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三身大乘經
Āryaprajñānapārmitasamantabhadramahāyānasūtra.
འཕགས་པ་སྐུ་གསུམ་ཞེས་བྱ་བ་ཐེག་པ་ཆེན་པོའི་མདོ།
題解
本經主題在闡釋如來三身(trikāya)。經載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地藏菩薩請問世尊關於「佛身」的問題,世尊乃以「三身」作了回答,而「三身」亦可作為描述佛果位的不同面向。如本經所述,法身(dharmakāya),指諸佛的自性;受用身和變化身,被理解為法身的化現,或者說它們是諸佛事業的化現。受用身(saṃbhogakāya),有時被譯為「報身」,是佛陀在菩薩面前所呈現的顯相;變化身(nirmāṇakāya),有時被譯為「化身」,是任何信解行地凡夫都可以看到的佛陀的形相。總之,佛陀示現各種形相,主要是為了對不同的眾生開示佛法,令其解脫。(圓滿法藏.佛典漢譯 編輯部)
佛經語體
頂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與無量無數菩薩及天、龍等一切眷屬俱。〔彼等皆〕於世尊恭敬供養。
爾時,地藏菩薩於彼會中從座而起,白世尊言:「世尊之身,為有幾何?」
世尊告曰:「地藏!世尊如來有三身,謂:法身、受用身、變化身。善男子!如來三身者:自性清淨乃法身;三昧清淨乃受用身;所行清淨乃諸佛變化身。善男子!如來法身者,猶如虛空,是無自性義;受用身者,如雲,是現起義;變化身者,為諸佛事業,如雨,是普潤義。」
地藏菩薩白世尊言:「於世尊三身之說,應云何觀?」
世尊告地藏菩薩曰:「善男子!於如來三身,應作如是觀:於如來前為法身,於菩薩前為受用身,於信解行〔地〕凡夫前為變化身。
「善男子!法身者,即諸佛自性等同;受用身者,即諸佛三昧等同;變化身者,即諸佛事業等同。
「善男子!阿賴耶〔識〕轉依[1],得大圓鏡智,即是法身[2]。末那識轉依,得平等性智[3];意識轉依,得妙觀察智,〔此二智〕即受用身[4]。五根識轉依,得成所作智,即變化身[5]。」
爾時,地藏菩薩白世尊言:「世尊!我於世尊處,聞微妙法,甚善!善逝!甚善!」
世尊告曰:「善男子!若人受持汝於世尊處所聞法門,當獲功德無量無數,不可稱計。」
世尊說是語已,地藏菩薩及世間天、龍、藥叉、乾闥婆等皆大歡喜,於世尊所說,稱揚讚歎。
現代語體
頂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無量無數菩薩及天、龍等一切眷屬共會一處。〔會眾〕向世尊作恭敬供養。
當時,地藏菩薩在會眾中從座位起身,向世尊問道:「世尊有幾身?」
世尊回答說:「地藏!世尊如來有三身,分別是法身、受用身和變化身。善男子!如來此三身:自性清淨是法身;三昧清淨是受用身;所行清淨是一切諸佛的變化身。善男子!如來的法身就好像虛空,是無自性之義;受用身就好像雲朵,是現起之義;變化身是諸佛的事業,就好像雨露,是潤澤一切之義。」
地藏菩薩向世尊問道:「應當如何看世尊三身的說法?」
世尊回答地藏菩薩說:「善男子!應當這樣去看如來三身:即在如來面前的是法身,在菩薩面前的是受用身,在信解行〔地〕凡夫面前的是變化身。
「善男子!法身是指諸佛自性等同;受用身是指諸佛三昧等同;變化身是指諸佛事業等同。
「善男子!阿賴耶〔識〕轉依,得大圓鏡智,即是法身。末那識轉依,得平等性智;意識轉依,得妙觀察智,〔此二智〕即受用身。五根識轉依,得成所作智,即變化身。」
於是,地藏菩薩向世尊說道:「世尊!我從世尊您這裡聽聞到微妙之法,實在善妙呀!善逝!實在善妙呀!」
世尊向地藏菩薩說:「善男子!如果有人受持你從世尊處所聽聞到的這個法門,他將會獲得無量無數、不可稱計的福德。」
世尊給予此般開示後,地藏菩薩及世間的天、龍、藥叉、乾闥婆等皆大歡喜,咸皆稱揚讚歎世尊所言。
聖三身大乘經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