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頂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五千名大比丘僧眾、一萬名大菩薩僧眾同在一處──他們都是已經獲得神通、廣為人知的大德,而諸菩薩摩訶薩,全都是證得不退轉者。當時,文殊師利童子在此會上,辯積菩薩、遊戲菩薩、觀世自在王菩薩、大勢至菩薩、月光童子菩薩、彌勒菩薩摩訶薩也都在會上。
當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從座位起身,將上衣的一側垂放下來,袒露右肩,並且右膝跪地,面向世尊所在處,雙手合掌,頂禮膜拜,向世尊稟道:「世尊!願您賜教,若蒙世尊准允,我將向如來.應供.正遍知請示些問題。」雖然彌勒菩薩這麼請求了,世尊卻未發一語,任憑時間流逝。
後來,文殊師利童子對彌勒菩薩摩訶薩說:「彌勒!如此這般去做,並且提問,如來就會為了指示你而做出回應的。
「假使你不從佛乘而問如來,不從緣覺乘而問,也不從聲聞乘而問;不是為了要懂得蘊、界、處而問,不是為了要滅盡貪、瞋、癡而問,不從波羅蜜多而問,不是為了圓滿波羅蜜多而問──如此請益,如來為回覆你,就會開示解說的。
「假使你不是為了超越諸行、獲證涅槃而問,假使你不是為了通達真諦而問,不為道與修道而問,假使你不是為了獲得果位、直接了悟而問,假使你不是為了 『不住』而問如來,並且不運用文字而問──如此一來,如來為了答問,就會回應你的。為何如此呢?彌勒!因為只要增益,就有貪著,然而諸佛世尊所說的法並沒有貪著。」
隨後,舍利弗尊者這樣問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你說『虛妄增益[1]』。但是啊,文殊師利!怎麼樣才算增益呢?」
文殊師利說道:「大德舍利弗!
諸法從空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無相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無願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如實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真如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法界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真實際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不生、不住、不滅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從未生、未有而言是平等的,因此平等;
諸法等如虛空,因此平等。
大德舍利弗!如此一來,只要有人對於諸法平等起了分別心,認為『並不平等』,無中生有地虛構平添,宣稱:
這是佛,這是法,這是僧;
這是我,這是眾生;這是補特伽羅,這是意生,這是摩納縛迦;
這是作者,這是受者;
這是斷,這是常;
這是凡夫,這是聲聞,這是緣覺,這是菩薩;
這是有罪,這是無罪;
這是有漏,這是無漏;
這是有為,這是無為;
這是雜染,這是清淨;
這是善,這是不善;
這是世間,這是出世間;
這是輪迴,這是涅槃;
這是有實,這是非實;
這是有,這是無;
這是得,這是現觀,這是所應證;
這是道,這是道果。
這便是虛妄增益。
「為何如此呢?大德舍利弗!
因為平等是沒有分別的。
凡是如此這般分別的,那些就是對於平等徒增虛構,而不是對不平等徒增虛構。
凡是在無可見者之中見為平等,即是見到平等;
對其平添虛妄的,則是見不平等。
凡是對平等不徒增虛構,便是見到平等;
對其平添虛妄,則非見到平等。」
正當文殊師利說此教法時,有二百位比丘不再受生於輪迴(因為他們已經永遠斷除煩惱),內心從有漏法中獲得解脫。世尊為了調伏、影響那些比丘,仍舊不發一語,任憑時間流逝。
後來,彌勒菩薩摩訶薩向文殊師利童子說道:「文殊師利!我不會從聲聞乘而請問如來,不會從緣覺乘、正遍知乘而請問如來。我甚至不為『不住』而請問如來。文殊師利!我必定會像那樣,以不違真實的方式請問如來。
「文殊師利!凡是與真實相違的,我都不會做。
諸法寂靜,所以沒有一法可得(是有所緣的);
法界不動,所以不受貪瞋癡所染;
輪迴不可得(是無所緣的),所以不會超逾輪迴;
沒有可來、也無可去,所以不取證涅槃。
我為這些而請問如來。
文殊師利!我無論如何都不會使用文字,對於言語道也不作辨別;文字語言之中沒有什麼是能以慧力區別的,其中也沒有可識可知的。在這當中,沒有任何的解脫。我將這樣請問如來。為何如此呢?因為文字是空的、一切都是無生的。」
於是眷屬集會中,諸菩薩都興起了這樣的想法:「啊呀!這位彌勒菩薩摩訶薩只說了這樣幽微頓超的話,所說的又全都符合法性,確實具足深邃的智慧呀!」
隨後,遊戲菩薩摩訶薩向世尊請示道:「世尊!彌勒菩薩摩訶薩對於甚深忍已得如此決定,善於智慧、辯才與宣說,實在是稀有啊!世尊!彌勒菩薩摩訶薩從何時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呢?世尊!為了療治眾生、使眾生得到安樂,為了天人與人們的義利並使其獲得療治,請如來善加為我開示。若能如此,則菩薩乘的善男子、善女人都能夠聽聞這些道理,也會聽到彌勒菩薩發趣的情形,再再精進修持,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隨即向遊戲菩薩摩訶薩說道:「善男子!彌勒菩薩摩訶薩行持梵行已經非常久了。善男子!彌勒菩薩摩訶薩在過去諸佛跟前,所作已辦[2],並已發起善根、具足甚深忍。善男子!彌勒菩薩摩訶薩趣入菩提道之後,過了八萬四千劫,我才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世尊這麼說時,遊戲菩薩摩訶薩向世尊問道:「世尊!彌勒菩薩摩訶薩是在哪位如來.應供.正遍知跟前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呢?其名號為何?請如來.應供.正遍知善加為我宣說。」
世尊向遊戲菩薩摩訶薩說道:「善男子!既然如此,你就仔細聽、銘記於心吧!我將為你宣說。」
「遵命!世尊!」於是,遊戲菩薩摩訶薩及所有大眾都一齊聆聽世尊所說。
世尊向他們說道:「遊戲!在漫長而不可估量、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前,有位『妙金光 [3]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無上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間。善男子!妙金光如來的每一毛孔,都放出數百千俱胝那由他道光芒,這些光芒都像是純金般美妙,每一道光芒,都能照亮一個個三千大千世界;每一道光芒,都能化現出數百千俱胝那由他朵蓮花,遍滿東方,以及南方、西方、北方、四隅以及上下各方。每個方位,都充滿了數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土;每一位如來的身,都能調伏數百千俱胝那由他的眾生,令其嚮往佛陀、佛法,將其安置於不退轉位。」
「善男子!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常以金光照耀世間。在他的佛土中,沒有日月二者的名稱,也聽不到星宿、星曜、星辰、火光的名稱。
世尊這麼說了以後,遊戲菩薩摩訶薩請問道:「大德世尊!若是如此,在那個佛土之中,如何界定日夜呢?」
世尊於是對遊戲菩薩摩訶薩說道:「善男子!在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的佛土,大地是由七種珍寶所構成,並且如同掌心一樣平整均勻。從七寶大地中,開出七寶蓮花,大小約如馬車的車輪,美不勝收,賞心悅目,並且散發著芳香,令人愉悅,殊妙超絕。每朵蓮花散發的幽香,遍布三千大千世界。若有眾生嗅到這樣的香氣,都會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些蓮花在上午綻放,到了午後便會凋謝。於是,該處的眾生就會想到:『已經下午了。』善男子!在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的佛土,就是如此界定晝夜的。
「善男子!在該佛土中,沒有苦痛、聲聞、緣覺之名,甚至連八無暇的名稱都沒有……在那佛土中,充滿著遠離淫欲法、全無臭穢的無垢菩薩。每一會中,都有十二那由他的菩薩,更有無量菩薩來到該世尊的集會之中。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並不說其他法,只宣說菩薩藏不退轉輪法門。
「何謂菩薩藏不退轉輪法門?是這樣的:任何一法,於真如皆不退轉;任何一法,於法界皆不退轉;任何一法,於真實際皆不退轉;貪欲於貪欲的自性不退轉,瞋恚於瞋恚的自性不退轉,愚癡於愚痴的自性不退轉;色於色的自性不退轉,受、想、行、識,於識等的自性(其個別的本性)不退轉;眼於眼的自性不退轉,耳、鼻、舌、身、意,於意等的自性不退轉;那自性並沒有實質,而「無實」本身既不從其來處退轉,也不入於任何處。
「善男子!就像那樣,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在該佛土向那些菩薩宣說菩薩藏不退轉輪法門。當時,有一位遵循佛法、統領四洲的法王.轉輪聖王,名為『金色』。善男子!金色王在八億四千萬年間,向世尊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以及諸大菩薩僧眾,用盡一切供養物[4],加以承事、恭敬[5]、尊重[6]、供養。善男子!就像這樣,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娑婆之主梵天王及其眷屬,對於金色王的心思都能知曉,於是也有意承事世尊妙金光如來。
「善男子!於是那位金色王修建了一所廣達八十四由旬的道場[7],該道場之中,懸掛著布質的彩鬘,花朵遍布地面、淹沒了膝蓋;在上方的空中,高懸著由紅色珍珠所編成的網格;並且焚燒著最上品的妙香。該道場中,為那位如來陳設了一座寶座,上頭鋪著價值九百九十萬俱胝的細布,數量多達數十萬那由他俱胝;寶座的基座,則有諸多珍寶做為裝飾。還為每一位菩薩都陳設了價值十萬俱胝的寶座。
當時,那位如來住在兩千由旬之外。善男子!就像這樣,金色王在長達兩千由旬的路上,做了精心的布置──在道路兩旁,設置了由各式珍寶所裝飾的平臺;花朵覆蓋了道路,高過膝部;在上方空中,高懸著種種珍寶網格所成的華蓋。
「在那些臺上,栽種著寶樹,約莫一箭桿高。寶樹之間,都有寶繩相串連;兩兩寶樹之間,都有池塘,寶臺圍繞著池畔,池畔散布著金沙,並有吠琉璃的臺階;池中長滿了優鉢羅花 [8]、蓮花、拘物頭花 [9]、白蓮花,還充滿著水鳥和鳴之聲。此外,在所有寶樹間,皆有珍寶池塘,一切莊嚴都如同上述。
「在所有寶樹前,都安排了五百位手捧花瓣的人、五百名手持珍寶香爐的人,以及五百名手持大鼓、腰鼓、鑼、鐃鈸、絲竹、琵琶、銅鈴等各式樂器的人,以及五百名手持傘蓋、勝幢與飛旛的人。就像那樣,在每棵樹前,都安排了諸如此類的各五百人。金色王囑咐眾人:『到時候,當妙金光如來行經各處時,你們就把這些花瓣拋出去,將這些旃檀香末撒出去,拿這些香爐去燃香,演奏這些樂器,舉起這些傘蓋、勝幢、飛旛。』在每一棵寶樹前,也各安排了五百名手持珍寶花器的人,每處都同樣如此。金色王又囑咐道:『當妙金光如來行經各處時,你們就將這些寶花拋撒出去。』
「善男子!如此這般,世尊妙金光如來離開精舍之後,隨即前往道場。途中,有光明從精舍照向諸菩薩。善男子!就像這樣,長達二千由旬的道路,充滿著菩薩摩訶薩,每位菩薩摩訶薩彼此相隔一尋[10]而站立。善男子!像這樣子,當那位如來行經各地時,憑藉著佛陀的威力,每位菩薩的頭頂正上方,都有金柄的白銀寶蓋,其上覆蓋著紅色珍珠的網格,並且被黃金鈴鐺網圍繞著,雖然沒有人擎持,也能懸浮往來於空中。所有的菩薩都同樣如此。在那些珍寶傘蓋上頭,都懸掛了鈴鐺網格。每當風吹來時,那發出的聲音柔和悅意,就算是具有十萬種支分(音調)的鐃(伎樂),也不能與之相比。
「透過佛陀的威力,珍寶傘蓋、鈴鐺、寶樹葉、寶繩、寶臺、伎樂以及歌聲,都宣流著種種法門的聲音。在那邊的眾生,若是好樂布施,就會聽到布施的法音;若好樂持戒,就會聽到持戒的法音;同樣地,若是好樂安忍、精進、禪定,乃至般若等,就會聽到安忍、精進、禪定、般若的法音,也會發出空、無相、無願、無生、無滅的法音,還有根、力、覺支以及關於道的法音,還有神通、力、無畏、無礙解、佛不共法等法音──眾生好樂什麼、就會發出相應的聲音,令其聽聞。當聽到這些法音之後,無量無數的眾生便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起決定[11]。
「善男子!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從該道路前往各地時,他的頭頂正上方,有數以十萬計的珍寶所莊嚴的天界傘蓋,雖然沒有人擎持,也能高懸往來於空中。風一吹來,那柄傘蓋以及鈴鐺紛紛發出美妙、悅耳的聲音,此音聲即是演說名為『如來印』的教法。」
遊戲菩薩摩訶薩向世尊問道:「世尊!從妙金光如來那柄珍寶傘蓋所發出、宣說的『如來印』教法是什麼呢?請世尊如來善加賜教。」
世尊於是為遊戲菩薩摩訶薩開示道:「善男子!為此,你就仔細聽、銘記於心吧!我將開始解說『如來印』。善男子!一切法都是由空印所印持,也是由無相印、無願印、無生無滅無住印、無實印、法界印、真實印、實際印、如實印、離貪印、閑靜印、解脫印、無性相印、無作無去[12]印、無所住亦無所住印所印持。善男子!一切法皆由虛空印所印持。善男子!猶如在虛空中刻印是很難的,而且印的本身什麼都沒有,也無法施設[13]印文[14]。為何呢?因為既沒有處所,也沒有緣、因、所生與所依。
「善男子!就像這樣,菩薩摩訶薩真實了知一切諸法如同虛空,真實了知虛空的行相、虛空的體性以及顯示虛空[15]。在虛空之中,一切諸法都沒有可施設的,只不過是假名而已。[16]菩薩摩訶薩真實了知虛空一切諸法都沒有可施設的,不過是假名,並且同理真實了知一切法也都沒有可施設的,只不過是假名罷了。若了知諸法僅僅只是假名施設,那便不會與真實相違。只要不違真實,就是了知如來印。這就是如來印。以此,將不昧[17]於真實。」世尊說此教法時,五百名菩薩獲得無生法忍。
隨後,世尊向遊戲菩薩摩訶薩說道:「善男子!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偕同菩薩僧眾,前往該道場。抵達時,有十萬天人歡喜地進行供養,拋撒優鉢羅花、蓮花、拘物頭花、白蓮花等,並降下天曼陀羅花雨,同時響起百千俱胝伎樂妙音。
「善男子!就像這樣,妙金光如來安坐於該道場時,四大天王、帝釋以及娑婆世間主梵天王為了做供養事以及承事、尊重,而隨侍在側。若問:『是什麼樣的供養,能讓他們歡喜呢?』是這樣的:在如來以及菩薩僧眾們都入座時,每位菩薩的背後,都跟著一頭大白象,白象身上有眾多飾品做為裝飾,極其華美。為了保護大象王,令其免受風日的吹拂曝曬,在牠的鼻子上,架有一柄光潔明亮、令見者生喜的珍寶傘蓋;所有象王的鼻子上,還垂掛著剔透的青色珍珠瓔珞,清涼且具足八功德的水,從珍珠瓔珞中流淌而出,如同青色的吠琉璃一般,可取其水使用。
「諸菩薩才剛就座,諸天便以神力,在右手現出珍寶鉢盂,並持捧著諸位菩薩的鉢盂。梵天則親自為妙金光如來擎持珍寶傘蓋,站立於一側。那柄珍寶傘蓋上也懸掛著珍珠瓔珞,並從瓔珞中流出清涼如青琉璃且具八功德的水,如來便取其水而用。釋提桓因則持捧著世尊的鉢盂。
「善男子!就像這樣,當如來與菩薩眷屬都入座後,每位菩薩面前都出現了一位天女,她們將天界的各種芬芳薰香,放入臼中研磨;研磨時,時而順風、時而逆風,如此揚起微風,而微風也就將薰香吹到了各位菩薩的身上。那些正士(菩薩)身上沒有臭味,而且根本沒有『天女』的想法,也不會生起『薰香』的相,怎麼可能會起貪著呢?那是不可能的。善男子!就像這樣,那位金色王既然知道妙金光如來已經安坐,便偕同一千名童子、八萬四千位女子、八萬四千位國王、八萬四千位長者、八萬四千位商主、八萬四千位臣子、八萬四千名童女,以及許多大眾,手捧許多美味且極為潔淨的食物,獻給他們隨意享用,令其滿足。
「眾人為令其滿足、隨其所欲而奉獻飲食,並且知道如來與菩薩僧眾用完齋食,洗滌鉢盂、清潔雙手之後,便向如來獻上價值九百九十萬俱胝的細布,也向每位菩薩一一獻上價值十萬俱胝的細布。獻上細布之後,那些大眾以及當地的各尊長,為了要聽聞佛法,於是合掌恭敬,紛紛在如來前方就座。善男子!如此這般,妙金光如來知曉眾人恭敬就座,也知曉諸菩薩的求法之心,於是便為其宣說『各各別門』法門。」
遊戲菩薩摩訶薩於是向世尊問道:「世尊!世尊妙金光如來所宣說的那個『諸菩薩各各別門』是什麼呢?請世尊善加宣說該法門。果真能如此,則菩薩乘的那些善男子、善女人也將會修學那『諸菩薩各各別門』的。」
於是,世尊對遊戲菩薩摩訶薩如此說道:「善男子!既然如此,你就仔細聽、銘記於心吧!我將開始解說『各各別門』法門。
「善男子!『諸菩薩各各別門』不是別的,正是六波羅蜜多,也就是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安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各各別門』。為何如此呢?過去諸如來正是修學這個各各別門法門,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證得佛果、轉動妙法輪、令眾生得以成熟,乃至入般涅槃。未來的諸如來,也將會修學這個各各別門法門,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圓滿佛果。現在有諸如來.應供.正遍知,安住於無量無數世界,那些如來也都是修學這個各各別門法門,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圓滿佛果、轉動妙法輪的。
「善男子!凡是正確宣說菩薩各各別門,即是正確宣說六波羅密多。其中,那各各別門的差別是怎麼樣的呢?什麼是過失?什麼是奮迅[18]?什麼是出離?吝嗇心是菩薩的過失,耽樂[19]之心(耽溺心、沉迷心)是菩薩的過失,攝取心(著相之心)是菩薩的過失,堅守財物而不願施予他人,是菩薩的過失。若有菩薩能夠摧伏吝嗇心而心中作意布施,那便是奮迅(勇猛);無論他的受用物極為匱乏、或是坐擁富饒的物質享受,都能分布施予沙門、婆羅門以及乞討者,並且懷著歡喜心、不帶耽樂之心以及喜樂心(調順心、滿足心),並且不期待果報,能以悲心對所有的眾生,先發起饒益之心,而伸手布施。這樣的菩薩,即是修學各各別門。這就是菩薩的出離。
「善男子!破戒是菩薩的過失。犯戒、雜戒、毀戒、缺戒、濁戒都是菩薩的過失[20]。什麼是菩薩破戒、犯戒、雜戒、毀戒、缺戒、濁戒呢?若有菩薩發起聲聞之心、緣覺之心、有所緣之心,希求聲聞乘、緣覺乘、有所緣之見地,或者歡喜受持聲聞之說法、緣覺之說法、有所緣的說法,便是所謂菩薩破戒、犯戒、雜戒、毀戒、缺戒、濁戒。不行持、不修學各各別門,便是最嚴重的破戒。」
世尊說到這裡,遊戲菩薩摩訶薩向世尊請問道:「世尊!為何菩薩摩訶薩違反其他的如來學處,不算破戒,然而一旦發起聲聞之心、緣覺之心、有所緣之心,卻是最嚴重的破戒呢?」
世尊對遊戲菩薩摩訶薩說道:「善男子!應當要這麼理解:菩薩摩訶薩即使違反其他的如來學處,或造下我所說過的四種墮罪之法、行於十不善業道、造下五無間罪,但只要能夠不捨、不棄菩提心,不離菩提心,不發起有所緣之心與耽著心,那位菩薩必然是具足戒律的,而沒有犯戒、雜戒、毀戒、缺戒、濁戒──他行持、修學著各各別門。
「這是為何呢?因為那些(造罪等事)並不能對菩薩的菩提造成障礙。菩薩雖然因為造罪而導致必須投生於三有,然而,只要生於三有,就能由此圓滿六波羅蜜多。該位菩薩雖然已經修學佛陀所制定的如來學處,但若同時依止聲聞之心、緣覺之心、有所緣的見地,則將會犯菩薩戒。善男子!因此,若有菩薩不捨棄菩提心、不發起有所緣的見地,便是行持、修學著菩薩各各別門。
「善男子!此外,害心頑鈍,這種(此類、這類)過失心,這是菩薩過失。
對於眾生不能平等作意,是菩薩的過失。
對於眾生以及諸法,產生那些都是個別、相異的想法,是菩薩的過失。
以眾生為對象的慈心,若偏墮於某一方,是菩薩的過失。
不能安忍空性,是菩薩的過失。
認為『這是應該布施的』,『這是不該布施的』,是菩薩的過失。
認為『這是應該奉獻資財的』,『這是不該奉獻』,是菩薩的過失。
認為『應該為某某說法』,『不該為某某說法』,是菩薩的過失。
認為『這是應該承事的』,『這是不該承事的』,是菩薩的過失。
只要菩薩生起相異的分別心,認為『這是持戒』,『這是破戒』,如此差別看待,而輕蔑破戒者,是菩薩的過失。
「這是為何呢?因為菩薩應當要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以平等心看待一切法,也應該要像日輪和月輪,或者地、水、火、風、虛空般,具足平等心,並且具足對空性的安忍。
「菩薩不會捨棄任何眾生,並會以無所住的心、不拘泥於特定標準,為了眾生而發起悲心,並以慈心發起勝解心,普及一切而安住;還會對諸法思惟:『都是空的』,而能夠加以安忍。那樣的菩薩,便是行持、修學著各各別門。
「此外,若有菩薩看待輪迴時,拘泥於特定的標準,那便是菩薩的過失。例如,他若這麼想:『在這些劫之中,我將要在輪迴中流轉』,『在這些劫之中,則不要流轉』,那便是菩薩的過失。認為『我應該救度這些數量的眾生』,『對於這些數量的眾生,我則不救度』,那便是菩薩的過失。若認為『這是精進』,『我很精進』,『我將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圓滿佛果』,那便是菩薩的過失。
「什麼是菩薩的奮迅呢?善男子!在此,菩薩像這樣子披上鎧甲,思惟著:『輪迴最初的邊際是不可得的,只要輪迴尚存,我就會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也就是說,即便為了每一名個別的眾生,都得花上長達一劫的時間,我也樂意。』同理,也這麼思惟:『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只要還沒抵達輪迴的最終邊際,要我在生死輪迴中流轉,我也樂意。』也就是思惟著:『我應當精進,斷除我慢以及對於菩提的耽著,以無所緣的精進鎧甲而感到樂意。』菩薩就像那樣披著鎧甲。這樣的菩薩,便是行持、修學著菩薩各各別門。
「善男子!若是菩薩前往村子、城市、聚落、國家、王宮,便能夠利益眾生,而且他也做得到,但他卻待在偏遠的寂靜處,享受著寂靜,並依止禪修滋味帶來的喜悅與快樂,而保持在這樣的狀態當中。這是菩薩的過失。
「如果有菩薩,既能夠行布施,也沒有厭倦心,不依附於心的所緣,向內正住的修定工夫也能增上,並且不貪著禪定的滋味,而是一種無所住的禪定,則這位菩薩即是行持、修學著菩薩各各別門。
「善男子!如果有菩薩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懂得一切法自性空,而這麼思惟:『我、眾生、命者、人也都是完全沒有自性的』,於是能調伏自己並且精勤修持寂止。對於其他已經深陷於執著所緣之顛倒者,不向他們談論或宣說空、無我的道理,也不試著使其了解。要知道,這位菩薩並沒有具善巧方便,但他並未犯下過失。
「若有菩薩在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了知一切諸法無體性、一切諸法體性空,而如此思惟:『在這當中,根本沒有我、眾生、命、人』,如此這般親身體驗這些體性空的法,以無所緣的心看待一切法,對於那些顛倒思惟、心有所緣的眾生,則令其擺脫已經顛倒並有所緣的心,並進一步為他們宣說『一切諸法無體性』之法,使他們入於『一切諸法自性空』。要知道,這位菩薩即是具足善巧方便的,並且行持、修學著各各別門。
「善男子!就像那樣,世尊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用過齋飯之後,就在該道場之中,廣說菩薩各各別門法門。當世尊說此法門時,無量眾生便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起決定。
「善男子!即使我用一劫或者更久的時間,宣說開示菩薩各各別門法門,我的諸般辯才以及諸法門,也不會窮盡,如今不過是開始宣說而已。
「善男子!就像那樣,金色王在整整八億四千萬年間,以那樣的莊嚴(規模)、那樣的承事、恭敬,來敬養、尊重、承事、供養著如來及其無量菩薩僧眾。」
卷二
隨後,遊戲菩薩摩訶薩向世尊請教道:「大德世尊!那位金色王難道不為如來及諸菩薩修建精舍嗎?如來與那些菩薩安住在哪裡呢?」
世尊告訴遊戲菩薩摩訶薩:「善男子!如來與那些菩薩住在他們各自變化出來的樓閣之中。」
世尊又向遊戲菩薩摩訶薩說道:「善男子!就像那樣,經過八億四千萬年後的某一天,金色王向如來供養齋食以及財物之後,知道佛陀將要離開,於是這麼考量著:『我這善根應該迴向於成為釋提桓因的果報呢?還是要迴向於成為梵天的果報呢?又或者應該迴向於獲得轉輪王位呢?』而世尊妙金光如來知曉了他的發心。
「如來知曉國王的想法之後,便在國王以及大眾前方的空中,化現出一尊與如來身相一模一樣、一切相狀都圓滿俱全的身體,在空中向金色王說了這樣的偈言:
「『譬如惡慧人,其性如小兒,
承事於國王,求[21]於少分賞。
(「『譬如,有個愚笨之人,生性像孩子般幼稚,
他承事國王,請求了微薄的報償。)
「『復有人於佛,供養難思議,
希求下劣處──梵釋與國政。
(「『同樣地,有些人對佛陀做了不可思議的供養,
希求的是下劣的梵天、釋提桓因以及王位。)
「『此諸人王者,帝釋梵天等,
無常不堅固,終壞非所依。
(「『成為國王、釋提桓因或是梵天,
這些都是無常、不堅固的,並不值得依靠,因為這些終歸壞滅。)
「『為利群生故,當發菩提心。
諸佛世間智,咸讚如是心。
(「『為了饒益所有的生靈,應當發起菩提心。
通曉世間一切的佛陀,都讚歎這樣的心。)
「『大王與國人[22],已行廣大供,
菩提心無上,汝當發大心。
(「『大王您與國中之人,已經做了廣大的供養,
您應該發起廣大心,也就是無上的菩提心。)
「『莫發下等願,是稚幼行境。
善慧應善巧,當趣勝菩提!
(「『切莫發低劣的願,那是孩子才做的事。
既然已經擁有良善的慧力,應當要更精明些。請趣向最上的菩提吧!)
「『若人以珍寶,遍滿三千界,
欲求涅槃故,供諸如來佛;
或有人合掌,口中雖未言,
心迴向菩提,福甚過於彼。
(「『若有人為了獲得自己超離憂苦的涅槃,於是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做為供養,獻給如來;
另有一人雙手合掌,心中迴向於菩提,
雖然他並未開口,但其福德卻遠遠勝過前者。)
「『若人於諸劫,俱胝不可說,
承事諸眾生,十六不及一。
(「『若有人在俱胝不可說劫之中,
為一切眾生做承事,其福德比不上前一福德的十六分之一。)
「『導師諸佛住十方,發心饒益世間眾。
若人合掌而求福,或昔流轉生死中,
俱胝劫中供養佛;
若人善巧性賢智,信解善逝所說法,
能發堅固菩提心,於善逝塔供養花,
是人得福過於彼。
(「『引領眾生的導師諸佛,是先發菩提心,而於十方饒益世間眾生的。
若有人合掌向佛,以求福報,或者過去在生死輪迴之中,
以俱胝劫的時間,供養諸佛。
若有某人善巧又具備賢良智敏的本性,能夠信解善逝所說的教法,
發起堅固的菩提心,而向善逝塔供養花朵,
則此人福德更勝於前者。)
「『以菩提心供養花,其福過前無可喻。
譬如大海及水滴。
(「『以菩提心供養花朵,福德乃是前者所不可比擬的,
就像大海與水滴一樣。)
「『彼佛國中諸眾生,相繼各劫皆成佛,
經劫不作其餘事,唯說是福亦難盡。
(「『在此佛剎的所有眾生,於每一劫中都會有人成佛,
於許多劫中都不做其他的事,只說他們的福德,也沒有說完的時候。)
「『說彼菩提心果報,如計大地塵沙數,
縱然經於無量劫,猶不能說其少分。
(「『要宣說彼等菩提心的果報,就像要計算大地塵沙的數量般,
即使說了無量劫,連些微一部份果報都說不完。)
「『如是上士大王汝,聞此菩提心利益,
宜速捨諸下劣想,為證菩提發大心!』
(「『就像那樣,最上士的大王您,在聽聞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之後,
請儘速完全拋棄下劣的想法,應當為證得菩提而發起大心!』)
「世間導師金燈光,功德圓具難思議。
菩提心果乃如斯,彼說此等功德利:
(世間眾生的引導者金燈光,具足不可思議的一切功德,
他宣說了菩提心的果報如此這般的功德利益:)
「『所說菩提心果報,是福若有色相者,
遍滿恆河沙國土,猶不能盡彼一分。』
(「『所說菩提心果報之福德,假使有色相的話,
倘若要用如此福德鋪滿盡恆河沙數的國土,也花不上些許部分。』)
「既聞所說如是法,上主國王心歡喜,
合十指爪向於佛,頂禮而說是偈言:
(「上主國王聽到了如此的教法後,內心感到歡喜,
於是十指併攏、合掌頂禮佛陀,說出以下的偈言)
「『為證菩提我發心,願成法王佛果位。
離塵菩提證無為,解脫眾生如河沙。』
(「『為了要證悟菩提果,我應當發起菩提心。我願成就法王佛陀的果位。
我願證悟無為而離塵的菩提,讓多如恆河沙數的眾生獲得解脫。』)
「彼如來身說偈竟,既知上主王生喜,
三千大千現震動,猶如鵝王逝空中。
(「那個佛身(變化出來的佛身)說完偈語,當時,上主國王感到歡喜。
佛陀知情之後,三千大千世界出現強烈的震動,佛身則如同鵝王般飛向空中。)
「金色王心既歡喜,乃偕后妃童男女,
諸王商主與長者,相呼謁禮於佛所。
(「金色王內心歡喜,便與童子、童女、后妃、
諸王、商主以及長者等人,相邀前往禮敬佛陀。)
「六百俱胝眾圍遶,持捧花鬘與薰香,
相繼至於佛陀所,禮足卻坐於一面;
如是后妃童男女,大臣商主諸長者,
及餘諸王與眷屬,皆悉敬禮而卻坐。
(「金色王受到六億大眾簇擁,眾人手持鮮花、環鬘和薰香,
相繼抵達佛陀所在之處,頂禮佛足後便退坐到一側。
同樣地,童子、童女、后妃、大臣、商主以及長者等人,
還有其他諸王與眷屬,他們也紛紛頂禮並恭敬就座。)
「如是諸天遍空中,出諸伎樂降花雨,
國人簇擁金色王,合掌向佛而啟白:
(「諸天人也遍布於空中,發出伎樂妙音、降下花雨,
那位金色王在國人的簇擁之下,雙手合掌而請問佛陀:)
「『今問調御眾人師,十力無量天中天:
若發堅固菩提心,是人為得幾許福?
(「『具足無量十力、最為殊勝的天尊──調伏眾人的調御丈夫,我向您請教:
若有人發起堅固的菩提心,他將能生起多少福德呢?)
「『世尊!所行當云何,多劫至樂不見苦,
無勞心饜能獲證,無憂甘露之菩提?
(「『世尊!該怎麼做才能在多劫之中都不會見到苦痛、
決定獲得安樂,不費勁而能獲得滿足,並藉此證悟沒有憂苦、如同甘露般的菩提果呢?)
「『自他不用施手足,頭首身肉不須捨,
仍行增上安樂處,牟尼為說是方便!
(「『自己與他人都不需要布施自己的四肢,也不用給予首級或自己的肉,
請牟尼為我宣說,能令我依然可以住於安樂的方便!)
「『願得常樂無劬勞,我身恆不遭苦痛,
慈忍調伏能持戒,願我能證勝菩提!
(「『願我總是能夠安樂且不費勁,願我的身體總是沒有痛苦,
願我能夠保持著慈心、安忍以及持戒,並且能夠證得最上的菩提。)
「『常習學處無懈怠,我願不毀諸學處,
導師!我誓乃堅固,永不令其成空言!
(「『願我不會懈怠,總是能夠修學學處,而永遠不會毀壞學處。
導師!願我的誓言能夠堅固,永遠不會只流於口頭承諾。)
「『自然福果為我說,如來!請說安樂乘。
願說學處云何行,云何聞已依教住?』
(「『請為我說自然的福德果報,如來!請說安樂乘之法。
請您開示該如何行持的學處,聽聞之後,又該如何依照教法而安住?』)
「妙金莊嚴光佛言:『噫!噫!諦聽!大地主!
當為汝說樂因福,亦說學處從我聞!
(「妙金光莊嚴佛於是這麼說道:『喂呀!喂呀!大地之主!請諦聽!
我將為你說安樂因──福德,也會解說學處,因此,請聽我道來!』)
「『河沙珍寶滿三千,獻諸具足十力者;
若於菩提能發願,福過於此極增長。
(「『比起某人用恆河沙數的珍寶,鋪滿三千大千世界,獻給具足十力者,
於菩提發願,所得到的福德將遠遠超勝。)
「『若人以寶行布施,能滿佛剎如河沙;
若於菩提能發願,福過於此極增長。
(「『比起某人以恆河沙數的珍寶,鋪滿諸佛剎,而做布施,
於菩提發願,所得到的福德將遠遠超勝。)
「『若人百千萬億劫,供養一切諸眾生;
若於菩提能發願,福過於此極增長。
(「『比起某人在百千萬億劫中,供養一切眾生,
於菩提發願,所得到的福德將遠遠超勝。)
「『眾生皆成阿羅漢,彼等智力得自在,
一一眾生欲得福,供養那由他數劫;
若因生悲於菩提,而能發起廣大心──
即某眾生向菩提,而能發起最上心,
乃至向彼行七步,福德殊勝過於此。
(「『假使所有眾生都成了阿羅漢,每個想要獲得福德的人們,
於長達那由他數劫的時間中,向那些已經獲得智力自在者做供養;
或者某人因為發起悲心,而能發起廣大的菩提心──
也就是說,某個眾生能夠發最上的菩提心,
哪怕他只是為此向前跨出七步,其福德也將會比前者更為殊勝。)
「『假使一切眾成佛,具足無量之辯才,
往昔經劫轉生死,僅一眾生行供養;
設若有人具善巧,於勝菩提能發心,
縱或供養僅一花,福德殊勝過於此。
(「『假使所有的眾生都成佛、具足無量的辯才,
並且在先前經歷一劫又一劫的生死輪迴中,有一位眾生對其(所有諸佛)做供養;
又假設任何一個具足善巧智慧之人,能夠發起最上的菩提心,
此人單只是供養一朵花的福德,也將會比前者更為殊勝。)
「『經多百千萬億劫,說彼福德猶不盡,
福德果報之言說,不能窮盡恆無盡。』
(「『就算用了數百千億萬劫的時間去解說這樣的福德,
並且解說福德的果報,也是永遠說不完的。』)
「善男子!就像這樣,世尊妙金光如來向金色王開示道:『大王!若具足一法,菩薩摩訶薩將能透過安樂乘,而迅速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這一法是什麼呢?便是不放逸。大王!能夠不放逸的菩薩,將會迅速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什麼是不放逸呢?是像這樣的:不放逸的菩薩不會捨棄學處,不會違背承諾;為了眾生,以慈心看待眾生,不捨棄眾生;嚮往菩提的意願十分堅定,並且不捨精進;依止善知識並加以承事,恭敬佛法、多聞而無有饜足,願意向他人分享佛法,對於沒有財富的人也會做法布施;不捨棄頭陀行與簡約的生活,能夠少欲知足;能夠摧壞我慢心、專注聞法;能夠恭敬上師、保持安忍、斷除害心頑鈍(麻木固執);心中對於甚深義、空性之法懷抱信解,斷除一切有所得的見地,強烈嚮往修持禪定,孜孜不倦地令眾生成熟,並能避免惡念、斷除散亂嘻笑的話語,身心處於寂靜,並居住在僻靜的地方。他的心很溫軟柔潤,不會懷有戒禁取見;既不讚歎自己,也不批評他人;出離所有會讓心憂悔之事,總是愛好出家以及沙門的生活方式;言語真誠,不會眉頭深鎖;他能勸人趣入諸法無生無滅的道理,並且了悟一切諸法猶如虛空。這便是所謂的菩薩不放逸。
「『大王!此外,菩薩不放逸是像這樣的:心中不作意聲聞與緣覺心,也不作意有所得的見地,甚至連夢中都是如此。大王!這就是菩薩的不放逸。大王!如果菩薩具足四種法,將能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圓滿佛果,不需要布施自己的頭顱、手腳、眼睛、手臂、腿部、血肉、骨髓、脂肪、表皮、皮膚,也能等同於布施一切物資,並且藉由安樂之乘,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圓滿佛果。是哪四法呢?大王!在這當中,菩薩以堅定的態度追尋善法,無論所發起的善根是什麼,菩薩都能夠穩定地保持著,並且具足永不氣餒的心。這就是對大乘極為堅固。』
「『大王!此外,菩薩在戒律方面非常清淨,受到聖者與智者所讚歎,終將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他知道『我保持著戒律』,於是能夠體驗到法喜。
「『大王!此外,菩薩能以慈心而安住,能夠專注修習禪定,且為無所住的禪定。大王!菩薩安住於三昧之中,心中作意無所住,並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安住於如此的安樂之中。這樣的安樂,乃是別處所沒有的。
「『大王!其次,菩薩如實分別思索事物時,他會如此這般如實思索:這些行(三門造作及因緣所造)的相狀都是空的;在這當中,我、眾生、命、補特伽羅、布施者、所布施事、取用布施者、安忍者、所安忍的對象、安忍事、精進者、為何精進、修禪定者、禪定事、修習者、修習事,這些根本不存在。
「『他如實地這樣思索,而了解到一切有為法都是自性空的,對於一切都終究不存任何有所得的見地,沒有耽著,並且能夠住於一切安樂之中。大王!具足這四法的菩薩摩訶薩,將能夠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圓滿佛果。』
「善男子!就像那樣,金色王以價值九百九十萬俱胝的細布供養如來,隨即向世尊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稟告道:『世尊!為了改變一切眾生的心,我願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當時,金色王說了這些偈言:
「『我今當於勝人[23]前,無有怯弱而啟白。
(「『我將以毫無膽怯之心,在人中最勝者面前稟報。)
「『導師!我當於眾生,發起悲心趣菩提。
我當恆時不諂誑,具十力者鑑我心!
(「『導師!我應當對所有眾生都發起悲心,並且培養志求菩提之心。
我無論何時都不虛偽狡詐。惟願具足十力者鑑知我的心思!)
「『如是洪名具功德,餘諸人天未之有,
我成苦眾歸救者,亦成依怙釋苦難。
(「『如此擁有功德、名稱廣大者,乃是其他天人、人類所沒有的。
願我成為苦痛眾生的歸依處、拯救者以及仰靠的對象,為他們開解苦難之法。)
「『牛王[24]!願我住安樂,亦令含生住樂中,
導師善逝所說法,我悉奉行而安住。
(「『牛王!願我處於安樂之中,而且能使眾生也住於安樂。
導師善逝所說的任何法,我都會加以奉行並住於其中。)
「『導師!人天所應供,願我亦成眾所供。
勤求最上菩提果,我當經劫行布施──
飲食衣服與車乘,金銀眾寶皆給施。
(「『導師!您受天人與人們所供養。同樣地,願我也成為眾人所供養的對象。
我當尋覓一切菩提中的最上者,歷經多劫而行布施──
包括飲食、衣服、馬車、黃金、白銀、多種珍寶等,都應當布施。)
「『導師!我當敬學處,如是我當善護戒!
不令退失無所住,導師!我當持淨戒。
(「『導師!我會恭敬學處,同樣地,我也會好好守護學處!
不使學處退失,同時也不住於任何非戒之處。導師!我將會清淨持戒。)
「『於諸眾生心平等,普於含生懷慈心;
若行承事若不行,高低貴賤無差殊。
(「『我將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以此對所有眾生懷抱慈心。
無論是否做了承事,我都不會以高低貴賤來看待眾生。)
「『多俱胝劫難思議,流轉生死我已歷,
但能依止於勇士,為一眾生亦願樂。
(「『在不可思議多的劫波之中,我曾經流轉於生死輪迴中;
只要我能夠依靠勇士您,那怕只為了一個眾生而流轉生死我也願意。)
「『人天導師善逝語,願住所說禪悅中。
導師!願我受禪悅,常得依止寂靜處。
(「『願我能夠安住於天人與人們的導師善逝所說的禪定之喜悅。
導師!願我能夠體驗禪悅,並總是能夠安住在寂靜處。)
「『我於空性當決定,永不依於諸見地。
畢竟斷除諸劣行,無垢勝行皆當行。』
(「『我應當對空性發起定解,並且不依賴見地。
願我總是能夠斷除卑劣的行為,並且奉行完美無瑕、最殊勝的行持。』)
「善男子!就像那樣,當金色王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當下,三千大千世界隨即出現六種震動。
「當時,那八萬四千名國王也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八萬四千長者、八萬四千商主,童子、童女、后妃,此外還有許多人們,以及八萬四千名天子,全都隨學金色王,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金色王更將太子立為國王,隨後與童子、童女、后妃、商主、長者、大臣以及各個小國的國王,在俱胝數的眾生圍繞之下,懷著信心,捨離俗家而出家去了。他們出家之後,在一萬年之中,修持梵行而獲得清淨(斷惑)與鮮白(不受後有)。金色王還成就了神通,並且達到多聞究竟的境界,也成就了慈心三昧。
「他(金色王)藉著該善根以及保持清淨增上意樂的力量,而時常轉生成為轉輪聖王,有這些作為,使得兩萬位佛陀歡喜:向那些佛陀供養衣服、食物、臥具、坐具、療治疾病的醫藥以及日用品,如此尊重、承事諸佛。他也在那所有的諸佛世尊跟前,捨棄俗家而出家。善男子!你如果認為當時成為金色王的那位是別人,對此產生疑惑、猶豫、懷疑。善男子!你不要這樣看待此事!為何呢?這位彌勒菩薩摩訶薩,正是當時的金色王。
「善男子!當時那位成為梵天王、對世尊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勤行供養事之人,你如果認為他是其他人,而對此產生疑惑、猶豫、懷疑。善男子!你不要這樣看待此事!為何呢?遊戲!你當時就是梵天。善男子!當時樂於向世尊妙金光承事、恭敬的那位釋提桓因,你會認為他是別人,而對此產生疑惑、猶豫、懷疑。那麼,善男子!你不要這樣看待此事!為何呢?我在當時就是天帝釋提桓因,但我當時尚未發起菩提心,而是以無所住之心,承事那位如來。
「善男子!當時的所有眾生,都與金色王一齊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在他們之中,我甚至不曾見過一位眾生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他們都具有廣大智慧、廣大精進,並且修證菩提分法、圓滿成就六波羅蜜多,因此各在不同的佛土,以不同的名號成就如來果位。他們出現於世間之後,全都轉動妙法輪,並在轉法輪之後趣入般涅槃。
「我、你、彌勒菩薩以及來到此眷屬會上的所有菩薩摩訶薩,都已見到並且供養、承事那些如來.應供.正遍知,也受持了那些如來的妙法。」
隨後,遊戲菩薩摩訶薩向世尊說道:「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花那麼久的時間才能證得,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如此艱難,真是稀有!為何呢?即便多達百千萬俱胝那由他的眾生,都在世尊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的教法之中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然而世尊卻仍然未發心。」
世尊於是向遊戲菩薩摩訶薩如此開示:「善男子!正是那樣。如你所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花費漫長的時間才能證得,要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很困難的。
「善男子!我以神通而知,過去世尊妙金光.如來.應供.正遍知出世的前後,我曾在諸多百千俱胝那由他諸佛前,行供養、承事、尊重,但仍未能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僅如此,我還這麼想:『這些佛世尊是如此莊嚴美好、令人看到就歡喜、如此令人悅意喜愛呀!真是希有!』但我對他們也僅止於生起愛好心、歡喜心以及恭敬心而已,我並沒有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因此,基於這樣的道理,你應該要知道:即使諸菩薩供養了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數的諸佛、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數的緣覺,以及無量無數百千俱胝那由他數的聲聞,仍無法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僅如此,唯有在未來世,繼續廣集善根之後,才能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隨後,世尊又說了這些偈言:
「首先於見勝義者、具大名稱慧究竟,
難思俱胝那由他 勝人佛陀我敬供。
(「首先,向那些已經見到勝義、名稱廣大、智慧已經到達彼岸、
人中之最、不可思議的俱胝那由他諸佛,我恭敬地行供養。)
「我雖先供眾德源,欲成上智達諸法,
且成佛受世間供;如是猶不能發心。
(「我雖然先供養了諸位功德之源者,希望能夠成為最上乘的智者,博通一切法,
也希望成為世間供養的對象──佛陀;但那樣仍然不足以發心。)
「彼等恭敬而供養,俱胝數之辟支佛,
欲成正覺調御師;如是猶不能發心。
(「人們雖然對俱胝數的緣覺起恭敬心而行供養,
希望成為調伏眾人的調御師、正覺者;但那樣仍然不足以發起菩提心的。)
「雖然真發大恭敬,供養俱胝具力者,
其如智海人中勝;如是猶不能發心。
(「雖然真實發起強烈的恭敬心,供養了俱胝數的所有具力者──
他們智慧如海、就像人中最勝者一樣;但仍然不足以發起菩提心的。)
「親睹諸見勝義者,歡喜力盛難思議,
欲成御眾智者佛;如是猶不能發心。
(「雖然親睹那些已經見到勝義者的色身,所生的歡喜心,力量強大、難以思議,
希望能夠成為智者、調伏眾人者、正覺者;但仍然不足以發起菩提心的。)
「廣大積聚眾福德,修習身心之真諦[25],
欲成導師人中勝;彼時乃能發是心。
(「只有累積了廣大的福德、修習了身與心的真諦,
希望成為導師、人中最勝者;屆時才足以發心。)
「彼等盡於俱胝劫,承事積聚眾福德,
心向於善復柔和[26];彼時乃能發是心。
(「憑藉著那些,並於俱胝劫中做承事,累積福德資糧,
使得心向於善法,變得柔和而溫潤;屆時才足以發心。)
「我以所造諸善根,願能成就一切智,
是願常得不退轉,彼等願皆如是行。
(「以我所造的任何善根,願能令我也獲得普見一切的果位,
無論何時,願我所發的願都不會退失,並能如所發願那般實現。)
「我以所造諸善根,一切含生皆越度;
往昔所造不善業、其難忍果我悉斷。
(「以我所造的任何善根,願能令一切眾生都超越三有輪迴,
凡是我所曾造下的任何不善業,以及其難忍的果報,願我都能夠加以斷絕。)
「威力精進堅固心,復發心向勝菩提,
願此心終不怯弱,得難思議大歡喜。
(「威力、精進心,加上發起堅固心,從而能於最上的菩提發心,
願此心永遠不會膽怯喪志,而證得不可思議的大歡喜。)
「智者心應無所得,不緣菩提不緣我,
若識一切諸法空,以是不忘菩提心。」
(「智者在心中一無所緣,既不緣菩提,也不緣一切我人我與法我。
若能懂得一切諸法都是空,便不會忘失菩提心。」)
世尊說完這席話後,遊戲菩薩摩訶薩便問世尊:「世尊!為何彌勒菩薩摩訶薩名叫彌勒(慈氏)呢?彌勒菩薩摩訶薩這名號又是從何而得的?」
世尊便告訴遊戲菩薩摩訶薩:「善男子!過去無量久遠、無量阿僧祇劫之前,有位寶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降臨世間。善男子!當寶蓋如來降生、行走七步的時候,淨居天的諸天人便在空中持著七寶所成的傘蓋。那柄珍寶傘蓋能夠照徹三大千世界的一切處。當時,諸天人紛紛說道:『哎!這孩子會成為如來,名為寶蓋。』因此,那位如來的名號便稱為寶蓋。」
「那時候,在寶蓋如來.應供.正遍知的教法之中,有一位從商主種姓出家、名為『堅慧』的比丘。善男子!那位堅慧比丘出去化緣乞食。在閻浮提之中,屬於寶蓋如來教法的區域,包括了:八萬四千村落、八萬四千城市、八萬四千聚落、八萬四千國、八萬四千處市集。堅慧比丘遊行於那些村落、城市、聚落、國家、市集之中,化緣乞食。某天,他興起了這樣的念頭:『只要我沒讓一百位眾生安住於五戒,我就不吃東西。』善男子!就像這樣,堅慧比丘既然已經這樣發誓,在他為了化緣乞食而往來遊行於那些村落、城市、聚落、國家、市集時,只要還沒讓一百位眾生安住於五戒,堅慧比丘就不進食。
「善男子!那時候,堅慧比丘曾經在一天之中,就讓一百位眾生住於五戒。也曾經用過兩天,才讓一百名眾生住於五戒的;他就採行斷食,到第三天才進食。那時候,有花了三天,才讓一百名眾生住於五戒的;也有用了四天,才讓一百名眾生住於五戒的。善男子!那時候,有用了五、六、七天,才讓一百名眾生住於五戒的。他即使斷食七日,但由於對眾生的悲心,所以不會心生厭倦,而到了第八天,方才進食。
「善男子!按照這個方式,那位堅慧比丘在八萬四千年間,以毫無厭倦之心,前去那些村落、城市、聚落、國家以及市集,讓當地的眾生住於五戒。善男子!過了八萬四千年之後,堅慧比丘總共使得三百六十萬俱胝那由他數的眾生──其中包括男子、女人、童子、童女──住於五戒。
「善男子!就像這樣,某日,堅慧比丘想著:『我已經讓這許多的眾生住於五戒。我必定能令他們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前往那些人面前,用了四萬二千年,讚嘆佛、法、僧以及大乘。又過八萬四千年後,因他而住於五戒的眾生當中,有整整三億眾生,對於過去佛時代所生起的廣大善根,發起信解,於是他便讓他們都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其餘眾生信解小法,所以讓他們對緣覺的菩提、聲聞乘發心。
「善男子!就像這樣,某日堅慧比丘想著:『我已經讓這些眾生對三乘心生信解,為了讓這些人保持不放逸,我應該為他們說法,令他們趣入此三昧之中。』
「善男子!就像那樣,堅慧比丘又用二萬一千年,向三百六十萬俱胝那由他數的眾生,傳授修習三昧的教言。善男子!堅慧比丘為了讓三百六十萬俱胝那由他數的所有眾生,務必成就慈心三昧,如此這般宣說教誡、如此這般給予教導。善男子!在那時候,當堅慧比丘進入村子的時候,是平等安住於慈心三昧之中而前去的。他一面平等安住於慈心三昧,一面為了化緣乞食而前往村落、城市、聚落、國家以及市集。當他抵達時,當地只要是安住於慈心的眾生,就會在堅慧比丘腳踏於門檻時,平等安住於慈心三昧。
「善男子!且看增上意樂、於善根生信以及信解空性之殊勝。因此,當堅慧比丘腳踏於門檻上之時,那所有的眾生就照著讓他們趣入慈心三昧的方式,平等安住於慈心三昧之中。此外,在那時候,天上的諸天見到堅慧比丘的慈心三昧的變化竟是如此這般,他們都發出這樣的驚歎:『哎!這位菩薩摩訶薩將成為彌勒(慈氏),因為他前往村落、城市、聚落、國家以及市集時,能令眾生平等安住於慈心三昧之故。』空中的諸天聽到天上的諸天發出如此的聲音,他們也隨聲附和著。
聽到這些聲音,四天王天的諸天、忉利天諸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淨居天諸天,便交相傳告,並說著:『多麼奇妙呀!這位菩薩摩訶薩將成為彌勒,因為他前往村落、城市、聚落、國家以及市集時,能令眾生平等安住於慈心三昧。』
「世尊寶蓋如來.應供.正遍知也對該名號感到歡喜,並做了授記:『這位堅慧菩薩比丘辭世之後,在一切生生世世,都會被稱為彌勒菩薩摩訶薩,廣為人所知。當他證得菩提時,也是這個名號。在他的世界中,有無量聲聞僧眾;在具足一切安樂的大寶莊嚴佛土、一切眾生集會之中,他將會成為彌勒如來.應供.正遍知。』
「善男子!你也許認為當時名為堅慧比丘的,其實是其他人,而對此產生疑惑、猶豫、懷疑。但他在此後一切生生世世,都只會稱為『彌勒』。當他證得菩提時,也是只有這唯一的一個名號──彌勒如來.應供.正遍知。善男子!這便是其因緣。因此,彌勒菩薩摩訶薩被稱為慈氏。」
世尊說完彌勒菩薩摩訶薩往昔的事蹟時,三千大千世界立即出現六種震動,天上也傳來天人的歌詠,並降下花雨。隨後,四大天王、釋提桓因、娑婆世間主梵天王,還有幾十萬天子,都拿著天曼陀羅花,朝著彌勒菩薩摩訶薩所在之處散撒而去,並說出這段話:
「哎!這位彌勒菩薩摩訶薩,為了饒益眾人而安住。也就是說,這是由於他為了眾人的安樂、關懷愛護世間眾生,為了諸多人天眾生的義利,使其獲得饒益與安樂,因此披著大鎧甲;如此這般,雖然尚未成就一切智,但已成辦百千俱胝那由他眾生之義利。任何眾生,僅是聽聞彌勒菩薩摩訶薩的名號,將會善加獲得最上品的所得。那麼,若以肉眼親自見到彌勒而獲得歡喜,那些就更不待多言了。大德世尊!我們都頂禮彌勒菩薩摩訶薩。」
那些天子說這些話之後,天人、阿修羅等世間眾,連同眾人,齊聲說道:「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南無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世尊宣說此法門時,有一萬二千名眾生獲得了遠離塵垢的清淨法眼,也有五千名比丘從此不再受生於輪迴,內心從有漏法中獲得解脫。世尊也做了授記:「有數千眾生的善根已經成熟,他們將會在彌勒如來.應供.正遍知的眷屬第二會當中,現前成就阿羅漢果。」
隨後,阿難尊者從座位起身,將上衣的一側垂放下來,袒露右肩,並且右膝跪地,面向世尊所在處,雙手合掌,頂禮膜拜,向世尊稟道:「世尊!此法門的名稱是什麼呢?又該如何受持呢?」
世尊向阿難尊者說道:「阿難!因此,你應當以『彌勒初發心』之名受持此法門,也應當以『遊戲菩薩所問』、『菩薩授記』、『說如來印』、『菩薩各各別門』之名受持此法門,並廣為他人宣說。因此,現在囑咐你。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能鋪滿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供養諸如來;或者有人聽聞這部『彌勒菩薩摩訶薩初發趣』,心中嚮往、勤修菩提,以菩提願而發起信解心、受持、執持、通曉、修習、廣為他人宣說,則其福德將遠勝於前者。」
當時,世尊又用這些偈文給予開示:
「得人身甚難,佛出世亦難,
信於佛甚難,菩提心亦難。
(「獲得人身十分困難,佛陀出現於世也困難,
對佛陀具有信心很困難,發起菩提心也是難。)
「如是四事者,俱胝劫難得,
已得切莫捨,威勢勿徒費。
(「這四種情形,即使經過俱胝劫也很難得。
因此,既然已經擁有這些,請不要加以捨棄,不要讓威力、勢力平白被浪費掉了。)
「今已得人身,復值佛出世,
於佛已生信,亦發菩提心,
是故當精進,常時不放逸,
大仙不放逸,彼等證菩提。
(「如今已經獲得人身,佛陀也已經出現於世間,
對佛陀具有信心,並且已經發起菩提心,
因此,請發起精進心,時時都不要放逸。
諸位大仙就是因為不放逸,所以才證得菩提的。)
「佛一切諸法,根本門、理路,
精進不放逸,諸智當學此。」
(「佛陀一切諸法的根本之門以及諸理趣之道路,
就是不放逸以及精進心。諸位智者,也應當要修學此法。」)
世尊給予此番開示後,遊戲菩薩、彌勒菩薩等大眾,還有諸世間的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眷屬會眾,皆大歡喜,咸皆稱揚讚歎世尊所言。
聖彌勒發趣大乘經
印度和尚慧鎧、勝友、天主覺、大校譯師佛僧耶謝德等翻譯、校對、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