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應舍利子尊者的請問,宣說歸依三寶得福無量,唯有如來能知,遠非大興世間供養的福德所能相比之理。與本經內容相近的經文,尚有:佛答阿難提問而說的《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闍那崛多譯)以及《最無比經》(玄奘譯)。
本經目前可知的最早漢譯本,是西夏乾祐十五(1184)年歲次甲辰九月十五日,仁宗皇帝飭令大量刻印流布五萬一千份的《佛說聖大乘三歸依經》,譯者是當時受封為蘭山智昭國師的德慧法師。德慧法師兼通梵文、藏文、漢文與西夏文,其所譯《佛說聖大乘三歸依經》,除了序分與流通分較德格版的藏譯本略多數語之外,內容基本上與德格版一致。至於該漢譯本究竟係譯自梵文或藏文,目前學界尚無定論,但多數西夏研究與文獻學的學者們傾向主張該譯本譯自梵本。
西夏仁宗皇帝當時正值本命年,為此發願行善,廣興佛事;他深信誦持此經能免輪迴,遂要求臣吏僧民每日持誦、供養此經。
後來此經散佚,不復見於漢文藏經。至20世紀初,此經的漢文及西夏文譯本連同畫卷隨著考古發掘而在黑水城出土,現存兩部,皆藏於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德堡分所,據悉為目前僅見的古代漢譯本來源。在本計畫從藏文重新翻譯本經之前,黑水城的西夏漢譯本,僅於西夏研究的學術圈內受到少數學者所關注,普羅信眾無從親近此一殊妙經典。希冀藉此新譯的因緣,令此經重新流傳於漢地。(圓滿法藏.佛典漢譯 編輯部)
頂禮三寶。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具壽舍利子獨居靜處,心生是念:「善逝法主[2],導師今在,我當前往,問此等義:若具信善男子、善女人,歸依[3]於佛,歸依於法,及比丘僧,是人得福,當有幾許[4]?」
爾時,具壽舍利子,於日晡時[5],從禪定[6]起,詣世尊所。至已,禮世尊足,退坐一面。坐已[7],白世尊言[8]:「大德!向我獨居靜處,方正住時,心生是念:『若具信善男子、善女人,歸依於佛,歸依於法,及比丘僧,是人得福,當有幾許?』[9]」
如是問已,世尊告具壽舍利子曰:「舍利子!汝為利益安樂眾生,悲愍世間,令得義利[10],利樂人天,而作是問。善哉!善哉!汝詣如來[11],欲問此義。[12]舍利子!我今當以譬喻宣說,令汝知之[13]。」
「此瞻部洲,並諸小洲,縱廣七千由旬。設若有人,具足如是神變威力:能移瞻洲所居有情,至他方世界,[亦令彼地,][14]平正如掌;復以七寶建塔,所謂:金、銀、琉璃、玻璃、赤珠、瑪瑙、硨磲[15],量等瞻洲,積至梵世;復以天香、天華[16]、天鬘、天蓋、幢幡,供養彼塔。是人復具如是神力:能移四大海水,至他方世界,[復以]摩魯迦[17]麻油滿盛,如四大海,中立燈炷,量等須彌,如是曠劫,燃燈不絕。舍利子!於意云何?是人以此,得福多不?」
白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出過一切聲聞、獨覺。世尊!此乃如來[18]境界。善逝!此乃如來境界。」
告曰:「舍利子!是人[19]所得福蘊,比善男子、善女人,歸依於佛,歸依於法,歸依於僧,所得福蘊,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數分、計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說是法門時,三千大千世界動,遍動,等遍動;震,遍震,等遍震;涌,遍涌,等遍涌。[20]爾時,空中出大電光,諸天亦出鼓聲。具壽阿難即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云何受持?」世尊告曰:「阿難!是名『無邊門成就』法門[21],以是名字,汝當受持。汝[22]於此義,應如是見,如是受持。」世尊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及諸比丘,[23]於佛所說,稱揚讚歎。
聖三歸依大乘經。
印度和尚一切智天與主校譯師佛僧白則(吉祥積)翻譯、校訂、抉擇。
頂禮三寶。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僧共處。
當時,舍利子尊者獨自一人居於寂靜處。他思忖著:「導師──善逝法主──如今在此,我應當前去謁見,請示這般道理:若有具足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歸依佛陀、正法以及比丘僧,此人將有何等福德?」
隨後,舍利子尊者便於向晚時分出定,前往世尊所在之處。抵達該處後,舍利子尊者以頭頂禮世尊的雙足,接著便退下,坐於一旁。
坐定後,他向世尊請教道:「大德!當我獨自居於寂靜處而入定時,心中起了這樣的念頭:『若有具足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歸依於佛陀、正法以及比丘僧,此人將有何等福德?』」
如此稟告之後,世尊便為他開示道:「舍利子!你為了饒益諸多眾生,令大眾獲得安樂,並且悲憫世間,成辦眾生的義利,使天人與人道眾生得享利益與安樂,因此提出此問。善哉!善哉!你願來到如來跟前,請示此般道理。為令你明白通曉此義,我將藉由譬喻加以宣說。」
「此瞻部洲長寬各有七千由旬。假使有一人具備如此這般神變威力:能將此瞻部洲的眾生全都移往其他世界,使瞻部洲變得有如掌心般平坦勻稱,並在其中以金、銀、琉璃、玻璃、赤珠、瑪瑙、硨磲等既多又廣、等同於瞻部洲的珍寶,興建寶塔,且該塔高聳,直入梵天世間;他又用天香、天花、天鬘、天蓋、幢幡,供養該塔。接著,此人又運用神變威力,將四大海水移往其他世界,再盛滿多如四大海水的摩魯迦麻油,於麻油中豎起高如須彌山的燈炷,不斷燃燈,就這麼歷經了一劫又一劫。舍利子!你心中是怎麼想的?此人的福德可多麼?」
舍利子稟告道:「世尊!多。善逝!多。這已經超越了一切聲聞與獨覺。世尊!這是如來的境界。善逝!這是如來的境界。」
佛陀開示道:「舍利子!前述福德,尚且不及任何一位善男子、善女人,歸依佛陀、正法以及比丘僧所得福德的百分之一,也不能及其千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乃至不及其數分、計分甚至優波尼沙陀分的一分。」
正當佛陀說此法門時,此三千大千世界出現搖動、強烈搖動以及處處極為強烈的搖動,也出現了地鳴、強烈地鳴以及處處極為強烈的地鳴,亦出現地面起伏、強烈起伏以及處處強烈的起伏,同時,空中閃現著熾耀的電光,眾天人則紛紛擊奏鼓音。
接著,阿難尊者向世尊請問道:「世尊!此法門的名稱是什麼呢?又該如何受持呢?」
世尊說道:「阿難!你應當受持所謂『無邊門成就』法門。應當如此這般看待、受持此法。」
世尊給予此番開示後,舍利子尊者以及其他比丘們咸皆稱揚讚嘆世尊所言。
聖三歸依大乘經。
印度和尚一切智天與主校譯師佛僧白則(吉祥積)翻譯、校訂、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