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精修大乘發信經(現代語體版)

聖精修*大乘發*****

Āryamahāyānaprasādaprabhāvananāmamahāyānasūtra.

འཕགས་པ་ཐེག་པ་ཆེན་པོ་ལ་དད་པ་རབ་ཏུ་སྒོམ་པ་ཞེས་བྱ་བ་ཐེག་པ་ཆེན་པོའི་མདོ།བམ་པོ་དང་པོ།

題解

信為道源功德母。於大乘發起信心,乃是究竟二利的起點。本經便是開演「於大乘發起信心」這一關鍵的殊勝經典。

佛陀在靈鷲山上,與來自諸佛剎的五千位菩薩摩訶薩,以及諸多人、天、非人等大眾共會一處時,主動向在場許多尚未證得聖者位的菩薩開示「應於大乘發起信心,透過信心而數數安住」的道理,並加持大方便信菩薩摩訶薩,使菩薩向佛陀請教有關「於大乘發起信心」的諸多問題。

在此因緣之下,佛陀透過答大方便信菩薩所問,開示了於大乘發起信心的四個主題,分別構成本經的四品,包括:

一、辨相品第一──開示明淨、悅澤等十一種對大乘發起信心的相狀。

二、發生品第二──說明於大乘發起信心的十一種途徑,及得信之後作意成就的方法。

三、分別品第三──開闡十一組四十四種信心行相之分類。

四、利益品第四(原文缺第四品的品名,此處依經文內容暫擬之)──宣說於大乘發起信心之功德利益無量無邊,並結合十九種譬喻、四種因緣故事,列舉諸如:能令一切善根皆得增長、守護菩提發心、成就神通、生於人天、決定成就無上菩提等四十餘種功德利益。

根據藏譯經典目錄,本經是在西元9世紀前譯成藏文的。本經與《華嚴經》、《十法經》、《菩薩地論》、《莊嚴經論》等諸多經論中的菩提心教法,內容彼此呼應,因此,吾人也可將本經視為相關論典以及道次第教授中,有關「大乘信心」以及「菩提心」教法的重要依據。

本經第二品中,世尊針對二十八種不正見做了個別的解說,並開示各種不正見彼此間的關聯性。在大藏經中,除了《大乘阿毘達磨集論》、《雜集論》曾引用《大法鏡經》(ཆོས་ཆེན་པོ་མེ་ལོང་ལྟ་བུའི་ཐེག་པ་ཆེན་པོའི་མདོ། 此經藏漢皆已失佚)關於二十八種不正見的經文,以及窺基在《因明入正理論疏》曾一語帶過之外,餘處皆不見到這些名相。因此,在現存經典中,本經可謂二十八種不正見的唯一經典教證來源──這使本經在佛教史上擁有獨特而重要的價值與地位。又,由於《集論》引述《大法鏡經》中二十八不正見的引文:「薄伽梵於《大法鏡經》中說如是言:若諸菩薩隨言取義,不如正理思擇法故,便生二十八不正見。」(《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六〈決擇分中法品第二〉,CBETA, T31, no. 1605),與本經相應段落幾乎一致,可推測本經在義理方面,與佚失已久的《大法鏡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至於本經第四品所提到的十八項佛土宮殿的功德,則與《佛地經》、《解深密經》一致。

藏文最早的經典目錄《丹噶目錄》(དཀར་ཆག་ལྡན་དཀར་མ)及《旁塘目錄》(དཀར་ཆག་འཕང་ཐང་མ)中,都收錄了本經。由此可知,本經是在吐蕃王朝時期譯成的。此外,《旁塘目錄》還指出本經共有二卷、九十偈(《丹噶目錄》則沒提到),但現存的刻版則僅有一卷,且並無偈文。可見早期的抄本和現存的刻本,在版本或內容方面存在部分出入。(圓滿法藏.佛典漢譯 編輯部)

現代語體

卷一

敬禮一切佛菩薩。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靈鷲山,與諸菩薩摩訶薩共會一處。從不同剎土來到此地集會的此等大菩薩僧眾,全都已經摧伏魔羅以及興難來犯者,遠離一切煩惱、隨煩惱、習氣的過失,得到能夠隨意示現投生的大自在境界,也得到能於無量劫中布施身體以及住處的自在,對於無量魔業、一切障礙都能知了通悟,並且通曉能夠成辦所有眾生一切義利的方法、次第軌則,得到善知一切出離的宏大之力,精於反駁、遮退一切外道之說,[此等菩薩]也善於透過廣大的神變幻化而聚集大眾,並且由於修習摩訶波羅蜜多,已經通達一切摩訶瑜伽的行相(面向、內涵);也如同虛空,內心完全不沾染絲毫世間法──包括:

明信菩薩摩訶薩、無垢信菩薩、不動搖信菩薩、妙信入菩薩、勝住信菩薩、不壞信菩薩、不動信菩薩、善求信菩薩、平等信菩薩、大信菩薩、隨信菩薩、正入信菩薩、能入信菩薩、摧疑信菩薩、示信菩薩、能善住信菩薩、能增上信菩薩、修信菩薩、廣求信器菩薩、大方便信菩薩摩訶薩。

此等菩薩計有五千人,另有包括大迦葉等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世尊[也]受到無量的天人、龍族、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類以及非人等[眷屬]所圍繞,[他]面向前方,安住在數以十萬計的眷屬之中。

當時,有許多處於信解行地的初業菩薩,聚集、安坐於在眷屬之中。世尊對這些處於信解行地的初業菩薩說道:

「諸位善男子!凡是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便能具有大義利、有大果報,所以利益廣大。因此,處於信解行地的初業菩薩,應當對大乘具有信心,循此多加安住。」

隨後,大方便信菩薩就在佛陀的威神力加持下,從座位起身,將上衣的一側垂放下來,袒露右肩,並且右膝跪地,面向世尊所在處,雙手合掌,頂禮膜拜。接著,[菩薩]向世尊問道:

「世尊!該如何理解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徵狀(特徵、狀況、情形)呢?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起信心是怎麼樣的呢?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別類有哪些?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功德利益又有哪些?」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你為了無量菩薩的義利,而想要在此請教如來箇中涵義。善哉!善哉!

「善男子!因此你應當諦聽,[我]當會宣說此番道理。

「善男子!應當要知道:這十一種相,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之徵狀,包括:明淨相、悅澤[1]相、行相[2]相、攝取相、處[3]相、超越相、根本相、守護[4]相、連持相、相續相、圓成相。」

大方便信[菩薩]問:「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明淨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遠離四種濁,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明淨相。什麼是四種濁呢?就是:恚濁、不信濁、畏濁、疑濁。善男子!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日後不可能對大乘心生忿恚,不可能對甚深、廣大的諸法生起不信之心,不可能因為甚深、廣大諸法而感到恐怖驚惶,也不可能對甚深廣大諸法生懷疑心。」

大方便信菩薩問道:「世尊!為何處於信解行位的初業菩薩,雖然知道法,但尚未了悟,卻能對這個甚深而廣大的大乘法不生疑心、遠離疑心的濁垢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並不是以尚未了悟法性的智識,而對甚深而廣大的大乘法不生疑心、遠離疑濁的。菩薩是以仰賴他力所生信解心的力量,而對甚深而廣大的大乘法不生疑心、遠離疑濁的。就像這樣,處於信解行位的初業菩薩,是因為如來而信解這些甚深而廣大的大乘法是如來所說、是如來所通達的,所以懷有『諸法真實無誤』的信解心。由他力所生信解心的力量,而於如來所說的甚深、廣大契經諸法無有疑心、遠離懷疑。善男子!應如此看待菩薩為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明淨相。」

大方便信菩薩問:「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悅澤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應當了解: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足信心,從而生起喜樂,於是身心悅澤(清涼遍布),這便是他的悅澤相。又,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足信心,如此所具足的安樂與喜悅,能使身心清涼;相對的,受用五欲的眾生(生於欲界有情)得自妙欲功德(五欲享受)的快樂與喜悅,則非如此;受用色與無色的眾生(生於色界以及無色界的有情),其安樂與喜悅,也不能如此使得身心清涼。

「這是為何呢?因為他們的安樂與喜悅並不寂靜。為何不寂靜呢?源自五欲的安樂與喜悅,以及受用諸欲者的安樂與喜悅,會帶有相應的貪欲、瞋恚,這便是「不寂靜的相(徵狀)」;因為有高下之心,所以是不寂靜相;對於真諦感到躊躇疑惑,因此是極不寂靜相;具有出自我執、我所執及其根本的無量見,因此是極不寂靜相;由於[具有]顛倒[5]、散亂、掉舉、昏沉放逸、無慚等隨煩惱,因此極不寂靜;由於[具有]五道眾生種種業的造作之因(指煩惱),所以極不寂靜;因其屬於苦諦、苦諦發生運作,所以極不寂靜。

「善男子!由於趣入煩惱雜染[6]、業雜染[7]、壽雜染[8]的因果續流,從五欲功德所生的安樂、喜悅皆極不寂靜,因此不能使身心清涼。

「應當了解:受用五欲眾生從妙欲功德所生的安樂與喜悅,必然不是[寂靜];同樣地,受用色與無色的眾生,從三摩跋提所生的安樂與喜悅,也是如此這般,全都是極不寂靜之相。由於極不寂靜,在聖法律[9]之中,身心都不清涼。諸菩薩為了大乘而於大乘具有信心,其所生起的安樂與喜悅,則遠離了貪欲與瞋恚的極不寂靜,也遠離高下的極不寂靜,遠離對於真諦躊躇疑惑的極不寂靜,遠離我執、我所執及其根本所生無量見的極不寂靜,遠離顛倒、散亂、掉舉、昏沉、放逸、無慚等隨煩惱的極不寂靜,遠離五道眾生種種業因造作的極不寂靜,遠離屬於苦諦的極不寂靜,遠離趣入煩惱雜染、業雜染 、壽雜染之因果續流的極不寂靜,因此極為寂靜。由於極為寂靜,所以在聖法律中,身心能得清涼。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悅澤相。」

大方便信菩薩稟道:「世尊!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而產生悅澤以及安樂、喜悅,這事真是稀有。世尊!關於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及其所生的安樂與喜悅,應當生起信解心。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行相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諸菩薩透過三種行相(狀態),為了大乘而趣入對大乘的信心之中。也就是:信解行相、變異行相以及欣悅行相。」

「什麼是諸菩薩透過信解行相,為了大乘而趣入對大乘的信心?」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信解[如來]所宣說的甚深、廣大諸法本來便存在。為何呢?這些法理應是如來的境界、如來所說。因此,諸如來成就圓滿正覺,而那並不是諸尋思者的境界。假使諸尋思者聽到這般甚深、廣大之法,甚至會感到惴慄的,哪有可能了悟呢?所以,這些並非尋思者的境界。基於前述道理,佛菩提是存在的,而所說的那些法也是存在的。因此,[菩薩]信解諸佛世尊說的甚深、廣大之法以及其果[德]都是[本來就]有的,而透過菩薩的信解行相,發起信心。」

「什麼是諸菩薩透過變異行相,為了大乘而趣入對大乘的信心?」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多方信解甚深、廣大之法[本來]存在、具足功德等道理,並透過身的變異、心的變異,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身變異?」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汗毛直豎、動搖,熱淚盈眶、流下淚來,都是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所產生的身變異。」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心變異?」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由身體所生、不涉及煩惱的強大喜悅,便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足信心的心變異。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透過變異行相,為了大乘而趣入對大乘的信心。」

「什麼是諸菩薩透過欣悅行相,為了大乘而趣入對大乘的信心?」

世尊開示道:「菩薩為了大乘而獲得對大乘的信心,他這麼思惟:『[由於]往昔無量生為人道有情的眾生,憑藉著精進力與智慧力,才能獲得這樣甚深、廣大之法。同樣地,未來[這些眾生]也將獲得[這樣的深廣法],現在無量生為人道有情的眾生,也憑藉著精進力與智慧力,才能獲得這樣甚深、廣大之法。若是如此,我生而為人,也獲得了善緣,為何要對這甚深、廣大之法生起鬆懈心?』懂得此理之後,菩薩在各種佛剎中,總是對甚深、廣大之法發起信心,並總是處於心生喜悅、心生信解的狀態之中。

「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透過欣悅行相,為了大乘而趣入對大乘的信心。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行相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攝取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所具足信心,這是透過攝取(掌握)無量福德與智慧而生的。

「這是為何呢?善男子!因為[福德與智慧所成就的善根]是一切有情的利益與安樂處。盡所有世間的福德,包括:將會生於增上生、生為外貌端正之人、生於富裕之家、生為擁有智慧與記憶力之人、擁有許多來自各種背景的眷屬、長壽、勢力強大、威名遠播、生於如同大娑羅樹王的王族、生於如同大娑羅樹王的婆羅門家族、生於如同大娑羅樹王的商主家族、生為四大天王的家族,或者生於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生為轉輪聖王、護世者(四大天王)、帝釋、魔王、梵天,以及生於色界禪天乃至無想天、非想非非想的有頂之善根,與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之福德與智慧所具有的善根相較,不及後者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乃至算分、數分、譬喻分都不能及。

「這是為何呢?世間眾生的善根,都涉及貪欲、瞋恚的極不寂靜,涉及高下的極不寂靜,涉及對於真諦躊躇猶疑的極不寂靜,涉及我執及我所執及其根本所生無量見的極不寂靜,涉及顛倒、散亂、掉舉、昏沉、放逸、無慚等隨煩惱的極不寂靜,涉及五道眾生種種業因造作的極不寂靜,涉及屬於苦諦的極不寂靜。

「善男子!就像那樣,世間眾生的那些善根,趨入煩惱雜染、業雜染、壽雜染之因果續流的極不寂靜,所以所涉極不寂靜。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其所攝取的諸般福德與智慧善根,則從貪欲、瞋恚的極不寂靜之中得到解脫,從高下的極不寂靜之中得到解脫,從對於真諦躊躇猶疑的極不寂靜之中得到解脫,從我執及我所執及其根本所生無量見的極不寂靜之中得到解脫,從顛倒、散亂、掉舉、昏沉、放逸、無慚等隨煩惱的極不寂靜之中得到解脫,從五道眾生種種業因造作的極不寂靜之中得到解脫。

「善男子!就像那樣,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其所攝取的諸般福德與智慧善根,已從趨入煩惱雜染、業雜染、壽雜染之因果續流的極不寂靜之中解脫。因此,當知:那些(發信菩薩的善根)比一切世間善根更為殊勝。諸聲聞與緣覺任何無學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所普為攝取的那些出世間善根,也都不涉及煩惱雜染、業雜染以及壽雜染之因果續流的極不寂靜,話雖如此,但[他們的善根]僅是利己的,因此義利微小,並且將會滅盡於無餘涅槃界中。涉及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攝取福德與智慧的那些善根,則能為一切有情帶來饒益與安樂,而不滅盡於無餘涅槃界中。

「善男子!因此,就像那樣,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其所攝取的諸般福德與智慧善根,不[只]是比一切世間善根更為殊勝,而是比一切出世間善根更為殊勝。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攝取相。」

大方便信菩薩說道:「世尊!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其所攝取的諸般福德與智慧善根,威力廣大、最為無上,實在希有。」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就像這樣。凡是追求善根的菩薩,就應該精進擁有、具備那等善根。那些善根勝過了一切世間與出世間善根,能夠帶來一切世間的榮利圓滿,能夠帶來果報。考量其[一切世間功德利]因(攝取福智的善根),則也有必要[精進追求攝取福智的善根]。[這些善根]最終也不會耗竭,而且能夠令現前成就無上正覺,透過三乘而令無量有情斷除一切苦、成就出離。」

大方便信菩薩問:「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處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是一切有情處。這是為何呢?如是宣說大乘,開示利樂有情的方便,這麼一來,便能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起信心。因此,菩薩對所宣說的教法發起信心,對所說教法存歡喜心,以這樣的因緣,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是一切有情的利益與安樂處。

「善男子!只要菩薩摩訶薩對大乘已得信心,就能讓一切有情得到饒益與安樂,而不是只讓父母、孩子、密友、手足、親戚、善知識等[他們]所親愛的人得到饒益與安樂。這是為何呢?父母等所親愛的手足、親戚、善知識,會將那些對於親愛的手足、親戚、善知識而言無益的事物,當成有益的,卻將有益的事物視為無益;將非安樂的事物,當成安樂,卻將安樂的事物,視為不安樂。由於在饒益與安樂兩方面都顛倒了,所以會在不利的事物上謀求饒益,卻不在有益的事物上成辦饒益;在非安樂的事物上追尋安樂,卻不在安樂的事物上造就安樂。

「菩薩由於對大乘具有信心,而向所親愛的手足、親戚、善知識般的一切眾生說法,因此將有利於那些有情之事物,視為有益,對於不利之事物,視為無益;將[屬於]安樂的事物,視為安樂,將[屬於]痛苦的事物,也視為痛苦。就像那樣,[菩薩]對於饒益與安樂,具足不顛倒的心,因此凡是有利的事物,就會加以謀求,對於不利的事物,就不去造作;凡是[屬於]安樂的事物,便加以成辦,凡是[屬於]痛苦的事物,便不去造作。正因如此,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菩薩,乃是一切有情饒益與安樂之處,也因此而比一切世間眾生更為殊勝。

「善男子![對大乘發起信心的菩薩]不僅比一切世間眾生更為殊勝,也比出世間的眾人更為殊勝。這是為何呢?[因為]聲聞與緣覺們雖然隨學菩薩而趣入[修行],為有情眾生帶來饒益與安樂,但並非[出於]自己的悲心,也算不上廣大。諸菩薩則是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是一切有情饒益與安樂之處,[不但]都是[出於]自己的悲心,而且也都十分廣大,因此對於無量的難行之事,全都不以為意,而能實踐篤行。因此,諸菩薩的饒益與安樂之處,即是出世間的饒益與安樂之處,也比世間眾生更加殊勝。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處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超越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超越地獄、傍生、餓鬼等一切有情。」

大方便信菩薩問:「世尊!處於信解行位的初業菩薩都還離進入初地很遠,怎麼會超越一切惡趣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應當了解:登地菩薩都已對大乘得信心,所以能超越惡趣、得到再再相續的善趣之緣。不僅如此,即使菩薩尚未得到[再再相續的善趣之緣],[但由於]能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也能超越惡趣。

「善男子,就像這樣,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得以再再相續、生生世世、長時間與諸佛菩薩相處。因此,殷重精進於聽聞正法、順理作意的菩薩,總是能夠出生在得以持續圓滿菩提資糧的地方。

「善男子!因為這些道理,既然連善趣都能超越了,至於惡趣又何需多言呢?」

「世尊!為何說菩薩超越惡趣,而不說超越善趣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應當了解:某些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也已經超越了善趣。就像這樣,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將能漸次超越從業所出生之處、從煩惱所出生之處、因為對於業得到自在而出生之處,以及由於微小的有情義利而出生之處。善男子!話雖如此,基於前述道理,應當了解:菩薩的善趣,也是惡趣,[菩薩的]惡趣也是善趣。這是為何呢?善男子!凡是菩薩不得自主、義利微小的善趣,就是惡趣。應當了解:由於菩薩以願力為先導之心,為了度化有情,而出生為地獄、傍生、餓鬼眾生,對他來說,那就是善趣。」

「世尊!這是為何呢?菩薩因願力而出生為地獄、傍生、餓鬼,難道也會像那樣子痛苦、愚癡嗎?」

「善男子!並非如此。不要如此看待[此事]。應當了解:菩薩因願力而生為惡趣有情,已經遠遠超越了四禪的安樂,而處於具足安樂的狀態中──也就是說,遠遠超越了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低劣慧力,並且趨入智慧之流。因此,[這樣的菩薩]將會精勤於利生之事。我知曉此理,有情眾生的業相續尚且不可思議,至於菩薩,又何須多言呢?

「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超越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根本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應當了解:諸菩薩對於大乘具有信心,那便是一切無量佛法的種子,因此,這就是一切無量佛法的根本。

「若問:為何如此?凡是存在大乘之中、或是被視為大乘的所有無量種種佛法,都是對於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所聽聞、受持的,[菩薩]並以此為所緣而發起信心。關於這點,只要是菩薩生起信心的所緣,其中便帶有種子,種子等也相應的安住其中。因此,諸菩薩對大乘發起信心,就是所謂『一切無量佛法的根本』。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根本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守護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其中,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起信心,是像這樣的:完全斷除並且不涉及吝嗇心,以此加以守護;完全斷除並且不涉及違犯戒法,以此加以守護;完全斷除並且不涉及忿恚之相,以此加以守護;完全斷除並且不涉及懈怠之相,以此加以守護;完全斷除並且不涉及散亂之相,以此加以守護;完全斷除並且不涉及惡慧,以此加以守護。因此,能夠善加守護內心,免於煩惱、隨煩惱以及遍行於各處的興難來犯者,以此加以守護。

「善男子!譬如有一男子,[他]為了避免讓身體受傷,因此披上精良的鎧甲,也就是說,[他]被鎧甲所防護、受鎧甲守護,於是任何怨敵都無法傷他分毫。善男子!就像這樣,披上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菩提心鎧甲,便能受其妥善防護,也能善為籌備,故而不會因為任何煩惱、隨煩惱、蓋障怨敵而導致恐懼怖畏。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守護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連持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諸菩薩為了大乘而於大乘具有信心,其隨行於菩薩所在處的習氣,是這樣跟隨著[菩薩]的:無論是行走、安坐、睡眠與否、醒來、酒醉、癲狂,總能具有那一分對大乘的信心。

「在後來的其他生世裡,菩薩雖然已經忘記對大乘曾有的信心,但並未發起低劣、緣分殊異(不同於大乘)的心,所以雖然與聲聞、緣覺雜處,也不會受到影響。若是如此,其他外道的見地,豈能[對其]產生影響?就算他僅僅得到些微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信的緣,也會迅速、強力的、常時相續的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與那樣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習氣相連[的狀態],也會生生世世增長,直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止。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連持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相續相?」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並且因為那些信心的力量而做遊戲,有時候則閱讀、聽聞、念誦、諷誦(背誦)、對他人廣為宣說、順理思惟並且從事修習。

「善男子!如此多方從事聽聞、思惟、修習的菩薩,是會有所成的;由於終將死亡,所以他對於一切總是如此而為,因而趨入對大乘的信心之流。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相續相。」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圓成相?」

「善男子!應當了解,諸菩薩為了大乘而成就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圓成相,分為四種情形:出生最上、無量最上、利益最上、無悔最上。

「善男子!就像這樣,應當了解:外道以及世間人對於自家經典那樣的信心,也都是信心。諸聲聞以及菩薩對於佛陀教法那樣的信心,是以對於自己有益為主的,因此微小、不算圓滿,所以遠離了菩薩信心的相。

「就像這樣,諸聲聞以對自己有益為主,認為[10]:『那位世尊對我多所饒益』,『那位世尊能夠除去我許多痛苦之法』,『那位世尊能成就我許多安樂之法』,『那位世尊能除去我許多罪惡、不善之法』,『那位世尊能成就我許多善法』,而對佛陀發起信心。如此這般以對於自己有益為主,而對佛陀發起信心。

「菩薩則不是這樣發起信心的。菩薩是以一切眾生的利益與安樂為主,而對於佛陀發起信心的。因此,諸菩薩以這樣的種姓,為了大乘而對大乘所發起的信心是廣大的;由於廣大,所以是最上的;由於是最上的,所以圓成。

「此外,諸菩薩能以其為大乘而對大乘所發起的下品信心,發起中品信心,以中品的信心,發起上品(最上)的信心。那樣上品的信心,便是圓成諸菩薩為大乘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此外,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便已饒益了一切有情。因此是圓成。

「此外,應當了解: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也]能成就無窮無量的佛法,因此是圓成。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圓成相。[11]

「善男子!應當了解:諸菩薩為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十一種相,都還只是略加歸納的相而已。」

辨相品第一

隨後,大方便信菩薩如此向世尊請教道:「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應當了解: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起信心,也分為十一種,也就是:從因生信、從助緣生信、從作意生信、從行生信、從久習生信、從不厭倦生信、從成滿發信、從三昧生信、從不饜足生信、從閑靜生信、以導師為量生信。」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因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其中,菩薩從一開始便具有大乘的善法種子。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便經久串習善法,藉此力量,自然對[佛]所宣說、具足大悲的大乘法,保持著欲求之心;以此欲求為先導,信心將會出現。

[菩薩]自然對[佛]所宣說、具足甚深廣大的大乘法,懷有信解,因而保持著欲求之心,信心也會隨之生起。

如此這般,菩薩自然對[佛]所宣說、具有苦行的大乘法,保持能忍,信心也會隨之生起。

[菩薩]自然對[佛]所宣說、具足布施的大乘法,保持著信解,信心也會隨之生起。

[菩薩]自然對[佛]所宣說、具足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的大乘法,保持著信解,信心也會隨之生起。

善男子!應當了解:菩薩為了大乘,就是如此藉由因而對大乘生起信心的。」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助緣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其中,所謂的菩薩善知識,是像這樣的:圓滿具足教法以及多聞[的功德],圓滿具足寂靜、持戒、學處、威儀以及行為[的功德],圓滿具足清淨語言[的功德],圓滿具足無染心以及不厭倦[的功德]。獲得這些圓滿後,能處處示顯其威力,無誤通曉大乘法,進而正確的加以宣說,並總是與眾生同行[共處]、說著悅耳的話語,如此運用方便,經久串習發起[利生的]力量。於是菩薩乃能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善男子!應當了解:菩薩為了大乘,就是如此藉由助緣而對大乘生起信心的。」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作意,對於大乘生起信心?」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若是僅隨字面[而作詮解]、不順理作意,而對於法進行簡擇,這並非對大乘發起信心應有的作為。若不僅隨字面[而作詮解],對於本來的意趣,順理作意,則是對大乘發起信心應有的作為。

「善男子!菩薩若是僅隨字面[而作詮解]、不順理作意,而對於法進行簡擇,將會有二十八種不正見[12](不正確的見地),也就是:相見、於見無見見、損減施設見、損減分別見、損減真實見、捨方便見、攝受見、轉變見、不出離見、無罪見、出離見、障增益見、輕毀見、憤發見、顛倒見、生非福見、出生見、無功果見、虛妄見、不立宗見、矯亂見、敬事見、受辱見、堅固愚癡見、誹謗見、不可與言見、廣大見、增上慢見。

「善男子!我通曉凡是因緣合和而生者的自性,所以宣說『無諸法』。若對此[說法]的字面意思產生強烈的耽著,也強烈耽著『雜染所生的諸法、涅槃所生的諸法,也都是無』,執著『無』的相。此人執著於『相』,會產生『無』的見地,因此稱為『相見』。

「其中,所謂『於見無見見』(以不正確的見地而看待見地),是指:菩薩對於那個『無』的見地,僅隨字面[而作詮解],[生起]強烈的耽著,於是將會出現『不正確見地』的認知。那樣『無』的見地,就是[菩薩]他的『廣大見』,因此稱為『於見無見見』。

「其中,所謂『損減施設見』(損減名言的見地)、『損減分別見』(損減雜染的見地)、『損減真實見』(損減真實的見地),是指:憑著那樣的『相見』,對一切都加以損減(否定),於是強烈耽著損減名言的見地、強烈耽著損減雜染的見地、強烈耽著損減真實的見地,因此稱為『損減施設見』,也稱為『損減分別見』,又稱為『損減真實見』。

「其中,所謂『捨方便見』(捨棄作為的見地),是指:那樣具有損減之見的人,如同先前所說那樣加以簡擇[,將『無』的見地當成正確的],而捨棄作為,因此格外在攝取眾生方面有所退步。

「其中,所謂『攝受見』(有所執取的見地),是指:具有損減見與捨方便見者,認為其他的性相以及法的性相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執取『無』的一面,因此稱為『攝受見』。

「其中,所謂『轉變見』(有所調整的見地),是指:口中說著大乘經典的道理,並提倡這些法全都是「無」的道理,從『無』來看待這些事。這本身就已經[與原意]有所調整(有差異),因此稱為『轉變見』。

「善男子!其中,所謂『不出離』,是指:若某人透過某種執取『我』與『他』的見地、攝受見與轉變見,他將會連小乘的菩提與出離都辦不到,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稱為『不出離見』。

「其中,所謂『無罪見』(沒有罪過之見地),是指:以『無的相』看待[事物],像這樣子,只要具有這樣的見地,則雖然稍微造作了錯誤的行為,那位菩薩也會認為『一切都是無罪的』,如此加以看待,因此稱為『無罪見』。

「其中,所謂『出離見』(能出離[罪過]的見地),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如此思惟著:『如此無之相見,能出離一切罪惡』,然而實際上卻是無法出離的。因此稱為『出離見』。

「其中,所謂『障增益見』(蓋障等的見地),是指:會誤將無罪見與出離視為蓋障之因的對治(能夠對治蓋障之因)。因此得名。

「其中,所謂『輕毀見』(輕賤的見地),是指: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對聲聞乘生起輕毀之心,認為:『這些法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菩薩不應該串習這些法,菩薩不應該精通於這些法,菩薩應該遠遠揚棄這些法』。因此稱為『輕毀見』。

「其中,所謂『憤發見』(相抗的見地),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對於那些聲聞乘之輩生起忿恚心,想著:『[我]不要跟他們同住』,『不要與他們說話、議論』,『不要與他們共用法衣』,因此稱為『憤發見』。

「其中,所謂『生非福見』(能產生非福的見地),是指:具有輕毀見、憤發見的菩薩,會生起許多非福,因此稱為『生非福見』。

「其中,所謂『顛倒見』,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對於空,不能了解其為空;對於無相,不能了解其為無相;對於無願,不能了解其為無願,於是無法成就三種修習的三昧,因此稱為『顛倒見』。

「其中,所謂『無功果見』(徒勞無功之見地),是指:那位具顛倒見的菩薩,他禪修三昧的努力將沒有結果,因此稱為『無功果見』。

「其中,所謂『出生見』(能產生的見地),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他思惟著:『菩薩應當令大眾趣入如此的見地,使眾人發起信心,那樣將能生起許多福德。因此稱為『出生見』。

「其中,所謂『虛妄見』(有欺誑性的見地),是指:那位懷有出生見的菩薩,認為[如此一來]自己和他人都會有福德,但[所謂的]福德終將是虛妄一場。因此稱為『虛妄見』。

「其中,所謂『不立宗見』(無所承認的見地),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他思惟著:若與他人就『一切法皆無』產生爭論時,我方對什麼都不予承認,則我必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稱為『不立宗見』。

「其中,所謂『矯亂見』(詭詐的見地),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他不承認任何一方、僅隨著字面[而作詮解],主張『無』,並且閃爍推託、運用反詰。那樣[言詞、態度]閃爍推託、運用反詰之人,便是所謂『言詞詭詐者』。因此稱為『矯亂見』。

「其中,所謂『受辱見』([招致]嘲弄的見地),是指:當那位菩薩表達不立宗見以及矯亂見時,所說(內容)是無有意義的(不可靠的、沒幫助的),所以總會受到諸智者的嘲弄。因此稱為『受辱見』。

「其中,所謂『敬事見』,是指: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像是對待如來所說的見地那樣,依止這些[錯誤的]見地,認為應該敬重其導師,尊為最上,加以恭敬服侍。[然而,]那並非[應當]恭敬服侍[之事]。因此稱為『敬事見』。

「其中,所謂『誹謗見』(誹謗的見地),是指:懷著敬事見的菩薩,他會誹謗如來、絕不恭敬服侍[如來]。因此稱為『誹謗見』。

「其中,所謂『堅固愚癡見』(堅定的愚昧見地),是指:那些對於僅隨字面[而作詮解]並不耽著、並且具有真實無誤見地的其他諸菩薩,無論再怎麼樣透過說理,百般反駁那位以『無的相』看待[事物]的菩薩,但也不能撼動其見地。因此稱為『堅固愚癡見』。

「其中,『不可與言見』(難以溝通的見地),是指:具有堅固愚癡見的菩薩,便是所謂『不可與言』(難以溝通)。

「其中,所謂廣大見,是指二十六種見,那些全都稱為『廣大見』。為何如此?依於壞聚(五蘊和合之身)、從見之根本所生的六十二種見,其罪過並不會大於如此之見,因此稱為『廣大見』。

「假使菩薩對於非法興起正法之想,對於並非真義興起真義之想,如此這般,將見地都說成了「無」的見地,將會在無量的歲月中攝取業障,再加上缺乏正法的業,因此被繫縛於世間。[然而,]以薩迦耶為根本所產生的各種見地,則不像是這樣(不如前述斷見所產生的過患那麼嚴重),不會因為缺乏正法的業而[使人]被繫縛於世間。

「其中,所謂『增上慢見』(增上慢的見地),也就是將『廣大見』稱為『增上慢見』的。由於僅隨字面[而詮解]大乘法的意義,並為此自鳴得意,將因而產生顛倒見。因此稱為『增上慢見』。

「其中,菩薩對於大乘,並不僅隨字面意義[而作詮解],能順理分別觀察[佛陀別有]密意的意趣,雖然沒有聖者的諸般見地,但並不會出現這些[不正確的]見地,而能夠對大乘發起信心,將之放在心中。循著這樣的道理而作意[思惟],那麼,他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的信心,將能隨之而生起──這乃是具有宏大義利之事。[菩薩]對於法能興起法想,對於具義[13]之事也能起具義想。這就是菩薩為了大乘藉由作意而對大乘生起信心。」

第二卷終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行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其中,菩薩若從事與大乘法相關的抄寫、奉持、記憶、供養、布施[經文]給他人、閱讀、聽聞、念誦、諷誦(背誦)、廣為他人宣說、順理思惟、如是修習……則能[進一步]像那樣去實行:為了先前所未聞[之法],或者雖然已曾聽聞,但希望使之穩固,所以以各種方式令恭敬的信心得以出生。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行而對大乘生起信心。」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久習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如此這般而反覆發起信心──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下品的信心,而能藉此獲得中品的信心;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中品的信心,而能藉此獲得上品的信心;以此信心(上品的信心),而得到猛盛(最上品)的信心,多所安住於信心[的狀態]中。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久習對大乘生起信心。」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不厭倦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菩薩像那樣獲得猛盛的信心之後,將不會感到厭倦。也就是說,[他]會不斷的從事善法而不會厭倦,不會為了生死輪迴之事而感到厭倦,不會因為倒行逆施的有情而感到厭倦,也不會由於菩薩的苦行而感到厭倦。他是這樣的無所厭倦,所以能使諸佛菩薩、眾善知識歡喜,也能獲得對大乘發起信心的緣。因此,[這樣的菩薩]將會不斷發起對大乘的信心,不斷用功,不會放棄努力。於是,他會不斷為了大乘而趣入(實踐)對大乘的信心。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不厭倦對大乘生起信心。」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成滿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如此用功(躬親實踐)而不厭倦的菩薩,一直[保持著]對於大乘獲得(具足)信心[的狀態],因此能夠迅速積集福德資糧以及智慧資糧。他藉著積集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以及善根的力量,因而極為堅固。於是,即便僅有微薄的對大乘發信之緣,也能對大乘發起廣大的信心。若有深厚的對大乘發信之緣,那又何需多言呢?無論晝夜,也不論入睡或是醒著,他都能憑藉對大乘發起信心的力量,而不空過(虛度、做無意義的事)。善男子!這就是菩薩為了大乘,藉由成滿對大乘生起信心。」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安止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其中,菩薩如是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將能極快速地為了大乘而以大乘為所緣,發起信心,並且獲得由極大歡喜所生的心三摩地[14],並透過那樣平等安住的心,正確、如實地宣說大乘法。因此,他以無有顛倒的方式,生起清淨心(歡喜心),並且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起殊勝的信心。那位菩薩先前的心三摩地以及勝觀,將成為被寂止與勝觀所攝取的瑜伽之道。菩薩透過此一瑜伽道,將會逐漸成就諸般佛法。善男子!這就是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安止對大乘生起信心。」

大方便信菩薩問道:「世尊!這寂止與勝觀之道,是累積資糧的諸菩薩之道[15]呢?還是未累積資糧者之道[16]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我說這樣的寂止與勝觀之道,也是未累積資糧者的道。

「善男子!如此這般,心平等安住者,與現證相順(能促進現證),臨近趣入菩薩『無有過失[17]之流轉品[18]』的境界[19]。善男子!這就是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安止對大乘生起信心。安止就是所謂的『三昧』。」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不饜足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得到三昧的菩薩,不會僅以寂止或者寂止的滋味而滿足,而是在安住於三昧之外,進一步去計算、衡量、觀察、分別那些大乘法;對其(大乘法)進行計算、衡量、觀察、分別,將會生起勝觀。因此,將會出現與勝觀同時發生的、如同江河奔流、波濤滾滾的續流,並與現證極為相順(能強力促進現證),能夠進入『趣入菩薩無有過失之流轉品』的境界,極為喜悅。善男子!我說:如果不安住在智慧之中,那麼,就算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再怎樣百般發起信心,信心也不會生起。善男子!雖然菩薩沒有累積資糧(指小資糧道的菩薩),但卻能夠聽聞、思惟大乘法,他若安住於止觀,那麼,便能為了大乘而生起對大乘的信心。但若不專注、不受持大乘法,信心將不會生起。善男子!因此,應當以此[止觀類型的]法門,如此這般了解:假使有任何一位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生起信心,關於他的一切,都是透過不散亂之心而分別法義所生的。」

「世尊!累積資糧地者的瑜伽道、未累積資糧地者的瑜伽道,有什麼差別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未累積資糧地者的瑜伽道並不接近地(菩薩初地),不像累積資糧地者的瑜伽道那樣圓滿。

「善男子!集資糧地的菩薩,其瑜伽道接近『入地』,並且圓滿。善男子!這就是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不饜足對大乘生起信心。」

「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閑靜對大乘生信?」

「善男子!得到圓滿瑜伽道[20]的菩薩,不與在家或出家的人們混雜居住,而是安居在郊野。此輩離群索居,總是不放逸並且精進。像那樣待在寂靜處的人,能安住於該瑜伽道,作意大乘諸法,因此能夠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不分晝夜,乃至一剎那、一須臾都能於菩提分法有所提升。他如此安住在閑靜的瑜伽道中,將會逐漸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使再怎麼向他處尋覓法門,也終將一無所獲。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而藉由閑靜對大乘生起信心。」

大方便信菩薩問道:「世尊!什麼是諸菩薩為了大乘以導師為量而對大乘生信?」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如是安住在閑靜瑜伽道的菩薩,心中作意大乘諸法,對於內心無法通達的甚深、祕密大乘法,就應當以導師為圭臬,藉著將導師奉為圭臬,而對那些[深密大乘]法心生信解。若非如此這般順著正理,然後分別簡擇,且信解某時某刻我是導師,那麼就不會對於某時某刻,做為導師的我本人所說諸法,生起信解心。因此,[將導師奉為圭臬的菩薩]不會對於『信解導師殊勝』感到不以為然,而應趣入對導師的信解心,並趣入對大乘祕密諸法的信解心。即便不能像通達、了悟而對大乘甚深、祕密諸法獲得信心的菩薩那樣,[然而]不能通達、了悟的菩薩,仍能透過生起信解心的力量,對那些[深密大乘]法獲得信心。善男子!這就是諸菩薩為了大乘以導師為量而對大乘生起信心。」

大方便信菩薩問道:「由這種種[促使信心]生起的情形,而對大乘獲得信心的菩薩,該如何作意思惟大乘法,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對於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作意思惟十種無量,將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哪十種呢?即為:法無量、甚深無量、言說無量、章句差別無量、眾生無量、攝取無量、方便善巧無量、三寶殊勝無量、國土無量、業無量。

「善男子!其中,法無量是指:屬於契經、音韻說法、授記等無量所說諸法,以及屬於其支分的無量諸法。

「其中,甚深無量是指:以人無我、法無我、空、真如、真實際、無相、勝義、法界等各種類型而宣說的無量法;此外,從意趣所生、以及所說的甚深義,也都是無量的。

「善男子!其中,言說無量是指:以這樣或那樣的言語表達,只要是能夠使有情眾生解悟有情、法、意義──下至生於傍生道的有情,便相應地透過這樣或那樣的文詞、言語表達,使其(對方)能夠通達。因此,諸如來的言說是無量的。

「善男子!其中,章句差別無量。善男子!這是指:為了要調伏有情眾生,如來透過許多不同類別的詞彙(各式名相、術語),善加宣講,並對每一意義,都透過無量的詞彙,按照不同類別而善加說法。

「其中,眾生無量是指:輪迴無始也無終,[眾生]遍行於[三界輪迴]各處,且輪迴的痛苦是看不到開端的。因此,眾生是無量的。

「善男子!其中,攝取無量。善男子!這是指:如來能透過救度眾生免於傷害之攝取、救度眾生免於惡趣之攝取、救度眾生免於薩迦耶(轉瞬即逝的五蘊聚合)之攝取、以諸乘救度眾生之攝取、無量救度眾生之攝取,令無量有情眾生在一切時中都能安住。

「其中,方便善巧無量是指:透過各種方便善巧而調伏度化無量有情。也就是說:

有的時候透過說之以理,有的時候勸導放逸之人,

有的時候鼓勵、讚揚內心低沉怯弱之人,

有的時候讓人對正確修行感到歡喜,

有的時候使用嚴峻的詞語,

有的時候運用溫婉的言詞,

有的時候透過工巧處(工藝技能與知識)、業處(種姓、職業),普遍顯示與佛法一致的內涵,

有的時候普遍顯示清淨所生的身,

有的時候普遍大顯神通幻變,

有的時候普遍示現神變,

有的時候普遍顯示說法神變……

運用諸如此類的無量善巧方便的手段,調伏度化無量有情。

「善男子!其中三寶殊勝無量是指:佛寶殊勝無量、法寶殊勝無量、僧寶殊勝無量。

「其中,佛寶殊勝無量應當要透過七種情形而通達了解,也就是:

由於已經獲得大神通,所以如來已能統御一切法,已得不住涅槃[的境界],已得不可思議解脫之身;

由於法身常在,所以如來的身是無盡的;

由於已經徹斷煩惱障與所知障、無有罪過(沒有煩惱與業),所以是最為無罪的;

由於佛陀的事業無有間斷,所以如來是任運成就的;

由於能享用清淨的佛土以及廣大的法財,所以如來的受用廣大;

由於雖然[佛陀]出現在世上,但卻不被世間法所玷汙,因此如來是無染的;

由於總是不斷令無量有情眾生獲得成熟、解脫,所以如來的義利廣大。

「善男子!其中,法寶殊勝無量是指:所謂諸菩薩法,不是任何『法』,也不是任何『無法』;既不是貪欲,也不是遠離貪欲;既不是輪迴,也不是涅槃。那菩薩諸法,並不捨棄輪迴的顯現,也完全沒有雜染;與虛空相等、與眾生界相等、與真實際相等,因此是無盡的;能帶給眾生最究竟的饒益、[令其]安住於安樂的境地。因此,[法寶]完全不住於輪迴或涅槃。

「其中,僧寶殊勝無量是指:菩薩僧是諸菩薩的僧寶(行菩薩道的僧寶);[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陀],則是菩薩僧中最為殊勝的。因此,應當透過這樣的類別,平等看待佛寶的殊勝以及菩薩僧。

「其中,假使初業菩薩這麼認為:『我如果對於像這樣子的佛寶殊勝生起信心、對於像這樣子的法寶殊勝生起信心、對於像這樣子的僧寶殊勝生起信心,我將大有收穫。我將擁有獲得如此佛寶殊勝的緣分、擁有獲得如此法寶殊勝的緣分。我若能夠位列諸位已住於上地的清淨意樂菩薩之中,那麼我真是大有收穫了。我將擁有與他們所思所行一致的緣分。』

「善男子!其中,國土[無量]是指這二類:不清淨的佛土、清淨的佛土。

「其中,不清淨的佛土與清淨的佛土都是無量的。在這之中,安住於各個清淨佛土的諸如來,都是至善、唯有安樂、絕無罪過、究竟得到自在而享用這些佛土、不斷享用著廣大法財的。

「在各處不清淨的佛土中,[佛陀]也能於方方面面,正確宣說菩提(菩提功德及成就菩提之道),使尚未成熟的有情眾生得以成熟,已經成熟者得以解脫。應當了解:這些就是諸佛世尊的『業無量』。」

發生品第二

大方便信菩薩問道:「世尊!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有多少種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應當了解: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的信心,有這四種。哪四種呢?也就是:止住信、宿世信、別時信、自然信。

「善男子!其中,止住信是這樣的:就像已經被弄得混濁的牛蹄印積水,假使置之不動、不加翻攪,[它]就會回復原先清澈的狀態。同樣的,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對於各種事務生貪心,於是便攪亂了對大乘的信心。又假設在某一時刻,能夠鬆開貪心,不被那些(貪心)所擾,而專注於大乘法中,那麼便能現前[智慧],一如往昔。

「善男子!其中,宿世信是這樣的:就像酒類等若經變化,就會變得清澈。同樣的,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出生為各種生命形態,都會發起對大乘與生俱來的信心。

「善男子!其中,別時信(在其他時候的信心)是這樣的:就像秋天的時候,江河會變得清澈。同樣的,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已得信心的菩薩,將於其他時候,從事[大乘法的]思惟與禪修,達到熟稔,並且因為熟稔而成就。

「善男子!其中,自然信是這樣的:就像琉璃、摩尼寶會自然變得純淨。同樣的,菩薩對於無分別的、超越世間的大乘,也會自然變得具有信心。

「善男子!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廣大信、明淨信、寂靜信、清淨信。

「其中,廣大信是指:諸菩薩恭敬大乘、為所應為的信心。

「其中,明淨信是指:諸菩薩總是具足大乘法行的信心。

「其中,寂靜信是指:諸菩薩遠離我執、遠離我所執,並且對於法性已經得到極高了悟的信心。

「其中,清淨信是指:已經得到無障礙智之諸菩薩的信心。

「善男子!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開引信、能發信、攝受能敬信、信解信。

「其中,開引信是指:過去到現在,善根自然而然聚集、發生,並且反覆熏修者,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能發信是指:菩薩發心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念(實踐)諸發心者所發之心,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攝受能敬信是指:有所攝受的諸菩薩,攝受有情眾生,能生恭敬心,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信解信是指:對於所宣說的甚深法界生起信解心的諸菩薩,其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見聞而發信、隨念所示增上信、隨念善品增上信、隨念所欲希求信。

「其中,見聞而發信是指:任何透過見到、聽說諸佛菩薩的色身或光明,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所示增上信是指:任何[來自於]隨念(實踐)成熟有情之事,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善品增上信是指:任何[來自於]自己時時隨念(實踐)菩提分法、增上善品,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所欲希求信是指:任何透過增上善品而清淨佛土、成就一切佛法,而產生期待、希求者,便是菩薩隨念(實踐)所欲希求,藉此對大乘具有信心。

「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隨念詮說信、隨念能斷信、隨念稼植信、隨念修行信。

「其中,隨念詮說信是指:信解一切大乘門的菩薩,透過隨念(實踐)信解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能斷信是指:菩薩透過多聞、記憶受持所聞、累積所聞的諸菩薩,能隨念(實踐)斷除疑惑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稼植信是指:閱讀、吟唱、記憶涵義、念誦大乘法等,而稼植於對方的心中──也就是在他人的心中稼植正法,隨念(實踐)此事,藉此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修行信是指:菩薩精勤修持大乘法,這就是透過隨念(實踐)精勤修行而對大乘具有信心。

「善男子!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得瑜伽信、攝取方便身業加行信、攝取方便語業加行信、攝取方便意業加行信。

「其中,得瑜伽信是指:以大乘為所緣(目標)而獲得止觀境界之諸菩薩,以其為所緣而具有的信心。

「其中,攝取方便身業加行信是指:具足不放逸[功德]的菩薩,對於行持放逸身業的菩薩,透過溫婉勸勉、嚴正譴責而予以調伏度化。以其(前述度化眾生的方法)為所緣,而[使對方]對大乘具有信心。

「其中,攝取方便語業加行信是指:具足不放逸[功德]的菩薩,對於行持放逸語業的菩薩,透過溫婉勸勉、嚴正譴責而予以調伏度化。以其(前述度化眾生的方法)為所緣,而[使對方]對大乘具有信心。

「其中,攝取方便意業加行信是指:具足不放逸[功德]的菩薩,對於行持放逸意業的菩薩,透過溫婉勸勉、嚴正譴責,透過肢體及言語而予以調伏度化。以其(前述度化眾生的方法)為所緣,而[使對方]對大乘具有信心。

「善男子!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隨念不顧信、隨念勝伏信、隨念行止信、隨念順受用信。

「其中,隨念不顧信是指:菩薩修行六波羅蜜時,能夠隨念(實踐)與不顧身體與性命而修行六度波羅蜜相應的修行,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勝伏信是指:菩薩能隨念(實踐)勝過與六波羅蜜矛盾的事物,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行止信是指:菩薩在從事六波羅蜜多的修行時,隨念(實踐)精勤修持六波羅蜜多,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順受用信是指:菩薩讓其他有情或者其他補特伽羅受持六波羅蜜,隨念(實踐)具足六波羅蜜多的有情眾生,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隨念無染心信、隨念分別知信、隨念不厭信、隨念無罪樂具信。

「其中,隨念無染心信是指:吸引、招集大眾的菩薩,在聚眾時,並非別有用心,透過隨念(實踐)[正確的]無染之心,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分別知信是指:他隨念(實踐)無染心而聚眾,並且對大乘具有信心,也像這樣為了讓大眾具有簡擇分別的智識,為了正確無誤地開示[教法]而精勤努力。

「其中,隨念不厭信是指:對於倒行逆施的眾生不生厭倦心,隨念(實踐)不生厭倦,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無罪樂具信,是指:捨棄『有損於我的事物』以及『能帶給我所欲安樂的事物』,而累積資糧,透過隨念該加行(躬親實踐)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隨念功德信、隨念富饒信、隨念歡喜信、隨念饒益多眾信。

「其中,隨念功德信是指:精進供養、承事佛菩薩的菩薩,他隨念(憶念、思惟)佛陀的功德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富饒信是指:精進供養、承事佛陀的菩薩,隨念(憶念、思惟)所見豐盛供養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歡喜信是指:精進供養、承事佛陀的菩薩,隨念(實踐)自己與他人的清淨歡喜之心,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饒益多人信是指:精進供養、承事佛陀的菩薩,能以該供養、承事,饒益許多人,並也隨念(實踐)此事,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隨念師德圓滿信、隨念我自勤行精進信、隨念報恩信、隨念修行師所願信。

「其中,隨念師德圓滿信是指:菩薩精進的親近依止善知識,隨念(實踐)所見善知識圓滿齊備[各項優點],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我自勤行精進信是指:能精勤於親近依止善知識的菩薩,為了要前往善知識處聽聞佛法,於是恭敬承事[善知識],依教奉行,隨念(實踐)自動自發的精進,藉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報恩信是指:精進於親近依止善知識的菩薩,從對方(善知識)所得到的優波提舍(口訣)以及諸般功德後,能夠感恩,並加以隨念(實踐),如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修行師所願信是指:精進於親近依止善知識的菩薩,隨念『以那樣的優波提舍能饒益許多人』,如此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還有四種信心。哪四種呢?也就是:隨念修行具足意樂信、隨念修行具足遠離意樂信、隨念修行具足不離意樂信、隨念修行具足無雜染意樂信。

「其中,隨念修行具足意樂信是指:精進於禪修慈心的菩薩,懷著『[希望]有情眾生具足安樂』之心,隨念(實踐)『具足安樂的修行』,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修行具足遠離意樂信是指:精進於禪修悲心的菩薩,懷著『[希望]有情眾生願離痛苦』之心,隨念(實踐)『遠離痛苦的修行』,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修行具足不離意樂信是指:精進於禪修喜心的菩薩,懷著『[希望]有情眾生不離安樂』之心,隨念(實踐)[不離安樂的]修行,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其中,隨念修行具足無雜染意樂信是指:精進於禪修捨心的菩薩,懷著『[希望]有情眾生沒有雜染』之心,隨念(實踐)[無雜染的]修行,而對大乘所具有的信心。

「善男子!就像這樣,菩薩對大乘發起信心的分類是無量的。應當要透過這些[道理]而了解到:對大乘發起信心的分類是無量的,縱然經過百千萬俱胝那由他劫,也不能徹底了知它(分類)的盡頭。善男子!應當了解:這就是關於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發起信心]所做的分類。」

分別品第三

大方便信菩薩問道:「世尊!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的功德利益是怎麼樣的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其功德利益是無量的。我將要略為宣說箇中道理。

「善男子!諸菩薩為了大乘而對大乘具有信心,能令一切善根增上,所以『具足增上』。

「善男子!有些人的發心與聲聞緣覺相同,有些人的發心則是不合宜的發心。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守護菩提發心,免於那些(與聲聞、緣覺相同或者不合宜的發心),所以是『護於一切』。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圓滿的自利,也順於(能促進)圓滿的他利,所以『有大義利』。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對於所宣說甚深法界的一切情形生起信解心,所以『甚深』。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菩薩成就廣大神通,所以『有大勢力』。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成熟無量的有情眾生,所以『有大威德』。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清淨(成就)佛土以及成就一切佛法,所以是『遠行』(去向遠方)。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一切的魔業、外道,都不能撼動[菩薩]對大乘的信解心,所以『不動』。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藉由多聞而斷除一切有情眾生的疑惑,所以『有能』。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菩薩一切圓滿的精進勤行,所以是『能成就』。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自他獲得摩訶瑜伽(止觀雙運),降伏身口意業,所以是『攝受』。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滿足一切有情心願,所以『順於成滿布施波羅蜜多』。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一切有情眾生,使其免於肢體及語言的彼此傷害,所以『順於成滿持戒波羅蜜多』。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面對一切有情眾生倒行逆施、所有的輪迴痛苦以及諸般苦行,所以『順於成滿安忍波羅蜜多』。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在無量劫中勤行無量增上善根之法,無有厭倦,所以是『順於精進布施波羅蜜多』。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促進)能成就『成辦一切眾生利三昧』,所以是『順於成滿靜慮波羅蜜多』。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安住於出世間無上智慧[的境界中],並且順於(能促進)成就佛法,所以是『順於成滿般若波羅蜜多』。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透過三乘而為無量有情大眾開示出離(涅槃)的教法,所以是『順於攝集大眾』。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生起無量福德、攝取佛國剎土的福德,所以是『順於廣大供養恭敬如來』。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值遇、親近諸佛菩薩與善知識(能促進),所以是『順於攝取』。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成就對於無量有情眾生的具足意樂(願眾生具足安樂的思想)、遠離意樂(願眾生遠離痛苦的思想)以及無雜染意樂(願眾生皆遠離煩惱的思想),所以是『慈悲所伏』(充滿慈悲)。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保持著防範菩薩一切失誤、犯錯的行為,所以是『善守護』。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不因有情眾生的倒行逆施、輪迴的痛苦以及一切苦行而怯弱喪志,所以是『堅固』的。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日以繼夜精進於上品的善法,毫不厭倦,所以是『善[自]數數修習』。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嫻熟精通五明(五種知識類型),所以是『善習』。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時時面帶微笑、口出稱心順耳的語言,所以『相順』。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發起信心,已經遠離傷害、不信、倉皇恐懼、疑心以及濁垢,所以應當視之如同珍寶。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是廣大的、無有罪過的(不涉及煩惱及其後果的)、歡喜的、最為歡喜的,因此能令身心清涼,所以應當視之如同月亮。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在一切狀況之下,都遍於一切佛法,所以應當視之如同虛空。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攝取無量的福德與智慧,所以應當視之如同滿載各種珍寶的船隻。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乃是一切有情眾生的安樂處,所以應當視之如同藥樹[21]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夠超越一切三塗惡道,所以應當視之如同橋梁。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做為生出一切諸佛法、能生出一切有情眾生之善根果實的根本,所以應當視之如同種子。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夠防護一切來自煩惱、隨煩惱怨敵的武器所帶來的傷害,所以應當視之如同鎧甲。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處於累積、聚集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根、珍寶、榮華圓滿等的狀態,所以應當視之有如大寶藏。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獲得自在映蔽(勝過)一切其他信心(對大乘以外的信心)的力量,所以應當視之有如國王。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夠對治長期隨逐的惡趣、害他之心、罪惡不善業、煩惱之毒,所以應當視之如同能夠去除疾病的藥。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夠對治[那些]會斷除善根的『[摧毀]信心的兵器』,所以應當視之有如金剛。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對治悲愁憂歎、痛苦、內心不悅、煩亂、苦惱、憂戚的火焰,所以應當視之如水。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能夠對治一切會導致不如意事的煩惱怨敵,所以應當視之有如順手好用的工具。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總是能使善品諸法得以增上,所以應當視之如同月亮。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以無量的智慧照耀無量有情眾生,所以應當視之如同太陽。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降下無量的正法雨,所以應當視之如同大雲。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擊潰一切外道以及其他主張者,所以應當視之如同雷電。

「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順於(能促進)摧毀一切有情的蓋障,所以應當視之如同豐年。

「善男子!我以神通而知,過去在迦葉正等覺.佛的時代,於此王舍城中,有一女子,從事著寒微、受人輕賤的打掃工作。[一回,]正當她飢渴不已、命懸一線之際,聽說某某長者將要迎請佛陀與僧眾,她便前往該長者的住處。到了該處,她在庭院裡見到佛陀以及僧眾保持著極為安詳肅穆的威儀,正在分發食物,不禁歎道:「哎呀!世尊迦葉正等覺.佛的威儀何其安詳肅穆!眷屬也是如此妙好莊嚴。」就這麼生起一念信心,接著便去世了。藉此因[緣],她轉生於三十三天,並以此因[緣],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以神通而知,過去在毘婆尸正等覺.佛的時代,於此王舍城中,有一位名叫『求食』的婆羅門。求食對於佛法僧自然就不相信,何況恭敬承事?當時,世尊毘婆尸正等覺.佛為了要化緣乞食,而進入王舍城中;[恰巧,]那位婆羅門也有事要出王舍城。他出門後,遇到了世尊毘婆尸如來。一見到如來,由於佛身莊嚴美妙,[他]不禁歎道:「哎呀!世尊毘婆尸如來.應供.正等覺.佛確實是以諸般相好莊嚴其身呀!」就這麼獲得一念信心,隨後便去世了。藉此因[緣],他轉生於夜摩天,並以此因[緣],逐漸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我以神通而知,過去在迦葉正等覺.佛的時代,於此王舍城中,有五百名外道徒,他們懷著伺機挑釁的心態,前往迦葉正等覺.佛所在處。當時,世尊迦葉正等覺‧佛受到數以百計的眷屬所圍繞,正在對著前方[的聽眾]說法。於是五百名外道不禁歎道:「哎呀!迦葉正等覺.佛所說真是和美動聽呀!」就這麼獲得一念信心,隨後便去世了。藉此因[緣],他們轉生於天界,並以此因[緣],逐漸在我的教法之中出家,直至證得漏盡(斷盡煩惱)。

「善男子!我以神通而知,如來當會以何因緣、放射何種光芒,照耀生於地獄的有情眾生。當光芒接觸到生於地獄的有情眾生時,地獄有情受到的一切傷害痛苦續流便被中止,而[使地獄種生得以暫時]享受安樂。他們於是思忖道:「是誰的力量中斷了我等地獄有情眾生所受傷害痛苦的續流呢?」並在如來的加被之下,他們得以見到佛身。一見到佛身,[他們]不禁感嘆:「哎呀!就是他阻斷了我等地獄有情眾生所受傷害痛苦的續流。他的威神力真是大呀!」就這麼獲得一念信心,接著便去世了。順著此因[緣],他們生到了天界,隨後又以此因[緣],逐漸對於我的教法獲得信心,於是[其中]有人透過聲聞乘而得涅槃,有人透過緣覺乘而得涅槃,有些人則透過大乘而決定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由此因緣,我以神通而知無量有情眾生為何僅只對於如來大乘之法發起一念微弱的信心,[其中]有些人也能因而免墮惡趣,有些人能夠免墮[煩惱]雜染所生之身;不僅免墮,甚至能獲得世間的榮華富貴。藉由對大乘所發起的微弱信心,還能得到一切出世間的圓滿。

「善男子!諸菩薩對大乘發起一念微弱的信心,其利益也能如此這般無量。那麼,諸菩薩總是對大乘產生信心,就像江河[不絕]一般,其利益何須多言呢?縱使歷經百千萬俱胝那由他劫,也無法道盡呀!

[世尊]說完這席話後,大方便信菩薩便向世尊稟告道:「世尊!您為諸處於信解行地的初業菩薩,宣說了對大乘發信的相圓滿、出生圓滿、分別圓滿以及利益圓滿[的道理],誠為希有!世尊!透過這般衡量分別、趣入篤行而成就的其他菩薩,其殊勝圓滿功德雖然無法估量,也是應當加以詮說的。」[世尊]宣說此法門時,有五千名初業菩薩生起了順菩薩法現證大忍[22][的境界]。

在該會上聚集的其餘初業菩薩,也都因為信解不動,而生起信解如江河忍[23][的境界]。

隨後,大方便信菩薩向世尊稟告道:「世尊!若諸菩薩對於此法門先生起信解心,繼而投入其中,不久之後,他們將會獲得諸如來的飲食、坐騎、衣服、嚴飾、容器、器物、資具、香、鬘、塗香、歌舞、音樂、燈燭、男女以及娛樂用具。」

廣求信器菩薩接著便問大方便信菩薩:「善男子!什麼是諸如來的飲食、坐騎、衣服、嚴飾、容器、器物、資具、香、鬘、塗香、歌舞、音樂、燈燭、男女以及娛樂用具?」

大方便信菩薩答道:「善男子!

一切蓋障清淨的禪悅,便是諸如來的食物。

一切蓋障清淨的正法味,便是諸如來的飲品。

一切蓋障清淨的止觀,便是諸如來的坐騎。

一切蓋障清淨的知慚、有愧,便是諸如來的衣服。

一切蓋障清淨的清淨莊嚴戒,便是諸如來的飾品。

一切蓋障清淨的多聞,便是諸如來的容器、器物、資具。

一切蓋障清淨的諸般禪那、解脫、三昧、三摩跋提[24],便是諸如來的香、鬘以及塗香。

一切蓋障清淨的法圓滿受用以及言談,畢竟真實不虛,這便是諸如來的歌舞、音樂。

一切蓋障清淨的諸陀羅尼門,便是諸如來的燈燭。

一切蓋障清淨的諸三昧門、解脫門,便是諸如來的男女以及娛樂用具。

「善男子!對於此法門先生起信解心,繼而投入其中,不久之後,這些人便會在世俗以及勝義之中獲得諸如來十種資生之物,何況是切實從事修行呢?善男子!他們將會得到諸如來的十種資生之物,在此之上,還能得到諸如來所安住的宮殿。」

「善男子!什麼是諸如來的宮殿呢?」

大方便信菩薩答道:「善男子!其為七種珍寶所莊嚴,光彩顯耀,放出遍照無量世界的光芒;與其他處所,有無量且極大的差別;當中的道場,櫛比鱗次、連綿不絕;遠遠超越三界所行境界的性相;乃是從出世間的無上善根所生;其性相乃是最極自在、清淨的識(知、智。指大圓鏡智);是如來[所住]的處所;[其中]住著無量的菩薩;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往來其間;由於法味[所帶來]的大喜樂,所以是堅固的(能夠任持身體、長養善法);能夠成辦一切有情眾生的義利;已經遠離了一切煩惱、隨煩惱[所帶來]的損害;完全斷捨一切魔羅;超越一切莊嚴住處,是如來所加被的莊嚴;由於大念、大慧以及大解悟,所以是出離(通向淨土);是大止觀之乘;從大空、大無相、大無願而入門(解脫、出離之門);乃是由無量功德聚所莊嚴、大蓮花王做為依處的廣大宮殿。諸如來便居住於其中。善男子!人們若對此法門生起信解心,繼而投入其中,都能夠得到像這樣的如來宮殿,何況切實從事修行呢?」

世尊開示道:「善男子!善哉!善哉!善男子!正如你所言,人們若對此法門生起信解心,繼而投入其中,他們不久後都能夠得到諸如來十種資生之物,也將會得到那如來宮殿。何況他們對此[法門]切實從事修行呢?」

隨後,阿難尊者向世尊問道:「世尊!若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對此法門,能夠心生信解、閱讀、抄寫、念誦、聽聞、吟唱、廣為他人宣說、順理思惟、投入修習,此等人將有何等福德?」

世尊開示道:「阿難!凡有任何人對此法門,能夠心生信解、閱讀、抄寫、念誦、聽聞、吟唱、廣為他人宣說、順理思惟、投入修習,此等人將會生出的福德,已經超越世上一切福德,也超過諸聲聞、緣覺的出世間福德,所有事物都無法比擬。

「這是為何呢?阿難!世間無量的福德,不離於苦諦與集諦的因果,因此不能成辦所欲;由於那都是『因滅失之後、果便產生』的,所以是無常[之法]。

「阿難!諸聲聞與緣覺的出世間福德,也都算不上廣大,義利微淺並且最終也將滅盡。其中,所謂『非廣大』,是因為[他們]保持在小乘、以小乘為目標,並在心中作意[小乘]。所謂『義利微淺』,是因為他們保持著緊抓自我[的狀態]。所謂『終將滅盡』,是因為[他們]將會滅盡於無餘涅槃的法界中。

「阿難!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所生的福德,是能成辦[所欲]的,其因不會滅盡,並且是廣大的、義利宏大的、無盡的。因此,諸菩薩對大乘具有信心所生的福德,是世間與出世間福德都無法比擬的。

阿難尊者請教道:「世尊!此法門的名稱是什麼呢?又該如何受持呢?」

世尊說道:「阿難!因此,應當以『精修大乘發信』之名受持此法門,也應當以『入大乘信』之名受持此法門、以『增上大乘信』之名受持此法門,或以『大乘信決定出離』之名受持此法門。因此,此法門稱為『精修大乘發信』。」

世尊給予此番開示後,諸菩薩及諸世間的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眷屬會眾,皆大歡喜,咸皆稱揚讚歎世尊所言。

聖精修大乘發信經

印度和尚勝友、施戒,主校譯師佛僧耶謝德等問法校對、謄錄、抉擇。

註釋

* 精修:原文寫做རབ་ཏུ་སྒོམ,梵文為prabhāvana,義為產生、發起,或者思惟、觀想、修習;也做來源解,表示造就某事的根源。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六〈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六〉中,將此詞譯做「修」(CBETA, vol. 12, no. 374)。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中,譯做「分別觀」(CBETA, vol. 29, no. 1559),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中,則譯做「知」(CBETA, vol. 29, no. 1558)。若從經文意旨與過去藏譯時的譯詞抉擇皆納入考量,則རབ་ཏུ་སྒོམ一詞不僅有思惟、修習的涵義,尚有更進一步「徹底思慮」、「個別考量」、「徹底修習」之義。因此,不宜徑將「pra-རབ་ཏུ་་་་་་」解讀為無義的詞綴而略去不譯。因此,此處兼採曇無讖與真諦的譯法,並考量此詞在本經中含有側重「徹底思惟」、「數數修習」之義,與古譯「精修」一詞的意思較為貼近,於是將之譯為「精修」。又,從本經文義觀之,經中常提到的「心生信解、發起加行」,也反映出精修之意趣。特此說明

** 大乘發信:原文寫做ཐེག་པ་ཆེན་པོ་ལ་དད་པ,義為「於大乘具信心」、「對大乘發生信心」。漢文經典中,常見「發信心」一詞,其涵括範圍較廣,深入程度不同的信心,都可歸於「發信心」一詞當中──從初信、淨信,到後來的生信、得信解等皆然。因此,於此譯本中,謹擇「發信心」一語,略譯為「發信」。

此語於藏文經典中較少出現,透過比對藏漢經典,可知在漢文經典中,此語的譯詞也與藏文譯詞有著相似的多元意涵,例如: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第九〈如來性品第四之六〉中將之翻譯為「信受大乘」(CBETA, T12, no. 374),《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則翻為「信敬於大乘」、「於大乘中……淨信」(CBETA, T13, no. 411);其中,信敬、敬信、信受等譯詞,對於信心的不同面向,各有強調之處,但也都不出「發信心」的範圍。

又,漢文古譯經典中,與「大乘發信」意義相近的譯語尚有:信大乘、信受大乘、信樂大乘、信於大乘等,其中又以「信樂大乘」最常見,但該詞通常是指「信解大乘」(ཐེག་པ་ཆེན་པོ་ལ་མོས་པ),也即「初信而後得信解」,更加著重於「進一步生起信解」的意涵,因此,「信樂大乘」一語似乎尚不足以盡納此語的廣義解釋。由於本經中多處出現此語,因此特加說明。

*** 經:原文做大乘經(mahāyānasūtraཐེག་པ་ཆེན་པོའི་མདོ)。由於經名已有「大乘發信」一語,若再將大乘經一詞完整譯出,恐有繁贅之虞;且「大乘發信」一語已經明確顯示出本經為大乘經。因此,特刪去「大乘」一詞,僅保留「經」一字。特此說明。

[1] 悅澤:原文寫做བརླན་པ,義為滋潤、流布、遍覆、滿布,常用於描述身心充滿某種特質(如喜悅、寧靜、具足菩提心等,通常指內心狀態)。漢文古譯約有:悅澤、悅潤、流潤(以上三詞可見於《八十華嚴》)、滋潤、深遠等。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提到「對眷屬悲憫與憂惱充滿於心」(ཉེ་དུ་ལ་ཆགས་པས་བསྐྱེད་པའི་ཡིད་མི་བདེ་བ་སྙིང་རྗེས་བརླན་པའི་སེམས་ཀྱིས)時,將之譯為「纏心」(義為「縈迴於心」,CBETA, T24, no. 1451);《佛說華手經》中描述「智慧充滿」(ཡེ་ཤེས་ཀྱིས་བརླན་པ)時,則譯做「深遠」(CBETA, T16, no. 657)。此詞最常出現於《華嚴經》。《八十華嚴》中,常將之譯為「身心悅潤」、「柔軟悅潤」。參見: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舉體投地,慇懃頂禮;不思議善根,流注身心,清涼悅澤……」(CBETA, T10, no. 279. ཕྱག་འཚལ་ནས་ཡུན་རིང་མོ་ཞིག་ལོན་པ་དང་། དགེ་བའི་རྩ་བའི་ཤུགས་བསམ་གྱིས་མི་ཁྱབ་པས་མངོན་པར་བརླན་པའི་སེམས་དང་ལྡན་པ་ལུས་དང་སེམས་ཤིན་ཏུ་སིམ་པར་གྱུར་པ་དེ། 德格版《甘珠爾》Vol. 38, BDRC ID: W4CZ5369, folio 292a.1)同經也譯為「流潤」,例如在卷第七十二〈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中提到:「宿世善根,流潤其心」(སྔོན་དགེ་བའི་རྩ་བ་ལ་ལེགས་པར་བྱས་པ། ཆོས་ཀྱིས་མངོན་པར་བརླན་པའི་སེམས་ཀྱི་རྒྱུད་རབ་ཏུ་དང་བ། 德格版《甘珠爾》Vol. 38, BDRC ID: W4CZ5369, folio 12a.7; CBETA, T10, no. 279)由於本經與《華嚴經》都常將བརླན་པསིམ་པ(悅豫、恬適)二詞並置,且皆做形容詞解,因此,此處按《八十華嚴》中的「清涼悅澤」,分別將此二詞譯為「悅澤」與「清涼」。

[2] 行相:原文寫做རྣམ་པ,梵文為ākāraḥ,義為態度、方法、狀態、外貌、面向、情形、類型。漢文古譯常做「相」、「行相」。鳩摩羅什於《小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CBETA, T8, no. 227)、施護於《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CBETA, T8, no. 228),多譯做「相」,玄奘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則多做「行」(CBETA, T8, no. 220),此等皆為漢文古譯中較常見的譯詞。

至於「行相相」(རྣམ་པའི་མཚན་ཉིད)一詞,義為「行相之性相」。玄奘在《解深密經》中,也將「行相」譯為「行」,將「行相之性相」譯為「行相」。該經卷第五〈如來成所作事品第八〉中提到:

རྣམ་པའི་མཚན་ཉིད་ནི་བརྟག་པ་རྣམ་པ་བརྒྱད་བསྟན་པ་ཡིན་པར་བལྟ་བར་བྱ་སྟེ། བརྟག་པ་རྣམ་པ་བརྒྱད་གང་ཞེ་ན། བདེན་པ་དང་། གནས་པ་དང་། སྐྱོན་དང་། ཡོན་ཏན་དང་། ཚུལ་དང་། འཇུག་པ་དང་། རིགས་པ་དང་། བསྡུས་པ་དང་རྒྱས་པས་སོ། 德格版vol. 49, Toh 106, folio 50b6-50b7

行相者,當知宣說八行觀故。云何名為八行觀耶?一者諦實故,二者安住故,三者過失故,四者功德故,五者理趣故,六者流轉故,七者道理故,八者總別故。(CBETA, T16, no. 676

然而,我們不見得能夠完全沿用玄奘的譯法。在玄奘的譯作中,也不乏將代表自性的svabhāvaḥ譯做「行相」,通於ākāraḥ/རྣམ་པ,並與代表性相、特質的「相」(svarūpam/མཚན་ཉིད)混同使用的情形,《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CBETA, T16, no. 717)便是一例。也就是說,在玄奘的譯語中,行、行相、相、相相常有混用的情形。

若採玄奘的譯法,將「行相之性相」只譯為「行相」,如前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以及《解深密經》中的譯法,即是將「行」字視為抽象名詞型態,用來代表ākāraḥ/རྣམ་པ,則又容易與十二支緣起當中標示「造作、形成」等義的「行」(saṃskāra/འདུ་བྱེད)產生混淆。

因此,若遵循玄奘的譯語,譯為「行相」,就會有「行相之性相等於行相」這樣循環論證的缺失,難免有導致誤讀之虞。

又,若將「行相之性相」遵古譯為「相相」,將顯得其義隱晦(古譯確實也有這樣的譯詞,但不全通於「行相」之意義),也有不妥。基於上述原因,於本經中,仍將ākāraḥ/རྣམ་པ一詞譯為「行相」,並將「行相之性相」譯為「行相相」。特此說明。

[3] 處:原文做གནས,梵文則做ādhāraḥ,表示「有所以」、「有所容受」、「存在」之義。於本經中,義通「處、非處」的「處」,有「於理不相違」之意。如《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五〈入如來不思議甚深事業品〉:「善男子!如來於處、非處,如實而知。善男子!云何為處?云何非處?言非處者,謂:諸眾生無有方便,身口意業,造不善行,若得可意,愛樂隨心,遂求果者,無有是處。所言處者,若諸眾生,具有方便,身口意業,造諸善行,獲得可意,愛樂隨心,遂求果者,斯有是處。」(CBETA, T19, no. 997)此外,「處」字在此亦有「來源」(ākaraḥའབྱུང་གནས)之義,表示「做為信心之源」的情形。

[4] 守護:原文寫做སྦེད་པར་བྱེད་པ,原義直譯為「掩護」,但在《甘珠爾》中,此詞常與སྲུང་བ། སྐྱོབ་པ等連用,表示守護、保護、護念、覆護之義,多屬衍生意義,而非字面原義。因此,於本經中,將之譯為守護。

[5] 顛倒:原文寫做ཕྱིན་ཅི་ལོག,應係指二十種隨惑之一的「不信」(མ་དད་པ)。

[6] 煩惱雜染:原文寫做,相應於十二緣起的無明、愛、取三支。此處所言煩惱雜染、業雜染、壽雜染,似乎即《顯揚聖教論》中所說的三雜染。雜染之流是十二緣起的循環。

[7] 業雜染:原文寫做ལས་ཀྱི་ཀུན་ནས་ཉོན་མོངས་པ,相應於十二緣起的行、有二支。

[8] 壽雜染:原文寫做ཚེའི་ཀུན་ནས་ཉོན་མོངས་པ,相應於十二緣起的其餘諸支。

[9] 聖法律:原文寫做འཕགས་པའི་ཆོས་འདུལ་བ་ལ,義指能令內心得調伏、清涼之聖法,也可譯為「聖毘奈耶」。毘奈耶(vinayaཆོས་འདུལ་བ)在此既可以視為增上戒學的律經(也譯為法律、毘奈耶),也可以泛指令心得調伏之法。由於此詞有相似的多義,因此不譯為毘奈耶,而從較寬的解釋,譯為法律。

[10] 此段原文寫做「諸聲聞認為……」,而「以對自己有益為主」一語,本來位於同段末後的經文「而對佛陀發起信心。如此這般以對於自己有益為主,而對佛陀發起信心」之前。為避免使得後段經文顯得冗贅、過於重複,因此將此段的主旨「以對自己有益為主」移至段首。特此說明。

[11] 於前文中,圓成相尚有「無悔最上」一項,但於經文廣說時,並未廣說無悔之義,原文如此。研判這種情形可能是抄錄過程產生的漏句情形。然而,各種刻版在此處皆無出入,因此僅能加以註記,留待日後考證。

[12] 二十八不正見:原文寫做ཡང་དག་པ་མ་ཡིན་པའི་ལྟ་བ་ཉི་ཤུ་རྩ་བརྒྱད,其意義詳見經文。本經所列舉的二十八種不正見,僅有二處與《集論》及《雜集論》略異。(經中並無「根本見」[རྩ་བའི་ལྟ་བ],而二論俱有;經中有「虛妄見」[བསླུ་བའི་ལྟ་བ]而二論俱無。但根本見的內容同於「廣大見」,因此可說二論所標舉的二十八種不正見,皆可見於本經)因此,此處譯詞沿用玄奘的譯詞。

[13] 具義:原文寫做དོན,直譯僅做「義」一字。在此,該字應有複合義,其中較符合本經文脈的意義有三種:意義、真義、義利。

[14] 心三摩地:原文寫做སེམས་ཀྱི་ཏིང་ངེ་འཛིན,梵文做citta-samādhi,為四種三摩地之一。《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CBETA, T30, no. 1579

[15] 累積資糧的諸菩薩之道,在此可能是指中資糧道以上的階段。

[16] 未累積資糧者之道,在此可能是指小資糧道的階段。

[17] 無有過失:原文寫做སྐྱོན་མེད་པ,義為「無有過失」。在此應係指見道的階段。

[18] 入……流轉品:原文寫做འཇུག་པའི་ཕྱོགས,梵文做pravṛtti-pakṣa,義為「順流而轉」、「順流而入」。在此應係指加行道的階段。

[19] 推斷此境界應係大資糧道的階段。

[20] 圓滿瑜伽道:原文寫做རྫོགས་པའི་རྣལ་འབྱོར་གྱི་ལམ,此詞應有多重涵義。在本經中,瑜伽道(རྣལ་འབྱོར་གྱི་ལམ)所指涉的大多是「止觀雙運的道」。然而在此處,從前後經文脈絡來看,應係「正在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並且具足前述『不饜足』功德」之義。

[21] 藥樹:原文寫做རྩི་ཆེན་པོ,梵文:mahauṣadhiḥ。此詞可做二解:一為藥用木本植物的泛稱,一為藥材「阿魏」(學名:Ferula foetida)的專稱。從前後經文脈絡研判,應做前解為宜,因此按前解,譯為藥樹。此外,རྩི་ཆེན་པོ一詞也隱含著具足大力、能夠提供能量或滋養的意思。

[22] 順菩薩法現證大忍:原文寫做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ཆོས་མངོན་པར་རྟོགས་པའི་རྗེས་སུ་འཐུན་པའི་བཟོད་པ་ཆེན་པོ。在此應當是指加行道忍位上品境界。

[23] 生信解如江河忍:原文寫做མོས་པ་ཀླུང་དུ་བྱེད་པའི་བཟོད་པ。在此應當是指入於加行道的忍位。

[24] 三摩跋提:原文寫做སྙོམས་པར་འཇུག་པ,梵文為samāpatti,義為等至、入定。也音譯做:三摩缽底、三摩缽提、三摩拔提。

下載 PDF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