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普及版】

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ārthaparijñāna

ཤེས་རབ་ཀྱི་ཕ་རོལ་ཏུ་ཕྱིན་པའི་སྙིང་པོའི་དོན་ཡོངས་སུ་ཤེས་པ།

編輯說明

《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文簡義繁,內容由藏譯漢後,對現代讀者而言,尚覺艱澀。故圓滿法藏潤文小組在中文譯本的基礎上,對本論進行了現代書面語的轉寫,盼讀者能藉此加深對法義之理解。

譯者寶僧法師因本論重譯《心經》,而此版本《心經》與西藏古代譯經師法成所譯(被稱為「敦煌石室本」),內容十分接近,然漢地大眾熟悉者,概為玄奘法師譯本。綜合上述條件,且為了閱讀的流暢度,潤文小組作了以下編排:

(一)在不影響法義的前提下,於行文中添加詞句作補充。

(二)在難解之處或專有名詞再加註腳。

(三)依論典內容,加入所解釋之段落經文作為起始。

(四)以標楷體字型突顯本論中所引《心經》經文。

(五)將原譯本段落再更細分,並加上小標題。

(六)將玄奘法師、法成法師、寶僧法師三譯本並列一起,裨益對讀。

《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文簡義繁,內容由藏譯漢後,對現代讀者而言,尚覺艱澀。故圓滿法藏潤文小組在中文譯本的基礎上,對本論進行了現代書面語的轉寫,盼讀者能藉此加深對法義之理解。

以上大致為編排之要點,而法義幽玄,論中又有唯識宗、中觀宗之論辯,筆墨難以探究之處,願具德師長能夠開示解惑。轉寫過程中,限於潤文小組人員之所知所學,難免錯謬,尚祈見諒!(圓滿法藏.佛典漢譯 編輯部)

《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普及版

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

班智達吉祥大眾 著

敬禮聖妙吉祥童子

智者應當不只參考其他不同宗派的說法,最重要的是自己需用正理,來分別解脫之道。所以首先,應該精勤地觀察,因為智者不應該只是追隨文字所呈現的表面意義。

般若經典結集與弘傳

根據過去印度結集佛經的歷史,我聽聞有此說:在那時,釋迦如來轉動正法法輪的先後次序,分別如下——在一開始,釋迦如來最初成道,便在波羅奈城的鹿野苑,為五比丘轉動四聖諦法輪;等待眾生根機成熟,為了對治眾生的法我執,佛陀轉動與般若佛母相應的無相法輪。

關於般若經典的結集者,他們結集的步驟、要點,依次如下說明:結集的時間,是在薄伽梵涅槃之後;結集的地點,則位於他化自在天。

而般若經典的結集者是誰?陳那菩薩等人認為是金剛手菩薩;而解脫軍菩薩等人則依據《般若八千頌》〈囑累品〉當中的說法,認為是聖者阿難;寶源寂菩薩等人認為結集者是聖者阿難,但他是因受到薄伽梵的加持力,才有智慧結集般若經典。

順著上述各傳承祖師各自認定的結集者,因此有不同的教法守護者。為了保護教法的流傳與弘揚,釋迦如來將《般若十萬頌》交付給難陀龍王和跋難陀龍王,令彼等守護;將《般若二萬五千頌》交付給天主帝釋,令彼守護;將《般若一萬八千頌》、《般若一萬頌》、《攝要》交付給聖彌勒怙主,令彌勒菩薩弘揚;將《般若八千頌》交付給多聞天子,令彼守護。

般若經典釋論者

在佛陀涅槃、結集經典之後,出現眾多解釋經論的作者,這些大德造釋論的順序,首先是如《文殊根本續》中所授記的無著:

「住於獅子城的比丘無著,擅長論辨佛法的真實義,而且能從很多角度,分析經典當中的了義與不了義。無著菩薩證悟後,將會教化世間有情,他能專精奉持比丘的細微戒律,且成就持明女的果位,其本尊持明女稱為「夏拉使女」。因為無著菩薩咒力成就,由陀羅尼的威神力加持,最殊勝的覺悟,應當會如此相應生起。為了令教法長久住於世間,無著菩薩造了很多論典,來統攝、歸納經典的真實義。他的壽命會住世一百五十年,且命終捨報後,將往生天界。雖然菩薩長久於輪迴中流轉,但不受輪迴之苦,而且恒常地受用快樂。總之這位大德無著菩薩,逐漸將能獲得菩提果位。」

無著菩薩是被正等覺佛陀在經典中所授記的聖者,他已證得法流三摩地。他以神通前往兜率天宮內院,向聖彌勒菩薩祈請,請彌勒菩薩說法。在這之後,無著菩薩接著通達了解釋《般若經》的《現觀莊嚴論》,這本論著是由聖彌勒菩薩親自作注解的釋論,內容完全隨順、相應殊勝的經、律、阿毗達摩論典。無著將以《現觀莊嚴論》攝受南瞻部洲的人類有情。

又在這之後,聖龍樹菩薩去到龍宮,取得《般若十萬頌》,憑藉龍樹菩薩自身對法義的見解,用中道觀點撰寫了《般若十萬頌》的釋論。

本論作者班智達吉祥大眾所抉擇

然而在廣本、中本、略本、極略本等《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我所將要闡釋的《般若心經》,是佛陀為了淺慧的眷屬而說。

[科 判]

其中分三:緣起序分、正宗分、攝受流通分。

緣起中分二:共的緣起和不共的緣起。

共緣起中分五:消除結集者會添加編造的疑惑,分為序言、時圓滿、講者圓滿、處 所圓滿、眷屬圓滿。

現在先除去添加編造的過失。

【玄奘法師】(無)

【法成法師】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寶僧法師】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曾住王舍城,與大比丘眾和大菩提薩埵眾同在鷲聚山中。

解釋「如是我聞」

經文首句安立「如是我聞」四個字,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透過結集佛語,就不能令佛陀聖教於後世現前。

因此,透過說「如是」,讓其他一同在場的結集者,他們能夠回憶起佛陀說法的內容,讓這些內容,可以如親眼見到般出現。以這種作用,消除大眾對於所結集的佛語會有不合理添加編造之疑慮。

此外有人說:沒有保持正知的人,會對佛語聽而不聞,以及雖然如實保持正知,然而在結集的時候,如果沒有與正知相應的修行,這樣的結集,當中會有不合理之處。通過說「我」,其目的也就是提醒:透過如理觀察身心之正知,來消除二種對佛典添加編造的情況[1]

用「聞」表示:佛經內容不是結集者自己虛妄編造。

此外,用「我聞」表示:結集者本身也不是間接聽聞,而是直接從佛陀處聽聞佛語。

以這樣四件事,講解《心經》序分。

如此接著說明,「如是我聞」這一個句子,本身就是佛陀圓滿的語言,是諸如來在《大般涅槃經》當中所隨喜使用的,《大般涅槃經》經文這樣說:「一切佛經開頭應該安立『如是我聞』。」

此外應該了解:當結集者進行結集的任何時候,應該將「聞」這一個詞彙,和未被觀察的佛經章句作相關解釋,否則如果依次與經文中細節內容有相關,則《心經》經文當中「與大比丘眾和大菩提薩埵眾同在」等內容,本來應該是眼睛所見的境界,也應該成為所聽聞,如此又將有「間接聽聞」的過失,而非親自所聞。

這與我們共同承認的主張有相違。我們的主張是:不僅要避免與公認的觀念矛盾,也要避免表達文字的所詮內容之障礙。

或者有人說:「在結集之時,如果聽到正等覺佛陀所結集的頌文,當中用來連接的句子,譬如像行文當中的連接詞等,也不是由結集者自己所作。」因此以佛陀這樣的教言,經文中一切紀錄皆是所聞,這是沒有過失的。

對於這件事,寶源寂菩薩說:「具有薄伽梵加持的聖阿難尊者,他是結集者。」然而如果問:「結集者是為了何種目的?」[2]答:僅是為了立為文字。

解釋「一時」

「一時」是指時間圓滿。這裡的「一時」,應當不是指涉過去、未來等任何其他時間[3]

因為當正等覺佛陀,由於顧念其他所教化的眾生而轉動法輪時,佛陀同時也對聖觀自在菩薩開示、轉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法輪。因此,使「同時聽聞圓滿」這件事得以成立。

對於不是佛陀直接教化的有情,正等覺佛陀則示現進入三摩地,表面上看起來佛陀像是默然不說法。然而事實上,佛陀依然應眾生根機、相續不斷地轉動法輪。

此外,「一時」又特別有另一層意義:現場的聽眾尚未被佛陀調伏心續的時候。若非如此,聖觀自在菩薩將沒有作為《心經》講法者的機會。

解釋「薄伽梵」

「薄伽梵」是指講法者圓滿。

如果有人問:「在這《心經》經文中,聖觀自在菩薩才是講法者,為何這裡將薄伽梵定義成是講法者圓滿?」答:「在這部經當中,舍利子憑藉薄伽梵之威神力而發問;而且薄伽梵自身以入三摩地的方式而說法;且又在經文末後回答的部分,薄伽梵也作了分辨,即『善哉,善哉,善男子,正是如此!善男子,正是如此!應如你所教一樣,應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一切如來亦隨喜。』因此,這裡說薄伽梵是講法者,一點過失也沒有。」

接著解釋「薄伽梵」的含意,以「圓滿自在、法,名稱及吉祥、智、精進圓滿」這六項,定義為「薄伽[4]」。因為具有「薄伽」,所以是「薄伽梵[5]」。

這六項當中的「自在」,就是能夠遮蔽二障的斷德,也就是消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成離障的體性身。因為能以其力毁壞四魔,這就是得自在。

「法」,也就是佛陀的十力等的證德,指清淨法身,它的本來就是善。

「自在」和「法」這二者的本質是法界體性智,最為清淨。

「名稱」,是世出世間共同稱讚之事,這是指佛陀色身的功德[6],它的本質是大圓鏡智。

「吉祥」,就是平等性智,因為它得一切法,就像虛空藏,可以無窮盡的納受。

「智」,就是妙觀察智。

「精進」,就是成所作智。

有人說:薄伽梵六義之中的「法」所依之處,說為「殊勝微妙的色身」,它是大圓鏡智。如此一來,所謂「吉祥」,因為它的本質是「說法」,「吉祥」一義所對應的就是成所作智。

解釋「曾住王舍城與大比丘眾和大菩提薩埵眾同在鷲聚山中」

《心經》經文中「於王舍城鷲聚山」,這句話是指處所圓滿。也就是參考有「食物和受用所需物」不同的眷屬[7],因而示現化身之兩個地方——王舍城和靈鷲山。

此外,「王舍城」被當作該地的總稱,而「鷲聚山」則當作其中的個別稱謂。對事物來說,化身之所依,正是法身。

在此將「王舍城」三字分開解釋。「王」字,有兼具「饒益」百姓與懲治之義,所以稱為「王」——這是透過其特性來表示事物的意思。因此,「王」就是五明學處。

而「王舍城」中的「舍」,就是指「法身」[8]

「鷲」字,表示不知足,可以解釋作「無邊」。

「聚」字,就是「無盡」的意思。

因此如詞彙順序,應該知道「王舍城鷲聚山」,是指無邊的功德聚集以及不減滅之特性。如此,就像經典所說:於空性法界中不增不減,即不證有減,又不證有增。

用「山」這字表示「居於大地上」以及「以大地為住處」,這是用大地之自在特性,來譬喻法身。如此,用「鷲、聚、山」三個字來表示:法身本身就是化現的依處,而彼化身住於真實性。

「同在鷲聚山」的「同」,解釋成「樂」,因為佛陀具足無畏,已離一切怖畏。

「薄伽梵曾住王舍城」的「住」,在梵文文法中是過去式。

應知上述兩種如何結集教法,即上述解脫軍的說法,是無欺、真實的。

解釋「與大比丘眾和大菩提薩埵眾」

「大比丘眾」是指眷屬圓滿。應知眷屬又分下、中、上三種。這三者當中,所謂下者,應該知道是天眾、人眾;中者是比丘眾;上者是菩提薩埵。

有白四羯磨而且受近圓戒這些條件便是「比丘」,然而在這邊做解釋時,無需這些條件。或者說,當以修持教法為因緣,進而證得圓滿菩提,在這樣的目標下乞求善法,這時稱為「比丘」。總之,「比丘」的意義是:為了圓滿善財,從而向他人托缽乞食[9]

和合「眾」,是因為比丘的發心而可成為無上應供。

此外,《彌勒解脫經》中提到:「如上所說,即使碎斷的金剛寶亦勝過一切其它寶物,它的珍貴能遮蔽殊勝的金飾,而且也保有碎金剛寶的名稱,它的價值亦能除去一切窮困。善男子!就像這樣的譬喻,有情眾生發心成就一切智之金剛寶,雖然未具備菩薩的實際名稱,然而其廣大、珍貴,卻已經能夠遮蔽一切聲聞、辟支佛如金飾般的微小功德。總之,發菩提心不會讓菩薩失去菩提薩埵的名稱,也能遮斷、除去輪迴之窮困。」

透過「大」的差別,來說明在場的比丘眾。由於他們願意發起菩提心,此心可以成為自在聽聞甚深見法教之因,由此發心,大比丘眾足以能夠成為法器。

「菩提」,就是無盡智慧及無生智慧。其中心主旨是意願、意樂,這裡指趨向加行道等等的意願、意樂。

以「大菩提薩埵」,表示不復退轉的菩提薩埵。

因為比丘眾屬於中等之眷屬,理應在菩提薩埵眾之後提出才是合理的,然而經文中卻首先提到比丘眾。應當瞭解,在此先宣說是因為彼等比丘眾是新入大乘者,所以佛陀為了用真實見教導他們,才做此順序安排。

也就是說,菩提薩埵仰賴種性力而發心,所以不需特別將菩薩特別安排在前面,就像已經遵照母親教誨的小孩,不須要一直住在在母親的身旁。而發菩提心的聲聞人,就像剛出生的嬰兒,其發心的意向是需要被保護的,須用這方式來做哺育。如此說法,是十分合理的。

因為《心經》經文中未表示眷屬數量,應該知道:此般若會上眷屬數目,超越算數之數量,否則按理應說明眷屬數目。

[科 判]

不共緣起分二:請問的部分以及舍利子正式請問。

請問的部分分二:薄伽梵所作以及聖觀自在所作。

【玄奘法師】(無)

【法成法師】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

【寶僧法師】由此,爾時,世尊入名為「甚深明暸」法之異門的三摩地。

解釋「世尊入名為『甚深明暸』法之異門的三摩地」

首先,因為如果薄伽梵不入定,那麼不去諮詢薄伽梵而問法於別人,這件事就不合理。然而應該考慮到:由於薄伽梵常在定中的緣故,而且入定之說將使《大乘經莊嚴論》所提到「許自性之身,等、微、相連彼,報化身之因,如意現受用」的這種說法,變成不合理,從而使化身與智慧不相應。

因此,如果說佛在教授甚深明暸的法之異門[10],之後又入三摩地,這件事不合理。但是,那些有情界,不是進入薄伽梵轉法輪之器所教化,由於對聖觀自在菩薩有信心、是觀自在所教化的緣故,一定不是正等覺佛陀所教化,因此說薄伽梵入三摩地。

解釋「三摩地」

關於這點,「三摩地」這句話,是世間所共同承認,彼即所謂「於此等而持心」[11]。因此「三摩地」這句話,在這裡是用「遮遣」之詞表示不作講解。

此外,「等住三摩地」,就是默然而住,以此解釋為「不說任何言詞」。

解釋「甚深明暸」

這裡,應該知道經文中「甚深明暸」之事,這是所謂「不是三摩地所表述、說明的對象」,因為甚深明暸的境界未被凡夫、聲聞所證得;還有未被那些對於空性,心尚有散亂的菩薩所證得,因此說「甚深」。而因為這境界以「消除無明黑暗之現前」為相,因此說「明暸」。

解釋「法之異門」

「法之異門」就是教法的別稱。

其中「法」是事物本質,離開所詮、能詮。

「異門」就是「教法」,因為其是由所教導的世俗而講解的緣故。因此,說為「異名」。

【玄奘法師】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法成法師】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

【寶僧法師】復次爾時,聖觀自在菩提薩埵大薩埵,於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時,曾如是照見:照見彼等五蘊及自性空。

解釋「復次爾時,聖觀自在菩提薩埵大薩埵」

「復次爾時」,因為佛陀的教法正在結集,是耳根和耳識運作的時候。否則,除了聽聖觀自在菩薩說法以外,其他想法則不合理。

其中「聖」,是表示已經遠離二障。

「觀」,是以大悲心觀照有情。

「自在」,是用大神力,具足悲心之結果。

解釋「於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時」

用「若」,即「智」,了解世間事,「般」是梵文前綴,所謂「般若」,就是用智慧通達剎那等本質。「波羅」即「最勝」,以證二諦的緣故。「蜜多」,即「已達」,因為無上的緣故。「照見」,即觀照、思惟。

如此者,以「單純以觀照、思維,就進入般若之殊勝」,作為聖觀自在菩薩能夠祈請的機會。否則,由於此菩薩亦趨向入定,入定後,有情將無祈請之機會[12]

由此而說:「由此」,是指聖觀自在菩薩觀想、思維,其自性休息之後。藏文的「ni」字,是共許為「無相違之體性」的所表,這就是所謂「導師有時間的時候,向佛陀祈請是無妨的」。

【玄奘法師】(無)

【法成法師】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

【寶僧法師】由是,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向聖觀自在菩提薩埵作如是說:若有某善男子或某善女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當如何修學?

解釋「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

「具壽」,是對年輕人的稱呼。另外,雖然也有用這詞彙稱呼為利有情而精勤且具有大辯才之菩提薩埵,或用這詞彙稱呼菩提薩埵的追隨者,或用這詞彙稱呼其他人,然而現在不作那樣解釋。只有舍利子,承佛神力,在請問法教這件事上,是得到授權的主要對象。

所教化有情界的信解聲聞,因為他們的證解境界較低,因此他們相信:與請問者所問相應的回答,也能成為自利之因。因此,讓舍利子獲得請問的機會。

如果請問者是菩提薩埵,則可被理解為是隨順大辯才菩薩的回答,因此雖然是藉由證悟而饒益聲聞之因,但無法讓聲聞生起信解。

除了薄伽梵之神力以外,舍利子亦未能測度有情行為的深奧,因此為了通過了知彼等眾生的心思,進而攝受他們,舍利子不隨著自己的心意而起勤作,而是因為憑藉著佛陀的加持力,進而了解他人心意。由此,舍利子作為請問者是適合的。

世間人不信舍利子能解甚深密意,因為他是聲聞,所證的境界、覺悟低下的緣故。因此,薄伽梵不加持舍利子本人作為講法者。

然而,世間人相信唯有聖觀自在菩薩,具足大智大悲,因此他能夠對著和舍利子智慧境界相同的有情,演說般若佛母法門。總之,聖觀自在菩薩在本經中是所請問的對象。

解釋「若有某善男子或某善女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當如何修學?」

「某善男子或某善女子」的「某」,意指處於資糧道或處於加行等道中的有情。

此外,應該知道是「屬於三時的[13]」,也就是「不做任何區分而問之請問」的意思。雖然憑「男女兩眾」,可將「能夠成為法器之差別」理解為「女子或士夫兩種體性」,然而,用簡別詞「種性」表示一定是入於資糧道的人類,因此,應該如此:「善」表示菩提薩埵的種性,具足如來藏。

其「男子」或「女子」,是指需從他人聽聞的自性,是由於大乘種性甦醒,具有想要從苦難中得到救護以及證得涅槃的希求者。他們依念住等次第而修習,而且相隨順於救離苦難,由追隨除去痛苦之因——大乘,進而作歸依。

用想證得涅槃之希求,發起以智慧和悲憫為體性的菩提心,並串習悲心——即五種福德波羅蜜多[14]。復用智慧串習聞與思,用具足這些條件稱呼「堪能承受的智慧者」為「善男子或善女子」。其本身又是對「善男子善女人先前已經通達資糧道」一說的回應。

此外,在其自身的眷屬中,主要針對親近所化的有情從而進行此講解。就像尚未積集資糧的初業修行人,便不是擁有「位列善逝佛陀眷屬」的權限。

「此中」[15],雖然以十萬頌等次第而教授,然這法門尚未被證得。就是因為這樣,有所謂「甚深」。

解釋「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

經文中「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的「行」,如《辯中邊論》第七品第九頌中說:「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以上十種是從身、語、意之行為所攝持的法行,這部分被認為是「行」。

此外,上述十種法行當中,前八支是福德資糧之自性。而以智慧資糧臻於清淨,被認為是「思」和「修」之自性。

解釋「當如何修學」

「當如何修學」此句即是請問:「在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中,何者是在正行中所修學,何者是在後得中所修學」。

此外,這當中主要首先回答如何隨行智慧資糧。然後,再用如何隨順福德資糧作作回答。

[科 判]

其中正行分二:於正行中的修持和於後得中的修持。

於正行中修又分七:眾生機緣的差別、加行道、見道、修道、勝進道、無學金剛喻定、其果位。

【玄奘法師】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法成法師】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

【寶僧法師】當作如是語已,聖觀自在菩提薩埵摩訶薩埵,對具壽舍利達底之子作如是說:舍利子!某善男子或善女子,欲行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由是,當作如是觀,已隨正觀五蘊及其自性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如是者,受、想、行、識等都是空。

說明經文中的資糧道和加行道

其中解釋眾生機緣的差別,即從經文中「舍利子,善男子或」等。

加行道,就是從經文中「五蘊」等句至「識等都是空」所說。

其中加行道,在煖位、頂位中是五根的自性;而在忍位、世第一法位中是五力的自性。

其中,五根[16]具備捨棄與信等善法相違品類之能力。五力[17]以具有能夠捨棄相違品類之能力。

彼等加行道的有情依照次第,雖沒有對境的差別,然而因修道的助緣而有差別,有信解作意和真實性作意兩種。

有人說:於煖位有信解作意和真實性作意,應知是因為隨信行和隨法行的補特伽羅有情,兩者的差別而作。

這當中,隨信行的修行人,藉著信念與穩定性,於事物上,不分真假與否皆入於法[18]。隨法行的行者,不觀待、參考其他補特伽羅有情,而由通達事物的真實性而入於法。因此隨法行者較殊勝。

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因此,雖然從觀修的對境而言並沒有差別,然而用信解作意將之作為對境,以及用真實性作意作為對境而解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略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這是廣說。

這當中,首先,如果有人認為色法滅盡才是空,對其回答:「色即是空」來破斥他。

「空不異色」,以作為依他起自性之虛妄遍計所執,是所遍計之二取之自性空的緣故[19]。以非遮的方式,說明二取空是色的自性本質。

有人說:所謂「法界」[20],以它為色法的自性本質,因此是變幻的,所以說它是如幻的。對此回答:「空即是色」來破斥他。

「色不異空」,凡是作為依他緣而生起之色法,一定是空,就是:具法界之自性[21]。對此,如果有人說:如果青色等色法有超越法界、不捨棄自體的體性[22],那麼需回答:那些青色等色法直接矛盾,就像蝴蝶翅膀上的斑斕色彩,那些青色等色法如果有自體性,那麼法界有一和多相違之過失[23],空性勢必成為世俗,然則,青色等色法其自體是不可得的。

因此說:「色不異空」,「異」是指「青色等色法,具有『心自性光明之自體』以外的存在方式」。因為捨自體從而顯現為與彼相似,因此與自體相關成相違,不適用於法界。

《釋量論》有提到:「青等於雜識,不依他依識,不能被見到,辨彼時落境。」此又於《遍知小成立相屬論》和《遍知定量論》中瞭解,此不詳述。

因此,要藉這個道理講解「沒有增益與減損的空性」之相。這當中,把色法增益為「存在」;至於空性,則將之損減為「滅的本體」,正是「所取境」的本性。因此,首先以「色即是空」、「空不異色」來加以遮除這樣的見解。

只要是按照看待色法一樣的方式,而承認法界為世俗,這是損減勝義有,或者又認為「自性是世俗」這點不合理,因此這樣就沒完沒了。承認「無有即是損減」——這是利用「具有實有狀態」,而有了趨入「執取為色有質礙法的增益」。

對於法界而言,「色等諸法並非實有法」是合理的,因此,又以後者「空即是色」、「色不異空」而加以遮遣。

因此,應該瞭解:在煖位和頂位,將增益和損減的對治,逐個斷除「所取」及「能取」的分別念,被信解作意當作對境。

在忍位中,關於斷除所取分別;在世第一法位中,關於斷除能取分別,這兩者被真實性作意當作對境。

因為中觀師在唯識宗自證分的問題上,從自證分實際取青色等色法的方面,認為能取與所取與「一」成相違的緣故,中觀師認為自證分應成勝義無。相反的話,如果「因」不成立[24],中觀宗之承許應該不成立。

因此,即便承認自證分勝義無,然於世俗中承認有能取之心。有人說:於世俗上,承認自證分有能取和所取之相。這破斥了中觀師在世俗中承認的「所取」之事。

【玄奘法師】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法成法師】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

【寶僧法師】如是者,舍利子!一切法是空、無相、無生、無滅、無垢、無離垢、無減、無增。

說明經文中的見道位

見道位,由經文中「如是,舍利子」至「無增」來作講解,這當中應該知道:正行是同時證得八種甚深——空、無相、無生、無滅、無垢、無離垢、無減、無增。

緣取四聖諦任何一聖諦,當中「忍」和「智」[25]的本質——在十六剎那中的「八忍」,是與「無間道」隨行;由此應知,是在此廣泛解說,在「解脫道」隨行中,「智」之剎那性。以這樣的說明方式是從結果[26]解釋原因[27]的緣故。

解釋「空,無相、無生、無滅、無垢、無離垢、無減、無增」

此外,其中凡是非其他次第出生、最開始的智,是「法智」。

以任何法智之力而達究竟者,說為「類智」。

這當中,於苦諦上遍知自性「空」者,這是「苦法智」。

此外,於真實性中證自性空,所以證「無相」者,這是「苦類智」。

於集諦上又知道自性「無生」,這是「集法智」。

此外,於真實性中,除「無生」以外,其餘皆不合理,所以是不滅,證「無滅」者,這是「集類智」。

滅諦者,就是在真實當中,「和污垢的自性無相附屬」[28],能遍知這道理,這是「滅法智」。

在「自然即不與垢染相混雜」的本性中,「離垢清淨」是客塵[29],因此「自性清淨的本性中無有離垢」。通達此理,為「滅類智」。

在道諦中,自然即是所斷的諸法,屬於客塵,所以是「沒有」。因此,並沒有「藉由對治力而令違品減少」這種事——這是「道法智」。

由於「無一法不屬於法界」,所以經文說「無減」。如此,使對治增上之事——亦即是「增加」,也完全不合理,因此說「無增」——這是「道類智」。

因此,應該知道:此中「忍」和「智」之剎那,事實上,在加行道中亦存在。而於見道位之正行中,被七覺支[30]所轉動。

因此,正念覺支將智之八剎那作為對象,這是後得中的次第。如此講解見道位後,修道位是以相違的品類[31]和對治的品類[32],作為兩者所依的分類,各各有九種,故能遮除三十六種所取和能取的分別。

【玄奘法師】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法成法師】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寶僧法師】因此,舍利子!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所觸、無法、由無眼界乃至無意界,由無法界乃至無意識界。由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說明經文中的修道位

因此,在這之中的修道位,由經文中的「因此,舍利子」到「亦無不得」講解斷除所斷之次第。

經文中「因此」的意思是:修習見道位本身現前之對象,也就是斷除五蘊等三十六種分別。

這當中從以所遍計為依處之能取分別[33],能執著的識對於蘊所進行的分別,是至經文中的「無八識」[34])。

解釋「無法、由無眼界乃至無意界,由無法界乃至無意識界。由無無明、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

對治十二處分別,是至經文中的「無法」。

對治十八界分別,是至經文中的「乃至無意識界」。

對治緣起分別,是至經文中的「乃至無老死盡」。

解釋「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對治四諦分別,是至經文中的「無道」。

對治見道位分別,是經文中的「無智」,也就是所謂包括法智和類智。

對治修道位分別,是經文中的「無得」,也就是以此能得故,是「得」,是以出離世間和世間慧攝持之修道位。

對治勝進道和無學道之兩種分別,是經文中的「亦無不得」,也就是無所得和能得之分別,因此說「無不得」之勝進道以及無學道。

對治以實有為所依的能取分別計度,在這裡是從否定的方面而宣講。然而勝進道,是依照次第,以蘊界處等作講解:在對治「自主之我」的分別以外,以「一」、「作者」、「見者」、「煩惱所依」、「離欲所依」、「見」、「修」、「作事」等,作為對治所依之分別計度。

同樣地,又以對治流轉輪迴為所依之所取分別計度,以對治五蘊等分別計度而宣講。

差別,是當空性、波羅蜜多之分別、思維尚未充足,而對四諦之分別、思維尚有殘餘者。

「不得」,是在說無學道。這當中,除了還滅為所依者——即由所取分別之外,不包括「無明」、「對名色的執著」,以及「貪著二邊諸分別」。

直接講解前面所未提及者的經文或其他法,即是:以五蘊之對象宣講五蘊之分別、觀察。

「智」,即分別、觀察。

「得」,以遍計虛妄之事,即以無觀待、參考之自性[35],包括「我」等[36]之分別、觀察。

其它遍計以外一切由對治來包括、歸納。也就是,「不得」是無生的所詮內容,是無生之分別、觀察。

「無無明」、「無無明盡」、「無老死」、「無老死盡」等,以諸「無」故,是不知染淨之分別、觀察。

以四諦之分別、觀察即未住聖道的有情需要去分別、觀察。

【玄奘法師】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成法師】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寶僧法師】因此,舍利子!以無得故,諸菩提薩埵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而住,心無障礙。以心無障礙故,無有恐怖。超越顛倒,究竟涅槃。住三世的一切佛陀,亦是由依於般若波羅蜜多,已現證無上正等覺。

說明經文中的勝進道、無學道、諸果位

由經文中「因此,舍利子」至「現證」講解勝進道、無學道以及諸果位。

解釋「以無得故,諸菩提薩埵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而住,心無障礙。以心無障礙故,無有恐怖」

「因此」,宣講遮除三十六種分別。

「以無得故」,是究竟清淨「得和未得的三輪分別」。

「依於般若波羅蜜多」,是勝進道之資糧。「依」是勝進道之加行。經文中「諸菩提薩埵依止般若波羅蜜多而住」的「住」,「安住」於心之所緣者,是勝進道之正行。

講解勝進道之後,接著講解無學道,就是經文中的「無有恐怖」,也就是:當心的所緣不可得時,安住於勝進道的正行。而後,對於提到無所得會產生恐怖的有情眾生,是煩惱習氣作障礙的緣故,與之相反,就是所謂的「無有恐怖」。

解釋「超越顛倒,究竟涅槃」

由無有恐怖,與第十地相關,所以「超越煩惱障和所知障的顛倒」,因此不復退轉。住三世的一切佛陀,也是因為依於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究竟涅槃」,與說「現證無上正等覺」相關。以是究竟之自性和無學的緣故,就是涅槃。

解釋「住三世的一切佛陀,亦是由依於般若波羅蜜多,已現證無上正等覺」

而「由依於般若波羅蜜多」意即「無學道之自性」。「住三世的一切佛陀亦」[37]是所依之補特伽羅有情。若不觀待、參考過去,存在「還有其他的道」之疑慮;如果沒有現在,無法成立無欺。如果沒有未來,會變成無趣入之因。因此,經文中說「住三世」。

如此,用這些講解「成立是為一乘法」。由講解無學道而講解結果者,是「無上」等。其中「無上」,是因為知識和解脫是一味的。

「三藐三」,是於成佛時的「正等」[38],而不是菩提本身的正等。此所謂「三藐三菩提」,是無盡及無生之智慧。

有人認為:經文中的「無有恐怖」等是宣講無學道。「究竟涅槃」是指結果。「住三世」等,被認為是說在同一道中成辦正等覺。

【玄奘法師】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法成法師】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

【寶僧法師】因此應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咒是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究竟息滅一切苦厄之咒,以是真實不虛故。

歸結前文

如此,由講解其正行當如何修學,至加行後得者,是至經文中「因此」所宣講。其中又分四項:第一、講決定趣入之因;第二、福德資糧之體性——即行於所諷頌之般若波羅蜜多的加行;第三、所諷頌之般若波羅蜜多的正行;和第四、總結。

解釋「因此應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咒是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究竟息滅一切苦厄之咒,以是真實不虛故」

「因此」是指斷德、智德圓滿的原因。

「般若波羅蜜多」,意思是:在資糧道中,用念住等為助伴的順解脫分。

「大明」,是享有、憑藉五根和五力的順抉擇分。

「無上」,意思是:於住見道之正行中,以證解之分而言,與佛平等。

「無等等」中的「無等」是勝進道、無學道。它在能除障礙方面是「等」,即修道。

「能息滅一切苦厄」,因為在勝進道和無學道兩道中,依照次第接近殊勝佛果,以及是「證解淨、我、常、樂之波羅蜜」之因。

「不虛故」是斷德圓滿。

問:這是為何?答:「即是所說般若波羅蜜多之咒」。「咒」的意思是救護和智慧,因為能於一切道中,能斷除各自之相違品類煩惱習氣,以及相應各自觀察的緣故。

【玄奘法師】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 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 菩提 僧莎訶

【法成法師】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祕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峩帝 峩帝 波囉峩帝 波囉僧峩帝 菩提 莎訶

【寶僧法師】即是所說般若波羅蜜多之咒:即如是:嗡,謁諦!謁諦!波羅謁諦!波羅僧謁諦!菩提!唆哈。

解釋心經咒

此由講解應該如何知道,一直到講解何者是所知。

tadyathā[39]的意思是「此等義現前而應諷頌」。這是講解修行的次第,因為以《寶性論》中說的方式:「具悲者示現,生、老和病、死,然已離生等,已見真實故。」於見道位中斷除「生」。

「謁諦!謁諦!波羅謁諦!」(gate gatepāragate),就是見到出離六道眾生體性之道[40],因為離開一闡提道而決定實踐於資糧道,所以是波羅蜜多[41]。又由資糧道之實踐,必至加行道,所以是波羅蜜多[42]

由此而實踐者,所謂「謁諦!謁諦!波羅謁諦!」(gate gatepāragate)是見道。

「波羅僧」(pārasaṃ°),以住於修道的緣故。

「謁諦」(°gate)意思是安住於勝進道和無學道中。

「菩提」(bodhi),是結果。

「嗡」(oṃ)和「唆哈」(svāhā)是加持之文字,為了證得諷頌之果。

歸結前文

如此已經講解在正行當中,智慧資糧之所學,以及在後得位中福德資糧之所學。

於此表示所諷頌般若波羅蜜多,即講解:因此於還出之時[43],諸文字教法等之體性[44],亦需在前文所說八種福德資糧中修學。

【玄奘法師】(無)

【法成法師】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寶僧法師】舍利子!菩提薩埵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

現在,什麼法門及如何是應該修學的?由經文中「舍利子」至「應如是學」作總結而回答此問作。

如此,從經文中「由是」至「讚嘆」,所說的是由抉擇正行而作攝受。

[科 判]

彼攝受又分二:佛所攝受以及眷屬所攝受。

【玄奘法師】(無)

【法成法師】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

【寶僧法師】由是,其時,薄伽梵從彼三摩地中起,由此,對聖觀自在菩提薩埵稱善。善哉,善哉,善男子,正是如此,善男子。正是如此,應如你所教一樣,應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行。一切如來亦隨喜。

這當中從佛攝受方面而說者,是經文中「由是,其時」等。

「由是」是解釋「在聖觀自在講解教法圓滿之後」的意思。

「其時」意思是為了令未來的有情趣入般若,而將此處聖觀自在的教授立為佛語之時;不是為了讓現在的有情眾生趣入,因為彼等對聖觀自在菩薩的信心,這當中沒有疑慮的緣故。

「從彼三摩地中起」,是從觀他者而起作用之業。

「善哉,善哉」,以所謂「言者喜畏等,故意煩亂及,讚罵倒業語,說亦無過失」的方式——「善哉,善哉」之重複語,則是特別開示稱讚之因。

未來「隨喜」者,是趣入此聖教的體性,以及就得果而言,道是無欺的。因此「一切如來亦隨喜」。

【玄奘法師】(無)

【法成法師】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寶僧法師】薄伽梵說此後,心具歡喜之具壽舍利子和聖觀自在菩提薩埵,以及彼等一切眷屬,以及包括天、人、阿修羅、乾達婆等世間者,歡喜讚嘆薄伽梵所教。

通過攝受眷屬,聖觀自在讚嘆佛陀,這樣的辯才是從佛力加持而生的緣故。在「天、人」之後,才說「阿修羅」等世間眷屬,是為顯示堪能修學之器,當中有殊勝與下劣之差別的緣故。經文中天等讚頌,應知是他們承諾進入修學。

對此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聖教,相對於詳細講解而言,本論是以總結的方式講解現觀次第。

吉祥詞

由闡釋經集教法,得入於清淨行,簡擇涅槃等真實義,在您跟前向您頂禮。

依照吉祥的佛陀,其聖足蓮座上落下的些許微塵,由這樣心意歡喜之力,我作此《心經》釋論。

或許未能利益他人,我自己也不是大菩薩,然而用我這低劣的能力,無勤為了利益他人。

在勝地印度中央,某些追求義理的人,在這當中,有智慧者圍繞、勸請,我因而作此《心經》釋論。

《心經》就像三世諸佛母,其心要的靈藥,正遍知佛陀就像大醫王,以此《心經》釋論,願除去煩惱濁世的苦病。

由班智達吉祥大眾所著之《遍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義》圓滿。

印度智者其本人以及譯師比丘獅幢所校訂、編輯。

註釋

[1] 這二種情況就是——將佛陀未曾說的事理,記錄在佛典當中;或將佛陀已說的事理,做了錯誤記錄。

[2] 意指「為何要結集經典」。

[3] 正是結集者聽聞的那一回,而不是別的時間、場合。

[4] 意為「德」。

[5] 意為「有德」。

[6] 因為色身具有功德,所以普受稱揚。

[7] 就像天眾、龍眾、人眾等,彼等的飲食和維持生活的所需是不同的。

[8] 正如「舍是王的依處」,法身乃為化身的所依,也是五明——化身的功德所依。

[9] 求解脫之佛道、求活命之飲食。

[10] 「異門」指「同義詞」。

[11] 等持於此。

[12] 實際的說法者是佛陀,所以是「觀自在僅憑入定就進入般若,以此向佛祈請」。

[13] 在時間方面沒有特別界定。

[14]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15] 即「在此」。

[16] 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17] 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18] 對於事物不會認為「一定是這樣或那樣」。

[19] 因為施設的二取自性為空。

[20] 「法界」即「空性」。

[21] 空性的本質。

[22] 意指「有自性」。

[23] 此為中觀宗破實有的方式,也就是「某一法若有「異於空性」的自性,就會有「這個自性與法界是一、還是多」的問題。

[24] 能取所取是一,若「因」不成立,「宗」也不成立。

[25] 八忍和八智。

[26] 指「解脫道」。

[27] 指「無間道」。

[28] 即「無垢」。

[29] 「客塵」指暫時性的。

[30] 即「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31] 所對治的煩惱。

[32] 能對治的法門。

[33] 即「識」。

[34]八識皆無。

[35] 獨立存在、不假因緣。

[36] 我所、我法等,這些是所對治。

[37] 此處引號位置為原譯文所用,並非讀為「住三世的一切佛陀亦」,特此說明。

[38] 覺悟之人的正等。

[39] 即譯文中「即如是」。

[40] 即見道。

[41] 意即「達至他道」。

[42] 意即「達至他道」。

[43] 應指「起身」、「出定」、「下座」,即進入後得位。

[44] 即前文十法行中的「書寫」等。

下載 PDF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