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說四法大乘經

聖說四法大乘經

Āryacaturdharmanirdeśanāmamahāyānasūtra

འཕགས་པ་ཆོས་བཞི་བསྟན་པ་ཞེས་བྱ་བ་ཐེག་པ་ཆེན་པོའི་མདོ།

題解[1]

《聖說四法大乘經》是關於「四法」的開示,此處「四法」特指能勝伏已造作、已積集之惡的四個要素:破惡正行[2]、對治正行[3]、還淨力[4]、依止力[5]。按此經所說,若具足這四個要素,則能令惡業果報不能生。這成為大乘理論與實修中一個重要見地。

本經的重要性從印度大乘論典對其大量的引用中可以看出。如龍樹所著《菩提墮犯發露悔除釋》(Bodhyāpattideśanāvṛtti)引用本經並闡釋了「四力」,即本經所說的四個要素,雖然經中只有後兩個要素被稱為「力」。清辨所著《思擇焰》(Tarkajvālā)也引用本經,來成立「即使最重之惡亦可被清淨」的論點。寂天所著《大乘集菩薩學論》(Śikṣāsamuccaya)不僅引用本經,而且將四個要素作為第八〈清淨品〉的主題。

藏地祖師亦將本經所說四個要素作為淨罪修法的關鍵。舉例來說,岡波巴所著《妙法如意寶解脫莊嚴論》通過佛陀時代若干人物生平故事,闡釋了每個要素的必要性。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也引用本經和《大乘集菩薩學論》,詳細闡釋了四個要素。在藏傳淨罪修法儀軌和釋論中,「四力」的說法也很普遍,雖然各「力」的名稱和順序略有不同。

本經的梵文本今存至少兩種,其中一種是Samten and Pandey(2003)的版本[6],另一種是拉薩布達拉宮所藏的梵文貝葉經手稿集,由Tseng(2010)發表的版本[7]。本譯文主要依據藏譯《甘珠爾》德格本,只有一處依據北京本翻譯,已在腳注中予以說明。(圓滿法藏.佛典漢譯 編輯部)

佛經語文體版

敬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三十三天善法堂,與大比丘眾五百人及彌勒、文殊師利等眾多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曰:「彌勒!菩薩摩訶薩若具四法,則能勝伏已作已集之惡。

「云何為四?謂:破惡正行、對治正行、還淨力、依止力。

「此中,破惡正行者,謂:既行不善業已,於彼多生悔心。

「此中,對治正行者,謂:既行不善業已,而於善業,能發精勤。

「此中,還淨力者,謂:以正受律儀故,得不復作[不善業]之律儀[8]

「此中,依止力者,謂:歸依佛法僧、不捨菩提心。以彼依止具力者故,惡不能勝。

「彌勒!菩薩摩訶薩若具是等四法,則能勝伏已作已集之惡。菩薩摩訶薩應常披讀、諷誦、思惟、修習是經,數數修持。以是之故,則[雖]作惡,果[亦]不能生。」

世尊說是語已,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菩薩、帝釋天等諸天子、一切諸眷屬皆大歡喜,於世尊所說,稱揚讚歎。

聖說四法大乘經

印度和尚天主覺、主校譯師佛僧耶謝德翻譯、抉擇。

現代語體版

敬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三十三天善法堂,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以及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極其眾多的菩薩摩訶薩共會一處。

當時,世尊向彌勒菩薩摩訶薩說道:「彌勒!菩薩摩訶薩若能具足四法,便能勝伏已造作、已積集之惡。

「什麼是四[法]呢?也就是:破惡正行、對治正行、還淨力、依止力。

「其中,破惡正行是指:已經造作不善業,而對其一再生起懊悔之心。

「其中,對治正行是指:造作不善業之後,極為勤於善業。

「其中,還淨力是指:因為正受律儀,於是獲得不再造作[不善業]的律儀。

「其中,依止力是指:歸依佛法僧、不捨棄菩提心。由於依止具足力量者,因此不會敗給罪惡。

「彌勒!菩薩摩訶薩若能具足這四法,便能勝伏已造作、已積集之惡。菩薩摩訶薩應當經常閱讀、諷誦、思惟、修習乃至屢屢修持這部經。如此一來,[即使]曾經造作惡行,果報[也]將不會發生。」

世尊給予此般開示後,彌勒菩薩摩訶薩以及眾多比丘、菩薩、帝釋天等諸天子、一切眷屬皆大歡喜,咸皆稱揚讚歎世尊所言。

聖說四法大乘經

印度和尚天主覺、主校譯師佛僧耶謝德翻譯、抉擇。

註釋

[1] 本題解參考了「84000: Translating the Words of the Buddha」計畫中同經英譯本(Toh249)的導言部分。(參見 "The Sūtra Teaching the Four Factors"

[2] 破惡正行:原文寫做རྣམ་པར་སུན་འབྱིན་པ་ཀུན་ཏུ་སྤྱོད་པ,梵文做vidūṣaṇāsamudācāra

[3] 對治正行:原文寫做གཉེན་པོ་ཀུན་ཏུ་སྤྱོད་པ,梵文做pratipaṣasamudācāra

[4] 還淨力:原文寫做སོར་ཆུད་པར་བྱེད་པའི་སྟོབས,梵文做pratyāpattibala

[5] 依止力:原文寫做རྟེན་གྱི་སྟོབས,梵文做āśrayabala

[6] Samten, Ngawang and Janarden Pandey (ed.). “ĀryaCaturdharmanirdeśasūtram.” Dhīḥ: Journal of Rare Buddhist Texts Research Unit, 35 (2003): 45–52.

[7] Tseng, Vinita. A Unique Collection of Twenty Sūtras in a Sanskrit Manuscript from the Potala. Volume I.1.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Press, 2010.

[8] 此處翻譯依據藏譯北京本《甘珠爾》、本經布達拉宮梵文手稿,以及《大乘集菩薩學論》(Śikṣāsamuccaya),將མི་ཕྱེད་པའི་སྡོམ་པ讀作མི་བྱེད་པའི་སྡོམ་པakaraṇasaṃvara)。 這種讀法不僅符合現有的梵文,而且也遵循四法中其他三法的定義方式,即是提供一種指導而不僅僅是一種描述。此外,短語མི་བྱེད་པའི་སྡོམ་པ也保留在引用本經的藏譯《丹珠爾》若干文本中,包括清辨的《思擇焰》(Tarkajvālā)、智生慧的《入菩薩行釋難》(Bodhicaryāvatārapañjikā)、無畏生護的《牟尼意趣莊嚴》(Munimatālaṃkāra)。在藏譯《甘珠爾》其他版本中可以找到的替代讀法མི་ཕྱེད་པའི་སྡོམ་པ་可以翻譯為「不壞之律儀」。(參見 "The Sūtra Teaching the Four Factors"

下載 PDF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