,諸行清淨剎土淨,如彼智慧普賢名,願我於今盡同彼。

[願]身口意」等,即是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以及剎土清淨。「智慧號普賢」是指聖者普賢。「[118]即迴向。「如是」即「像是…」。「與彼皆……」即是:願我正如此般……也就是「願與聖普賢相同」,這裡是指[願有相同的]普賢行。

44.

【覺賢】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44

【般若】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恒無倦。

【不空】普賢行願普端嚴,我行曼殊室利行,於諸未來劫無倦,一切圓滿作無餘。

遍淨普賢」是指前善、中善、後善,並且吉祥、美好。

文殊師利[諸大]願」則是:我當修行文殊師利的願。

問:「什麼是他的願呢?」答:如聖文殊師利曾為虛空王時所說的那樣:

乃至本初際,

及盡生死邊,

利益諸有情,

我行無邊行。[119]

未來際劫恒無倦」,即:於一切「未來劫」,無一遺餘,皆「無倦」並且不做他想,而願「圓滿」於佛菩薩的「[所]作」──也就「彼事業盡無餘」(彼等事業,無所遺餘)。[120]

十六、總結願

45.

【覺賢】(無)

【般若】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不空】所須勝行無能量,所有功德不可量,無量修行而住已,盡知一切彼神通。

第十六項[分支之願],是[普賢菩薩]按照加行、無量功德、安住於修行等所說的,也即「我所修行無有量」等所說──願我的諸般修行無量!願我的諸般功德無量(「獲得無量諸功德」)!願我「安住」於「無量諸行」(無量的修行)之中,並於彼等諸佛菩薩[示現]變化、希有「神通」等「一切」時刻,我皆能「了達」(知曉)。

[以上]這些(願)即是普賢願王之十六種別類(支分願)。

玖、彼願究竟

46.

【覺賢】(無)

【般若】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52[121]

【不空】乃至虛空得究竟,眾生無餘究竟然,及業煩惱乃至盡,乃至我願亦皆盡。

第九項涵義為其究竟,也就是:乃至何時,一切眾生界際至於何處、眾生業際至於何處,便相應如是[達於究竟];並且祈願:「盡於煩惱仍存之際,願我的普賢行願之邊際,也如是直至彼時──由於虛空等皆無有窮盡、永無圓滿之時,如是,我的願也無有窮盡、永無圓滿。」[122]

拾、功德利益

第十項涵義為發願的功德利益。其中又分為二:一、現世[功德利益];二、來世[功德利益]。

一、現世功德利益

其中,現世方面,又分為四項:(一)受持殊勝福德;(二)面見如來;(三)得獲菩薩同分之緣;(四)永盡業障。

(一)受持殊勝福德

47.

【覺賢】(無)

【般若】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53

【不空】若有十方無邊剎,以寶莊嚴施諸佛,天妙人民勝安樂,如剎微塵劫捨施。


48.

【覺賢】(無)

【般若】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54

【不空】若人於此勝願王,一聞能生勝解心,於勝菩提求渴仰,獲得殊勝前福聚。

關於殊勝之田(對象)以及能令受持[殊勝福德]的事物極其眾多、廣大且種類繁多。[在此,]透過供養所生福德的譬喻,[說明]志求菩提、信解於願而受持的最上殊勝福德,即[普賢菩薩]於「十方所有[無邊]剎」等中所說,也就是:假使有某一善男子或善女人,於十方無邊無際諸佛剎土,以衣服、華蓋、寶蓋(傘)、勝幢、飛旛,各式各樣,還有妙音、珍寶、鈴、鬘、鮮花、薰香、燈鬘等諸超越「天妙人民勝安樂[123](人天[受用之物])做為「莊嚴」,並以具有五百妙味、能生最上安樂的諸品人天飲食等,「經一切剎微塵劫」(在等同佛剎微塵數的劫中),供養諸佛世尊;另有一人(「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聽到此迴向(願)王)並且心生信解,只是當下生起一念信心(「一經於耳能生信」),認為:「正是如此!」──若問:「那(後者)是何許人呢?」答:即是極為嚮往最上菩提之人,也就是大乘人。此人將能「獲得」由[前者所行]布施所生「殊勝前福聚[124](最勝上妙福德)。

所謂[經中常說的]「若如是行,是人……」(假設那些人們做了這樣的事,則……)[125],就是「此福德將會是最上等的」的意思。

(二)面見如來

49.

【覺賢】(無)

【般若】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55

【不空】彼得遠離諸惡趣,彼皆遠離諸惡友,速疾得見無量壽,唯憶普賢勝行願。

由於「遠離」了「惡道」與「惡友」(「惡知識」),因此得以「見如來」,即是「[即常遠離惡知識……]具此普賢最勝願」[中所說]。此人將會「永離一切諸惡道」,並且會「遠離」聲聞等[126]惡友」、「惡知識」。死亡之時,他也將會「速見如來無量光」世尊。

問:「誰見到[如來]呢?」答:對此普賢行及從正文開始至今的要義能夠有所領會之人。

(三)得獲菩薩同分之緣

50.

【覺賢】(無)

【般若】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56

【不空】得大利益勝壽命,善來為此人生命,如彼普賢大菩薩,彼人不久當獲得。

由於獲得「善得」(「大利益」)、「勝壽命」,出生受到讚嘆,所以獲得與菩薩同等的緣分。此即「此人[善]得……」等中所說。──也就是說,「此人善得」無上珍貴願。由於獲得這一無上珍貴願,[彼等]便是「勝壽命」。

以此緣故,所能獲得的最上殊勝之事已經發生,於是這一生也就「善來(原注:具善而來)人中生」,而彼等「不久當成就」如同聖「普賢菩薩」那樣[的境界]。

(四)永盡業障

51.

【覺賢】(無)

【般若】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銷滅。57

【不空】所作罪業五無間,由無智慧而所作,彼誦普賢行願時,速疾銷滅得無餘。51

第四[項現世功德利益]為永盡業障的功德利益,即於「[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等中所說:舉凡弒母等「罪業五無間[127]等,皆是「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也就是說:由於無知為根本,所以無論貪欲等任何一者,皆是受到無知的影響所致。

據說,由於真誠受持此說,內心就會像是極為清澈的水,既濕潤又美好。具足如此心意而「誦此普賢[大]願[王]」──也就是懷著格外信解之心而讀誦、憶持,並且不分晝夜為所有眾生演說[此願],那麼,諸般無間罪也將「速疾銷滅得無餘[128],亦即得以根除、滅盡。

二、來世功德利益

來世方面,也分為二項:(一)攝屬於因[之功德利益];(二)攝屬於果[之功德利益]。

(一)攝屬於因之功德利益

52.

【覺賢】(無)

【般若】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58

【不空】智慧容色及相好,族姓品類得成就,於魔外道得難摧,常於三界得供養。52

攝屬於因[之功德利益]方面,其性相包括:容色、相(大相)、好(隨形好)、族姓、種類、不能害、所應供,也就是「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等中所說:「智慧」意指真正成就一切[菩提]行;「容色」是指令人傾心的外貌;「」為三十二種大人相,包括:頂有肉髻等;還有「」──因為[隨形好]從屬於大相,所以[當知此處是指]具足隨形好的。「族姓」是指婆羅門或剎帝利等任一種姓;「種類」則是較一切都更為殊勝,已經成為具足神通的聖者。「具足[上述]彼等」(「咸圓滿」)的意思是:總是圓滿具足並與之相關。「」(將會)則是「成就」之義。[129]

諸魔外道不能摧」是說:若有人憶持此普賢行願,為他人說,則「諸外道」便不能損害、勝伏此人,並且「堪為三界所應供」。

(二)攝屬於果之功德利益

53.

【覺賢】(無)

【般若】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伏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59

【不空】速疾往詣菩提樹,到彼坐已利有情,覺悟菩提轉法輪,摧伏魔羅并營從。53

攝屬於果[之功德利益]方面,包括:詣菩提場、坐獅子座而演說法、降魔、現前菩提、轉法輪等幾種相,也就是「速詣菩提大樹王」等中所說。若人擁有此一珍貴無上的普賢行,並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此人就會「速詣菩提大樹王」,並在抵達菩提大樹王之後,為了成就饒益一切眾生之事,所以在獅子座上,結跏趺而「」,「坐已」,進一步打敗「諸魔眾」,隨後則「成等正覺」(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轉法輪」──簡言之就是說法。

54.

【覺賢】(無)

【般若】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60

【不空】若有持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如來具知得果報,得勝菩提勿生疑。54

另外還有獲得無餘世間與出世間圓滿的功德利益,即於「若人於此普賢願」等中所說──若有任何人「讀誦、受持及演說」此普賢行願,其如實之「果報」,在這世上「唯佛(原注:至尊薄伽梵)能證知」,而其餘諸如聲聞、獨覺等則不能[證知]。

問:「[佛陀]所證知此珍貴願的果報是怎麼樣的呢?」

答:[普賢菩薩]是這樣說的:對於「[得]勝菩提[130],指的是證得無上正等覺果者。由於假使沒有世間眾生的圓滿,則[菩提果]不會發生,因此也當將[此偈]視為實際上解說了「[依普賢行也將會]獲得無餘世間眾生之圓滿」[之道理]。因此,對於此願「勿生疑」,也即莫生懷疑心。

拾壹、圓滿廻向[131]

一、菩薩之圓滿迴向

55.

【覺賢】如文殊師利,普賢菩薩行,我所有善根,迴向亦如是。

【般若】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46

【不空】如妙吉祥勇猛智,亦如普賢如是智,我當習學於彼時,一切善根悉迴向。55

現在是[普賢菩薩]於[開示]中間所說的圓滿廻向,即於「文殊師利勇猛智」等中所說:一如聖者「文殊師利」以及「普賢」菩薩的「勇猛智」(所了知),「我今」為了「隨彼一切常修學」,所以「迴向諸善根」。這就是菩薩之圓滿廻向。

二、如來之圓滿廻向

56.

【覺賢】三世諸如來,所歎迴向道,我迴向善根,成滿普賢行。

【般若】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47

【不空】一切三世諸如來,以此迴向殊勝願,我皆一切諸善根,悉已迴向普賢行。56

現在是[普賢菩薩]所說的第二項──如來的圓滿廻向,也即於「三世諸佛所[稱歎]」等中所說。「三世諸佛所稱歎」,即讚歎[此行願乃]為「最勝」、「無上」,並且稱說其利益、功德而圓滿廻向,故說:「我今迴向」廣如大海的此等「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三、迴向離障往生

57.

【覺賢】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

【般若】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48

【不空】當於臨終捨壽時,一切業障皆得轉,親覩得見無量光,速往彼剎極樂界。57

現以半偈(前二句)說「遠離蓋障」,並以後半偈(後二句)說「我當受持隨順波羅蜜多之事」,也即「願我臨欲命終時」等。「臨欲命終時」是指在此世會造成中斷障礙的時候,也就是死亡之時。[屆時]願能憑藉普賢行,遮除乃至少許的任何「障礙」,而能現前「面見彼佛」──「阿彌陀」世尊,並且「即得往生」該處「安樂」之佛「」。

58.

【覺賢】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

【般若】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49

【不空】得到於彼此勝願,悉皆現前得具足,我當圓滿皆無餘,眾生利益於世間。58

[我]既往生彼國已」等[句],是指:「願我往生該處極樂佛土之後,能『現前成就』如[先前]所宣說的此等一切願!」對於「[132](那些。指「勝願」),願我能夠「一切圓滿盡無餘」──「圓滿」就是「令滿」,而能饒益「一切眾生」。

問:「直至何時?」答:「於世間[133],也就是只要眾生仍然存在[之時],都算。

59.

【覺賢】(接前半偈)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般若】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50

【不空】於彼佛會甚端嚴,生於殊勝蓮花中,於彼獲得受記莂,親對無量光如來。59


60.

【覺賢】(無)

【般若】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51

【不空】於彼獲得受記已,變化俱胝無量種,廣作有情諸利樂,十方世界以慧力。60

[以上二偈]關於獲得授記、成就眾生義利方面,則屬於餘論了。

問:「像是什麼呢?」答:如「彼佛眾會咸清淨」等──「」是「在那樣的[狀態]」之義;「佛眾會」是指在如來的眷屬集會中;「咸清淨」(賢妙)則是「令人喜悅處」的意思。「勝蓮花[134]就是上品蓮花,也即本性為種種珍寶[所成]者。所宣說的「殊勝」(美好)即是帶著光彩、散發光芒,輝映成網。「」即是出生。

願能親自抵達「無量光」佛世尊前,由彼「授我菩提記」:「於某時、某世界中,定當作佛,號曰某某如來.應供.正等覺。」願在該位佛陀身旁,得到像那樣的授記。

於彼[獲得受記莂][135](從彼處)即是從彼「無量光」世尊處得到授記。接著,願能「化身無數百俱胝」,也就是眾多化身雲「廣大遍十方」,並以無著無礙之殊勝智慧為本體的「智力」,只要眾生仍然存在,就要在每一剎那中,都要去(原注:成就)「普利」(原注:諸多饒益)十方「一切眾生界」的諸有情。

61.

【覺賢】(無)

【般若】若人誦此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61

【不空】若人誦持普賢願,所有善根而積集,以一剎那得如願,以此群生獲勝願。61


62.

【覺賢】(無)

【般若】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62

【不空】我獲得此普賢行,殊勝無量福德聚,所有群生溺惡習,皆往無量光佛宮。62

(此二偈未有注釋。[136]

注釋於此大願王

所生無垢諸福善

布施迴向為等流

成就利生願常行

龍樹論師口述聖普賢行大願王釋

迦濕彌羅和尚明點瓶、度語大譯師釋迦比丘羅滇謝饒翻譯、抉擇

[1] 普賢:原文做བཟང་པོ,梵文做bhadra,直譯僅做「賢」。雖然在藏文中,普賢行願常常僅略稱為བཟང་པོ་སྤྱོད་པ(賢行),但從義理及本〈釋〉的注釋觀之,除了個別涉及字義的解釋外,「賢」都是「普賢」的意思。在漢傳的傳統中,也都將之稱為「普賢」而不單稱「賢」。因此,於本譯文中,凡涉及「賢行」者,皆統一譯為「普賢行」,以符合通常的使用習慣,並能更加精準地反映該詞原義。下同。特此說明。

[2] 禮敬:原文做དེ་བཞིན་གཤེགས་པ་རྣམས་ལ་ཕྱག་འཚལ་བ,直譯即為「禮敬諸佛」。漢傳通用的十大願王中,通稱為禮敬諸佛,今隨順常例,特於括號中標註漢傳用法,以資對照。以下涉及漢傳常用者,加註原則同於此處,不另行說明。慈舟法師於《普賢行願品親聞記》中有言:「言禮敬者,別講禮字。禮者,體也。即體諒、體貼也。(不作本體解)云何體諒?拜佛時,要體諒佛境,體貼佛心──佛境若何,我即若何拜之;佛三身一際,豎窮橫遍,我即豎窮橫遍,稱性而拜。」可見「禮敬」一詞的,作為廣義的「頂禮」之譯,並無添譯之虞。特此說明。

[3] 業障:梵文做karmāvarana。為三障(惑障、業障、報障)之一。廣義的業障,泛指能蔽障正道的身口意所作之惡,即藏文的སྡིག་པ(罪業,梵文做pāpaka, nigha, a-kuśala, aparādha);狹義則專指五無間罪。此處依廣義解,可兼譯為罪業或業障。

[4] 彼等某某:原文寫做,སུ་དག,直譯為「誰……」。在此表示關係代名詞,指代「所有十方世界中的三世一切人師子(諸佛世尊)」。由於漢文的結構中,並不需要使用這種關係代名詞便能清楚所指代的主詞,所以在此僅依本頌的原字直譯,但在本頌原譯之中看不到這些文字。特此說明。

[5] 師子:原文寫做སེང་གེ,梵文做siṃha,巴利語做sīha,即獅子,用以稱呼佛陀。「師」是獅的古字,也是異體字,故於佛經中多見「師子」。

[6] 清淨:原文寫做རབ་ཏུ་དང་བ,梵文做prasāda。該詞譯做藏文時,རབ་ཏུ་དང་བདང་བ二譯皆有。通行的藏譯本頌,譯做དང་བ

[7] 如:原文寫做སྙེད,義為「同於…」「約如…」,既是喻詞,也有泛指全部的意思。漢譯經典常做「盡…數」「如…數」「如…」。般若本於此偈中並未使用「如」字,但該字可見於不空本之中(身如剎土微塵數)。

[8] 一一遍禮剎塵佛:原文寫做རྒྱལ་བ་ཀུན་ལ་རབ་ཏུ་ཕྱག་འཚལ་ལོ,直譯為「禮敬一切耆那(勝者)尊」。覺賢本做「一一如來所」,不空本做「一切如來我悉禮」。

[9] 耆那:原文寫做རྒྱལ་བ,梵文做jina,義為勝者,耆那為音譯,為佛別號之一。般若本做「」,覺賢本、不空本皆做「如來」。於下文中,常可見到以佛或如來的名稱取代勝者的用法。關於耆那/勝者一詞,可參見:《佛本行集經》卷一〈發心供養品第一〉:「如來住於佛行,無復煩惱,故名耆那;得一切智,行一切智,知一切智,住於天行,住於梵行,住於聖行,心得自在。」(CBETA, T03, no. 190)以下於本〈釋〉譯文中,皆採意譯,做「勝者」。

[10] 此段引文亦可見於日成(Sūryasiddhi,生卒年不詳)論師所造《十地注疏》(Daśabhūmivyākhyānavyākhyānaས་བཅུའི་རྣམ་པར་བཤད་པའི་རྣམ་པར་བཤད་པ།):དེ་སྐད་དུ། བཅོམ་ལྡན་འདས་ཀྱིས། འཚེ་བྱེད་ཉེ་བར་འགྲོ་བ་ལ། གང་དག་ཟག་ཟད་ཐོབ་པ་དག །རྒྱལ་བ་ང་འདྲར་ཤེས་པར་བྱ །སྡིག་པའི་ཆོས་ལས་ང་རྒྱལ་བས། །དེ་བས་ཉེར་འགྲོ་ང་རྒྱལ་བའོ། ཞེས་གསུངས་སོ། །如佛世尊云「若諸勝損惱,已得漏盡者,當知與佛同。我勝罪法故,我乃為勝者。」སྡེབསྟན་འགྱུར། Toh 3998, Vol 116, folio 23b-5, BDRC ID: W23703)其中,第三句的最後一字應做)藏譯《法集要頌經》(ཆེད་དུ་བརྗོད་པའི་ཚོམས།)當中亦可見到內文相同的文句:སྡིག་པའི་ཆོས་ལས་ང་རྒྱལ་བས། །དེ་བས་ཉེ་འགྲོ་ང་རྒྱལ་བ། (《སྡེབཀའ་འགྱུར། Toh. 326, Vol 116, folio 227b.4, BDRC ID:W4CZ5369)藏譯《法集要頌經》與《十地注疏》的譯法與前後文雖不完全一致,但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幾乎可以據此肯定龍樹《釋》與《十地注疏》所引據的經文,正是《法集要頌經》。

此處引文所對應的漢文譯本,可參考《出曜經》卷二十〈如來品第二十二〉:「己勝不受惡,一切勝世間,叡智廓無壃,開蒙我為勝。」(CBETA, T04, no. 212)《出曜經》同品對此段的解釋為:「『己勝不受惡』者:一切勝世間,能勝怨,世稱曰勝,此勝非為勝;斷漏盡諸使,眾結永盡,乃稱為『勝』。獨王世界,無能及者,是故說:『己勝不受惡,一切勝世間』也。『叡智廓無壃,開蒙我為勝』者:世間惡法──墜墮罪惡者,吾已永滅,得不起法忍;當來受有生愛十二牽連,永滅無餘,是故,說:『叡智廓無壃,開蒙我為勝』也。」

學者蘇錦坤針對此偈所做的梵本校勘與譯文,與藏譯《法集要頌經》及《十地注疏》的引文十分接近。茲引述如下:

jinā hi mādṛśā jñeyā ye prāptā hy āsravakṣayam |

jitā me pāpakā dharmās tato ’ham upagā jinaḥ ||

「等同我所知,勝者得漏盡,我已伏惡法,故我為勝者。」

https://nanda.online-dhamma.net/tipitaka/sutta/khuddaka/dhammapada/dhp-correspondence-tables/dhp-correspondence-tables-sanskrit-chap21/#citation-reference-5

慧鎧(Prajnavarman, circa 9th -10th)所造的《法集要頌經釋》(Udānavargavivaraṇaཆེད་དུ་བརྗོད་པའི་ཚོམས་ཀྱི་རྣམ་པར་འགྲེལ་པ། )當中針對本段藏譯最為費解的「接近/成為」(upagāཉེ་བར་འགྲོ་བ)一詞,提供了很好的注釋:

སྡིག་པའི་ཆོས་ལས་ང་རྒྱལ་བས། །ཞེས་བྱ་བ་ཕུང་པོ་དང་། འཆི་བདག་དང་ལྷའི་བུའི་བདུད་ཅེས་བརྗོད་པས་ཟིལ་གྱིས་མི་ནོན་པ་སྟེ། སྡིག་པ་བསྩགས་པའི་རྒྱུས་ཟིལ་གྱིས་གནོན་པའི་ཕྱིར་ཏེ། དེ་ལས་ང་ཉིད་རྒྱལ་བའི་ཕྱིར་རོ། །ཡང་ན་ཉོན་མོངས་པ་ལས་སྐྱེས་པ་དང་། སྲིད་པའི་འབྲས་བུའི་ལས་དང་ཀུན་དུ་སྦྱོར་བའི་འབྲས་བུ་སྤངས་པའོ། །དེ་བས་ཞེས་བྱ་བ་ནི་རྒྱུ་དེས་ནའོ། །ཀྱེ་ཉེར་འགྲོ་ང་རྒྱལ་བ་ཞེས་བྱ་བ་ནི་ཐེ་ཚོམ་མེད་པར་ང་ཉིད་རྒྱལ་བའོ། ཡང་ན་བདུད་བཞི་ལས་རྒྱལ་བས་ཉེ་བར་འགྲོ་ཞིང་ཉེ་བར་འགྲོ་བར་ཐོབ་པ་སྟེ། དེ་བས་ན་ཉེ་བར་འགྲོ་བ་ནི་རྒྱལ་བ་ཡིན་ནོ།

「『我勝罪法』是指不受所說蘊魔、死主魔、天子魔所勝伏──因為若以所造之罪為因,便會受其勝伏──而我勝過於彼,故稱。這句也指斷除煩惱所生(惡業),以及[能生]三有果報之業與諸結之果。『故』則是指『因此』。所謂『噫!我乃為勝者』是指:『無疑地,我勝利了』;或者解釋為:因為勝過四魔,所以接近(成為)並且獲得勝利。是故,『接近』就是『勝利』。」(《སྡེབསྟན་འགྱུར། Toh. 4100, Vol 149, folio 42b.2-42b.4, BDRC ID:W23703)因此,此處引文的翻譯,是基於上述各種文本的解釋所譯。特此說明。

[11] 空身:原文寫做སྟོང་པའི་ལུས,本性為空之身相。

[12] 普現一切如來前:原文寫做རྒྱལ་བ་ཀུན་ལ་མངོན་ཕྱོགས་ཡིད་ཀྱིས་སུ,通行藏譯本做རྒྱལ་བ་ཐམས་ཅད་ཡིད་ཀྱིས་མངོན་སུམ་དུ。不空本作「皆以心意對諸佛」,與偈頌藏譯本更為接近。

[13] 相違事:原文寫做མི་མཐུན་པའི་ཕྱོགས,梵文做vipakṣaprativirodha-vipakṣa,義為不一致者、對立者,例如:懈怠與精進彼此是相違事。其他譯詞尚有:異品、相違異品、所對治、怨敵等。

[14]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原文寫做དེ་དག་བསྔགས་པ་རྒྱ་མཚོ་མི་ཟད་རྣམས,直譯可做「[各以無盡言辭海」。下文引用此句時,便用此直譯。特此說明。

[15] 彼等:原文寫做དེ་དག,即「那些」,表代名詞,指所禮讚的諸佛。由於般若本下文已經表明所讚頌的對象是佛,所以略去此詞未譯。不空本在此則譯為「[」。

[16] 支:原文寫做ཡན་ལག,即支分、類別,這是相對於總體而言的。一切支即一切類別,略稱為一切,於義無損,漢譯經文中常省去「支」字不譯,可能正是基於這一理由而省略的。

[17] 六十支:原文寫做ཡན་ལག་དྲུག་ཅུ་དང་ལྡན་པ,即佛陀的六十四種梵音。《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七〈如來語密不思議品第八〉:「寂慧!當知如來語言具有六十四種殊妙之相。」(CBETA, T11, no. 312

[18]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般若本做「」。

[19]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般若本僅做「讚…」。

[20] 撒馥蘭:原文寫做གུར་གུམ,梵文做kuṅkuma,即番紅花,也稱為鬱金、藏紅花。此處採元代藥典《本草品彙精要》的音譯,源自波斯語zarparānزرپران,後演變為阿拉伯語的saffronزَعْفَرَان, za'farān),其他音譯詞尚有撒䭱蘭、洎夫蘭。

[21] 般若本則無此句,覺賢本做「無上眾供具」,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22] 般若本做「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23]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24] 菩薩慈心:原文寫做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བྱམས་པ,應係「廣如虛空、無所不被」之喻。如《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十六〈五 慈悲喜捨品〉所言:「所謂菩薩於眾生界行廣大慈,彼眾生界如虛空界,譬如虛空,寥廓廣大,菩薩慈心亦復如是,於眾生界及眾生聚中,無不廣大,慈心周遍。太子當知,如眾生界無有限量,菩薩慈觀亦復無量。」(CBETA, T11, no. 316

[25] 般若本中在此並無「頂禮」的意思,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26] 原文並無「答」一詞。由於緊接在問句後的文句,實即為回答,故循古代論典譯法,添譯「答」字,以裨閱讀與理解,且不另行添加[]符號表示添譯。特此說明。下同。

[27] 七種有學: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等四向三果。

[28]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29]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30] 覺賢本和般若本皆無此詞,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31]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32]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33] 不空本作「悉皆迴向於菩提」。

[34]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35] 此二句於不空本則作「意願圓滿證菩提」。

[36] 不空本作「獲法利」及「得隨順」。

[37] 覺賢本和般若本皆無此詞,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38] 依覺賢本與般若本,僅有第十七至第十九偈,共三偈;若依不空本,則為第十六至第十九偈,共四偈。

[39] 即第十六至第十九偈。

[40] 此二句位於般若本譯文之十三

[41] 不空本作「戒行無垢恒清淨」,與原文較為貼近。

[42] 客塵:原文寫做གློ་བུར,梵文做āgantuka,義為本無而新添的、暫時的。吉藏所造《勝鬘寶窟》卷三:「『客塵煩惱』者,是性成煩惱。望推本性淨心之舊,故說之為『客』;又,無始無明,自心分別所作,無有真實,故名為『客』。坌污稱『塵』。」(CBETA, T37, no. 1744

[43] 不空本作「恒清淨」。

[44] 憂患:原文寫做「病」。原文出於第十五偈,譯文則位於第十六偈。

[45] 不空本作「無孔隙」。

[46] 原文寫做ཚུལ་ཁྲིམས,梵文做śīla,又音譯做尸怛羅,義為戒。《大乘義章》卷一:「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CBETA, T44, no. 1851

[47]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48]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49] 此處依不空本「天語龍語夜叉語」以配合注釋。

[50] 原文寫做དེས་ཤིང,有承上啟下的意味,表示假設或條件句,或當「而且…」解。於漢文古譯中,皆未將之譯出,此處若依注釋生硬地譯出,既無必要,又無法對應至古譯,於讀者並無益處;又,此處文字因係表達引用某段經文之意,因此翻譯注釋時,採用了般若本中對應該句的句首做為替代。特此說明。

[51]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般若本僅作「障垢」一詞。

[52] 與:原文寫སྤྱད,係སྤྱོད的未來式,表示希願、應當如何如何的意思,也就是「願能……而行」,也即「成就利益」、「行饒益事」之義。此處依般若本,不空本則做「令…」,義即致令安樂。二譯用詞雖有異,其義則相同。

[53] 般若本僅做「十方」。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54] 在此是指「直至窮盡十方時」。此處與般若本「如是經於剎塵劫」意思較為接近。覺賢本與不空本皆未談到時間。

[55] 此處與覺賢本「遍行遊十方」意思較為接近。

[56] 般若本做「[利益]恒無盡」。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57] 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般若本做「圓滿無上大菩提」。

[58] 何時:原文寫做ནམས་ཀྱང,通ནམ་ཡང,表示「無論何時」。在漢文古譯中,透過前後文便已經表達出此義,因此皆略去不譯。

[59] 般若本做「於我常生歡喜心」,與不空本「於彼皆得無厭心」意思相反,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60] 依怙:原文寫做མགོན་པོ,梵文做nāthān,義為守護者、怙主,佛的代稱之一,古代常以通名「佛」或「如來」譯之,或譯為依、依護、救護、依怙法、依持、依處。

[61] 不空本做「咸皆清淨普賢行」,與注釋較貼近。然而般若本的文義相去亦不遠,故仍採用般若本。

[62]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63]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字面意義,但注釋的詮釋則與般若本所譯「一一剎」相同。

[64]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般若本則做「佛處眾會」。

[65] 此處所引偈頌僅見於本論,但相關內容可見於《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商主天子對舍利弗所言:「一切諸法,若善、不善、無動而動,名大神變。是故,舍利弗!作善業者,生於天上,有大威德,如是善業不可思議。一切眾生往來生死亦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名大神變。如佛所說四種境界不可思議:一者、業境界不可思議,二者、龍境界不可思議,三者、禪境界不可思議,四者、佛境界不可思議。以是義故,說一切法名大神變,不應驚怖。」(CBETA, T11, no. 310

[66] 從前後文看,此處文字不似引文,應係作者插入的自創偈文,內容與聖天論師(Aryadeva, circa 3rd)所造《四百論》(Catuḥśataka / བཞི་བརྒྱ་པ།)第十二品第五偈(སངས་རྒྱས་ཀྱིས་གསུངས་ལྐོག་གྱུར་ལ། །གང་ཞིག་ཐེ་ཚོམ་སྐྱེ་འགྱུར་བ། །དེ་ཡིས་སྟོང་པ་ཉིད་བསྟེན་ཏེ། །འདི་ཉིད་ཁོ་ནར་ཡིད་ཆེས་བྱ། )幾乎完全一致。該偈譯文可見於玄奘所譯《廣百論本》卷一〈破見品第四〉:「若於佛所說,深事以生疑,可依無相空,而生決定信。」(CBETA, T30, no. 1570

[67] 此處所引偈頌僅見於本論,但相關內容常見於各處經文。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百七十八〈無雜法義品六十七之一〉中,佛告須菩提:「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安住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CBETA, T06, no. 220)又,《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卷一中,普賢菩薩為德藏菩薩所說開示,與此處更為貼近:「則應思惟:一切諸法如幻、焰,如翳,如影,如像,如夢,如是諦觀法性空寂。」(CBETA, T10, no. 301

[68]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69]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70] 此處所引偈頌僅見於本論,其義即「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71] 此處所引偈頌僅見於本論。依本論所引出處,應係《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內容,但於該品中,未能得見相關文字。待考。

[72] 般若本做「深智力」。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73] 般若本並未譯出「音聲」一詞。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74]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75] 不空本做「剎那」。

[76] 所行境:原文寫做སྤྱོད་ཡུལ,梵文做gocaraḥ,義為所行之境界,通常簡稱為境界(與下文的「境」(ཡུལ)字通用)。此詞出現於原偈之中,而三種古譯皆直接譯為「境界」,是以,此處依字面譯為「所行境」,隨後的「境」則順古,譯為「境界」。

[77] 般若本僅做「三世莊嚴剎」而無「所有」一詞,是以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78] 般若本僅做「十方塵剎」,且略有添譯(「」一字),是以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79] 種種諸相三昧:原文做རྣམ་པ་སྣ་ཚོགས་པར་གྱུར་པའི་ཏིང་ངེ་འཛིན,義為能作種種行相的三昧。其義可能通於十地以上的「首楞嚴三昧(śūraṃgamasamādhi/ དཔའ་བར་འགྲོ་བའི་ཏིང་ངེ་འཛིན)」,如《摩訶止觀》卷二所言:「當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身,住首楞嚴,種種示現,作眾色像,故名為『身』。」(CBETA, T46, no. 1911

[80]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81] 不空本做「究竟寂」。

[82] 此處所引偈頌僅見於本論,其義與《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二〈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九〉相近:「眾生數等,一切諸佛,於一念中,悉成正覺。」(CBETA, T09, no. 278

[83] 此處依不空本而譯以配合引文的字面意義。般若本則依意譯,寫做「大乘力」,呼應注釋的內容,故於下文逕用般若本。

[84] 般若本做「智行」,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85] 類似的偈頌亦可見於《大寶積經》卷九十六〈勤授長者會第二十八〉:「菩提心功德,若有色方分,周遍虛空界,無能容受者。」(CBETA, T11, no. 310

[86] 不空本做「普莊嚴」。

[87] 參見《成唯識論述記》卷六:「其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於境轉名為等持。」(CBETA, T43, no. 1830

[88]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一(CBETA, T01, no. 80

[89] 慈童女(Maitrakanyaka/ མཛའ་བོའི་བུ་མོ)為波羅奈國(Vāraṇasi)的一位長者子。其事蹟參見《雜寶藏經》卷一〈(七)慈童女緣〉(CBETA, T04, no. 203

[90] 所等起:原文寫做ཀུན་ནས་བསླང་བ,梵語做 samutthāna,巴利語做samutthāna,為等起的二種面向(能等起、所等起。其中的「能等起」,通常分為因等起與剎那等起二種)之一,係指由某一法而引生之另一法。(參見:《佛光大辭典》「等起」條)

[91] 對境的差別:原文寫做ཞིང་གི་ཁྱད་པར,直譯為「田差別」。由於父母為恩德田,以其為對象所造善惡業,果報皆較一般對象更勝,因此屬於「有所不同的對境」,也就是「對境的差別」。

[92] 此段願文在《雜寶藏經》中譯做「我終不免,願使一切應受苦者盡集我身」。

[93] 依止力(āśrayabala/རྟེན་གྱི་སྟོབས)為懺罪四法之因。如《聖說四法大乘經》:「依止力者,謂:歸依佛法僧、不捨菩提心。以彼依止具力者故,惡不能勝。」(圓滿法藏新譯,Toh0249)此處的依止力,係指歸依三寶。

[94] 豬胎譬喻:原文寫做ཕག་མོའི་རྟོགས་པ་བརྗོད་པ。此段敘事並非單行的文本,而是出於《增壹阿含經》卷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六)的典故,描述某天子出現五種死相而感到怖畏,後受帝釋開導,歸依三寶而得免墮惡趣的故事。該經原文如下:「釋提桓因報言:『天子!當知: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說:「唯願世尊善觀察之!今在垂窮之地,願矜愍之!今自歸三尊,如來無所著。」』是時,彼天子隨釋提桓因言,即便長跪向下方,自稱姓名:『自歸佛、法、眾,盡其形壽,為真佛子,非用天子』。如是,至三說此語已,不復處猪胎,乃當更生長者家。」(CBETA, T02, no. 125

[95] 《淨業障經》:原文寫做སྒྲིབ་པ་རྣམ་པར་སྦྱོང་བའི་མདོ,通常的經名為སྒྲིབ་པ་རྣམ་པར་དག་པའི་མདོ:應即漢譯《佛說淨業障經》卷一(CBETA, T24, no. 1494)。唯此處僅略提及該經內容,並未引據經文,因此與漢譯本的經文詳情略有出入。

[96] 「另」字實為贅詞,但於本論原文中有之,故仍譯出。特此說明。

[97] 入見稠林:原文寫做ལྟ་བ་ཤིན་ཏུ་ཐིབས་པོར་གྱུར་པ,相關內容可見於《大寶積經》卷三十五〈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一.開化長者品第一〉:「復次,長者!我觀世間一切眾生入於十種惡見稠林,由異見故,不能自出。何謂為十?一者、我見惡見稠林,二者、有情見惡見稠林,三者、壽命見惡見稠林,四者、數取趣見惡見稠林,五者、斷見惡見稠林,六者、常見惡見稠林,七者、無作見惡見稠林,八者、無因見惡見稠林,九者、不平等因見惡見稠林,十者、邪見惡見稠林。長者!我見眾生入於十種惡見稠林,不能得出。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斷如是諸惡見故,以淨信心,捨釋氏家,趣無上道。」(CBETA, T11, no. 310

[98] 此處譯文參考《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卷下(CBETA, T17, no. 821),依本論所引藏文本而略作更動。

[99] 此三句在《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中做「法無積聚,法無集、無惱」。

[100] 此處引文與《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略有出入,亦參考漢譯,依藏文為據而另譯。

[101] 犯:原文寫做ལྟུང་བ,即墮罪。此處依古譯。

[102] 無有是處,無有容處:原文寫做དེ་ནི་གནས་མ་ཡིན་ཞིང་གོ་སྐབས་མེད་དོ,義為「此為非處,無可容有」。此處依古譯。

[103] 此處譯文參考《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CBETA, T11, no. 310),依本論所引藏文本而作更動。

[104] 此處譯文,依《大乘寶要義論》卷一(CBETA, T32, no. 1635)所引《華嚴經》經文,以配合注釋的引文。亦可參考《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五〈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菩提心者,如劫燒火。」(CBETA, T10, no. 293)。

[105] 此處譯文依《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一(CBETA, T08, no. 235)為本,根據本論所引藏文本,參考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七十七〈第九能斷金剛分〉(CBETA, T07, no. 220)而略作更動。

[106] 相關道理,可參考《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十〈阿闍世王受記品第十〉:「汝造惡業,合入阿鼻大地獄中,一劫受苦,由汝有智,發露懺悔,暫入便出,如壯男女以手拍毬,暫時著地,即便騰起,從此命終生兜率天,見慈氏尊,便得授記。」(CBETA, T19, no. 997

[107] 荒地:原文寫做མ་རྨོས་པ,梵文做akṛṣṭa,義為荒蕪的、未耕作的。

[108] 《大寶積經》卷五十七〈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CBETA, T11, no. 310

[109] 破惡:原文寫做རྣམ་པར་སུན་འབྱིན་པ,梵文做vidūṣaṇa,義為完全地厭惡、十分後悔。玄奘也有將之譯為動詞「壞」的譯法。破惡正行亦為懺罪四法之因。前引《聖說四法大乘經》中說:「破惡正行者,謂:既行不善業已,於彼多生悔心。

[110] 正行:原文寫做ཀུན་ཏུ་སྤྱོད་པ,梵文做samudācāra,義為行為、行持、執行、應用等。

[111] 此偈意義可見於《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十〈阿闍世王受記品第十〉:「大王!當知:譬如團鐵,投水沈沒;若為鉢器,置水則浮。大王!有智慧人如彼鉢器,不沈苦海。」許多論師皆曾引用此偈,例如此處譯文即出自《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二十三〈分別賢聖品第六〉:「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沈水,為鉢鐵大亦能浮。」(CBETA, T29, no. 1558),有部的眾賢論師也在《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四(CBETA, T29, no. 1562)中引了相同的偈頌。據說,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曾說過「智慧心虛,如鉢能浮」(《梵網經古迹記》卷二,CBETA, T40, no. 1815)。然而,於今存《大智度論》中,未能得見此段文字,但其中卷三十七〈習相應品第三〉則有相關道理:「又如王子,雖作重罪,以輕罰除之,以是王種中生故;菩薩亦如是,能行是般若波羅蜜,得實智慧故,即入佛種中生。佛種中生故,雖有重罪,云何重受?復次,譬如鐵器中空故,在水能浮,中實則沒。菩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智慧,心虛故,不沒重罪;凡人無智慧故,沈沒重罪。」(CBETA, T25, no. 1509

[112]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CBETA 2024.R2, T43, no. 1830

[113] 原文有表達希願的意思。由於漢譯願文的前後文脈絡之中,已經可以讀出「希願」、「發願」等含意,故不需特別譯出。

[114] 神通神變:原文寫做རྫུ་འཕྲུལ་་་༼ གྱི་ ༽ཆོ་འཕྲུལ,梵文做ṛddhiprātihārya,也稱為「神變示導」、「神通輪」。《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云何名為神通神變?若為調伏憍慢眾生,或現一身而作多身,或現多身而作一身,山崖牆壁出入無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日月威德以手捫摩,或現大身,至於梵世,乃至廣大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所應現調伏眾生,是名神通神變。」(CBETA, T11, no. 310

[115] 說法神變:原文寫做ཀུན་བརྗོད་པའི་ཆོ་འཕྲུལ,梵文做ādeśanāprātihārya,為三種神變之一,也稱為「記說神變」、「記心示導」、「說法輪」、「示教輪」。《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云何名為說法神變?所謂:如來無礙大智,見未來世一切眾生心行差別,於三寶所有信不信,及業果報,皆悉了知。如佛所說,若現在世所行惡因,當墮惡趣,隨業受報,決定無差;若彼眾生,善業因緣、誓願力故,從惡趣出,生人天中,或以聲聞、辟支佛乘,及以大乘而得解脫,經爾所劫,受苦、受樂,當得涅槃,當得值遇若干諸佛,如是等業,決定無差。若彼眾生善業因緣、誓願力故,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經爾所劫,以如是乘而得解脫,以如是行當得見佛,承事、供養。如是一切上中下品,善、不善業,乃至一念,如來悉知而為說法,是名說法神變。

[116] 教誡神變:原文寫做བསྟན་པའི་ཆོ་འཕྲུལ,也做རྗེས་སུ་བསྟན་པའི་ཆོ་འཕྲུལ,梵文做anuśāstiprātihārya,為三種神變之一,也稱為「正教神變」、「教誡示導」。《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云何名為教誡神變?若如是教諸持戒者:是應作,是不應作;是應信,是不應信;是應親近,是不應親近;是法雜染,是法清淨;乃至攝受一切功德、善道資糧;行如是道,得聲聞乘、辟支佛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非法應離,如法應住;如佛所教,決定無差;是地獄業,是傍生業,是餓鬼業,是人天業;不善應捨,善法應修;此是聖道,應如是學;此等眾生,人天往返,漸入涅槃……如是示教,終不空過,是名教誡神變。

[117]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18] 藏文做བསྔོ་བ,梵文做nāmana,義為發展、成熟、變化、奉獻。其衍生義為pariṇāmayati/ ཡོངས་སུ་བསྔོ་བར་བྱེད་པ,義指功德、善根之轉化,故有「願朝某方向發展」的意思。此皆「迴向」之原本字義,故而迴向通於「願」。願與迴向之異同,可參考《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一百之二十:「迴向與願,大同小異──異者,謂:迴向要有所迴善根;發願,無善亦可要誓。言大同者,十迴向位,大願為體,總願、別願,皆迴向故。」(CBETA, B05, no. 2

[119] 此偈出自《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卷中(CBETA, T11, no. 319

[120] 最後一偈的字義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而注釋內容則採用般若本。

[121] 漢譯本於「我所修行無有量」等一偈後,原接「文殊師利勇猛智」至「蒙彼如來授記已」等六偈。此處為顧及一致性,順序以梵藏文本為依據而做相應調整,漢譯偈頌末後的標號,則表示其於原始漢譯本中的順序。

[122] 此處道理,即蓮池大師在《淨土或問》卷一中,引用《華嚴經》經文而說十大願王時所言:「其一一願皆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CBETA 2024.R2, T47, no. 1972

[123]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24]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25] 此處引文並非出自本頌,但類似的表達方式,常出現於佛經的長行文之中。

[126] 此處將聲聞稱為惡友、惡知識是從「大乘人要避免唯求自利的心態」而言的,並非貶抑聲聞行者。

[127]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28]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本頌。

[129]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30]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31] 此處科判係依文本脈絡而添入的,並非作者所說的十種事。

[132]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33]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34]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35] 此處依不空本以配合注釋。

[136] 根據多羅那他(Tāranātha, 1575–1634)所說,此二偈並不見於藏地所存的《華嚴經》本文,印度的諸家注釋也僅見於釋迦友(Shakyamitra, circa 8-9th)的版本之中。然而,由於某本梵文的《普賢行願品》單行本中也有此二偈,和尚耶謝德(ཡེ་ཤེས་སྡེ། circa 8th ,《普賢行願頌》的藏譯者)也曾解說過此二偈,因此應當將此二偈視為原經的文字。相關說明可見多羅那他所造《普賢行願釋.大聖密藏》(བཟང་སྤྱོད་སྨོན་འགྲེལ་འཕགས་མཆོག་གསང་མཛོད།),收錄於《八邦古籍新編.經論彙編》(དཔལ་སྤུངས་དཔེ་རྙིང་གསར་བསྐྲུན་ལས་གཞུང་ལུགས་ཕྱོགས་བསྒྲིགས།),དཔལ་སྤུངས་ཤིང་པར། vol. 009, folio 72b.1-3(BDRC ID: W3CN13006)從漢譯而言,般若譯《四十華嚴》卷四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CBETA, T10, no. 293)當中已譯出此二偈,且清涼國師《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六(CBETA, X05, no. 229)也有此二偈(但亦無注釋),可推知此二偈應係原經內文所本有。

下載 PDF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