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Kāyatrayastotranāmavivaraṇam
藏譯:sku gsum la bstod pa zhes bya ba'i rnam par 'grel pa/
漢譯:三身讚註釋
敬禮聖文殊師利童子。
龍樹所撰著,大師三身讚,
受他勸請故,如實而辨析。
[《三身讚》]以「非一非多」等三頌,詮說「所詮內容」、「必要」、「連繫」、「究竟必要」。因為對於沒有「所詮內容」、「必要」、「連繫」〔的那些著作],先行觀察者便不會採納。
因此,為令那些不懂「此處講解何理」的眾愚癡者興起憶念,宣說「所詮內容」;
務必要讓那些認為「所說內容無義」之人能夠趣入,而宣說「必要」;
為排除「缺乏方便」的疑慮,而宣說「連繫」。否則,對於缺乏方便〔的那些著作],又該如何趣入?其中,這裡〔所說]三身即「所詮內容」;解說其(三身的)本性,即「必要」──為解說其本性而造了這些偈頌。因此,這些偈頌與必要,連接了能詮與所詮的性相、詞與詞義、方便與方便生的性相、能成立與所成立的性相,以及所作與能作的性相,此即「連繫」。
應當了解:具足有勤精進,自身圓滿三身及其事業,即是「究竟必要」。
以上這些即是總義。
現在將詮說支分義。對於「非一非多」等:「一」與「多」,即一法與多法;「一」即無二[8];「多」即眾多。此即表達「我今恭敬頂禮非一非多之法」。
若問:為何既非一亦非多?
〔答:]因為有所謂「本來無生」,所以凡是本來無生者,便無法對其區隔一與多的〔時、處]分位,譬如虛空本性,無可區隔。
萬法皆從真如生,因此,某甲從某乙而生(因與果性質為同類),但未曾見[某乙]生出異類的色(因與果的性質為異類),〔譬如]從稻等的種子所生者是稻穀[9]。同理,凡從空性所生之法既不會是常,也不會是斷,因為無餘遠離遍計的一切諸佛皆見其為空、如幻。
此外,為表示差別,而說「普於自他 廣大圓滿 利益所依處」:「自他」,即自己與他者;成為這二者的「圓滿利益所依處」,其意義即是:具足增上生與決定勝性相的「廣大圓滿利益所依處」。
若問:若說法界之體性遠離一多、無始終、性空,又該如何能成為「自他廣大圓滿利益所依處」?〔答:]無有過失,正如由於無明習氣而處於情器的狀態,〔法界]即是「自他廣大圓滿利益所依處」,如同夢等心識。
無明習氣與法界,其性乃是無始無終的體性。無明習氣如同被麝香等所熏染,諸事物之法性皆如是,因此,〔法界]即是自他利益圓滿之所依。
此外,值遇善知識並覓得善道,因而遠離暫時性的無明習氣而極為清淨,就如同無瑕疵的金與銅,其中有功過取捨。
若問:為何〔能遠離垢染]?〔答:]正是由於證悟真實義。
故說:
此中無所除,亦無所安立,
於真性正觀,見真即解脫。[10]
如其所言,凡如此具足緣者,即應成為雜染。然而,未曾見過「未生者」為「有『生』」;除了生滅之外,亦無少許生,因此涅槃如燈[11]。
復次,為凸顯「既非實有 亦非無實」:「實有」者,即變壞[之義];若無彼(無實、無變壞者)即「無實」;若反此二者,即所謂「非實亦非無實」,便超越了有、無與中間。
正因如此,而「如空一味」,所謂「如空」者,即如同虛空,自性一味而平等者,此即稱為「如空一味」。
正因如此,「其性難思議」,即於實、無實、二俱、其餘,皆不可得。
因此「無染」,亦即遠離貪等過失垢染。
正因如此,而「不變」,即於本性無有轉變。
「寂」,即已止息一切煩惱。
「無等」,即無與等。
「等」,即等同於萬法之基。
「周遍一切」,即是及於一切。
「離於諸戲論」,即已遠離一切戲論。
此外,尤其是「各別自證」,即諸有情各自所了知,如問少女之樂。
「無可喻」者,即超越了譬喻。有道是:
全無有等同,豈有言語道?
少分與遠近,亦全然無有。
於無等導師,怎以喻稱量?
離分別基者,敬禮無等師。
「我今恭敬禮」如此的「法身」──即法之體。若問:對誰、如何[頂禮]?〔答:頂禮]「諸佛」──無餘通達一切所知故而心意能攝者;也就是「我以身、意『恭敬禮』」之義。
「彼自圓滿」,表示[其為]一切三界眾生之大自在。若問:〔彼]有何殊勝?〔答:]「出過世間」,即越過世間。
「不可思議」,即已超越心之境。
所謂「百善行妙果」,即於長時積集布施等諸波羅蜜多所生〔之果]。
若問:為何人〔說法]?〔答:]「諸具慧」,即彌勒[菩薩〕、不空見[菩薩〕、能斷一切惡趣[菩薩〕、能摧一切憂苦慧[菩薩〕等。
若問:為何〔說法]?〔答:]「令〔諸具慧]生歡喜故」,[使之〕極為喜悅。
「眾會」,即菩薩眾,「於」彼等之「中」。
「種種」,即眾多種類。
所謂「廣作宣說」,即隨種種信解之諸眾生意樂差別,而作眾多分別宣說。
所謂「於此世間 常令正法 微妙音聲 普遍流布者」,意指極廣妙法之語;能入一切,是為廣大。正因如此,因其無間斷流布,而能宣說極多廣大之妙法,故有此語。
所謂「佛陀」,即如實證得、通達法之真性者。
所謂「受用圓滿報身」,即圓滿受用身,對諸十地自在菩薩以種種相說法等,而做受用。
因此,特別又說「住大法王位[12]」──既為法王位,亦為大,故為大法王,即一切三界眾生之主。安住彼境界之身,故有此語。
如此便以二頌宣說兩種身之本性。
為宣說化身之本性,故說「於諸眾生 為令成熟 如火熾燃 現身各各處」等。
「諸眾生」,即諸含生[13]。若問:為何故〔顯現]?〔答:]「為令成熟」,即為令〔諸眾生]全然成熟故。彼於某時,如食施[14](火)般顯現普遍燃燒,並具光明,故顯現為「極熾燃」。
若問:於何處顯現?則說:「成正覺」,即於證菩提處;「轉法輪」,即於波羅奈仙人墮處施鹿林;「極寂滅」,即於拘尸城近郊娑羅雙樹林間示現大般涅槃。
若問:有何殊勝?〔答:]所謂「以諸方便」,即現為佛、辟支佛、聲聞、菩薩、梵天、帝釋天、大自在天等種種相。
若問:有何等差別?〔答:]所謂「而能趣入 眾多行相」,即隨順種種所化〔眾生]而現起眾相。
若問:有何殊勝?〔答:]「遣除三有畏」,即能令遠離欲、色、無色三有眾生之生等過患,亦即能除怖畏。
此外,為特別表示,故說:「牟尼諸佛 大義化身 遍於十方」。「遍於十方」,即遍入十方;「牟尼[15]」身語具能,故為能仁,即佛世尊;「大義」,即能賜予或令得增上生與決定勝之果。
「化身我今恭敬禮」,為阿闍梨龍樹所說。
其義將於下文宣說。牟尼親身圓滿福智資糧,以白幢天子菩薩[之身]住殊勝處──兜率天宮,自然漸修慈、悲、喜、捨及四靜慮[16],於大瑜伽處──色究竟天,以五種現證菩提之次第,成正等覺。
隨後,以變化身而住於一切如來報身,且赴大須彌山上金剛摩尼寶無量宮頂,化現四道場,再轉成住於殊勝處兜率天之白幢天子,通過示現入胎、誕生、納妃、夜分出家、行苦行、詣菩提樹下、降魔、現證菩提、轉法輪、乃至大般涅槃,[如此]示現化身,其能成辦無餘眾生之利,我以身、語、意向其[恭敬禮]。
正因如此,而說:
有頂宜人處,淨居天上住,
真佛彼處成,化佛此地成。
如此已藉三頌宣說三身。隨後,欲發願而說「唯利眾生 常令成辦」等。
「眾生利」,即「成辦諸含生所求之義利」。為此,「唯利眾生 常令成辦」,亦即恆時、唯一成辦眾生之義利,頂禮如是成辦眾生之義利者,而有前述[發願]之語。
若問:[此人]具足何等功德?答:「廣大無量 福智之所生」:「廣大福智」,即具六波羅蜜多;無有間斷積集,即是「無量」;「廣大無量 福智之所生」,即「從彼(廣大無量福智)所生」。
若問:彼乃何人?〔答:]「善逝」,即善妙而逝、已臻不退,故為善逝;又或因為自身〔應作]之義已達究竟,是為善逝。
「諸佛彼等三身」,即所謂「法身」、「報身」、「化身」之三身。
因此,若問:其功德如何殊勝?〔答:]「最極出過 心意語言道」,義為至極超越心意有所緣之境。
對如是者,「我今懷信 敬頂禮已[17]」。「以所積集 善德菩提種」之中,「菩提種」即「菩提心」之義;〔我]修習、積集之[18]。因此,〔我]以如是福德資糧,「願證三身 令彼等眾 決定無餘 咸趣菩提道」。「成就菩提道」,指菩提道,亦即願能引攝〔眾生]、令入八支聖道之大道。
禮讚之王善巧勝德所行境,
極其完備廣大要義之聚藏,
我今僅取葉瓣一端而開顯,
隨順真義最上善巧方為量。
阿闍梨龍樹造三身讚註釋
印度和尚發信鎧、藏地譯師佛僧仁欽桑布(寶賢)新譯並校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